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潛邑本就是座小城,它周邊的其他城邑也是極小的,若是想一路乘着馬車去到大些、繁華些的城,可得要半月、一月餘,倒不如先帶它去最繁華的城——京都骊城,也好叫這只土包子見識見識,別成日價像個半點世面也沒看過的,見着什麽都要稀奇上一番。

于是他便領着這小芝朝他常走去縮地成寸的那片郊野而去。這芝跟着他,心生疑惑,問:“與鲧,你不是要帶我去其他城邑玩的嗎?怎麽倒不像是要往其他城中走的樣子,反倒愈見荒涼了?”與鲧知它定是沒将自己往好的地方想,定是在想着自己要做什麽将它引至郊外野地裏或“輕薄”或炖煮的“不軌”之事,他也沒甚好氣,斜低下頭,瞥它一眼,講:“跟着走便是了,還沒到吃你的時候。等我要吃你時,自然會告訴你。”

兩人行至野外,與鲧扯這小芝入懷,跟它講:“瑞草,你将眼睛閉起來,待到我叫你睜眼時你方可睜開,知道嗎?”小芝點點頭,就将眼睛閉了起來,與鲧還有些不放心,便将它那顆頭顱壓向自己胸口,叫它動彈不得,亦張望不得。跟着才動用了術力。

待到這小芝聽與鲧叫自己睜開眼時,它亦覺察到他摁着自己的手掌也同時松開了,在雙目緊閉的這段光景裏,它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些什麽,但它畢竟也是靈物,周圍氣象瞬息變幻萬千、似鬥轉星移過了一番的感知還是有的,它曉得與鲧該是動用過了什麽法力。這會兒,它聽到了示意,才小心翼翼地睜開了眼,果見周遭景致已大不相同,雖都是荒郊野外,卻已是一處不同的荒郊野外,那樹那草都明顯不同了。

跟着,見與鲧已邁開步子走了,它也顧不得問他之前都做了些什麽,只忙不疊地要跟着他走。可剛走兩步,就覺得有些眩暈,踉跄了一下,朝與鲧的背跌了過去。與鲧用背抵住它,轉了身過來将它扶住,心裏想:早料想這類大法要是也用在這種小靈物身上,是夠叫它們受的,可沒想到是這般難以耐受。思及此,他還有些後悔,早曉得就不這麽急趕着地要帶它來見大世面,這會兒,一停當下來,它睜了眼靜立着不動時倒沒什麽,可邁開步子一行走,即刻見暈。

見它暈得連眼都不愛睜開了,只管在他臂彎裏頭躺着,他便索性席地而坐,将這芝抱了過來,正經叫它躺會兒、歇息着。想也是,少頃間,千裏江山已于足下虛過,這道行淺的哪有不耳暈目眩的道理,不夠二、三千年的道行,還真不宜用此大法。

可憐這芝暈着暈着,竟睡了過去,也可憐與鲧,本來是難得發的一片好心,想叫這靈芝快些見到更多好玩有趣的東西,這會兒,竟成了一張擺在野地裏的床榻,抱着這株芝,叫它好生睡了将近一個時辰。一面抱着這芝,與鲧就一面自我抱怨,怨自己這是何苦來哉,做什麽要攬事來勞累自己。這芝睡了多久,他也就怨了自己多久。

等這株芝抖動着眼簾,漸漸轉醒之後,與鲧就見它像是傻了一般地盯着自己,一句話也不講。他心中竟忽地有些惶惶,問道:“瑞草?是不是睡傻了?還記不記得我?”可這問了後,也不見這芝應答,他竟有些慌了,本是讓這芝半躺在自己臂彎中睡的,可這下子也顧不得它一個時辰前還暈得要緊,便将它倏地豎了過來、坐于自己盤起的雙腿間,認真問道:“瑞草!你可還認得我是誰?”瑞草這會兒算是真醒過來了,之前那會兒醒了也還是在發愣,眼下也不曉得面前這人這般驚慌做什麽,自己也不過就是發了會兒愣罷了,多數時候睡醒了後不都會愣上一會兒的嗎?它答:“記得呢,與鲧嘛。你別慌呀。”與鲧見它答了,這才放下心來,講:“你還暈不暈了?”這芝講:“不暈了。”他便起身帶着它走,心裏一面還想着:以後是再都不帶着這小芝弄什麽縮地成寸了,着實吓人。

走了一會兒,他轉身問這小芝:“你可走得?要我背你嗎?”這芝心裏是很想他背自己,可多少有些扭捏,一副口将言而嗫嚅的樣子,斷續道:“算了,不用了。我自己能走。”可與鲧還是弓下了身,實在也是怕這芝走走就會因體力不支而一頭栽進草叢裏,還是自己背負着它妥當些,便執意要背它。而這株小芝又實在抵禦不了這寬肩厚背的誘惑,有他馱負着,可比自己走來得舒服多了,就最終還是趴了上去。

