第57章

忠順王倒臺沒多久, 嘉王府傳來喜訊至宮中:嘉王妃産下世子,母子平安。

喜訊雖短,但其實生産過程并不順利, 王妃甚至中途昏死過去, 急得産婆喊道:“若不醒來, 孩子出不來, 大人怕也要一同去了。”

嘉王也不知哪裏來的魄力,拿出一把匕首, 拔出鞘,雪亮鋒利的刀刃對準了自己的心。

他在賭,賭自己是否真的命中注定是下一任帝王,賭自己當年在驿站病中做的夢是否真實不虛——前世的他是靈河岸邊的那顆三生石,陪伴绛珠草千年, 在绛珠追随神瑛侍者下凡後,他也被兩位僧道尊者帶下凡, 稱有萬中之一的機會,能與绛珠草修成正果,一世圓滿。

“若一切是真,請神明讓她平安歸來!”說罷嘉王将刃一點一點刺了進去。

殷紅的鮮血很快滲了出來, 染在了刀刃附近的衣物上。

急得身邊的下人跪了一地, 韓福哭喊着:“殿下請住手,不要再刺進去了。”

“都給我退下,神明在上,若她無虞, 我自不會再刺進去, 若她不回來,我定陪她一同去。”

在嘉王意欲再刺進一些時, 産婆的聲音大吼起來:“醒了醒了,王妃醒了!”

清岩冷冷一笑。

他賭贏了。

他與她,終究是圓滿的。

禦醫過來将他的傷口包紮好時,産房內傳來一聲嬰兒的哭聲……

産婆抱着襁褓中的嬰兒給嘉王看,不想嘉王無暇顧及嬰兒,匆匆來到床榻前看望王妃。

見黛玉雖然大汗淋漓,濡濕了頭發,卻一切尚好,清岩喜極而泣,緊緊握住了她的手。

“自古以來生産都是鬼門關,你若有半點兒差池,少了根頭發絲兒,我都不會心安。”

Advertisement

黛玉無力地笑,伸手擦了擦他眼角的淚:“你可真是個傻子,都要做父親了,還做傻事。”

清岩也邊笑邊擦淚:“我便知道,你我緣分不會止步于此,你們緣分千年前就注定了。”

黛玉凄然落淚,卻怪道:“你是伴了我千年的三生石,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害我差點找錯了人,徒活了這一世。”

清岩先是回答:“是是是,都怪我不好,沒能沒能早些修成人,早些告訴你。”然後才疑惑,“你都知曉了?”

黛玉沉靜地點了點頭。

彼時,林黛玉再次魂魄出竅,以為這次再也無人拉自己一把,終究要回去銷了這一生下凡歷劫的案時,卻看到了清岩的舉動,聽到了他的獨白。

原來,他果然如他所說,本質是塊石頭,是靈河畔的那塊三生石,千年來一直默默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草木尚且有心,石頭又怎會不生情?

在她面對神瑛侍者的澆灌,日漸生出感謝之情的時候,這塊三生石,是否也如她那般,為情而日夜修練?

原來這一切皆是注定。

那些日子,她只知追逐着神瑛侍者,終日游蕩在離恨天,神瑛侍者卻忙着澆花花草草,根本找尋不到蹤跡。

若自己回頭,是否會看見三生石心碎?

林黛玉愕然……淚如雨下,怎奈身體已經是魂魄狀态,輕撫着清岩的臉,他亦沒有反應。握着他的手,想為他奪下匕首,也握不住實體。

這一世,前面那些年,都沒有好好地過,遇到他之後,才懂得何為歡愉,只是可惜,終不能陪伴他一世了麽?

見到清岩的胸口已經滲出了鮮血,不由哀傷至極。只是可惜,魂魄已經飄升起來……

危急之時,警幻仙子出現在了林黛玉面前。

“你們二人這一世的機緣命盤沒有排好,他生來是天下之主,你原是入了薄命司的,二人相遇機會只有萬中之一。只因有人入了輪回門,打亂了命盤,才讓你們相遇,命盤發生了變化。” 警幻仙子解釋道。

“入了輪回門,打亂命盤的,可是賈琏?”林黛玉突問。

警幻仙子無奈地點頭:“他負了家族使命,回到這一世救賈府衆人,只有讓你與三生石相遇才行。”

原來如此,這一切,便說得通了。林黛玉半跪下來:“請警幻仙子救救清岩罷,他既有他的命盤,委實不能因我而導致天下無主,蒼生受苦。”

她嘆了口氣說:“罷了,天下不可無主,這是你們的造化,服下這顆藥丸,回去罷。”

……

真相大白,清、黛二人執手相望,脈脈不語。

此時嬰兒啼哭聲響起,打破屋中平靜。

産婆、乳母等在帳簾外焦急不已,心中不免嘀咕:“往年誕下皇嗣,誰不是圍着皇嗣轉?而今倒好,皇嗣無人問津。”

黛玉聽聞嬰兒哭聲,這才道:“喲,都快把小家夥給忘了,快讓人抱他進來。”

清岩:“嗯,我一心系于你,也沒來得及看他一眼。”

“……”

小家夥受了天大委屈,哭鬧不止,清岩抱着他才停止了哭泣。

黛玉仔細端祥着,道:“唔……竟瞧不出像誰。”

