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先前屋子裏男丁較少, 大家都在一處吃飯,費用調度,皆由鳳姐安排。而今爺們都回來了, 在老太太的主持下, 寧榮兩房分了屋子、田地、銀錢, 管着自家生計。
她說:“京中宅子已經被別人買下, 但金陵舊宅尚記在官府名下,起碼, 咱們得把舊宅贖回來。爺們已經回來,也要想想辦法如何出力。”
衆人一時沉默起來,賈琏道:“老太太請放心,我們定然是要想辦法去賺錢的。”
迎春于前年嫁予徐秋在城中的外甥徐家明,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 卻也衣食無憂,且所嫁之人十分忠厚, 對她極好。
去年生了個大胖小子,這會子已經咿呀學語。她一聽聞父親等人被赦免回來,攜夫将雛回了娘家探望。
賈赦見迎春日子美滿,大胖小子長得也比較逗趣, 不禁抱了抱他:“這孩子性子挺乖, 明兒我找人給他打一把長命鎖。”
“謝謝父親。”迎春道。
賈赦看了迎春一眼,嘆道:“當年為父糊塗,為了銀子,讓你遭受了大罪。”
“父親不必自責, 孫紹祖的本性, 父親也未必清楚,如今時過境遷, 過好當下要緊,也請父親珍重身子。”迎春說道。
賈赦也看開了,應聲:“經歷此劫,估且留着一命養老便罷。”
邢夫人說:“老爺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極好的,也是七十的人了,安享晚年要緊。”
迎春的兒子确實比較乖,衆人逗了又逗也不哭鬧。
邢夫人說:“在家多睡幾晚罷。”
“原是想的,但城裏還有糊口的小生意要顧及,見到父親、叔叔等安好,我便放心了。待老祖宗生辰,我再回來賀壽。”
迎春來到了賈琏屋子裏,賈琏見迎春妹妹這般周全持重,十分欣慰。
迎春謝道:“當初要不是二哥哥救我出了水火,只怕妹妹早已成為一具枯骨。”
Advertisement
說罷,她拿出一封銀錢:“眼下家中四處要錢,這些碎銀子,不及二哥哥救命之恩,卻也是我們一點一點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心意,二哥哥好歹收下。”
賈琏感動不已,終究收下了那封銀錢。
迎春在家吃了餐飯,便由徐家明駕着馬車回金陵。
經過這段時日的調養,衆人的氣色明顯好了許多。
只是賈赦、賈珍的身子不見好,賈珍的風濕病比較嚴重,一下雨就不适,而今秋風一起,走路都要拄拐杖。
賈珍先前養了許多小妾,一經抄家,在尤氏的授意下,一個也沒贖出來。他現在亦清楚自己這身子骨,怕是有心無力,隐隐覺得這一切也是老天對自己的懲罰。然而家族中還有許多事情都依賴着他這個族長,偏偏族裏沒錢,長房更沒錢,沒錢萬事難,正是退下來的好時候。
這日,賈珍把賈赦、賈政、賈琏等找了來,聚在一起開了個族會,說道:“眼下我已經不能管事了,族長這位置,琏兒比我更合适。”
賈政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賈琏直接搖頭拒絕:“長幼有序,族長向來由長房中人擔任,大哥哥若無力管顧,便交由蓉兒來做吧,他也要學着做做事了。”
蓉兒也再三推讓:“我人年輕,又沒建樹,不比二叔為咱們家做了這麽多貢獻,還是讓二叔來做族長最合适。”
賈琏勸道:“我們這幾個人裏,你最年輕,身體最康健,何況經歷這些起伏,人也長進了許多。族裏不比當年旺盛,凡事多請教你父親即可,怎可再推三脫四。”
賈蓉無話了,只拿眼睛看向父親賈珍。
“你二叔說的有理,你就擔了這份責罷。”
誰做都不要緊,只要不是事事都他來管就行。
八月,桂子飄香。
八月初三是老太太生辰。
這幾年老太太的生辰向來簡單,一碗壽面,承下晚輩的磕頭孝敬便罷。
今年的壽辰,鳳姐、尤氏等商議着要擺上幾桌,卻被老太太否決了。
“罷了,中秋節等他們回來再一同慶賀,也不差這幾天。”
原來,得知賈家幾位男丁回金陵後,京城的湘雲、衛若蘭打算回金陵過中秋,南方的探春、柳湘蓮亦在回來的路上。
這樣也好,鳳姐便聽了老太太的,只在壽辰這日,煮了壽面,又與晚輩們磕了頭,孝敬了一些壽禮。
老太太面對着滿堂兒孫,說道:“一日不過三餐,夜眠不過三尺,看到你們安好,我也知足了。”
是以,初三這日只有迎春帶着孩子回來,吃了餐飯就回城了。
鳳姐屋裏,平兒一邊收拾衣物一邊說道:“現今各房分了屋子,寧府那邊依舊有尤大奶奶管家,咱們這邊事情少了許多,奶奶也可以松一松了。”
“那當然,松了至少一大半。”
賈琏進來說:“我正要同你商量,中秋節湘蓮與探春妹妹會回來,我想屆時随他們一同南下去做些生意,賺些錢財。”
鳳姐手指動了動,看了看平兒,最終說道:“眼下我身子已經是不行了,不能跟你去廣州,但是你身邊應該要有人照料你,平兒就随你一同去。”
平兒停下了正在整理衣物的手。
賈琏扶着鳳姐肩膀說:“也好,身邊有個人看着我,你我都放心。”
平兒卻問:“我要是走了,奶奶怎麽辦?”
