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尼姑咳聲嘆氣,是哪句佛經沒琢磨明白?

他揶揄着抱臂站了會兒,見她仍不睜眼,蹲下身道:「在宴上就魂不守舍,有什麽難事說來聽聽。」

玉引驀地驚坐起身,張開眼,就見他近在咫尺。下一瞬,兩人一坐一蹲,大眼瞪小眼。

見孟君淮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她身子僵了須臾才道:「沒什麽難事。」

她決定不提和婧的事,怎麽說都感覺像在告狀。不料,孟君淮笑着開了口——

「我聽說和婧今日在你這裏鬧了一場,你生她的氣了?」

玉引望着他的笑容一怔,那抹笑卻随即淡去,他偏過頭吩咐,「去叫和婧來。」

他萬萬沒想到和婧會做出這樣沒規矩的事。郭氏走後,他挑選了妾室裏最溫婉的何氏做側妃來照顧孩子,其實之前他并不喜歡何氏,選她,只是因為覺得依她的性子能将和婧教好。

玉引怔然,只能閉口不語。

楊恩祿應了聲「是」便退了出去,片刻工夫後,一陣有點雜亂的腳步聲傳來。

她擡眸看去,就見和婧一臉不情不願地領着楊恩祿前來。

在看見孟君淮時,和婧低着頭上前,悶悶地道了聲,「父王。」

「慣得你沒規矩了。去跟你母妃道歉。」

孟君淮平淡地說了兩句話,玉引便見和婧雙肩一抖。

她等了等,卻不見和婧挪動半步,仍低着頭站在原地,一副任人宰割但不肯認錯的樣子。

「和婧!」孟君淮用力拍桌喝道。

Advertisement

和婧驚得往後一退,玉引眼看着她眸中驀然多了驚恐。

孟君淮蹙眉沉聲道:「你今日若不道歉,父王明日就從宮裏選個嬷嬷來教你規矩。」

「殿下!」玉引終於忍不住出聲。

他教訓和婧不要緊,可這樣語出威脅、讓和婧心生恐懼就過頭了。她雖然以前待在家裏的時間不長,但也清楚二伯家的孩子個個和他不親,就是因為做嚴父嚴過了頭。

母親為此還同她感慨過,說小孩子一不能騙、二不能吓,因為這兩種方式産生的隔閡,日後是最難撫平的。

她幾步上前蹲身攬住和婧,向孟君淮道:「家事罷了,殿下別這樣吓她。」

和婧下意識地想掙脫這個陌生的母妃懷抱,在聽見這句話時突然深感委屈,忍了半天的眼淚一下子決堤,但仍死咬着嘴不哭出聲。

「和婧不哭。」玉引轉過她的身子,擡手給她抹眼淚,「沒事,乖,今日的事再不提了。」她想了想,卻也沒有過分去随和婧的意,只道:「你日後聽你父王和何側妃的話就好,今天的事就過去了。」

「郡王妃。」孟君淮額上青筋一跳,抑着怒氣提醒她,「現在不是你做好人的時候。」

玉引聞言瞪了孟君淮一眼,他卻沒在看她。

他平心靜氣地喚,「和婧,過來。」

和婧被玉引半攬着,原就在掙紮,聞言不及多想就掙紮得更用力些,順利從玉引懷裏掙開,回到孟君淮跟前,抽噎着不吭聲。

孟君淮仍一臉厲色,「我再說一次,你今天必須道歉,這責任你要自己擔。」

「殿下……」玉引又想制止,卻反遭他一喝——

「此事不用郡王妃插手!」

玉引驀地噎住,看看孟君淮又看看和婧,仍是狠不下心冷眼旁觀。

她也知道絕對不能太慣着孩子,可眼下這情況,和婧抹眼淚的小手還腫着,若由着孟君淮這樣斥責,未必好。

小孩子在某些時候會特別的愛面子,越說她她越覺得要自己低頭是件丢人的事,這種事情她自己也經歷過。剛到華靈庵的時候,她嘴巴饞肉,就趁一個賣肉脯的老板娘來進香的時候買肉吃。老板娘看是個小孩子又還留着發,給了她肉脯也沒收錢。

她還好心分給別的小尼姑吃呢!結果當然是被師父抓到了。

當時師父問是不是她給的,她說什麽也不肯承認。

她難道不懂自己錯了嗎?她當然懂,只是當時那麽多小夥伴看着,認錯會很丢臉呀!

