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知青文裏的女主(3)

雖然還沒正式入廠, 但街道辦在大夥心裏還是靠譜的,家裏頭能多一個人有工作,對蘇家每個人來說都是高興的事兒。

蘇父在給二兒子在信上,也專門把這件事兒寫上去了, 既是分享喜悅, 也是想讓兒子放心, 城裏的工作也不是那麽難找,過兩年等政策寬松了, 想要找機會回鄉還是很容易的。

畢竟家家戶戶這回基本上都有下鄉的孩子, 那麽多人呢,怎麽着也不可能, 讓這些孩子在鄉下天長地久的待下去吧,肯定是要回城的。

蘇父的想法應當也代表了這會兒大多數人的想法,只有蘇苑清楚的知道,回城沒大家想象的那麽容易,不然原主也不會在鄉下整整待了十年。

“蘇苑, 二樓的蘇苑,有你的信,下來拿一趟。”郵遞員小哥一邊騎車,一邊喊道。

還真別說, 蘇苑他們家雖然住二樓,可樓下的聲音是聽得一清二楚, 一點都不帶隔音的。

“馬上來。”

蘇苑在房間裏高喊了一句, 就趕緊下去了, 跟她一塊下去的還有蘇鳳。

家裏其他三個人都上班去了,只她們兩個人在家。

“在這兒簽個字就行,這三份都是你的, 你這信還挺多的。”郵遞員小王豎起了大拇指,信是從哪兒寄來的,這信封上可都寫着呢,清一色的全是報社,蘇副主任家看來是要出個文化人了。

“王哥,咱們這兒一般都是幾天送一回信啊?我這幾封信都是一天到的嗎?”蘇苑一邊簽字,一邊好奇的問道。

這些回信她已經盼了好幾天了,這不來是不來,一來來三封,要是再過上兩天還不來信,她基本上就不會抱希望了。

“也不一定,有時候五六天,有時候一星期,你這幾封信應該也不是一天來的。”

蘇苑點了點頭:“謝謝王哥,那我們先上去了。”

蘇苑這會拿着信封也是相當緊張,不會是退稿信吧。

還沒上樓呢,蘇鳳就已經先把一封信給拆了。

信紙上寫什麽兩個人都還沒來得及看,但是都看見了彙款單。

四塊五毛錢的彙款單,只這一封,花出去的錢就連本帶利的都回來了。

“你什麽時候投的稿,我都不知道,還是省報,也太厲害了。”

蘇鳳有些不明覺厲的看着自家小妹,眼睛都瞪圓了,她不是不知道小妹讀書好,就是沒想到能好到這份上,學校的老師都沒在報紙上發表過文章,小妹可才初中畢業。

“信上說了刊登在8月6號的報紙上,也就是前天的報紙,不知道還能不能買得着,等把錢取了,咱們去看看能不能買得着。”蘇鳳已經決定了,她也要買一份,帶出去給她那些同學們都看看。

“快看看這兩封,我幫你拆。”

蘇苑把兩封沒拆的信都交給三姐,自己則拿着報社的回信在看,瞧瞧人家這字,剛健柔美。

她已經打算慢慢改變原主的字跡了,原主的字跡過于娟秀,也不是寫得不好,在這個年紀,已經算得上是一手好字了,只是與她寫字的風格差距也比較大。

她寫字的風格,受她爹齊國公的影響比較大,比六郎的字跡還要剛健幾分。

省報的彙款是最多的,剩下的兩份分別是四塊一和三塊八,加起來總共十二塊四,差不多已經相當于學徒工一個月的工資了。

蘇鳳滿臉羨慕的看着自家小妹,鞋廠的工資和福利不高,可要是加上稿費,就足夠小妹過得像機械廠的工人一樣滋潤了。

要是她也會寫稿子就好了,反正她現在也沒工作,不如讓小妹來教她寫稿子。

蘇鳳心裏的主意在看見報紙之後,就完全打消了。

可千萬饒了她吧,這上面的內容跟她們高中寫作文可完全不一樣。

三份稿件都刊登在前幾天的報紙上了,蘇家跑了好幾個地方,只買到了省報和市報的,沒買到教育日報,不過這也無妨,比起教育日報,在他們這兒還是省報和市報的名氣更大。

蘇父把報紙當下酒菜,看着報紙喝酒,而且說的還不是瓜幹散酒,而是來貴客才舍得喝的西鳳酒,兩塊五一瓶呢,這酒也就只拿來招待過廠裏的領導和蘇大伯。

“咱們老蘇家終于出了個文化人,要是你們爺爺奶奶活着不知道得有多高興呢,等下個月休假,我就回去看看你們爺爺奶奶,燒點紙,把這好事告訴他們,你們大伯那邊也得寫封信,四苑也寫點兒什麽,跟我寫的一塊郵給你大伯。”

