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完結了吖

朕從前從不敢相信,朕的哥哥扶華太子還活着,甚至成了安平鎮那幫賊匪的領導者。

朕也沒想過,再與小慈和扶華太子見面,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朕看向背叛了朕的女人,眼中心中并沒有一絲悲痛,“愛妃,你和你爹真的想清楚了?”

史夫人頭一次低垂着眉眼,不敢看朕,“陛下,臣妾對不住您。”

說完後,她卻義無反顧走到了扶華太子身前,眼中光華璨璨,“殿下……”

一句殿下,已勝過千言萬語,朕突然就明白了,朕死也不算死得冤了。

扶華太子矜持颔首,端的是絕代風華,怪不得哪怕朕長的這樣無可挑剔,他們也統統看不上朕。

而朕卻無心和這位哥哥寒暄,朕看向小慈,驚覺半年未見,小慈的小腹竟然高高隆了起來,看起來月份已是不小。

朕心裏“怦怦”狂跳,既期待又有些害怕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可朕還是問了,“小慈,是朕的?”

朕緊緊盯着小慈,眼見小慈眼中浮上一絲暖意,對朕點了點頭。

朕松了一口氣,這一刻,什麽都不重要了,朕眼中只有小慈和她腹中的孩子。

“哥哥,你要什麽?”朕轉向扶華太子,問他道。

朕不相信他這麽大費周章,只是為了來看看朕。

扶華太子默然良久,才開了口,端然爾雅道:“庵兒,我只是想拿回屬于我的東西。”

“好,把小慈還給我,不傷害伏天門的人,答應我這兩個條件,皇位是你的。”朕果斷幹脆道。

宣武門前,衆官員和夾道百姓統統驚掉了下巴。

甚至有人痛心疾首,“拿皇位當兒戲,昏君吶……”

朕:“……”

tm你們沒幾個看得上朕的,現在朕撂挑子不想幹了,朕讓賢了,你們又罵朕昏君,真是豈有此理……

扶華太子秀眉微挑,似也有些不可置信,“庵兒,你知道我最痛恨……”

朕打斷扶華太子,“哥哥,我知道你讨厭伏天門,可你要是不答應我,那我只能和哥哥鬥一鬥了。”

“我早已派何致悄悄出京,去各地調兵,現在,他們已經把京城包圍起來了,哥哥,我不在乎皇位,可伏天門是多少代先祖和門主的心血,我必須要保住。”

扶華太子眉目凝沉下來,半晌不語。

也是,估計在多數人眼中,草包如朕,任誰也不會想到朕準備了這麽一手。

朕迎向扶華太子的目光,繼續道:“哥哥自诩仁心仁德,可就是仁慈悲憫的哥哥,要滅掉伏天門滿門嗎?哥哥,伏天門只是皇權手中的一把工具,它根本就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有對錯的難道不是手握這把工具的人嗎?”

扶華太子未置對錯,只是目光壓過來,定定看了朕半晌,忽而笑了,“庵兒,只要我答應了你這兩件事,你真的不要皇位了?”

朕堅定的搖了搖頭,“我無德無能,所以上天降下災疫示警,現在哥哥回來了,我該讓賢了,只要哥哥答應我,我現在就把玉玺給你。”

扶華太子眸中終于閃過深深的悔意。

他開口道:“沒想到我竟是最狹隘的,我已鑄成大錯,沒有資格成為東周之主,庵兒,帶我去看看父皇吧,我有幾句話想問他,至于這皇位,還是你的。”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又是一臉懵逼,包括朕。

就在這時,變故陡生。

高處屋頂上,響起一小段尖促的樂聲。

只見上面不知何時立了兩道修長人影。

其中一道收了短笛,對身邊人說了些什麽。

不過一瞬,那道人影已俯沖下來,手中暗器朝扶華太子頸間切去。

“爹?”

