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嬌女如意

作者有話要說: 補3.1欠更!

終于補到一個月上了,加油了!

書哥兒擡眼看看幾個粘着姐姐的丫頭就厭煩,解了手裏更難的那把魯班鎖,嘟囔間無意的道:“你家請了哪家夫人教姑娘?連個字都不會教?”

“呃……”話沖的一時噎的劉家幾位姑娘無話,有些幹硬的要麽喝水,要麽擰帕子,誰也不敢答話,說自家的請的夫人的不是。

而福芝見着書哥兒一句話便冷了一屋子的人,心裏随喜歡被弟弟護着,可也不能讓弟弟做了惡人,被人壞了名聲。

幫文哥兒解了那魯班鎖,福芝擡首随意的道:“還說別人,你那字進易就很慢,沒有文哥兒平日踏實。”福芝看似嗔了書哥兒一句,可卻把剛才的話帶成了玩笑。

然後就着文哥兒沾沾自喜那點兒小進步的時候,成功的把書哥兒的話給掩了過去,讓書哥兒一句略顯堅苛的話成了童言無忌。

劉家幾個姑娘雖然不算太機靈,可是簡單的親疏還是看的出,見福芝護着書哥兒說話,心中便有了數。在說個什麽,也一并拉着書哥兒問,不管書哥兒是個什麽态度,她們也便敷衍過去。

但有書哥兒三五句的一攪合,到了午飯的時候,還沒有讓福芝應了以後再約的話,劉家幾位姑娘也有些急了。

劉家這一代的伯爺據說從少年時候便是個糊塗的,但他是老平西伯唯一的嫡子,所以沒得選,便承爵位。

而這糊塗的平西伯對劉家最大的貢獻便是生養的多,聽說共有有八個嫡子五個嫡女,庶出的多的他自己都認不過來。曾經把自己的庶子當了管事去吩咐事兒,等完了事兒還嘆家裏這新管事真年輕。讓人看不過去才提醒他,那是他的庶子。

糊塗平西伯的五個嫡女雖都嫁入了富貴人家,但唯一還混得不錯的,卻只有福芝的三舅母。

平西伯家中庶子不提,八個嫡子中四個大的到不算平庸,全是投機倒把鑽空子的高手,這京裏哪一家有些好處,他們也要湊上去鑽上一鑽,別管能不能撈到,反正熱鬧是肯定有的。

餘下四個年齡小的嫡子卻不與福芝的三舅母同母,是平西伯後來娶的兩位續室所出,全都有些糊塗木讷的樣子。

自從去年年初福芝封了這平陽郡主,劉家四位大爺兒便惦記上了。封在富碩之地,還是一郡之地,那油水早就讓人眼花了,他們怎麽耐得住?不過一年的時間裏,福芝外出不是去外家,就是跟着祖母臨安郡主,丫鬟們也都是家生子或是無根之人,這劉家的四位爺鑽不到空子,才消停的。

但今年入了冬,他們又不得不削尖了腦袋四處找銀錢。

Advertisement

劉家雖然早就開始敗落,可那逼人的場面又硬是要撐着。想錦衣玉食又白來銀錢,算計那空頭兒的爵位,不如找幾個有錢、有糧的金主。

今年雖是大災之年,但福芝封地上的出息依舊熱人眼,那送糧的車子一路南上,不少人的眼睛便都睜開了一條縫兒。

劉家人不能免俗,就着福芝三舅母的便利,早早的把幾個年歲與福芝相仿,又歷來會說道的送來宋家,本想的是能與福芝搭上話,卻沒想福芝心思比大人還多,做事不說滴水不漏,也難有空子給他們鑽。

吃過午飯,福芝本還想着下午不要讓自家書哥兒太過分,讓人傳出尖利的名聲兒。但誰曾想她們用了飯還沒坐住,平西伯府便來報喜,說平西伯喜得九子,請洛安郡主下月去吃喜酒。

坐在暖閣裏,福芝眨了眨眼睛才反應過來,是那慣愛生養孩子的平西伯,三舅母的爹爹又添了嫡子,這是在給她外祖母送信兒呢。

而屋裏一衆劉家姑娘聽了這事兒,卻都有些挂不住了。她們是最怕人問她家裏有多少張嘴的,這哪裏是什麽多子多福?一家子出來都快成了乞食的了!若添個姑娘還好,添個小子豈不是又要分去不少?