語音剛落,小家夥又哭了起來。

惹得清岩、黛玉二人直笑,清岩哄道:“是我們的孩子,自然既像你,又像我。”

哭聲這才停止……

皇上比清岩還要高興,這些年他為了鏟除這些世族大家,不再受其掣肘,耗盡了心思。而今西北安定,國庫充裕,舊黨殘餘不足為懼,皇孫又降臨,真是祥瑞之兆。

張少昌亦從兩江總督調回了京城,做內閣大學士。

朝中人都知道,這是為了給新舊交替鋪路。

果然,皇上不光親自為小皇孫取名,還在其百日宴時,封為瑞王,同時宣布清岩為太子,即日起攝政。

至此,各種紛争,塵歸于土,喧嚣歸于安靜。

清岩每日勤懇輔政,下朝後回到原先的嘉王府。

原本有人提議太子殿下當遷入東宮,太子府中家眷亦應入宮,方便往來。

清岩知曉若現在就入了宮,黛玉要遵循各種禮儀,對小瑞王的撫育也會起争端,還是在宮外府中更好,遂推辭道:“太子妃生産時身子受了大虧,現下不宜搬遷。”

皇上道:“這些你自己作主罷,只是辛苦你每日往返。”

“不過多行幾步路之事,妻小安然,便是兒臣之幸。”

又過了約莫一年半,皇帝駕崩,攝政太子清岩即位,年號昌永,冊封太子妃林氏為後。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釋放一批囚犯,召回一批流放人員。既往不咎,給予機會重新開始。

賈家流放在外的幾個人員,于六月初回到京城,暫居林鴻府中。

除卻賈赦因年紀太大,疾病纏身,縱然有嘉王安排人員照料,也因林場太過苦寒,身子損耗太重,不良于行,其餘幾人回到京城時,亦是病的病,傷的傷。

原本年輕俊朗的賈琏,仿佛蒼老了十歲,讓人不敢相認。

賈政亦成了發須花白的老人。

賈珍那些年太過放縱,身子原本就有些虛,一經三年,已然有如紙糊的人,禁不起半點兒風霜。

賈蓉雖然年輕,但因環境艱苦,積了一身病痛……

此時的林鴻,官升至戶部侍郎。

林府內,賈琏說着恭喜,林鴻卻道:“這幾年見此種種,我亦有所感悟,凡事做到盛極便是衰,不如早日退下來,清清閑閑地好。”

“話雖如此,在哪兒都不容易,未必清閑了就能如願。”賈琏道。

林鴻長嘆一聲:“也是,你說的有道理。不管怎樣,且行且看。”

他已經與新帝達成共識,先為新帝看着戶部,三年之內不再升職,若三年後新帝根基穩固,則準許他做個閑散之官。

賈家幾人在京中休養了數日,皇帝派來禦醫,為他們醫治、調理。待他們身子好些後,賈寶玉才接着大家回到金陵。

老太太在鄉下山間時常走動,偶爾也去勞作,身子骨越發硬朗起來,帶着大夥來到村頭迎接。

倒是王熙鳳的身體向來不好,去迎接時,幾乎不敢與賈琏相認,夫妻二人抱頭痛哭了一場。

賈母道:“回來就是好事,不哭。”

賈政等人全都下馬車之後,齊刷刷地跪在了老太太面前,磕了三個響頭。

同時,金彩、徐秋拿松柏樹枝沾了水,灑在他們幾人身上,去除邪祟。

“好好好,都起來吧。”

賈政等進了宅院大門,賈政見這幾間屋子緊緊相連,雖然比不上京城賈府的氣派,卻也是難得了,不由稱贊:“不想這兒也被建設得有些像樣!”

老太太道:“多虧了琏兒當初有這個遠見,這幾年咱們家就靠着這幾十畝薄田,富貴日子雖然過不上,粗茶淡飯,倒也安閑。”

賈政道:“粗茶淡飯足矣,不必大魚大肉。”

寶玉說:“起初是琏二哥建了個雛形,後來府裏搬遷過來,妙玉施恩,将附近幾間屋子買下,囑附我們連接起來。”

賈琏則問:“後面幾間屋子不遠就是一片荒地,可也連起來了?”

“連起來了,還把妙玉的栊翠庵也納了進來。”

此時的鳳凰村的賈家,經過這兩年的建設,的确有了山莊模樣。一家子所賺銀錢雖不多,卻因着有四方接濟,寶玉也在廣州有所貢獻,才得以将這一大片土地都圈了起來。

賈琏大喜,直誇寶玉能幹。

寶玉笑笑:“其實也沒做什麽,山莊雖然圈了起來,內部卻并沒有銀錢建設,否則也是一處極好的園子。待會兒我們去家廟祭拜,走外圍,可以看到它的全貌。”

賈政見寶玉确實不複當年輕浮,欣慰地點頭。

安頓好後,徐秋過來說道:“幾位爺,家廟和祖墳那邊已經安排好了,只等着大家去祭拜。”

在寶玉帶領下,賈家幾位男丁四處觀察了一番。

賈政贊不絕口地說:“這一片土地好好規劃起來,确實可以建個不小的園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