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安排計較已定,在場的四人這才開始說閑話,邢岫煙就問左競航,怎麽這麽巧,他竟然正好經過。

左競航當下眉飛色舞:“賢侄女,你可知道你伯父我手下多了幾條船?”

邢岫煙還沒有反映過來:“幾條?”

“整整十二艘,而且還是戰船!大海船!”

邢岫煙猛地明白過來:“可是半島的事兒成了?”

左競航道:“可不是成了!收到令尊的折子之後,陛下立刻往半島派遣了使節。還真別說!那些兔崽子果然在背地裏搞鬼,見特使責問,吓得戰戰兢兢,嘴巴上推說沒有沒有,一轉身立刻讓下面毀掉一百六十艘船,只留下四十餘艘備着朝廷查探。樊家抓住機會買下其中的五十二艘,只花了不到四十萬兩銀子!”

白旭脫口而出:“這麽便宜?”

幾乎就是白送了!

邢岫煙道:“姑爹有所不知。無論是半島也好倭國也罷,他們的冶煉鑄造工藝都非常落後,因此從唐宋時期開始,兩國的貨幣就依賴中原的銅錢。而且他們使用銅錢的方式跟我們又不同。我們口中的一兩是一千文,而他們卻是十文銅錢算一兩。在半島上,一千文銅錢被叫做一百兩。”

中原的銅錢在周邊各國都是硬通貨。

白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四十萬兩白銀買五十二艘海船的确很驚人,可如果用半島的算法,四千萬兩銅錢買下五十二艘海船就不顯了。”

這也是白旭第一次接觸到海外貿易。

闵萬重關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十二艘歸入黃海水師,想來渤海水師、東海水師也差不多。那剩下的船呢?”

左競航道:“渤海水師和東海水師都是十艘。剩下的二十艘船分成兩隊,一隊往返于海河口與江南,确保江南的米糧能定期入山東,另外一隊,陛下有意組建商隊,往返于倭國和半島。無他,如今到處都鬧蝗災,偏偏國庫空虛,陛下也是沒法兒!”

至于內庫,內庫有錢,衆所周知。可是被太上皇把持得死死的,皇帝摸不到呀!他也只能另外想辦法了。

邢岫煙道:“伯父知道……可是陛下委任伯父護航?那侄女可要恭喜伯父了!”

Advertisement

“同喜同喜。”左競航道,“陛下還下了诏令,日後萊州就是通商口岸之一。”

說着,左競航就拿出了诏令。

一份是給闵萬重的,內容是關于萊州的設立通商口岸一事,設轉運使、提舉各一。讓闵萬重多加照拂。

一份卻是給邢岫煙的,內容是同意邢岫煙在山東沿海曬海藻、曬鹹魚肉幹。

另外還有一份密令,卻是要邢岫煙在曬海藻、曬鹹魚幹的同時,曬一些鹽巴出來。而這些鹽只銷往倭國和半島換取金銀。

闵萬重和白旭這才明白左競航為什麽會恰好經過萊州,還對邢岫煙如此禮遇!

人家本來就是沖着邢岫煙來的!

如果沒有這道密令,闵萬重還會拖延一二,可有了這道密令,闵萬重還能消極怠工?當然是加緊馬力把琅琊縣那群皂隸收拾了,好給萬歲當差呀!

而那些皂隸也的确有小動作,如今可不是撞到了漁網裏?

這些事兒都是左競航和闵萬重、白旭商量着辦的,邢岫煙卻是一點兒都沒沾手。她不過是在萊州府府衙小住了一段時日,然後外面的事兒自有人幫她料理幹淨。

在萊州府府衙小住的這段時日,她終于見到了闊別三個多月的母親,也從母親的嘴裏知道了家裏的現狀。

原來皇帝也給了邢忠下了诏令,允許山東沿海各州府曬海藻、制鹹魚幹,甚至還明文标注,只要裏面夾帶的鹽巴不超過半成,就不算走私鹽。

不得不說,山陝商人作為天下數得着的豪商,他們的嗅覺就是敏銳,這裏天使都沒有進入山東境內,他們就已經風聞到了消息,跑來山東布政使司衙門了。

自前朝開始,這天下的鹽稅就高,按着鹽引販鹽根本就掙不到銀子甚至十有八、九會蝕本。所以山陝商人背地裏都有做私鹽買賣。私鹽買賣被抓住是個什麽下場,自然是不用贅述。現在有這麽一個路子可以繞開那麽高的鹽稅,還是合法的買賣,不用冒着掉腦袋的風險,這些山陝商人哪裏不激動的?