劉家有了喜事,不管是真喜假喜,人都要去賀上一番。幾個劉家姑娘就更不好大節裏的賴在宋家不走,跟着來報喜的人,宋家又安排了車駕,便先送了她們回去。

三舅母到是笑的開心,讓人先送些子補品回去,說她晚些一準兒去,便沒了下文。

福芝安安靜靜的待了一下午,據說過了年,除了大表姐以外,其她表姐妹都要送回建安老家了。又因着前些日子幾個表姐妹鬧騰着不回去,正被關着禁 閉,福芝卻是省了去探看她們,只當做不好觸了外祖父母的意思。

再等出了正月,福芝才知道,宋六郎、宋七郎也被送回了建安老家,聽傳話人的意思,恐怕是婚配都不要回來了。

…… ……

二月中下旬,便到了福芝幼妹的百日。但到了這時婆婆臨安郡主也沒給起個名字或小名,福芝娘親心中總覺得別扭。

福芝這幼妹出生之後,洗三、滿月都沒有大辦,百日也并不張揚。這些福芝的娘親也說不出來什麽,畢竟婆婆臨安郡主早先就言道:沒有越過姐姐的道理,無論是與福榮比,還是與福芝比,幼妹沒得比姐姐的排場更大。

可到了這個時候都不提名字、稱呼的事情,卻讓人心裏一緊。

過兩日便是幼女的百日了,宋玉娥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聽見有動靜,便披了衣服去西屋看奶娘給女兒換褯子,等女兒又睡了,才回了床上躺着,卻吵醒了夫君夏環。

“吵了?”那時生了福芝姐弟之後不久,福芝便被帶走了,宋玉娥就不願孩子離了自己的眼。當初若不是懷了文哥兒,她還不會讓書哥兒搬出西屋。而文哥兒也是在福芝回來之前,才搬出西屋的。

宋玉娥以為是女兒的哭聲吵到了夫君,本想解釋兩句,卻聽夏環道:“沒。”

迷糊間,夏環摟過身上有些涼的妻子,人也清醒了些,道:“有乳母看着,還那麽多丫鬟婆子,你就別動了,在受了涼,這身上都有涼氣了。”

夏環對妻子很是寵溺,當年也是他自己喜歡上并不嬌氣的公主之女的。

“娘是不是不喜歡我生了姑娘?”宋玉娥這幾日就翻來覆去的想那些事兒,往被子裏縮縮,問道。

“亂想什麽呢!”夏環用下巴蹭蹭妻子的頭發,道:“你見娘多喜歡芝姐兒,都這麽大了還動不動就留在她屋裏住着,從上管到下,哪裏有不喜歡的樣子?”

“可……”宋玉娥猶豫了一時,還是道:“可現在對二姑娘卻不理不睬,抱過去了娘還讓送回來。”

“那不是怕太小着了涼嘛!”夏環說了兩句,人是徹底的醒了,拉拉被子,把被子裏的瓷壺推出去,又道:“想多了。”

“娘是不是還記恨我當初把芝姐兒送出去?”宋玉娥不得不往這個方向上想,這事兒何嘗不是她的心病。

“秋娘!”

一提那會子的事兒,夏環也嚴肅起來,道:“娘帶着芝姐兒回來了,就是不念着那事兒了,你便不要亂提,若被人聽了傳出去,娘和芝姐兒反要難受。”

夏環說的認真,可宋玉娥卻嘆自己夫君沒看出段瑞。

有些日子了,她就覺得芝姐兒不似剛回來時候願意親近她了。随說不上來是什麽時候開始的,但是與一年前卻是不同。

“我今兒個去娘那裏,試探着問娘給二姑娘取名字的事情。”宋玉娥不好和夫君說大女兒的事情,又轉了話回來說小的,“因着芝姐兒幾個都是一降生便起了名字,我便點了茹字去問娘可否。”

“娘說了什麽?”夏環也不知道自己娘親想什麽,他也問過一次,娘卻只回他孩子尚小。可芝姐兒和書哥兒的名字可是不足月便定了的。

“娘說不能用‘茹’,說芝姐兒小名兒是如意,讓避了這字。”宋玉娥有些委屈的道。

婆婆不願給二女兒取名字,她自己取了,婆婆卻又要駁了,她怎能不更加的亂想。

可夏環一聽娘親竟然道芝姐兒小名兒是如意,立時又清醒了三分。

他與二哥之間相差六歲,老一代的仆婦都知道,其實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姐妹,便喚作夏如意。這姐姐長他兩歲,長到六歲的時候夭折了。娘親那時候傷心的不成樣子,連他那時啓蒙都沒心思管。

