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知青文裏的女主(1)

一九六九年, 七月。

蘇苑沒有想着先去找周懷城,放在她面前的棘手問題是——下鄉。

等到下個月初八,她才剛滿十五周歲,也就是說現在只有十四歲。

上邊有比她年歲更大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大哥已經在罐頭廠上班了, 可二哥和三姐這一對龍鳳胎可還沒有工作呢, 又都是剛剛高中畢業。

怎麽看下鄉的人, 都應該在這兩個人當中二選一, 而不是讓還沒有滿十五周歲的原主去。

但在這一篇知青下鄉文當中,原主确實是家裏第一個下鄉的知青, 十五歲下鄉,等到回城的時候, 已經二十五歲了。

跟同樣是知青的丈夫在鄉下結了婚, 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子,兩個人都是年紀不大就下了鄉, 沒上過高中, 在鄉下做知青的日子裏, 也沒有讀書的條件, 恢複高考跟她們沒什麽關系。

兩個人帶着兒子回了城, 沒有工作, 也沒有學業,只能住在婆家的客廳裏, 每天出去搶零活幹。

下鄉的日子苦,剛回城的那幾年也不好過, 一直到兩個人開始做小生意, 日子這才慢慢好起來。

可日子好過了沒幾年, 男主又跟身邊年輕的女大學生搞起了暧昧, 甚至差點弄出來個私生子,原主不是沒想過離婚,可是她跟男主的事業是在一塊兒的,不好分出去,更何況她們之間還有個兒子。

原主舍不得讓兒子沒有完整的家庭,所以就只能鬥小三,挽回出軌丈夫的心。

小三遠走他鄉,渣男回心轉意,兩口子事業蒸蒸日上,兒子懂事聽話。

這就是原主在書裏的結局了。

不管是從上輩子的記憶裏,但是從原劇情當中,蘇苑都知道下鄉的日子不好過,別看她有一身的大力氣,可這時候查得多緊,山上的、水裏的東西都是公共財産,不是逮着了就算自己的。

一個人頂天了就十個公分,就算幹十個人的活,那也是十個工分,拿十個公分的糧食,力氣再大也沒用。

更不要說,買東西還不方便了,沒幾樣東西是不需要票據的,在城裏頭有供應,下了鄉,那就是靠公分和人頭吃飯了,一年到頭也見不着幾張票據。

蘇苑不想像原主一樣下鄉,再說了,依着蘇家的情況,本來也不該原主去下鄉。

蘇父蘇大川本來也是這麽想的,瞧着悶不吭聲的一家人,他作為一家之主不得不先發言。

“這不是願不願意的事兒,是咱們家必須得有一個人下鄉,大成是有工作的人,四苑年紀小,下鄉還是二龍和三鳳比較合适,你們倆商量商量,看誰去吧,不管誰去,家裏邊兒不會不管的,缺什麽東西,只要家裏有,又不是不能寄過去。”

蘇龍和蘇鳳兩個人誰也不想去下鄉,在爸媽從廠子裏回來之前,就已經吵過了,甚至差點兒大打出手,之所以沒動手是因為兩個人達成了共識。

他們倆都不去,別人去。

大哥有工作,四苑可沒有。

“我在機械廠的那個同學周愛民,他爸是廠子裏的副廠長,我們倆高中的時候關系最好了,他說可以把我弄進去做臨時工,我就不下鄉了吧,我在這還能有一份工作,補貼家裏頭。”蘇龍半真半假的道。

他有個同學叫周愛民不假,周愛民有個當副廠長的爸也不假,他們倆關系好也是真的,這些爸媽都知道,但能把他弄進去做臨時工是假的。

周愛民,蘇苑擡頭看了看她這個二哥,不知道這個‘周’跟六郎有沒有關系。

蘇父點了點頭:“這事兒能不能說準?”

