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百合相依

洛陽燈會裏的有情人,還有一對很特殊,正在橋邊漫步。

從橋頭環望,水上畫船輕漾,兩岸彩燈璀璨,空中星月相依。

今夜,鄧柳雲錦袍加身,玉冠束發,清隽儒雅。旁側,苗苗手提那盞猜謎得來的小魚燈籠,踏着閨秀的步伐,竭力端莊穩重,于是沒行多久,累得氣喘籲籲。

緩氣之際,苗苗聽見笙歌淺唱,從不遠處的畫船裏傳來: 杏花紅,春風醉,鴛鴦同戲水。奴家對鏡理紅妝,黛眉畫,朱唇點,玉手秀發挽。望眼欲穿,問君何時歸?

苗苗聽得有趣,歪頭問道:"問君何時歸?她為什麽要等待,自己不去找人呢?"

鄧柳雲見她傻乎乎的認真模樣,不由地挽唇:"唱詞裏的女子,應該是在等外出征戰的夫君。"

苗苗長嘆:"這人世間,改朝換代,更疊不止,戰争比和平的時期還要多! 只怪那些昏君庸臣嗎?這理由太簡單,因為還有同族相争,異族侵犯,意外的天災人禍。若都怪人性,怪七情六欲,也不對吧,無數各業織成共業,共業又反過來影響各業,因果如網錯綜複雜,究竟要怪什麽呢?" 說話間,擡手捂向前額,顯然她一想到這些就頭疼。

鄧柳雲與苗苗相處了不少時日,早發覺她時而古靈精怪,時而傻裏傻氣,比如這番話,就挺稀奇古怪,與一般女子的所思所想很不同。

鄧柳雲眼神寵溺,回道:"你這些複雜深奧的問題,可惜我答不上。人世間的變化,自有天道之意,但我堅信,建武帝順天命必能平天下,然後偃幹戈,修文德。不久的将來,普天之下,百姓皆能安居樂業。"

苗苗點頭應然,又聽鄧柳雲道:"近來聽聞,赤眉要從長安往西攻打扶風,或許過一段時間,我将随我兄鄧禹進駐長安。"

啊?! 苗苗圓眼大睜,差點忘了眼前這位是女将,頓了片刻,舉起小魚燈籠盯着她,嘟嘴道:"你不該去,人間哪有女子從軍這種事! 打仗太危險了!" 而且,她說不得,打仗也是在造業……

"人間?" 鄧柳雲見她不高興,安慰道:"當然有,商朝有婦好統帥,春秋戰國有女子守城,新莽有呂母起兵,這兩年我随我兄四處征戰,滅王郎,敗銅馬,定河東,我雖為女兒身,卻有男兒膽,想建功立業,保家衛國。以後,也定會有其他女将,甚至,可能會有女皇帝。"

"可我不要你冒險! 我……" 苗苗鼻子一酸,吸氣道,"我要你陪我玩!"

鄧柳雲剛才說得激昂,此刻音調柔下來:"收複長安後,我就回來了。"

苗苗嘟哝:"那得多久?我想你了怎麽辦?"

鄧柳雲見苗苗的小臉耷拉下來,一雙柳眉擰成結,不由地去握她的手:"我這不是還沒走嗎……"

苗苗輕哼兩聲,晃着小魚燈籠,道:"最好別去! 算了,先不說這些了,我們去岸邊走走吧。" 她牽着鄧柳雲的手不放,遲疑片刻,思及閨秀矜持,這才放開。

兩人往畫船方向走去,岸邊有幾家攤位,正向來往的游客兜售。當苗苗走近時,一位婦人笑顏招呼:"姑娘長得可真水靈!"

這位婦人三十有幾,長相與穿着都挺端莊,只是笑容間難掩幾許愁苦,她見苗苗身旁有男子随行,即刻機敏地喊住鄧柳雲:"公子,給您夫人買些胭脂吧?"

夫人?苗苗一驚,胭脂婦人擺弄着小盒小罐,已向她熱情介紹:"我這兒有面脂,也有唇脂,都是上好佳品,皇宮貴族所用之物,貨真價實! 我夫君可厲害了,哎……" 婦人打住話,拿起一只漂亮的描花瓷盒,打開蓋,遞給苗苗,"這種胭脂,是用紅藍花配白檀香,好聞極了! 我這兒還有石榴花、紫草、蘇方木、朱砂做的胭脂,種類多,肯定有你中意的!"

婦人又拿起一盒胭脂遞向鄧柳雲:"我看公子的夫人嬌俏玲珑,天生貌美,用了這個,定然更加顏如桃花,唇若朱丹。"

事實上,九泉苗苗從不用這些。她天生濃眉大眼,粉嘟嘟的小嘴,會被誤以為是畫了妝。平常她還喜歡紮辮子,是因為頭發微卷,不似靈長歡的那種綢緞般滑潤細軟,所以極少長發披肩。今日苗苗特意整了個發髻,斜插一株銀杏葉流蘇發簪,是上回郊外玩時,鄧柳雲送她的。因為盤發,又與習慣男子打扮的鄧柳雲走得親近,所以苗苗被誤以為是她的妻。

很少害羞的苗苗,這回心跳如鼓,小臉紅撲撲,垂頭用眼角瞥向鄧柳雲,卻見她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拿了好幾盒胭脂,說道:"阿嫂,這些都要了。"

