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正統三年,三月。
迎春花開,春景來報。一年之計在于春,正是四季暖人時。
京都,皇城。
永壽宮,東配殿。
一位美貌佳人坐于窗前,她身旁的小榻上,還是擱着線簍子。
她正望着手中已經繡好了的小扇屏,盯着有些入了神。
“小主,張選侍、趙選侍來了永壽宮。”
貼身的大宮女秋蘭湊近了自家婕妤小主的身畔,禀了話道。
本在沉思的美貌佳人,在此刻回過神。
她姓耿,閨名玉榮。
耿玉榮的爹是工部五品的員外郎,在京城嘛,只算得是一個小官員。
可她知道一個消息,很快的,她爹會升官。
她爹将要得到皇帝的重用。
耿玉榮沒有瘋,也沒有妄想。
原由?
很簡單的,她是一個穿越者。
Advertisement
原主,又或者原身的記憶,告訴了耿玉榮這一個穿越者。
她穿越到了,一個跟她同名同姓的古代嫔妃身上。
還是注定了的,一個未來慘淡收場的嫔妃身上。
耿玉榮會這般想,當然有證據。
耿玉榮在穿越前,她看過一本名叫《母儀天下》的。
結合了她得到的,原身的記憶來看,她不光是一個穿越者,更是一個穿書的可憐炮灰。
要用簡單話講?
那便是皇帝心有白月光。
她,耿玉榮是皇帝将要推出的,當擋箭牌的皇貴妃……的狗腿軍師,未來的裕妃娘娘。
當然,目前嘛,她還是耿婕妤,還沒能當上一宮主位娘娘。
至于《母儀天下》的女主,目前未曾大選入宮,暫時沒有上線。
大魏朝的後宮,母儀天下的是皇後娘娘。
這之外,還有副後美譽的皇貴妃。
這之下,便是一宮的主位娘娘。
其中:正一品的貴妃,定額兩人。正二品的四妃,定額四人。正三品的九嫔,定額九人。
再之下,便是後宮的小主,不定額人數。
品級有:正四品的婕妤,正五品的才人,正六品的選侍,正七品的采女。
“哦。”
玉榮擱下手中的小扇屏,她起身準備去迎一迎兩位選侍。
剛繞過了屏風,到了外間屋時。
玉榮見到了屋門口的來人。
“二位妹妹來了,快,屋裏請。”
玉榮唇角含着微笑,表達了親切的态度。
“叨擾耿姐姐了。”
三人相互見禮後,張選侍先說了話。
趙選侍在旁邊,也跟玉榮一樣的面含笑容,一派的溫柔。
此刻,趙選侍不多語,只是顯出安靜的習性,也顯出兩位選侍中,張選侍是領頭的,說話兒拔尖的。
“永壽宮、翊坤宮,這靠一處兒的左右相臨着。咱們姐妹多親香親香,哪會不樂意着?”
玉榮一指屋中的小榻,笑道:“不叨擾,咱們落坐,且吃吃茶,鬧鬧磕,我啊,愛着熱鬧。”
“聽耿姐姐的。”
張選侍笑着應了話。
三人落了座。
宮人又送上茶水,還有味兒不同的四色小點心。
此時,殿中侍候的宮人,在得了玉榮、張選侍、趙選侍的示意,皆是行禮後,退了出去。
玉榮擺出了自在的神色。
她的态度,就是随性。
那坐姿,那眉眼間的惬意,就是如此着的表達了她的态度。
“姐姐,這是在做小扇屏?”
張選侍擱下了手中,小飲過一口的茶盞,然後,拿起了旁邊線簍子裏的女紅作品,便是問了話道。
“親手做着,一針一線不假他人,等着做好後,想獻進了壽康宮以示一二心意。”玉榮沒隐瞞什麽,她就是想巴結了皇太後。
當然,這點子心思,也是瞞不了人的。
“這繡活,真好。”
張選侍誇了話。
趙選侍也是湊着瞧了,點點頭,附合道:“耿姐姐繡的壽字,字字不同,心思巧妙,想是費了好一翻的心血。這等功夫讓妹妹瞧了,盡是服氣的,妹妹可沒有姐姐這一手好繡活。”
趙選侍的眼中,還有遺憾,她遺憾着自己沒這等能耐。
想讨好了皇太後?
趙選侍亦是想的。
當然,後宮有這等心思的,自然是多着呢。
“妹妹過譽了,擔不得。”
玉榮輕輕擺手,說道:“就說針線房裏的繡娘們,能出挑的,個個有絕活,我啊,比不過。”
認清自己?
玉榮不會高看了自個兒。
當然,低看?
亦不會。
身份不同,目标不同。
這要走的路,更不同。
“繡娘們什麽身份?如何能跟姐姐相比?”
張選侍的眼眸中,有了對繡娘的輕視。
宮人,要麽是小選的平民女子,要麽是買進來的宮婢出身。
在張選侍看來,自然比不得她們這些大選的嫔妃。大選的秀女,可全是出自于官宦之家。
“是啊,張姐姐說的是。”
趙選侍也是附合了話。
此刻,張選侍、趙選侍有意着,那是吹捧幾句。
氣氛自是甚好。
閑聊些話後。
張選侍貌似才是轉入了,她想要的正題。
“姐姐,您可是聽說了,今年大選的事兒?”
張選侍手中端着茶盞,卻是沒有要飲的意思。玉榮瞧清楚了,張選侍裝着不在意,似乎随口一問。
可張選侍握緊的指節,過于的用力,都表明了張選侍的心中,一定在意着大選一事。
至于趙選侍?
倒還是安靜的模樣。
有一種人淡如菊的感覺。
至于這恬靜?
真?
假?
在玉榮看來,也不那麽重要。
後宮就是一個名利場。
後宮的嫔妃,入了這一個名利場,沒人可以真的恬靜悠閑。
“大選嗎?”
玉榮一笑,回道:“自然聽說了。”
玉榮還知道的,這一回的大選,未來的皇貴妃,如今皇太後的親侄女,就會被選進宮了。
當然,更讓玉榮在意的,還皇帝心中的那一位白月光。
要知道啊,未來的女主能母儀天下,白月光是關鍵的劇情人物。
想到這麽些心思時,玉榮微微垂下眸子。
她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小腹上,看了幾眼後,又是挪開。
玉榮想到了原身,原身自願的舍去活一回的機會。
還有原身的一句“累了”,讓她替活着。玉榮表示,她要随心所欲,不必為誰委屈求全;原身最後,居然有些釋懷的一句“也挺好”。
玉榮得到這麽一個結果?
也是一言難盡。
原身不想活了。
可玉榮啊,她想活。
她覺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她想掙紮、掙紮,蝼蟻尚偷生;玉榮表示,她沒活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