“人家周愛民他爸那麽大一個副廠長,安排個臨時工進去還不容易。”蘇龍梗着脖子道。

蘇鳳也有不下鄉的理由:“我生下來就體弱,還不到五斤重呢,根本就幹不了農活、吃不了苦,再說我已經高中畢業了,要是哪個廠子裏招聘工人,只要我去考,肯定能考得上。”

蘇鳳小心翼翼的看着她爸的臉色:“要不然讓小妹去吧,她雖然年紀小,但是體格好,等我找到了工作,我把一半的工資和福利都給小妹寄去,這樣我們倆就能都不吃苦了。”

蘇苑頗為平靜的看着地面,在原劇情當中,蘇鳳一直沒找到工作,最後是頂了蘇母的工作,才留在城裏的,一半的工資和福利,自然也就沒有原主什麽事兒。

至于蘇龍,後來為了避免下鄉,頂替了蘇父的工作。

也就是說這倆高中畢業的,最終都接了父母的班兒,都是把最小的妹妹十五歲就送出去做知青了。

“四苑太小了,她才十五歲。”蘇母放下手裏的針線活道。

哪個兒女下鄉,她都舍不得,更不要說小女兒年紀還這麽小。

蘇父倒是覺得二龍和三鳳說的都有道理,高中生當然比初中生更好找工作,而且鄉下也不是那麽苦,他也是從鄉下出來的,不覺得鄉下的日子真就過不去。

而且四苑性子好,出去能跟人打成一片,不像這兩個大的,容易得罪人,出去更難混。

“四苑,你覺得呢,爸想聽聽你的看法。”

“我不想下鄉,下鄉就見不到爸和媽了,我想陪着爸媽,二哥二姐比我先出生好幾年,比我多陪了爸媽好幾年,讓他們去鄉下待兩年吧。”蘇苑坐在這兒已經醞釀了許久的情緒,所以邊說着邊就已經哭了出來。

會哭的小孩有糖吃,原主心疼哥哥、心疼姐姐、心疼爸媽,所以才會願意下鄉,吃盡了苦頭。

“好孩子,別哭別哭。”蘇母拍着小女兒的肩膀,“還沒說準呢,咱們不下鄉,就陪着爸媽好不好,當家的,你說句話!”

當家的不想說話,只覺得頭疼。

“我要是能下鄉,我就替你們下鄉了,你們也別把下鄉的生活想得那麽糟糕,人只要有本事了,在哪兒都能過得好,踏踏實實幹活,總能有口飯吃,城裏鄉下的能有什麽區別?”

這些話說的,如果是幾十年後,蘇苑還相信,但是現在的話,還是算了吧。

蘇大川點着煙,吸完了一整根,家裏都沒一個人說話。

“既然你們都不願意去,那就抓阄吧,誰抓着了誰就去,這樣比較公平。”

每個人三分之一的概率去,三分之二的概率留下,應該就沒意見了吧。

把去留交給運氣,蘇苑不太想這樣,不光蘇苑不想,蘇龍和蘇鳳也不想。

“我馬上就是有工作的人了,還是在機械廠的工作,沒了多可惜。”

“我是高中生,我更容易找工作。”

“那就考試好了,誰考的最差誰就去,學歷高的不代表招工考試就能考得好。”蘇苑提議道。

蘇苑一方面是有原主的記憶,好歹也活了幾輩子,不覺得應付不了考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比較的對象比較菜。

這兩位可都不是好好學習的主兒,之所以一直上到高中,是因為沒有工作的機會,不是因為好學,也不是因為學習成績好。

“你們倆覺得怎麽樣?”蘇父覺得這跟抓阄也沒什麽區別,兩個大的學習不太出彩,但多學了兩年,小的那個倒是學習好點,可畢竟只是初中畢業。

“那考什麽?”蘇鳳小聲道,跟四苑比,她沒有完全的把握,畢竟沒有比過,但她肯定能比二哥考的好。

“我去四樓劉主任那裏拿套卷子,我們廠裏上個月有招工考試,成績已經出來了,他那裏應該有試卷,你們就做這套卷子,我讓劉主任幫着改,墊底的那個下鄉。”

