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宮鬥文裏的女主(11)
蘇苑主意正得很,首先就排除了表兄孫子悟。
“我一直都把三表兄當哥哥,哪有妹妹跟哥哥成婚的,太別扭了,實在不成。”
表兄表妹可是有血緣關系的,生下來的孩子得遺傳病的概率很大,她可不覺得自己就一定是那個幸運兒,而且她對表兄也确實沒那個意思,表兄也是兄。
“張玉庭這人我也見過,長得是很不錯,性子也随和,不過也不知道能不能跟他處得來,還是先緩緩吧,這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快什麽快,又沒讓你現在就定下來,若是有這個意向,兩家就安排你們見幾次面,多聊聊,咱們家可不行盲婚啞嫁,行不行的都在你們,若是能合得來,就去求皇上賜婚,現在不抓緊,将來好兒郎都讓別人挑去了,後悔都來不及,總不能找比你小的吧。”蘇母趕緊勸道。
此事需要慎重,但該出手的時候就要出手,反正見面聊天這事兒又不會傳出去,就算不成,也不會對兩個孩子的名聲有所影響。
蘇苑對這事兒的态度還是挺積極的,反正總要選一個,當然要選一個合心合意的人。
很快,見面的機會就來了,張院長帶着兒子到國公府做家訪,蘇冬是白雲書院的學生,張院長雖然不授課,但人家是一院之長,裏面的學生都要稱呼他一句‘先生’,做先生的到學生家裏來家訪,雖然不常見,但也并不是沒有先例。
這邊張院長跟蘇父交流教學之道,那邊蘇苑也跟張玉庭聊上了。
兩個人對家中的安排都心知肚明,既然都應下了此事,那也說明心裏邊已經做好了準備。
張玉庭知道安樂公主在坊間并沒有什麽才名,但畢竟也是探花郎的女兒,即便寫不出什麽好的詩詞文章來,但也肯定不會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
再說了,公主出身齊國公府,又是皇上的義妹,光憑這身份,他心裏就已經有七八分樂意了,等見着安樂公主的人,這七八分的樂意又變成了十分的滿意。
世人多看臉,張家的男兒也不能例外,安樂公主就有一張姣好的臉,而且英氣勃勃,不同于尋常女子,單是站在那裏,就有一股不能讓人忽略的氣勢,不愧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女子,英武之氣遠勝于書卷氣。
張玉庭不說一見傾心,但對蘇家女的好感度确實陡然拔高了很多,拿出了自個兒十足的耐心來聊天。
“我自幼跟着父親和母親住在白雲書院,接觸最多的便是先生和學生,裏面還是比較清靜和單純的,不知道冬郎有沒有跟你提起過學院的練武場,那裏時常有學生切磋武藝,緊挨着還有一片蹴鞠場……”
張玉庭不說詩詞文章,只撿蘇苑感興趣的說,将門女子感興趣的應當就是練武、蹴鞠、射箭這一類的吧。
蘇苑只負責在一旁安靜的聽,時不時的點頭附和,白雲書院聽起來是很不錯,跟她上輩子讀的大學差不多,有讀書的地方,也有健身玩樂的地方,師生情誼、同窗之誼都是讓人向往的。
可惜白雲書院只招男學生,不招女學生,否則她一定報名參加白雲書院的考試。
“在下對白雲書院仰慕已久,可惜世間還未能有一間女子書院,張家一手建起了白雲書院,教書育人已有百年之久,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也建一家女子學院,雖然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但讀書能使人明智,練武能使人強身,若是能有這麽一家書院,相信報名者應該很多。”
蘇苑也不是要求張玉庭去建這麽一家書院,這不是聊天嗎,在不冒犯對方的前提下,聊些自己想聊的東西。
蘇苑不覺得自己冒犯了對方,但張玉庭卻是差點變了臉色:“公主說笑了,女子通文識字,明曉大義,自然是好事,不過專門建一處書院倒不必了,抛頭露面對女子而言,總歸不是一件好事。我明白公主是好心,但方法未必可取,辦個詩社、文社可能要更合适些。”
“張公子說的是,這事兒是我想簡單了。”蘇苑頗為誠懇的道,想辦一處.女子學院确實不容易,即便是一手建起白雲書院的張家也不行,恐怕只有皇家做表率,才能打破桎梏吧。
“公主心是好的,只是人活于世,大多數時候都是活在別人的眼睛裏,不得不三思而後行。相對來講,書院還是比較單純的地方,不會有特別複雜的人際糾紛。”
可以看得出來,只有十六歲的張玉庭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很成熟,也很內斂。
對這樣的人,蘇苑是很欣賞的,但如果是作為未來的夫婿,那标準就不一樣了,蘇苑想找的還是能夠跟自己三觀相合的人,而不是三觀如此……天差地別。