小慈驚詫的叫了一聲,護住不會武的扶華太子。

小慈的爹,伏天門上一任門主伏沖聽到女兒的呼喚,怔了一下,手下動作慢了半拍。

可屋頂之上,樂聲一變,成了一聲尖嘯。

伏沖眼中的遲疑陡然消失不見,出手準且狠的再次朝扶華太子攻去。

小慈有孕,身子已重,眼看就要護不住扶華太子。

這時,扶華太子身後安平鎮的賊匪上前,試圖護住扶華太子。

伏天門的人也上前,混亂中,不知哪一方一兩個人先動了手,一石激起狂狼,兩撥人立時厮鬥起來。

緊接着,百姓之間竟也起了騷亂,推搡打罵之聲一浪高過一浪。

宣武門前,頓時成了一鍋粥,朕幾步沖到小慈面前,将她緊緊護在懷裏,帶着她往安全的地方退。

刀槍劍戟間,不知是誰的利刃橫了過來,人群擁堵間,朕和小慈根本避無可避。

小慈下意識的要為朕去擋,朕抱住小慈,用力将身子一轉。

朕看到小慈徹底慌了的神色,手堵在朕身後傷處,聲音有些顫栗。

“陛下!”

朕吸了一口涼氣,卻對小慈笑了,“終于是我保護你和孩子了。”

朕只笑了一下,就又痛的揪緊了臉,“何致要……要害死朕嗎?怎麽還不來?”

“陛下,臣妾先帶你出去。”小慈小心的扶着朕道。

朕推開小慈,“別管我,小慈,你先出去。”

小慈不肯丢下朕,她一手扶着朕,一邊拿起一個哨子,重重吹了一聲。

手舉門主令牌,道:“伏天門的人住手,誰若再打,按門規處置。”

伏天門門規森嚴,一得門主令,紛紛從混鬥中抽身退了出來。

小慈擡頭望了望高處那道人影,“青雀反叛,把他抓來。”

數道人影直沖高處而去。

這邊,小慈話聲剛落,巧的是,後方傳來陣陣銅鑼聲,敲擊的十分響亮刺耳,緊接着,大隊人馬蜂擁而至。

朕一喜,“何致到了。”

“統統住手,誰再趁機生亂,斬無赦。”一雄渾嘹亮之聲,似能刺破山河。

接着便是整齊劃一的“斬無赦”三字。

煌煌軍威,令騷亂之衆無不為之一震。

約一刻鐘後,護衛軍斬了幾個人,終于止住了騷亂。

太後聞訊而來,看到朕身上的傷,心疼的落了淚。

她再擡頭,眼中已不是常年的柔化冰雪的溫暖之色,而是變得肅穆威嚴。

她舉起一道诏書,站在百官衆将之前,高聲道:“先帝另有遺诏在此,爾等聽诏。”

下方跪成一片,太後将诏書交到身旁宦官手中,道:“念。”

宦官捧诏,“朕自……若太子扶華歸,當再擁太子為帝,改庵兒為昭王,永留帝京,解散伏天門……”

此诏一出,所有人無不傻眼,許久之後,才有人反應過來,轉向扶華太子,叩首道:“吾皇萬歲!”

緊接着,叩拜和山呼萬歲之聲此起彼伏,這一次,扶華太子衆望所歸,再無人阻攔他為帝。

太後又将先帝留的兩封信分別交到扶華太子和小慈父親伏沖手中。

扶華太子神色難辨,良久才接了信。

而伏沖聽到先帝遺诏,即使是在不那麽清醒的情況下,依舊條件反射的跪了下來,被伏天門的人拿了金鈴在眼前一搖,算是徹底清醒了,雙手顫顫的接了信。

如此,兩人同時看完,同時紅了眼睛。

伏沖更是沖到朕面前,嘴唇張張合合,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最後,他把信塞到了朕手裏。

朕只看了一眼,就一口氣上不來,厥了過去。

……

算起來,朕成為昭王已經七年了,所以,本王那一對雙生女也七歲了。

兩個女兒三分像本王,七分像小慈,都漂亮極了,反正自己的閨女,本王喜歡的不得了,怎麽看怎麽順眼。

且自哥哥登基後,順利和平的解決了安平鎮的問題,雖然伏天門的青雀,也可以說是哥哥在安平鎮時身邊的謀士周先生自盡了,沒查出究竟是什麽來頭,為什麽要混進伏天門和安平鎮制造混亂,可又有什麽關系呢?