婦人接過銀兩,正要找回多給的,被鄧柳雲回拒,婦人趕緊謝道:"有些客官以為我撒謊,賣的是普通胭脂,不願理會,可我還真沒胡說,欸欸…… 謝謝公子和夫人的信任,謝謝啊。"

苗苗特意看了這位胭脂婦的因果,得知她所言屬實。這婦人與其夫恩愛但無子女,小兩口靠賣胭脂求存,好東西逐漸被高官顯貴所識,他們的家境也由此小富無憂,誰知招人妒忌,誣陷她夫君與赤眉有勾結,男子受不住追審,懸梁自盡了……

看到前因後果,苗苗同情地望向這位婦人,她還在念念叨叨:"這世間,活着就不容易,能活着且恩恩愛愛的有情人更不多,你們兩位看上去天造地設,情投意合,我祝你們長長久久,百年好合!"

走遠後,苗苗擡手去繞辮子,這是她緊張時的小動作,可惜今日盤了發,她只好扭扭小腰,晃晃燈籠,低聲問道:"阿雲,那人誤以為我們是…… 你非但沒計較,還買了那麽多,這是為何?"

"那位阿嫂生活不易,況且她的胭脂确實是上品之物。"

"哦,你怎麽能确定?" 苗苗不解,她知道是因為她能看到真相。

"如果是百姓所用,不會有這般陶瓷類精美的盒子,光是胭脂盒,或許就比胭脂本身貴重了,用得着費心思作假嗎?" 鄧柳雲的聲音獨特又好聽,每次說話,老愛分心的苗苗立刻聚精會神。

"有道理! 可其他人怎麽不明白?"

"不是不明白,而是不相信。亂世太久,大家各自求存,都覺得人心叵測,彼此不再輕易信賴。"

"嗯,也是,所以你能信任她,說明你很特別……" 苗苗心跳不已,又扭了扭身子,問道,"可你買了那麽多,怎麽辦?"

"如果你喜歡," 鄧柳雲有些難為情,斷字道,"這些,都是,送你的。"

聽到這句話,苗苗的心快躍出喉嚨,與此同時,思維裏炸開缤紛斑斓,一個勁地暗自吶喊,天哪,天哪! 但表面上,除了扭扭身子,折騰着小魚燈籠,她依然裝得挺穩重。

"我," 她想說自己從不描眉點唇,随即思路一轉,"我不知道怎麽用。"

"我也不從用這些,但我看過嫂子她們用。"

鄧柳雲拿出絲帕擦手 - 這帕子是苗苗親手制作,邊角歪歪扭扭地繡了一朵花,因着禮尚往來的規矩回贈的。鄧柳雲選了一盒打開,紅藍花配白檀香,也不知為何自己要這麽做,用食指粘了一點,觸往苗苗的唇。

"大致是這樣。"

她執劍的手自來很穩,卻在觸及那片柔軟時,輕顫起來。目光不敢往別處看,就專注在兩瓣紅唇上,卻越看,越抵禦不了,那張水靈誘人的櫻桃小口。

鄧柳雲的動作越來越輕柔……

苗苗閉上眼睛,唇角揚起,凝神屏息,感受那人暖暖的手指化過自己的唇……

這一刻,她忘了呼吸,這一刻,似乎天長地久,這一刻她終于明瞭,何為心動。

原來,心動就是這個感覺,美好得不想停下來,從此風華無夢,春風秋水皆過客。

"好了。" 鄧柳雲的聲音響起,磁磁柔柔的,苗苗睜開水汪汪的大眼睛,聽她說道,"點脂後,确實,更美了。"

怎麽就停住了! 不能停,我還要,這種感覺妙不可言,是這人,帶給我的……

不能離開她,也不能讓她離開了。

驀然,苗苗握住她的手:"阿雲,我要跟你去戰場,你甩不掉我的!"

--------------------

* 這章的名字,百合... 汗,很現代化,不過意思清晰。

* 鄧禹,給您配了一位表妹,請照顧好她。

* “偃幹戈,修文德”正是劉秀平定天下之後的政策。他也不朝外征戰,以“柔道”治理已有的江山,采用一些列措施穩定及發展社會,實現光武中興。

* 公元26年,長安糧盡,赤眉軍焚燒宮室,向西攻打扶風,于是,鄧禹進駐長安。

這些會在後面的章節裏涉及。因劇情需要,時間上,與史料記載的會稍有偏差。

* 婦好,據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統帥,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紀的殷商時期,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事頻繁,也有許多女性參與其中,主要是守城之類。《墨子備城門》:“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 廣五百步之隊,丈夫千人,丁女子二千人” 丁女子即壯年女子。

* 王莽新朝時,有位姓呂的女子因為兒子被殺,為子報仇,招募了一隊兵馬攻打海曲縣,這位呂母自稱将軍。《漢書 王莽傳》中記載:“琅邪女子呂母亦起。初,呂母子為縣吏,為宰所冤殺。母散家財,以沽酒買兵弩,陰厚貧窮少年,得百餘人,遂攻海曲縣,殺其宰以祭子墓。”

* 關于胭脂,一說是自漢武帝時由匈奴傳入,在中原得到廣泛流傳。

一說是“蓋起自纣,以紅藍衣汁凝成(月燕)支。”

紅藍花是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

感謝在2023-02-13 19:10:30~2023-02-16 00:58: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俺老孫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