蘇苑是個臉皮厚的人,她不太在意世人的看法,大多數時候是活在自己的心裏,而不是別人的眼睛裏。
可能是比旁人多了一世的記憶吧,就像死過的人又重新獲得了一次生命,蘇苑比一般人要看得開,人活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最重要的就是不留遺憾,而不是做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個模樣。
兩個人還是挺能聊得來的,但不管是蘇苑,還是張玉庭,都意識到對方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人。
在蘇苑看來,張玉庭有幾分古板,到了張玉庭這兒,又覺得公主殿下心思過于大膽散漫,是以,談話還沒結束,兩個人的心思就已經跟剛開始不同了。
蘇苑事後把自己的心路歷程一五一十的告知父母,沒做隐瞞。
當父母的能有什麽辦法,自家女兒這邊不樂意,張家那邊也不如之前積極了,想來是兩個孩子互相都沒能看上眼。
好不容易篩選出來的兩個人都不成,那就只能再把之前的名單翻出來,重新選。
不過,沒等蘇父蘇母犯愁幾日,做媒的就來了,還不是旁人,而是當今太後,蘇苑嫡親的姑姑。
太後是穿着便衣來的,進城的時候都沒聲張,她随太上皇住在外頭的行宮,太妃一個都沒帶過去,就只有她們夫妻二人,養了一只狗一只貓,每天逗逗貓狗,出去賞賞花、釣釣魚、劃劃船、放放風筝……
一輩子都沒這麽舒服自在過,做太後可比當皇後那會兒輕松多了。
這要不是受人所托,又事關自家侄女,她才舍不得到京城來呢。
既然是悄悄過來的,太後連遞帖子都沒寫自個兒的名,而是寫了身邊嬷嬷的名字,先去見了母親,之後才找到哥哥、嫂嫂,至于父親,還是不去打擾他老人家了吧。
“這事兒求到本宮和太上皇那裏了,只是托本宮過來說一說,真要是不成也無妨,周家那邊也是怕咱們不考慮就一口回絕,所以才沒有直接上門。”太後先把話說在前頭,她過來可不是強逼着娘家答應的。
周家是太上皇的母族,蘇家是她的母族,論及親疏遠近,後者還是要排在前面的。
“周家?”蘇母不用問也知道,能求到太上皇那裏去的,還能是哪個周家,“不會是周家六郎吧?”
周家未娶妻的嫡子也就只有周六郎了,此人在京城可是鼎鼎有名,不,在整個大燕那都是極有名氣的,雖說這名氣是毀譽參半。
太後頗有幾分尴尬的點了點頭:“就是這個周家六郎,這孩子吧,思慕咱們家阿苑,也知道自己名聲不是那麽好聽,所以才求到行宮那邊去,而不是直接讓父母上咱們家的門,你放心,此事周家已經在本宮和太上皇面前承諾過了,若是不成,絕對不會有一點風聲傳出去。”
“本宮之所以過來,也不是全然看在太上皇和趙家的面子上,周六郎雖然嘴毒了些,但人品和學識還是可以的,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要不是當時年紀小,再加上長相俊美,以他的文采被封為狀元郎都不為過,但探花郎也是極為厲害的。”
“而且本宮派人查過,他後院極為清淨,沒說是妾室了,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這事兒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本宮還特意讓太醫給他把了脈,身體是絕對沒問題的,就是人龜毛了點,眼光高……”
“那小子是跟着周家夫人一塊去的行宮,在太上皇和本宮面前承諾過,若是婚事能成,今生今世絕不納妾,也絕不會有二心,本宮是覺得周六郎這人還是靠譜的。”
這周家六郎就沒在蘇父和蘇母的名單裏出現過,不因為別的,只因為這年齡不合适,周家六郎今年可都已經二十二了,他們家蘇苑才只有十五歲。
周家六郎這些年一直都沒有娶妻,沒有定親,連相看都沒有過,坊間相傳這周家六郎身患隐疾,所以才一直沒有婚娶。
當然這身體要是有問題的話,太醫肯定是能診出來的,周家也不敢在太上皇和太後面前扯謊。
“這事兒還得容我們好好想想,周家六郎的名聲确實不太好。”蘇母面有難色。
周六郎之所以在整個大燕朝都有名,并不是因為十六歲就得中探花,而是因為那張嘴,太會得罪人了。
讀書使人明理,但到了周六郎這裏,讀書讓周六郎可以換着法的噴人,不帶一個髒字,就能把活人噴死,把死人噴活。
如果噴人也可以分出等級的話,周六郎已然站在了巅峰,再無敵手。
朝堂上大半的臣子都被周六郎噴過,這位雖然身在翰林院,但是卻以一己之力把禦史臺都比下去了,這位比禦史大人們更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