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喂雞湯

汪從悅回宮時才稍微清醒了些,而後足有十幾天不曾出宮。

秋枕夢的繡坊開起來了,被她看好的燕兒時時往來,學東西學得很快。

她在繡坊中繡出的第一樣東西,是一條腰帶,依舊用了文人們喜歡的祥雲圖案,以及在嶺門生活時,最常見的小飛鳥。

這東西當然不會賣,獨此一件,是送給汪從悅的。

那個騎驢賣貨的世家子貨郎,她也見過幾回,偶爾在路上撞見,總會笑着和她說幾句話,漸漸就熟悉了。

·

傍晚将近,秋枕夢鎖了繡坊,才要回家。

忽見跟在汪從悅身邊的小厮侯在巷口,笑嘻嘻地說:“姑娘果然在這裏,老爺今日回了,在外頭等您呢!”

她一陣驚喜,連忙跑出去。外頭停着一輛馬車,看樣子等得不算久,大概一出宮就來接人了。

秋枕夢進了馬車。

汪從悅端端正正坐在裏頭,拿着本書看。

車內彌漫着雞湯好聞的味道,小桌上擺了幾樣點心,以及一只蓋得嚴嚴實實的食盒。

他垂着頭的樣子真柔和,秋枕夢想。

“小哥哥!”

她立刻坐到汪從悅旁邊,挽住他手臂,笑靥如花:

“你怎麽來這邊了?走得那麽久,是不是宮裏事變多了?那天醉着回去,聖上有沒有罵你?”

她連珠炮似的問着,汪從悅的畫冊再也瞧不下去了。

他合上書,有些無奈地瞅着秋枕夢,等她問完了,才一一回答:

“聽下人說,你已開了繡坊,常在這時候回,我索性來了。宮裏全是好事,那天聖上還在前朝,不曉得我醉過。”

“什麽好事啊?能說給我嗎?”知道他沒挨罵,秋枕夢放心多了,笑吟吟地問。

宮裏好事多得很。

讨人厭的商人總算死了心,不再找他,好讓他安安穩穩辦事情。

掌管器用買辦的同僚病愈了,将他暫代的活接回去,以後會輕松很多。

外廷大臣也沒見着,閑氣一點沒生。

不過這全抵不過一樁大喜事。

汪從悅顯了真切的笑:

“賢妃娘娘生下一對皇嗣,給聖上添了一兒一女,只還不曉得能不能立住,尚沒發下聖谕。”

皇帝兩三個兒女不是病就是傻,自己年紀又不小了,打算過繼孩子的事,百姓們或多或少全知道。

賢妃生了孩子,不光對皇室,就是對天下人而言,也的确是個大喜事。

秋枕夢跟着高興起來。

汪從悅拿出一只木匣,輕輕打開。

裏頭列了十幾只絨花,什麽樣式都有,嬌豔欲滴得仿佛剛從枝頭摘下。

“娘娘喜歡新奇少見之物,你繡的東西很得她歡心,更兼沒多久就生下雙胞孩兒,給聖上立了功……”

他提起從前訂做屏風和披帛的事情,語氣歡悅又輕松:

“誇我尋來真正的嶺女繡,讓她得了好兆頭,要重賞我,我便求了一匣宮花給你,比自己買來的更好。”

汪從悅仔細打量着秋枕夢的穿戴,不多時便拿起一只鵝黃絨花,簪在她鬓邊。

秋枕夢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撫着臉問:“小哥哥,我美嗎?”

他沒說什麽,又拿出一對牽牛花狀的玉墜子,親手給她換上。

“這樣就更美了。”汪從悅說。

耳垂殘留着輕柔又溫熱的觸感。

秋枕夢心裏喜滋滋的,小臉紅彤彤一片,偎在他身邊,伸手摟住汪從悅的腰,問道:“小哥哥,咱們現在回家,還是轉轉?”

“帶你去聽一出新戲,同僚都說不錯,”汪從悅推一推食盒,又撿起了畫冊,“剛煨的湯,你先墊墊肚子。”

秋枕夢在他身上膩了會兒,和汪從悅一起瞧畫冊。

或許是經常被她抱,已經慣了,就算這回她幾乎攬住他半截身子,汪從悅也什麽都沒說,依舊坐得很直。

他安靜地翻着書,看那些書肆描摹的前人畫作。

秋枕夢忽然“哎呀”一聲,捂住他肚子:“小哥哥,我有點餓了。”

汪從悅瞧她一眼,伸手覆在食盒上:“還溫着,快喝吧。”

秋枕夢卻賴在他身上不動,軟聲道:“可我一個人喝不慣,要小哥哥一起才行啊。”

汪從悅的書徹底看不下去了。

他只覺胃隐隐作痛,直後悔那天留在後院吃飯,被她上了心。

而他積年少食的胃,真的裝不下太多東西!