蘇大伯是個軍人,參軍二三十年了,已經是副團長了。

蘇大伯和蘇父,還沒有成年的時候,父母就接連去世了,蘇大伯去當了兵,蘇父在城裏的工作還是蘇大伯後來給安排的呢。

雖說長兄如父,但兄弟倆很多年都沒見過面了,又各自有了各自的小家庭,來往早就不如原來密切了,蘇父每年都會給蘇大伯寫封信,信上的內容得絞盡腦汁好幾天才能想出來。

不像這回,還沒寫呢,好多話都已經湧現在腦子裏了,大哥要是知道四苑這麽有出息,肯定也會高興的。

蘇母也高興,只是跟丈夫高興的點不一樣,丈夫是因為四苑上報紙高興,她高興則主要是因為稿費,一下子就多出來十幾塊,就跟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這錢什麽時候取了去,你也快去鞋廠上班了,把錢取出來,再拿上布票,給你做新衣服,穿的體體面面的去上班。”

四苑年紀最小,所以基本上也沒穿過什麽新衣服,都是穿上頭哥哥姐姐們剩下的衣服。

前幾天她就想給四苑置辦身新衣服了,但是家裏頭布票還有幾張,錢基本上沒了,蘇龍下鄉,給他買了不少東西帶過去,剩下的錢也全都塞給蘇龍了,家裏頭都指望着下個月的工資買米買面了。

“不用,我還有身不打補丁的衣服呢,這錢還不如用來買洗頭膏和擦臉油,我還想再買點信紙和郵票。”

比起衣服,蘇苑确實更想改善一下洗頭和洗臉的條件。

蘇家洗頭都是用洗衣粉,擦臉油只在冬天用,春夏秋這三季都是直接把臉擦幹了,什麽都不抹。

蘇苑這幾天寧可用清水洗頭發,也沒用洗衣粉,實在是下不去那個手。

孩子大了,知道要好看了,盡管覺得有些浪費,蘇母也沒說什麽,比起這筆錢花在哪兒,她更想說的是往後的稿費。

“你大哥的工資只給自己留五塊錢,剩下的都交上來,到你和三鳳這兒,原本也該是一樣的,但這不還額外多了一份稿費,你今年才多大,拿個十塊八塊的還行,拿多了還不都霍霍了,這回就算了,下回再有稿費還是交家裏來吧。”

自己的工資和大川的工資,那還不是放一塊,一大家子一起用,四苑的稿費也是這樣,她又不是自個兒昧下來,而是大夥一塊兒用,省得都給霍霍了。

四苑但是跟老大一樣,一個月五塊錢的零花,想買什麽買什麽,想攢就攢下來了。

蘇苑寫稿子的初衷,就是想手裏能有倆錢買東西吃,手裏頭沒票沒關系,黑市上光拿着錢也能買得着。

“這回是撞大運了,往後頭投稿人家給不給發表還不一定呢,再說了,這要是投搞的一分錢都摸不着,我也提不起興致來想這些了,不如這樣好了,我每個月的工資全都交家裏頭,不給自己留那五塊錢了,零花錢就是我自己投的稿費,想多得就多寫,人家要是不收,那我當月就沒有零花錢,爸媽覺得怎麽樣?”

蘇苑也不是要把所有的錢都攥手裏頭,她吃喝住都在家裏就不說了,人家把一個小嬰兒養到十五歲,家裏頭也确實緊巴巴的,她總不能就過一個人的逍遙日子吧。

每個月多五塊錢,對蘇家來說可不是不疼不癢的事兒,比起稿費的不穩定,每個月多出來的這五塊錢,那是穩定的。

蘇父贊成,蘇母也沒話說,雖然這一下子就是十幾塊,可四苑不是也說了,她都投稿一年多了,這才摸出來點門道,也算是撞大運了,往後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呢。

蘇成和蘇鳳就更不會說什麽了,一個向來都不怎麽愛說話,一個則是沒工作,再怎麽覺得鞋廠不是好單位,蘇鳳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家裏吃白飯的。

再說了,錢讓媽拿着,要麽是攢起來,要麽應該就是給蘇龍寄過去,還不如讓小妹自己拿着呢,小妹買了洗頭膏、擦臉油,難不成還能藏起來不給她用,她們倆可住一間屋。

蘇家總共才三十多平米,三間卧室,一間客廳,蘇父蘇母住一間,蘇成和蘇龍住一間,剩下那一間就是蘇鳳和蘇苑的。

蘇龍下鄉之後,現在是蘇成自己住一個房間,不過,蘇成今年都二十了,已經有人打聽蘇成的婚事了,蘇父蘇母之所以沒給大兒子相看姑娘,還不是因為把家底都掏給蘇龍了,娶媳婦總還是要攢攢家底的吧。

洗發膏、擦臉油,蘇苑還去黑市上買了兩斤肉,買了幾根大骨頭,稿費一下子就花出去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在下一次稿費和工資發下來之前,還是拿來應急比較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