“今時不比往日,往日家大業大,自然有我操不完的心,現今就這些産業,這些人情,我應付着沒問題,何況還有芸兒、小紅。”
中秋前夕,探春、柳湘蓮先到,攜了許多廣州的貨物過來。他們先在金陵城,給迎春家小鋪子捎了許多貨,如桂圓幹、瑤柱、花膠等。
柳湘蓮道:“雖然不算上等品,但品相也是極佳,難得的是收購時便宜。”
徐家明說:“這些東西正是好賣的,難為你們總是想着我們。”
“這就客氣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探春逗了逗外甥,這才道別,先回了鳳凰山下。
探春、柳湘蓮帶了許多特産回來,因聽聞已經分家,特地分成幾份,家家給了一份。
賈政見到柳湘蓮,心中很是滿意,不住地說:“辛苦了,極好的。”
柳湘蓮則與賈政提起近來南方的生意,雖然賈政先前是只與讀書人往來的,如今也變得頗通世情起來。
他現在就在家塾裏管着幾個學生,親自教他們讀書,打發這鄉下的時光。
賈琏見探春容光煥發,也聽聞她在廣州如魚得水,由衷為三妹妹感到高興。
隔天,湘雲和衛若蘭也從京中趕了過來。
幾輛馬車,滿載了行李,看起來不像是探親,倒像是搬家。
衛若蘭說:“皇上登基後,我去了趟西北,将父親的遺骸領了回來,讓他與母親合葬在一處。”
賈母道:“這是好事,這樣一來衛老将軍也可以安息了。”
“同時皇上前不久下旨,把我調去廣州海關任職。我這才把家當也帶上,過了中秋,随你們一同去廣州赴任。”
探春欣喜地道:“太好了,往後咱們廣州,就更加熱鬧了。”
湘雲也喜笑顏開地點頭:“是啊,你不知道,京城雖然是天子腳下,但你們都不在,我待着也無趣。”
寶玉說:“不得了,琏二哥中秋後也打算同行,咱們南下的隊伍可真是壯大!”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的月亮似乎比往年更大更圓,因為在山中的緣故,也更清晰。
賈家在大院子裏擺了幾桌,大家一起喝酒、賞月,其樂融融。
惜春近年來變得合群了許多,不再如在大觀園裏那樣清傲冷漠,巧姐最喜歡和這位小姑姑一起,這會子酒席上也坐在她身邊。
探春說道:“對了,寶姐姐也已經訂親了,對方是廣東孟巡撫的公子。”
湘雲問:“快說說,緣分從哪裏開始的?”
“兩年前孟公子一次機緣巧合見到了美貌大方的寶姐姐,真真是為她癡迷,還聽寶姐姐的話,勤奮讀書考了舉。寶姐姐一直等到家中生意穩定下來,才在不久前答應了這門親事。”
賈母點着頭:“聽你說來,倒是适合的姻緣。如此,姨太太也放心了。”
王夫人跟着應了兩聲。
賈母又道:“眼下你們都有了歸宿,就還只剩下四丫頭了,我看也是時候給你考慮一門親事了。”
惜春撒嬌,別過了臉:“我還年幼,過兩年再說也不遲。”
尤氏笑道:“四妹妹年齡雖然是最小的,但是從小和大家一塊玩一塊長大,大家漸漸有了小家,她嘴上說不急,心中還是有想法的。”
惜春哼道:“你又不是我肚裏的蛔蟲,怎知我在想什麽?”
“我雖不是你肚裏的蛔蟲,但也是過來人,我看大家都在廣州,不如也把你嫁去廣州。”
“聽聽嫂子說的是什麽話?一門心思把我往千裏之外推。”
衆人樂呵起來,賈母說:“不論是遠還是近,都是你的姻緣,咱們也不強求,只擺了對方條件,讓你自己拿主意。”
惜春這才滿意地笑了笑:“還是老祖宗疼我。”
一大家子熱鬧團圓,如同過年。
賈琏擡頭望了一眼皎潔圓月,繼而看了一番在席的諸位家人,突然一笑,如釋千斤:老祖宗交代給自己的任務,總算完成了,不負祖宗所托。
休眠已久的祖宗系統突然再次醒來,說道:“你的确圓滿完成任務,系統将永遠消失。往後不論發生何事,只能靠自己解決,我們幫不到你們了。”
“是,孩兒謹記。”賈琏沉沉點頭,突又道,“可是,那張生子偏方被寶玉弄丢,我現今也背不全了。”
系統嘆道:“如此也罷,往後有無香火,只能看天意了。”
賈琏其實并不在意生兒還是生女,前世都不在乎,這一世更不在乎。家人平安團圓,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家族男丁無子續後,還有過繼與抱養一說。關鍵還得看家族是否能再度興旺,若不能興旺,縱有兒子又繼承什麽呢?
賈琏笑了笑,舉起了手中酒杯……
作者有話要說:
慧眼如炬的小天使們看出來了,正文至此,确實已經完結。
後面還有兩個番外茍一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