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其實姜希婕不是很想回家,她想和王霁月盡可能的呆在一塊,她克制不了自己這樣想,這樣渴求。但是王霁月并不會讓她住到王家去—一個成天麻将稀裏嘩啦響的地方似乎也的确不适合留她過夜,王霁月自己都被吵的頭疼。饒是如此,王霁月還是願意呆在家,要是一周到頭都不着家,三姨太四姨太又要開始叽叽喳喳了。兩人在城隍廟游玩盡興,黃昏時分又跑去看了一場電影,這才回了家。

“三小姐回來啦。”一進家門,是胡偕在客廳侍候老太爺吃飯。姜希婕又好氣又好笑的走過去,看着爺爺吃飯吃着正開心—從來就沒有等她吃飯的覺悟。“爺爺。”“回來啦,吃飯了嗎?沒吃快坐下吃。今天有肘子。”自打姜希耀結婚時南下上海,這個死勸活勸勸不動的老太爺直接就自行南下,帶着最小的孫子到上海來了。婚事辦完,逃課的姜希峻被趕回去了,老太爺卻很開心的留在上海。一時鬧得官場戰場傳聞紛紛—怎麽,連姜家的老太爺也不在天津呆了?眼看閻錫山進駐平津,也不回去,吓,難道對閻錫山也不放心嗎?

只有姜希婕知道,那都是亂猜。爺爺只是想她了。對她來說,這樣也好。傅元瑛如今還是住在凱文公寓,沒有緊急情況不能住到姜家,以免暴露。姜希澤在兄長婚禮之後就奉命出國學習了,據說是去了美國,到底是哪裏卻又只字不提—連他爹也不知道。未免總是一個人守家,寂寞冷清,爺爺在也好。

這種時候總也覺得留給大伯大嬸的那間大房。。。也不知道當初到底是怎麽想的。。。“希婕啊,上學上的怎麽樣啊?”胡偕在一旁給老太爺把黃酒溫上,就乖覺推到外面去了,趙媽也只是不發一語接過姜希婕的外衣便上樓去了。“挺好的。我很喜歡。”“可你這一臉的神态,可不像是喜歡哦。”“沒事兒,一點小事,學習什麽的都挺好,說不上什麽不滿意的。”

小時候姜希婕攬着口水橫流的弟弟希峻,兩個小家夥一起坐在爺爺的書房裏聽爺爺講爺爺奶奶的故事。恍惚的記憶裏,只有那個弟弟啃拳頭流口水、她被管起來不能和兩個哥哥出去玩的小時候,奶奶,有一點點影子。因為憐惜兩個小家夥自小就沒了娘,爺爺奶奶把姐弟倆帶在身邊。每天爺爺總是在書房看書,帶着孫子孫女,只有偶爾遇上有人來拜訪才會讓趙媽把他們倆帶出去。奶奶也坐在裏面,一邊和丈夫聊天,一邊逗他們倆玩。在她的記憶裏,最模糊的是兩歲時去世的母親,其次是五歲時去世的奶奶。

母親好像飄忽的來過,然後就不見了。然後那個晚上會抱着她睡的奶奶,也不見了。五歲開始,她和三歲的弟弟,還是會出現在爺爺的書房裏,和爺爺一起看書,聽爺爺講故事。那個時候她開始記事了,由此便記得爺爺說,曾經和奶奶是如何三媒六證結了婚,如何一起出洋去,如何在歐洲出使列國、撫養她的大伯和父親。原先爺爺會很快樂的說起大伯和大嬸的羅曼史,然後由此說到那個時候的奶奶;後來提到奶奶,爺爺就會沉默。

爺爺今年已經七十一歲了。奶奶已經去世十三年了。

“爺爺,還是讓希峻過來吧。就讓他在上海讀,和我一樣,這樣一家人都團聚在上海多好。”姜希婕放下筷子認真道,“一家人。。。在一起還是好些。大哥在外面,二哥出國了,大伯和爸爸又長期在南京和廣州呆着,還是讓希峻也過來吧。他一個人在那邊。。。”“你要讓他過來,就自己去勸他吧。是他自己想留在天津的,說準備考燕京大學呢。我就說,你要考就要像你姐姐那樣自己考上,我不會,你爸爸更不會給你拉臉去說。再說了,上海花花腸子更多了,他來了,你不怕他又玩的過了?”

