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卷十二 渡飛鴻

山陽書齋這名字是李牧自己起的。他爹去那年,正是書齋起頭的日子,李牧從他爹手上接過尚未成型的書齋,左右想了想,還是決定好好地起個名號,自此用心經營下去。

于是便有了山陽書齋這麽個名字——李牧記得他爹說起過,在大梁落敗前,他們一家人住在上虞城外的祁濛山腳下,向陽而居,面水建翎。山陽山陽,取的正是山的陽面一層意思,原是左思右想下不得要領的随便念頭,卻不料世事奇巧,竟是陰差陽錯地将自己同段尋兩人的字囊括了進去。

歸去途中李牧将書齋為何名山陽的由頭講給段尋聽,只見他饒有興味地盯着自己看,嘴角自始至終不曾上揚,卻總使人覺出那裏卧了幾分促狎笑意。

照着段尋的意思,書齋揭匾一事張羅得頗為熱鬧,紅紅火火的鞭炮一放,十裏八村都曉得他李牧得了段将軍親賜的門匾,好不風光。經過這些日子兩人相處,李牧本就難以為繼的生分終是被段尋消磨幹淨,二人說話做事又倒回至兩年前相熟時的光景裏去。

見段尋請了這麽多人來捧場,李牧腦仁一跳,将人拉到廊下悄悄說話。

“這麽多人,怕是連晌午都沒地方張羅大夥了。”

“誰說要張羅他們吃晌午?”

“……”李牧聞言很是認真地看了看段尋,見他沒有甚麽玩笑的意思,才又接着道:“人是請來替書齋揭匾捧場的,哪有不招待晌午的道理?”

段尋便笑了,手往李牧肩上一搭,拍着他的背胛骨道:“你把你的人招待好就行了,我這邊都是行伍裏頭的,晌午還得回去。”

“……你也要回去?”

“我就不回了,總得有人替他們把先生請的飯吃了不是。”

李牧:“……”

自段尋從前線回到南都,轉眼便過去了将近兩月的辰光,這兩月裏前半段日子段尋忙,李牧還只能去周遭的棋樓探聽他的消息,後半段日子情形就翻了個個兒,擡頭低頭總能看見這人,熟到似乎連他臉上疤痕痊愈的速度,自己也能把握幾分。

李牧喝茶時擡眼打量對面人的左側眉梢,那疤痕已淡了很多,被稍長的額發一遮,幾乎已經不怎麽能夠看見。

“又在看甚麽?”明明在低頭啜飲的人被他如此偷偷看幾眼,竟也能察覺到,頭也不擡地問他。

“……眉上的傷痕似乎好多了。”

Advertisement

“我也以為,都是托先生的福。”段尋說着放下茶盞:“明日散休有甚麽打算?”

“沒有,怎麽?”

李牧不僅是個病號,還是個懶人,以往的休憩時光他都是在書齋的偏院裏曬着午陽睡過去的,後來與段尋相熟,情形才有所改變。

“淮水邊在起工事,想不想去看看?”

“工事?”

“嗯,皇上要修一座跨水的橋。”說着以手指蘸茶水,在黃楊木的桌面上畫起來,帶起條條比木色暗沉的水痕,“杏川溝是淮水最窄的地兒,橋修在這裏,對岸就是泗水,如今在我們手上。”

不僅如此,泗水還是大梁北征軍在北岸集結的駐地,修橋将其與南面連通,也是為将來的大舉北征做足準備。李牧一瞬不瞬地聽段尋講着,目光落在他的手指尖,又落在指尖過處帶起的痕路上。

“去不去?”

李牧擡頭,癡癡地又點了點頭。段尋就笑了,伸手過來替他抹去嘴角上沾的茶葉:“先生,我怎麽愈發覺得先生呆了?”

李牧雖是個文弱書生,卻對行軍打仗的事情好奇得很,若不是身子不結實,他應當是要加入行伍的。以往段尋跟他處在一處時并不常說打仗的事兒,今日難得聽他說起,李牧不禁聽得癡了,眼下還被段尋如此親昵地揩嘴角,那癡癡的模樣只能是有增無減,哪裏還想得出甚麽打趣的話回他。

翌日一大早有人叩響書齋大門,來開門的正是李牧本人,他特特穿了一件平日從不穿的短打,配着靴褲,端是副铮铮少年郎的俊俏模樣。于熹微晨光中跨出門檻,李牧望着門外與自己相似裝扮的青年相視一笑,一前一後步下臺階,翻身上馬。

到九陀山深谷前的涼亭時,一輪朝日已經升了起來,萬千光芒明晃晃,暖融融地照着阡陌大地,正是無限好的春光野景。二人在涼亭內短暫休憩,取壺飲水,亭外兩匹馬兒對着頭食野草,蹄子前後步着。

待啓程時,段尋從包袱中拿出件帶帽兜的披風遞給李牧:“谷裏濕冷,披上這個,莫要吹風吹涼了。”

李牧便接過披風,依言替自己穿上,穿好後段尋盯着他左右看了一會,伸手替他将帽子也扣上了,便要轉身上馬。

“你的呢?”李牧拉住他的衣袖問道。

沒拉住,段尋還是翻身坐上了馬背,自高處看着他笑道:“我不用這個,走罷。”

雖說段尋講他不穿這個,李牧卻還是從那件披風上聞到了熟悉的氣味,似是一種熏香的味道,又似是常用在衣箱中的香草的味道,那味道隐隐潛在鼻間,被山谷中一陣風吹散吹遠,片刻後風變小了,味道便又籠回來,直直潛進李牧心間。

馬兒的腳程極快,到淮水岸邊時正是午間時分。二人自馬上下來,沿着岸邊堆砌的工事往下游走,不多時便瞧見大橋架設的地方。

因着已是晌午時間,長工們都從橋上散了下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處用晌午。除此之外還有好些穿着官兵樣式衣裝的,李牧猜想應當是軍中的人,一問段尋,果真是這樣。岸邊還有不少挑着擔子的貨郎,來回走着吆喝,賣些混沌類的散食。

“那邊有個夥房,但一日只開兩道火,這些貨郎的生意倒是好得很。”段尋擡手指下游的地方,順着他的手望出去,果見遠處有許許多多簡易搭起的棚子,應當就是夥房和寝室了,“餓不餓,去吃點東西填填肚子?”

想來段尋是常來這邊的,幾個管事模樣的人都認得他,這頭李牧跟在段尋身後将将走進夥房坐下,一人便從門外進來,見了段尋,很是随意地朝他們走過來。

“盡會挑晌午時間過來,王府是揭不開鍋了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