跟着,與鲧就帶着這芝入了骊城。這骊城中有一條跨城而過的河名為泾渭河,此河以南建有三座宮殿——長悠宮、未泱宮與棠宮,前兩座是由前朝皇帝所建,天下易主後,新主亦是建都于這骊城,将前朝皇帝的宮殿改建了後又改了殿名,接着新主又興土木建了那第三座——棠宮。南來北往的人只要朝泾渭河那兒一看,那河寬水急,低頭能見滔滔河水、滾滾東去,擡頭就可見軒昂的宮宇,無不感嘆這河是天下龍脈、這宮室是天子居所,這城也是有着天子腳下的繁華氣派。

一進這城,與鲧就明顯感到背上那芝“騷動”了起來。他也不能由着它這麽不知輕重,它那個頭暈的症狀才剛見好,也只是伏在自己背上才一直沒什麽事,可萬一放它下來走動,要是又走兩步就又栽倒了就麻煩了。麻煩來麻煩去地還不是終究麻煩的自己,而他是此天地間最怕麻煩的,于是他按捺住了它,不準它挺直了背、搭着兩個手肘在自己肩上四處張望,講:“你給我趴回去,今日先找客棧入住,休息一晚上,明日再出來玩。”這小芝就趴了回去,雖然還想左右看看,可是又不敢違逆與鲧的話,只得将頭搭在他一側肩上,然後只靠着眼珠子盡可能地左右轉動看着這城中繁華。與鲧也是曉得它那些細微動作的,暗地裏籲了一聲,倒也沒多加制止。

與鲧背着他“舍弟”在泾渭河北畔下游的繁榮昌盛區域裏找了一間最富麗堂皇的客棧落腳,那客棧叫盈袖莊。與鲧要的廂房還是天字一號,這家客棧裏頭的上等上房只得三間,一字排開分別為天字一號、天字二號與天字三號,規格大小與那氣派都是相仿,真真是家中極殷富之人才能住得起。其實,就與鲧與他“舍弟”二人住店,倒用不上這等寬敞的廂房,可他本身每回來這人世間都是不愛委屈自己,回回吃穿用度都是不凡,都要最上等的,反正每回錢財方面都不勞他費心思,都是“手到撚來”。

還有一個,本來出門在外,應是小心為上,最應謹小慎微着的事就是財不可露白。可之于與鲧,他不去打家劫舍、找人麻煩就已是在做一樁好事了,倒是哪還有什麽匪類敢打他的主意,興許他們心思剛動了動,就已被他送去灰飛煙滅了,他那一身的神煞氣勢也不是白長的。

與鲧這回是頭一回在眼下這個朝代入住天字一號房,多少有些感嘆這個朝代工匠的營造本事比起前朝的或是再前朝的要高絕上不少。這以“天字”打頭的廂房內本就自帶小間,正間與裏側小間中有一花牆子,是薄板雕花的隔牆,花牆上有拱門。正間的南邊有一長條的憑欄,可倚坐其上,憑欄上方有一排窗,窗棂格子是木制雕花的,窗棂格子中夾的那層窗紙還是用花麻碾出的白油紙,遮風擋雨不說,還極透亮。雖不開窗是見不着窗外景致,可至少一進這廂房,連窗子也還未支開,就已能覺得很敞亮。

正間的圓臺上有一銅制香爐,爐上的銅罩子上的眼兒裏升起的爐煙極細,時斷時續,怕是這會兒爐內沉香已盡。跟着與鲧上來的那名小二,這會兒正殷勤地要去取那香爐,說是要将裏頭的灰給撣盡,再添新香,去去就來。倒被與鲧止住了,說是只管拿出去,勿拿回來了,他不慣聞這味道。想也是,好好的一間廂房若都是充斥了這異味,可真叫他難受死了,他都聞慣了他“舍弟”身上自帶的香氣,哪還能棄這上好的芝香不聞,反而轉投那人手制出的沉香呢。

這小二到底也是這京都最上等的客棧中的小二,會見人眼色行事,應了聲便拿着這香爐出去了,出門前還将南面兒憑欄上的那一排窗給推開通風,并未多餘地問什麽是否嫌棄這款香的味道、又或是要否換一款香上來。

Advertisement

待這小二退了去之後,與鲧背上那“舍弟”便又開始不安分極了,那看着就沒幾兩肉的庇股扭呀扭地非要掙脫與鲧箍着它雙腿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