“不是,爸,我已經是有工作的人了,周愛民他爸你還信不過嗎,一個副廠長想安排工作還不容易,而且有周愛民他爸的關系在,我很快就能轉正的,我要是下鄉了,那可就太可惜了,機械廠可是咱們市裏最大的廠子了。”

蘇龍急得就差剁腳了,又不是學校,也不是工廠招工,一個下鄉還考上試了。

“誰知道你是不是編瞎話騙我們,爸,二哥撒的謊還少嗎,別聽他的,他肯定是騙人的,要是真有這事兒,二哥早就跟咱們炫耀了,哪裏等得到現在,咱們還是考試,考試最公平。”蘇鳳趕緊道。

只要有二哥,她就絕對墊不了底,這個自信她還是有的。

“我那不是想着,等工作下來,給你們大家一個驚喜嗎,誰會想到有下鄉這事兒。”

“行了行了,不願意抓阄,那就考試,四苑高中都沒上,她能考試,你就不能。”

蘇龍瞧了瞧他爸,又看了看三妹和四妹,小聲道:“要不還是抓阄吧,我不能欺負四苑,她年紀小,抓阄公平。”

“還是考試吧,二哥別一會兒一個主意。”這是蘇鳳。

“二哥知道我年紀小,不如我就退出吧,別讓我下鄉。”這是蘇苑。

“那就考試,我上去找劉主任,你們先把紙筆拿出來,找好位置,誰也別抄誰的。”這是蘇父。

紡織廠這次招工招的是會計,裏面最多的就是算術題。

劉主任跟蘇父也是幾十年的同事了,雖然不在同一個部門,但人很好說話,所以人家也不嫌麻煩,手抄了三份試卷送下來,親自監場,當場改卷。

“你們家四苑學得真不錯,這次招工四十多個人考試都沒一個滿分,我記得她這才初中畢業吧,這樣的試卷能考滿分,真是相當不錯了,早知道你該托關系讓她來試試的。”劉主任感慨道。

蘇父與有榮焉:“下次,下次有機會就讓她去考。”

三張試卷都已經判過分數了,放在面前,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也就是你們家,下不下鄉還能由考試來決定,別人家年紀相差大的孩子,放一塊考試也不合适。”這一看就是年紀小的吃虧。

“嗨,這不是省事兒嗎,合适的留下來更容易找到工作,這事兒您可別給我傳出去,咱們自己知道就行,別惹出是非來。”劉父祝福道。

“行行行,我你還不放心,不會跟別人說的,就算真有人看見這試卷,咱也不可以下鄉的事兒,就說幾個孩子試試難度。”

“對對對,就這麽說。”

蘇苑的試卷是滿分,蘇鳳的試卷剛及格,蘇龍的試卷離及格還差着呢。

把劉主任送回去,蘇父背着手回來:“說好的事兒,誰耍賴,我拿腰帶抽他,二龍的分數是最少的,你也是年紀最大的,還是男孩,下鄉就報你的名字,放心吧,只要有回城的機會,我們肯定給你抓住,咱就是在鄉下待幾年,體驗體驗生活。”

蘇龍耷拉着個臉,就快哭出來了,既怕他爸的鞭子,又怕下鄉之後的生活。

回肯定是要回來的,就像他爸說的,在鄉下待幾年,有機會就回城,可關鍵是他一年都不想待,如果是讓他在那邊待上十幾天,這樣體驗生活的話,那還行。

木已成舟,蘇龍只能給自己争取福利:“我得多帶點糧票,再讓媽給我做身新衣服吧,還有家裏那個水壺我得帶着,不然下地幹活怎麽喝水,讓媽每年給我寄兩雙鞋吧,還有衣服,要不然我到那兒穿什麽……”