尤其是扛時候的肉食。

可秋枕夢水靈靈的杏眼一眨不眨地瞅着他,還因說了那樣親密大膽的撒嬌話羞得耳尖發紅,汪從悅便覺“不可”這兩字吐出來分外艱難。

他糾結片刻,終究為了自己的胃着想,咬牙拒絕了這件苦差事:“……行。”

直到秋枕夢發出小小的歡呼,動作迅速地打開食盒,取出碗,小心地盛了勺雞湯遞到他嘴邊的時候,汪從悅才發覺自己說錯了什麽。

事已至此,解釋也沒用。他稍稍抿了一口,權當喝過了。

秋枕夢卻不好糊弄。

她秀氣的彎眉一挑,杏眼都瞪圓了:“小哥哥,你不能當我是個傻的!別說你喝過了,嘴唇都是半幹的呢。”

汪從悅的辯解頓時就說不出了。

他老老實實喝下湯,眼睜睜瞧秋枕夢撈了一大塊肉,送過來,只能又吃了。

他已覺出八/九成飽了,若在平時早已停箸。

汪從悅以袖掩面,擋住再次遞來的勺子:“不是說你餓了?還不快吃,別放涼了。”

秋枕夢依舊舉着勺子:“小哥哥,半口也行,就半口。”

她聲音和軟又溫柔,讓人生不出拒絕的意思。汪從悅只得放下手,就着勺子吃了小半口。

他現在徹底飽了,甚至稍微有點撐,若再多吃一丁點,只怕肚子又要疼。

秋枕夢朝他笑了笑,沒有再勸,甚至沒動食盒中另外幾碗雞湯,将剩下那點一口一口喝盡了。

“小哥哥,我飽了。”

這并不是秋枕夢的食量。

她說餓,只是為引着他多吃一點東西,恰到好處地停留在比往日所進稍多,又不至于讓他難受的地步。

也不知她是怎麽從寥寥幾次用飯中,計算好這個度的。

汪從悅心裏藏着歡喜,又帶點無奈地瞧她,只能說:“飽了就別站着了,快些坐下。”

秋枕夢依偎着他坐下了。

她把玩着汪從悅的手,靠在他肩膀上,笑吟吟地問:

“小哥哥,那天和你師父去酒樓,來的人是誰啊?你們都很厭惡他的樣子。”

她擡眼瞅了瞅汪從悅,又說:“不能講的話就算了。”

這不是什麽不能講的事情。

“原來營造宮室,這人提供木材,竟數度以次充好,前任收了賄賂,半點不管,反多用他的。”

後來皇帝清算內廷,整個內官監油水衙門,大小官員幾乎全軍覆沒,就剩掌印和幾個長随還活着。

他們這些資歷不夠,年紀也不夠的人補上漏缺。

師父年紀大了,皇帝體諒,只叫他總管底下的官員和事務,免得新手搞出亂子。

其他具體執事由各官員分管,營建皇城內諸宮室的活計,就給了他。

“我知此事後,帶人查了他建過的十幾座殿,推倒一半重建,還驚動了養病中的皇後娘娘,受到聖上訓斥。”

汪從悅神色平靜:“誰知他竟還想來,我哪能應,偏叫他纏住,知會了刑部相公們才消停。”

他說話不緊不慢,咬字清楚,聲音又輕,聽起來很舒服。

秋枕夢五指合攏,與汪從悅手指相交叉,語調不自覺跟着輕了:“小哥哥那時候一定很難過吧。”

他的手有些粗糙,并非不知保養才如此。秋枕夢從他手上辨認出好幾處陳年的淺淡疤痕,快要消下去了。

可這些疤痕存在時間這麽久,痕跡又那麽長,有的甚至一直沒入衣袖內,可能比想象中更長。

足以證明他年幼時吃過多少難以揣測的苦,才能得到賢妃的喜愛提拔。

“聖上曉得原因後,還重賞了我,哪裏就難過了。”汪從悅微微彎了眼睛。

其實是挺難過的。

皇後病重,不理宮事,後宮真正做主的,是不好相與的皇貴妃。

他在內宮,重建了皇貴妃的宮室後殿。

只推她的宮,不推別人的,皇貴妃覺得面子不擱,鬧到皇後那裏。

皇後勉強理事,驚動了皇帝。皇帝怒極,在訓斥他前,先砸來一只玉擺件。

他不敢躲也不能躲,砸得額角鮮血直流。

好在說清原委,皇帝也覺過意不去,賞了很多好東西,又極力安撫他。

後來,皇後得了一場大病,自然與這次驚動有關。

皇貴妃被罰得很重。宮中所有人都認為她失勢了,下個皇貴妃也許是貴妃或德妃。

只是皇貴妃神通廣大,重新讨了皇帝喜歡。

帝後情分深厚,皇貴妃又已認錯,瞧着可憐。他們是一家人,遭殃的便只有他這內官監太監。

縱然知道他沒錯,皇帝還是遷怒于他,直到皇後病愈才恢複如常。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橫豎快忘了,汪從悅并不打算講。

他正想移開話題,免得秋枕夢問他手上傷痕,馬車便猛然一停,險些把人給栽下去。

情急之下,他攬住秋枕夢的腰,另一只手拽住廂壁上的凸起,才堪堪穩住。

汪從悅臉色沉了。他掀開窗上青簾,語調又冷又平:“來人,剛才怎麽回事?”

有小厮面帶驚慌地跑來跪下,磕頭道:

“老爺,小的們趕着車走得好好的,一夥人突然又哭又喊沖上路,若非勒馬及時,險些出人命!”

“那群人呢?”汪從悅聲音反聽不出怒意了。

小厮臉一白,忙說:“正在前頭折騰!莫說車馬,就是行人都過不去。”

秋枕夢纏着汪從悅下車看熱鬧。

街道烏壓壓卷着一團人,亂成一片。

其中有個十五六的女孩一身孝,手中抱着白布包袱,正與一對夫妻糾纏着,哭得分外凄涼。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我是空空的俏眼線小可愛的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