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老客戶
這兩日忙活得轉不開身,鋪子有些年頭,地面連着牆皮龜裂開裂,四邊東一角西一角顯得裏外不一,頗影響市容,林雲芝幹脆找了鎮上手藝好的泥瓦匠修繕,料子不求金貴,白灰面刷牆,板料是從瓦窯便宜讨買來的青磚,沒廢太多銀兩。
整間鋪面不小,林雲芝便依着牆角讓人砌出兩個小隔間,為往後附庸風雅的客人提供個小陶屋,怕店主不高興,特地去解釋一番。
“小娘子随意,別将我這老樓拆喽便成”店主收了錢,頗好說話。
林雲芝才又做主添了個吧臺,到後頭盤筷,食案,胡床,櫥櫃在鎮集市上買齊,雜七雜八地擱置在後院,只等前頭竣工搬出來用。“貴人”次日晌午派了個少年來,相貌不顯但手腳卻麻利學東西快,林雲芝指點半日,成品滋味倒能有七八分像,這便能出師,再多就不是嘴能講清楚的。
“這豆皮同精面兩種不同的法子我一并交于你了,回去代我問聲鄭老爺安”
少年在門檻處朝自己鞠手:“小娘子莫送,兒郎這便要回了,今早出來時老爺吩咐,他不日便要離鄉,為謝小娘子慷慨贈方,他老人家同縣府朱老爺有些交情,小娘子往後若有難處可去找朱大人,私下老爺有過交代,會對小娘子照付一二的”
林雲芝忙回禮致謝,不顧人勸阻将人送上馬車。
要開店這麽大的事,總歸是瞞不住,等泥瓦匠裝修完,陶家人挑個黃道吉日,風風火火邀朋呼友,禮炮一放開了張。陶家興前兩日回學堂,趕着時候送來一對門聯,字跡潑墨,頗有柳大家風範,林雲芝覺得漂亮,往門楣上一挂,倒引不少過往童生駐留。
她打趣道:“叔叔這字甚好,倒叫咱家門楣從銅錢堆裏,攢出兩分風雅來”
這些日子相處,林雲芝大體摸清楚人脾性,別心思沒漲起來,懼怕先打壓下去,有時也敢打趣鬥嘴,陶家興天子聖賢書讀過不少,雖是農家子出身,禮儀規矩卻足道,不同她犟嘴,只一味紅耳根子落荒而逃,急急辯解:“嫂嫂貫會打趣”
一句話未說盡,先往堂前去了,嚷着是“幫忙”
“大男人,臉皮恁薄,往後可怎麽讨媳婦”說話的是三堂嬸田氏,烏發荊釵,眉眼間能瞧出少時清秀影子。
人尤愛攬喜婆的活兒,提到婚嫁難免又管不嘴問黃氏:“你家四郎年紀不小,老嫂子不尋思給他找門親事?”
“不急”黃氏心下早有盤算,想着等人有了功名再議,老四媳婦不濟同她一樣,大字不識,将來如何做得好秀才娘子,書香門第陶家如今不是高攀不起。
林雲芝不大清楚陶家興另一半是何人,原著裏沒多筆墨,總歸紅粉知己,是人名滿京城,成為金科狀元才前仆後繼,如今窮鄉僻壤,自個一點看不出眉目.
“老嫂子這是有主意了”田氏啧啧兩句,心裏頭卻嘆口氣,她這堂嫂算是苦盡甘來,想想前兩日讨債的,險些把門楣都掀了,一轉眼居然到鎮上開起食肆,看侄媳婦店面生意不差,賺銀子是早晚的事,往後得讓小輩們多親近,不求能學到手藝,那眼睛看會了,怎麽也是能造福家裏。
Advertisement
“賀小娘子開張之喜”柳琢竟帶來賀禮,是盆滿堂紅,蝴蝶似的葉瓣紅豔喜慶。瞧着欣喜。
前些日好林雲芝為新店打了兩回宣傳,新人老人不少,沾位置便宜,這片區域的消費水平能力強,食案胡床擠得坐不下,黃氏李氏幫着手才轉得開,柳琢便是那個瓜皮帽,沒買過她不少煎餅,聽聞今日開業,竟然拖家帶口過來捧場。
林雲芝道客套,她換不出手還是李氏替她接過,笑着介紹店裏:“都是小打小鬧,還仰諸位捧場,今兒不止煎餅,還有些新奇物,郎君同嫂子可要嘗嘗”
林雲芝做的是朝食,煎餅果子依舊賣,點的人也最多,畢竟吃老客戶紅利,新添的灌湯包,玉面饅頭,豆腐腦,胡辣湯因名不經傳,少有人問津。
饅頭做成富貴花狀,中間包着豆沙餡,鵝黃色精巧的一團,極讨人喜歡,跟在柳琢邊上的小娘子秦氏生得貌美,丹鳳眼柳葉眉,透着股書香秀氣,邊上的娃兒稚氣未脫,額頭上總了兩個角,此刻面上有些紅潤,他指着圓乎乎肉手道:“娘,我要漂亮花花”
秦氏自個也覺驚起,雕出花來的面兒會是什麽滋味:“讓妹妹見笑,小孩子貪嘴,便要三張餅子,加個玉面饅頭”
林雲芝不大奇怪,小孩婦人多喜歡漂亮物件,生意門打開,一早上大家夥都滿的團團轉,等午後歇業,為感念來幫忙的親友,林雲芝在後頭廚子做了一桌子菜以示感恩,大家夥吃得高高興興,甚至有些不着活兒的,三五喝六喝了一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