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二嫂這身兒衣服可真好看,得不少錢吧?”

做飯的時候,雪雁是穿着深藍布做的類似于醫生袍的那種大褂的,忙活完了,菜也都做好在鍋裏熱着,全家能上手的都圍着地桌包餃子的時候,才把那大褂脫了,裏面那身兒牛仔褲搭高領紅毛衣的造型算是露出來了。老三媳婦兒看着眼熱,就問她。

這也看出來平時妯娌們的關系咋樣了,雪雁回來七天了,還發生了那麽大的事兒。家都被搬空了,屯子裏平時跟她關系處得好的,在欠債的事情處理完之後,哪個沒有來家串門子過?都知道她沒吃的,大家過的也都不富裕,但是你拿幾棵蔥我拿幾頭蒜她拿幾斤雜糧她給送幾個雞蛋的,也都是人情來往。蘇玉梅就更不用說,跟雪雁本來就是閨蜜,兩家又是親戚,羅成都用推車送了兩回菜了。當然,雪雁也沒白着誰,一個白饅頭兩個包子也是人情,沒有空着手回去的。

可是自家的親妯娌,卻從來都沒有上過門。要說不知道雪雁這身兒打扮,那也是不可能。這幾天雪雁恨不能天天往鎮上跑,不是去公銷社買東西,就是回娘家。來來回回從村口過,哪能看不到。就是人家當沒看到而已。這麽多天,才有機會見面說上話。

要麽說,一旦家裏出了壞名聲的子孫,再想娶到好媳婦兒就難了呢!

李老大跟李大嫂訂婚之前,就黃過兩個了。一個是李立海被縣裏當盲流送回來的時候,正好讓人家娘家哥哥遇上了,回去一說人家姑娘就不嫁了。那家父母也覺着,出了盲流子的家庭,能是啥正經人家呀。不能坑了自家閨女。就把訂婚的東西送回來,算是取消了婚約。

更一個呢,更尴尬,在訂婚宴上,才發現,那姑娘之前跟李立海有些牽扯,還懷過孕。是她父母強勢,硬逼着把孩子打了。又找人給介紹的對象。媒人介紹的時候,只說李家有五個兒子,條件一般。也不可能把其他四個兒子都介紹一遍吧。這怪不着人家。才出了這麽個纰漏。那家父母當時忍着沒說什麽,回去過了兩個月,随便找了借口就把婚退了。但凡腦子有點兒正事的父母,怎麽可能讓閨女嫁到李家嘛。

第三個才找的李大嫂,李大嫂娘家跟李家的名聲是不相上下的差。她娘家父母一個神婆一個神漢,一輩子沒正經種過幾天的地,就好搞那些封神迷信。特殊時期消停了幾年之後,政策一松馬上又開始折騰。關鍵是她娘家媽的風評還不太好,以前走村串戶的跳大神,跟好幾個男的都傳出過真真假假的緋聞。據說有一回還被男方的兒子給堵在了柴火堆裏。好些人都是有耳聞的。有這麽一個名聲不好的親媽,李大嫂姐妹三個想找個好婆家是很難的。實在是沒多少挑撿的資格。這才跟李老大湊到了一塊兒。

雪雁嫁給李立海之後,李家的名聲還真給洗白了不少。畢竟丁家是什麽樣的人家,整個興隆鎮沒有不知道的。當初他們倆結婚,幾乎震碎了大半個鎮子人的下巴,之後就有人議論,說不定李立海并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壞呢。要不然怎麽能娶到丁家的閨女?