所以聽說邢忠要問他們借銀子,為了能從這鹽海藻鹹魚肉買賣上分一杯羹,這些山陝商人是極力奉承。山陝八大巨頭打頭每家出了三十萬兩,方家這樣的二等豪商跟進,邢忠輕輕松松地借到了三百二十萬兩白銀,還不要利息!

邢妻這一次離開濟南,她的目的地其實是青州,只不過中途繞道來看看女兒罷了。他們邢家在青州也置辦了莊子,預備着曬海藻。唯有邢家三姨,婚事已定,因此被留在濟南順帶照顧侄兒。

提起這事兒,邢妻心裏還不踏實:

“丫頭,雖然你爹讓我去青州,可是我這心裏七上八下的。別的不說,就說這鹽海藻的事兒,我怎麽覺得有些不對勁呢?”

“爹沒有跟娘說嗎?”

一提起這個,邢妻就滿肚子氣:

“你爹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每天回來倒頭就睡!哪裏顧得上跟我說話!”

見女兒瞪着一雙眼睛,邢妻少不得細細地說與女兒聽。

原來邢忠也沒有想過能借到三百多萬兩銀子的銀錢!可是這些銀子是他用私人名義借的,如果直接挪作赈災,他哪裏肯?這可是要還的!

所以,買地保值就成了首選。

邢忠陸陸續續地買了許多地,然後邢忠又發現,很多事情在自家的田地上做起來更方便。

如果沒有購置田地的話,邢忠也許會被到處掣肘,在跟當地的大戶扯皮上花費無數的時間精力。可是現在,買地的錢是邢忠自己借來的,他經營的是自家的田地,就是外頭有多少人嘀咕,背地裏罵他敗家子、好好的上等水田竟然挖了做池塘,也礙不到邢忠。

他自己的私田,他想怎麽經營就怎麽經營,沒人能說不是!

沒了扯皮的事兒,又有林如海在背地裏的支持以及方家等山陝巨頭們的支持,這效率自然也跟着上來了。

開挖人工湖的頭一個好處就是會吸引大量的人口!就是隔壁幾個省的流民,聽說了這事兒之後都調轉方向往山東來了。

無他,混口飯吃。

有着充足的人手,邢忠行事自然也方便了許多。

因為是大災之年,這地價也便宜,往年十七、八兩一畝的上等好田,如今十兩一畝買下輕輕松松,如果是用紅薯等口糧、食物交付,這價錢甚至還能讓!

邢家一下子變成了山東的大地主,坐擁近三十萬畝田地。

雖然這三十萬畝田地,分散在了不同的州縣,但是因為購買的時候十分注意,又用稍低的價錢賣稍高的價錢買的形式置換了不少,加上邢忠到底是布政使,是皇帝跟前的紅人,大家也給面子,到如今已經變成了大大小小五座位于不同州府的莊子。

邢忠忙着料理自家的田地,自然是累的。

邢岫煙聽說,便道:“山東的地雖好,可是容易鬧蝗災呢!”

邢妻就道:“這還用你說。為什麽說姑蘇是魚米之鄉能養人?還不是因為臨着太湖!這事兒你爹如何不清楚?就拿祁門縣快要完工的這座莊子來說吧,總占地四萬餘畝,如今已經挖好了一萬畝的池塘。哦,不能叫池塘,應該叫人工湖才對!人工挖掘的湖泊!”

“人……阿爹怎麽想到的?”

“這不是開挖人工湖需要勞力多麽!往下挖個四丈,鋪上水泥板,就能養魚養蝦。還能養蟹!太湖的大閘蟹什麽價,別人不知道,我們會不知道?!”

對于平民來說,稅金便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疼的事兒。可是對于高門大戶而言,他們需要的不是田地裏出産的糧食物資,他們要的是金銀財貨,可以讓他們拿來花銷的金銀財貨!

這一點,無論是賈家這樣顯赫的人家,還是邢忠這樣的官場新秀,都不例外。

稻米的确不愁賣,可是真正來錢的還是大閘蟹、龜鼈這些東西,就是雞鴨鵝等禽蛋也比稻米的價錢高。

邢岫煙道:“四丈?那豈不是費了許多人手?”

“沒錯!光祁門縣那座莊子,之前就雇傭了上百萬人呢!因為這事兒,你爹如今在官場上多了一個雅號。”

“雅號?”

“沒錯。如今呀,外頭叫你爹傻大人!”

“傻大人?”