姜希婕點點頭,便沉默不語。

法租界的那頭,辣斐德路的王家宅子,意外的安靜。連王霁月也覺得奇怪,回家的時候居然沒有聽到稀裏嘩啦的麻将聲,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四姨太和三姨太大吵,氣的三姨太居然一怒之下立刻買了票往南京去找丈夫訴苦,而四姨太自視甚高,壓根不害怕,便出門找以前的姐妹喝酒去了。

呵,這難得安靜!王浩蓬和姜希澤一起出國學習去了,這下整棟宅子只有她自己了,簡直是難得清靜啊。心情大好的王霁月一邊拿出一塊她喜歡的薄荷味梨膏糖含着,一邊讓徐媽去給她準備一杯紅茶來。不時,亭亭玉立的王大小姐就站在自己家的陽臺上賞月了。不知道為什麽,潛意識裏她總覺得家人對她來說是一種束縛。她雖然覺得父親的做法惡心,卻也能體諒父親;她雖然深愛着母親,卻也覺得母親常年對家事不聞不問有些不負責任。對于三位姨太太則毫無感情,她們那種自以為聰明的算計在王霁月看來根本就是浪費生命。小的時候成日就是和浩蓬這個雙胞胎弟弟在一起打發時間,總是他去闖禍,未遂的時候被她阻止,然後被訓斥。。。

有的時候,日子變得很快樂,特別是後來叔叔家添了小妹妹王婵月之後。王建勳兩子一女。按輩分算,王霁月是這一代的老大,王浩蓬老二,下面王建勳的長子王浩修老三,次子王浩寧老四,中間隔了幾個遠房的,直到小妹妹王婵月,算是老七。王婵月比大姐霁月小四歲,由于是老幺,備受疼愛,性子活潑不羁。從小跟着叔叔到處做生意,遠比一直困在蘇州的王霁月要開放的多。原先一年到頭,王霁月都不能太過張揚自己的性格,只有過年或者偶爾去到王建勳家裏時,可以放開自己,因為不論她怎麽張揚,都不及王婵月的千分之一。

喝下最後一口紅茶,她想着,今年能不能在上海見到婵月呢?叔叔一家人自從開戰就跑到香港去了,婵月一直在那邊讀書,什麽時候可以回到上海來呢?

想着想着不免又想到天下大事,戰局幾何。跟着姜希婕,她也去探訪了傅元瑛好幾次。可憐她一個南開大學的才女,卻因為一點戰禍不得不南下躲避,辍學肄業,藏在公共租界的公寓裏不見天日。換做自己,可能完全做不到,但是傅元瑛卻很自然的說,躲起來沒什麽,我就留在家裏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就好了。為了親人隐忍,漸漸的也怕會忘記自己曾經想要的東西。姜希婕說,傅元瑛一直都期待能夠嫁給姜希澤,“明擺着的事情。就是二哥他。。。唉,也是苦了她一直在等。什麽消息都沒有還是在等。”

什麽消息都沒有的看不到希望的絕境裏,一樣在堅持。在此刻王霁月眼裏,這就是絕境。殊不知未來她的生命裏,比這艱險困苦的故事,還要多得多。沒有消息根本不算什麽,她甚至還會面對轟然降下的死亡與人的脆弱,以及無能為力的困窘。

時近期末{13},回到學校的二人再沒有了玩耍的時間,社團活動的也基本停擺。大家都在忙着準備考試。即便天寒地凍,有的時候依然能看見在操場上堅持苦讀練習英語的學生。教會學校的考試總是讓你有一種不論平時學的多努力期末一考還是害怕的感覺,直到這個周五的清晨,姜希婕醒了,卻不打算起床—她的考試昨天就考完了。今天去一個教授那裏聽聽評價,下午就可以回家了。

Advertisement

終于放假了!求之不得呢!她懶洋洋的翻個身,不對,是懶洋洋而又喜滋滋的翻個身,帶着要和王霁月一起去蘇州看看的願望,睡回籠覺。

下午兩點,她準時出現在一棟教師公寓門外。等着Prof. Jonathan來給她開門。早上睡到九點,到隔壁反而沒看見王霁月,想了想她也沒考試啊,她們倆是一起考完的啊。不明就裏一個人就去吃了早餐,然後收拾停當,走到這裏。滬江大學給教授們修的洋房甚為漂亮,隔壁就是教她們通識課程中邏輯學的女教授Dr.Kitterlin{14}。這個身高肩闊,高鼻深目的金發女教授對王霁月特別有好感。她成日誇獎王霁月思維嚴密,比跳躍而機靈的姜希婕更加具有邏輯性。

久等不見Prof. Jonathan來開門,姜希婕正在朝着Dr.Kitterlin的房子發呆,忽然就看見王霁月走了出來,接着走出來的就是Dr.Kitterlin。這個身高接近一米八的愛爾蘭裔美國人一路微笑着盯着王霁月上上下下的看,簡直是不勝喜歡。離着老遠呢姜希婕就能聽見她那标志性的溫柔敞亮像絲綢的嗓音和笑聲,又在誇王霁月啦?

肯定是,她躲在一邊的樹叢中盯着看,王霁月都在那裏鞠躬感謝了,也是一臉的笑容。這一鞠躬不要緊,本來束起來的頭發散出一绺發絲,而Dr.Kitterlin眼尖的發現了,直接伸手過去幫她整理。而王霁月只是乖覺溫順的服從,睜着水靈靈的大眼睛看着那對她不勝憐愛的美國女人。

全部被姜希婕看見了。

直到王霁月轉身告辭,Dr.Kitterlin依舊目送她走遠,一臉寵溺的微笑。

作者有話要說:

{13}這裏我的設置是,聖誕節放寒假。和現代的西方大學校歷一致。

{14}哈哈哈哈這個真是我這學期的一個教授的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