玉引覺得和婧現在大概就是這種心情。何氏教訓她一頓不要緊,可孟君淮當着她不喜歡的嫡母的面讓她認錯,她當然不樂意。

孟君淮如果非逼着和婧低頭,和婧只會更傷心難過,且更讨厭她!

玉引想到這,再看看眼前的僵持場面,也不管孟君淮如何想了,心一橫,抱起和婧便往外走。

「郡王妃?」孟君淮傻眼。他還等着和婧抹完眼淚向她乖乖道歉呢,郡王妃竟把人抱走了!

四歲多的孩子已經不輕,玉引腳下卻不敢停,抱着和婧徑直進了西屋,将人往榻上一放,轉身,就見孟君淮正鐵青着臉跟進來。

「謝玉引!」他怒發沖冠。

她強自鎮定。成婚一個半月,他一直很客氣的叫她「郡王妃」,直接叫名字還是頭一回,還是連名帶姓的叫。

她從容不迫地垂下眼眸,「殿下,我們回房去說可好?」

「你……」孟君淮在看清她的神色後,突然噎住了。

他明明滿腔怒火,可被她淡然的目光注視,頓時沒了底氣對她發火。

玉引僅向前一步,逼得他不得不後退一步。然後她偏頭說:「珊瑚,去把膳房新送來的蜜桃脯給大小姐送來。琥珀喜歡小孩子,讓她過來哄着。」

她再看一眼孟君淮,便從他身邊繞過,回東邊的卧房去了。

孟君淮看着她的背影,穩健的步伐,顯然她一點都不怕他。

他深吸口氣,再回頭看,珊瑚已端了蜜桃脯來。蜜桃脯的顏色像是琥珀,看起來晶瑩可口,和婧一看到就被攫住了心思,正要伸手去拿,一碰上孟君淮的目光就停住,畏懼的望着他。

他無奈一嘆,「吃吧。」

和婧紅着眼眶目送父親離開,直到東屋的門關上才又去拿果脯。

然後她驚詫地想,那個母妃好厲害,居然敢在父王生氣的時候把她抱走!

何側妃在父王生氣的時候,都是和父王一起說她的。

東屋,孟君淮關上門、繞過屏風,便見玉引站得端端正正的。

他不耐地皺了皺眉,直截了當道:「我從未當面讓郡王妃沒面子,可郡王妃你……」

「我也不想讓殿下沒臉。」玉引低着頭,「但凡事總要随緣。殿下這樣逼着和婧向我道歉有什麽用,逼着她認我這個嫡母又有什麽用?她心裏想讨厭我還是讨厭我,甚至會因為殿下的逼迫而更讨厭我。」她垂着眼問他,「郭氏的事,與和婧是……沒什麽幹系的吧?」

「自然沒有。」孟君淮不解她為什麽這樣問,「那時她才三歲多。」

「那殿下又何必把惡報加在她頭上呢?」玉引反問一句。

孟君淮一時語塞,「我何時……」

「本是和她沒關系的事,卻讓她沒了生母。這對郭氏而言是另一番因果報償,許不該放在一起議論。」玉引目光清澈,「可是之後呢?還要逼她認旁人做母親嗎?這就不是報在郭氏頭上了,而是在和婧頭上。」

孟君淮被她說得懵了,想了又想卻尋不到話來反駁。

他逼和婧道歉,只是因為覺得應該如此,但她這般說辭聽起來卻深刻多了,讓他一時反應不了。

這小尼姑……他心下有點不服,表面上如常地問她,「那你覺得該如何?現下你是當家主母,孩子不肯認你會鬧出怎樣的亂子,你可想過?」

「慢慢來吧!」玉引深吸口氣後明快的表示,「她與郭氏的母女緣分是一回事,與我又是另一回事。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此事強求不來,不如随緣。」

孟君淮睇着她,突然「嗤」的一聲笑。

細品下來,他忽然覺得這小尼姑很有趣。張口閉口緣分啊因果啊,聽起來老氣橫秋,偏又以輕快的口氣說出口。罷了,姑且承認她是個靈秀通透的小尼姑。

他長舒口氣,再看她一眼,便轉身往外去。

「殿下……」玉引緊張地望着他,焦急的喚道,不知剛才說的他有沒有聽進去。

他停下腳步,「我去看看和婧,郡王妃先歇着。」

在孟君淮回到西屋後,玉引屏息湊到門邊聆聽那邊的動靜。在聽到孟君淮放緩了口吻跟和婧說「不哭了」之後,她才松了口氣。

再回到卧房,玉引便吩咐琉璃備水為她盥洗,一場家宴應付下來還是很累人的,何況又添了和婧這一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