不過後來沒人敢提這姐姐,他也怕娘傷心,沒露過言。可沒想到娘親一直念着那據說比他們兄弟都聰慧的姐姐,還給自己的長女用了那個小名兒。

“莫提這事兒了。”沉默了很久,就在宋玉娥以為夫君睡了的時候,夏環才道:“明日我去問娘親,若是娘親不願給起,我們便自己想了送去給娘挑。”

夏環不想說當初姐姐的事情,怕妻子誤會娘親給女兒用早夭之人的名字,樓了摟懷裏的妻子,直接接過那差事,讓妻子不要亂想了。

…… ……

宋玉娥有了夫君的承諾,卻是好眠,而夏環卻一夜都沒合上眼睛。

世人總認為他們兄弟三人只有他還有些出息,實際鮮少有人了解,他就是占了長在娘親身邊的光,從小在富貴中供着,所以才能比西北老家那兩個哥哥多享受些,也多得到些。

實則只有那早夭的姐姐,才是她娘親細心教導,捧在手心兒怕摔,含在嘴裏怕滑的人兒。從氣度到教養,可以說現在的芝姐兒便是他那姐姐的影子,甚至比他那姐姐得到的還多。

他記得他那姐姐,小小的人兒便一身的傲氣,不是自持金貴的高傲,而是渾然天成的一種嬌女氣度,就和那些皇家的公主、郡主一般。

而他的芝姐兒很和善,平日裏清風細雨般,雖然有時候也很固執,卻沒有早夭的姐姐那般理所當然,那般目高一切。更不會推了纏着她的弟弟,嫌棄東來嫌棄西。

夏環看着帳子外慢慢的變亮,西屋又傳來一次小女兒的哭聲兒,和乳母丫鬟哄鬧聲兒,他才有些乏了,迷糊的睡過去。

…… ……

福芝幼妹是十一月初七的生辰,算下來二月十九那日便是百日。今日已是二月十七了,怎麽簡單的也要有些喜慶。

一早上福芝跟着習武的嬷嬷練了拳,又翻了翻綏邊将軍夫人留的課業,便膩在祖母的屋子裏,難得的清閑一些日子。

綏邊将軍夫人安排的課業其實并不多,授課的時間也不算長。每月初六、初七、十六、十七、二十六、二十七都是休息,平日裏也只是上午講上一個時辰的課,便沒了散了福芝姐妹四個。

“這帖子哪兒來的?”福芝見祖母給自己一本厚厚的帖子,裏面的字娟麗秀雅,疑問道:“卻像是女子的字。”

祖母臨安郡主幾日前便推了承順帝的差事出去,也難得的好心情,拿了新帖子給福芝看,笑着道:“這可是珍藏,前朝何靈公主的手筆。”

福芝雖然不是見了帖子便臨,可有了新鮮的,必然也要問上一問。

聽祖母說是前朝何靈公主的真跡,又仔細看了看,這帖子上卻真是文雅風流的詩句偏多。

而前朝這個何靈公主福芝是知道的,據說也是個美人,生母是得寵的妃子。她十六歲便嫁與前朝一有名兒的文士,不過那文士短命,才成婚兩栽便一命嗚呼了。後來這何靈公主又先後嫁了三人,只有與最後一任夫君生了一子,三十多歲便去了。

不過何靈公主的兒子卻沒有承爵,可能是他過于的潇灑不羁,竟在三十多歲時一次朝賀的時候揚袖而去,跑去了一個偏遠的地方隐居,後來便再沒了消息。

一篇篇翻過這厚厚的帖子,讓小小的福芝看着牙酸。

那沒了幾百年的何靈公主是不是真的美人兒福芝是不知道的,可這留下的詩篇卻真的風流,字裏行間都是男女的傾慕之意,看的福芝一陣的不适。

“可知何靈公主之子去處?”祖母見福芝不怎麽喜歡何靈公主的帖子,只是一笑,又道:“你可是見過他帖子的。”

福芝見祖母有這一問,本要好好思量一下是到哪個,可這時外面卻傳來丫鬟給爹爹請安的聲音,然後爹爹夏環便被引了進來,福芝也只好抱着那帖子去裏面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