如今陛下勤勉仁德,以致東周一派祥和安定,萬姓傾心,想來潛伏暗處伺機而動想要危害東周的人也再翻不起什麽風浪。

況且,還有伏天門守護皇室,陛下并沒有解散伏天門,而是以伏天門做了許多善事,也印證了伏天門并非一把兇器這個道理。

有這麽給力的一個哥哥,朕這個王爺當的頗為閑散自在,偶爾,陛下實在看不慣本王的“慵懶堕落”,會硬塞給本王一堆差事,以致本王都沒時間陪伴妻女,本王甚是無奈。

說起來,本王當年鬧了個天大的笑話。

那天,小慈的爹,哦不,現在也是本王的爹,真的是本王的爹……

那天,他把信塞到本王手中,本王看了幾眼,如遭雷擊。

原來,本王不是父皇的兒子,本王的爹是伏沖,娘是夏姬。

當年,夏姬先是伏沖的姬妾,後來被先帝讨去,只是那時,她已經懷了本王。

朕看到這封信,一口氣上不來,暈了過去,這是什麽有情人終成姐弟的慘劇?

後來,本王才知道,小慈是我爹伏沖收養的女兒……

大悲又大喜,本王真的離當場去世只差那麽一點,好在,一切曲折都過去了,本王現在真的超級幸福,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這天,本王帶妻女去街上,恰巧碰見了素服出來的陛下。

陛下這些年一門心思放在國事上,身邊竟沒有一個知心人、解語花,越發顯得形單影只。

他封了小初的母親紀氏為妃,封小初為太子,可聽說他卻很少出入紀氏的宮殿,他也沒納愛慕他的本王的前愛妃史夫人,更沒有其她任何的姬妾。

這麽多年了,身為一個帝王,子嗣單薄,依舊只有太子一個。

這件事常令朝臣們痛心疾首,潸然淚下。

沒想到,本王還沒關心陛下的子嗣問題呢,陛下卻先關心起本王來。

他摸了摸本王兩個小寶貝的臉,微含笑意,“兩個孩子轉眼這麽大了,何時再給朕添個小侄兒?”

本王忙擺手,“不要了!不要了!陛下,臣弟覺得有這兩個小淘氣鬼就夠了。”

小慈跟着點了點頭。

陛下饒有興致的看向小慈,“你就這麽依着他?”

小慈看了朕一眼,唇角漾開一抹柔和笑意。

“雖然不知道他哪裏那麽多古怪想法,可臣妾也覺得,有她們兩個就夠了。”

陛下似乎一下子失了興致,勉強笑了一聲,道:“不打擾你們一家子閑逛了,去吧。”

本王道:“皇兄,一起吧。”

陛下卻有些悵然的搖了搖頭,“不了。”

直到走出很遠,小慈才若有所思,“陛下似乎不高興。”

本王看了小慈一眼,繼而拉住愛妻愛女的手,“也許是政務煩心吧。”

小慈點點頭。

“小慈!”朕突然喚了一聲。

小慈望向本王,本王輕聲道:“我們一家子永遠在一起。”

小慈再次笑着點頭,眼中光芒柔和而溫暖,再不是初見時的冰涼和冷寂。

“去買栗子糕吧,爹愛吃。”她道。

本王答應着,“好。”

午後的陽光把我們的影子拉的老長,我想,這一路走下去,就是一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