“對。”

說這話的時候,邢妻滿臉都是笑,名號雖然不好聽,可是她的臉上卻是滿滿的自豪。

而對于官場來說,邢忠的所作所為非常另類。

好好的田地不拿來耕種反而用來挖湖!因為這件事情,邢忠得了個“傻大人”的雅號。可就是這樣一位“傻大人”養下了上百萬勞力,手裏的這些人工湖更是挖到了四丈深!這些人工湖還用了土法水泥磚在湖底鋪了一層,防止滲水。

沒錯,土法水泥磚這種東西,比重輕,用在治理黃河上肯定是不行的,反而會傷了河床,但是用在沒有什麽流速的人工湖湖底卻沒有太大問題。

畢竟,經驗和例子都是現成的:傳說中大運河就是類似的法子,底部鋪着青石板。只是邢忠手頭的財力就這樣,就是這土法水泥磚,也是皇帝朱筆禦批撥了一批鐵礦渣給他,不然還不成。

誰讓鹽鐵官營呢!

可是功勞卻是明明白白地擺着的。祁門縣那座莊子還是小的,就吸引了上百萬的勞力,如今其他的幾座莊子都開始動工了。雖然說朝堂上不是沒有人嘀咕,可是彈劾的奏章都被皇帝丢了回來:

不用這種辦法把流民吸引到山東,難道等着流民聚集起來,沖擊京師嗎?

數以百萬計的流民沖擊京師,足夠颠覆國朝的統治了!

這是皇家絕對不能容忍的。

沒看見太上皇派系的人一個聲兒都沒出嗎?

太上皇不是傻子!

誠然,鼓勵農桑自古以來就是官場上的政績标準,因此全國各地都有填湖造田、毀林開田的事兒。跟邢忠這樣,放到平常的年份,足夠別人彈劾他讓他丢官去職了。

可是今年是什麽年份?

河南諸省蝗災鬧了兩年了,山東全境蝗災鬧了一年!這黃河流域的百姓都要被餓死了!這個時候別說是退耕還湖,就是邢忠把山東翻過來,只要他能吸引住足夠的人口,只要最後難民沒有沖擊京師,他就是大功一件!

對于邢妻來說,朝堂上如何折騰不要緊,要緊的是皇家默許了邢家開挖人工湖的行為,這也等于說,事後邢忠對自家田地進行重新測量,日後的稅還能少交些呢!

說完這個,邢妻這才提起讓她挂心了好幾個月的另外一件事兒:

“丫頭,前些日子,衍聖公府來提親了。”

邢岫煙一愣,張口便是:“阿娘~!女兒還小呢!”

邢妻立刻明白了七、八分。

她撫摸着女兒的頭發,道:“沒錯,這天底下有的是好男兒,我們才不稀罕什麽聖人之後呢!”

如果還是當年在姑蘇的時候,衍聖公的名頭絕對能砸暈邢忠和邢妻夫婦。可是來了山東近半年,看到孔氏一族的所作所為,美好的幻想徹底破滅了。

都是什麽玩意兒!

跟那些纨绔子弟又有什麽不同?

邢忠的心思邢妻不知道,可是邢妻的心中免不了把孔家和賈家放在一起比較——沒辦法,她熟悉的富貴人家除了林家也就賈家了,林家子嗣單薄,無論林如海還是林黛玉,邢妻都是看在眼裏,自然是說不出一個不好來!可是這孔氏一族呢?

邢妻只能說,聖人之後也是要吃五谷雜糧的,可是她看到的孔氏子弟真的沒有幾個像話的!尤其是向自家閨女求親的那個!

邢妻想想自己查到的東西就糟心。

這麽個玩意兒也來求娶我們家大丫頭?

聽見母親這樣說,邢岫煙立刻就意識到這求親之人必定是不妥當,因此惹得母親十分不高興。

這母女二人說了一番閑話,第二日就分開了。

她們身上的事兒也多着呢!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裏邢忠的借銀數量,參見慈禧西逃,中途經過山西,跟晉商借了三十萬兩銀子。

特別說明。

參見明清時期,幾乎所有的農業用地,都是劃分了等級的,一等、二等、三等這樣。最貴的是京郊和江南的水田,都是二十餘兩一畝,山東雖然是農業大省,但是繁華程度不能跟京師、江南比,所以山東的一等好田跟江南的二等田地價格相當。最便宜的是三等薄沙地、山地,江南是四到五兩,山東有的地方只要二、三兩就能買下。這還是太平之年,如果趕在大災年份,這個價格甚至可以腰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