“要不你們倆再商量商量,救我一命。”蘇龍眼巴巴地瞧着兩個妹妹。

這要是再早上一年就好了,早上一年的話,肯定是大哥下鄉,大哥才不會像這兩個一樣,自私自利。

蘇鳳和蘇苑,搖頭的搖頭,擺手的擺手,反正是都不同意。

作為一個即将下鄉的人,蘇龍當然可以多提些要求,能滿足的,蘇父、蘇母都盡量滿足,蘇鳳和蘇苑都沒工作、沒錢。

蘇成是有工作的人,雖然現在還沒轉正,但每個月有十二塊錢的工資,往家裏交一半,剩下那一半大多都攢着呢。

本來想拿一半出來給老二,可瞧着也挺可憐的,就全拿出來了,蘇母除了上班時間,現在就忙着給二龍做衣服、做鞋、買東西。

這些都超過了原主當年的待遇,果然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蘇苑也幫着縫了條褲子,幫着排隊買了些日常用品,不管怎麽說,蘇龍都是過去吃苦的。

“你聽好了,家裏只要有機會,就肯定讓你回城,你在那邊好好的,缺什麽就寫信告訴我們,好好幹活,到那兒聽幹部的話,千萬不能搞對象,咱們是要回城的。”臨行之前,蘇父可謂是再三叮囑。

蘇龍胸前綁着大紅花,手裏頭拎了三個大袋子,身上還背着他的斜挎包和水壺。

“我知道,別忘了給我寄東西,要不是下鄉,我就在機械廠做臨時工了,照着這個待遇來給我寄東西,我肯定不搞對象,能回來我就回來。”

“大哥你可別忘了我,咱們可是親兄弟,有什麽好東西寄給我。”

“三妹、小妹,我可是替你們倆受苦去了,等你們找到工作,工資和福利也該有我的一份,別忘了給我寄。”

這話說得,離別在即,沒人反駁就是了。

大家都想着寄東西,只是總要量力而為,而且也确實是要看彼此之間的情分。

一家人送走了蘇龍,這才開始盤算兩個女兒的事兒。

蘇鳳已經高中畢業了,上大學不可能,那就只能找工作。

蘇苑初中畢業,倒是還能再去高中上兩年,但也不是不能找工作,初中的學歷也夠了,還是怕沒機會。

回去的路上,蘇父問道:“三鳳沒找着工作之前,就先在家裏做家務,這麽大的姑娘了,也該會做飯了,四苑你是怎麽想的,還上高中嗎?”

“我打算回家找工作,看看哪個廠子裏有招工的,能不能托着人參加,跟三姐一樣,就不去上高中了。”

如今在學校也學不了太多的東西,上大學都靠推薦,等将來高考恢複了,高中畢業的能參加,初中畢業的也能去參加,她就不浪費這兩年的時間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掙錢的和吃白飯的在家裏絕對不一樣。

“那就在家做家務,好好看書,好好準備吧。”蘇父長長的嘆了口氣,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作哪兒那麽好找。

蘇苑現如今還真沒什麽明确的目标,各個廠子招工很多并不是面向所有人,而且招工的消息也很難及時獲得,有可能知道的時候,人家已經招完了。

現在福利最好的,當然是工人,有技術的工人,可她哪有什麽技術,上輩子倒是專門跟大廚學了手藝,還記了不少方子、食譜。

可關鍵是現在又不能幹個體,想去單位做廚師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針線活雖好,可現在都是用縫紉機,沒幾個手工的了,繡花的技術,沒頭沒尾的也不能拿出來,再說現在也不重視這個。

外語還能說幾句,但也沒有用能用得着的地方,準确的說,應該是她去不了能用得上外語的地方。

至于書法、繪畫這些用來錦上添花的東西,現在壓根兒就用不上。

蘇苑打算這幾天先出去逛逛,看看形勢再說,原主一直在上學,對外面的情況并不是很熟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