借着這個風兒,李老三才順利的娶上了媳婦。可到了第三個兒子了,李四公和胡香秀哪裏還有什麽積蓄,兒媳婦都是借債娶回來的。李三媳婦是個得理不饒人,嘴厲害的。娘家條件也不好,家裏十一個孩子,八個閨女三個兒子。全靠着賣閨女得來的錢,給兒子娶媳婦。要的彩禮不少。剛結婚頭一年蓋不起房子,跟着老人住過一年。了解了李家這些個爛事兒之後,第二年天氣一暖和,就跟李三兒自己做土坯,蓋了房子搬出去了。還是搬到最西頭兒,離公婆最遠的地方住。之後更是一年也上門不了兩回,兩口子都快把日子過成死門子了,跟誰都不交往,就一家子關門過日子。

李四娶媳婦的錢裏,一半是花了丁雪雁的。她娘家就在隔壁屯,跟李家離着不到二裏地。對李家的事兒那是了如指掌。為啥還同意嫁過來呢?李四是個活躍的,兩人小學同學,之後一直沒斷了聯系,背地裏好上了。四媳婦娘家父母又都是沒啥正事兒的,管不住閨女,也就同意了。

算下來,幾個媳婦,各有各的問題,各有各的毛病。互相看不上,各自有自己處得好的朋友,各過各的日子,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外人面前裝得妯娌關系多親密似的,背後也就那麽回事兒。

“這不是賣衣服得打版嘛,要不然我哪穿得起。這條褲子就是打樣子的,穿完賣不出去了,我才穿着。之前那些衣服都沒要回來,我也沒啥換的呀。”雪雁随口找了個理由,沒提價錢的事兒,老三媳婦兒這麽問,那就是想要她的褲子,想讓她送一條,憑啥呀,跟你關系又不好。所以就裝聽不懂。

“二嫂這幾個月是在賣褲子啊?那麽掙錢啊?在哪進的貨,擱哪賣的呀?有這好路子咋不想着俺們呢?”老三媳婦兒追問,要不來褲子,找個來錢道兒也是好的,滿屋子的人這會兒耳朵都豎起來了,都好奇雪雁那錢是怎麽掙來的。

因着雪雁回來之後一直就穿着這麽一身兒,跟以前的農村婦女形象大不相同,換了個人似的,又一下子掙了那麽些錢,就有心髒的人開始傳她那錢來路不是那麽光明,說她打扮得妖裏妖氣的,能是啥好道兒來的錢?

“省城光複路不就有批發市場嘛,在那裏面批的褲子,走街串巷的賣呗。現在城裏追求時髦的年輕人不少,賣的也還行。年前這兩個月人多,平均下來一天也能掙上三五塊的。那錢哪是掙的呀,那是我哥幫我貸的款,準備年後進貨用的。這褲子進價高,好幾十塊錢一條,特別壓本錢。哎,我這也是打腫臉充胖子,咱這是在家裏說。對外哪敢說是貸的款。”每個城市幾乎都有一條叫光複路的街道,省城也有,批發市場就在光複路上。也确實有批發牛仔褲的,四十八一條,賣五十的話,一條能掙兩塊錢。還不單賣。得給進貨的人留點兒活路啊。

Advertisement

“啊……貸款啊。那你可怎麽還呀?”李四媳婦一聽是貸款,吓了一跳。三千塊錢呢,哪年哪月能還上啊。沒本錢了,再想進貨都沒錢進。來錢道都堵死了,啥時候能還上錢啊?

其他人也都相信了貸款的說辭,實在是很難想象,幹什麽能在二個月裏掙上三千塊錢,除非是搶錢了。要是貸款的話,就說得通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嘛。這大過年的,我總不能讓人攪的老人也跟着遭心過不好年吧。錢沒了再想辦法掙呗,不能賣褲子了,看看還能不能有別的成本低的東西賣呗。哎,你們是不知道,這些天呀,天天在大街上站着,沒把我凍死,就算是命大了。掙的是比上班多,可就是太遭罪了。”雪雁非常努力的把困難誇大了說。還把老人推在前面兒,說破天去,在孝道上不能讓人說出她的不是來。就是捧也得把李四公和胡香秀給架起來,日後讓他們不對自家的孩子好都不行。

可千萬別哪個想跟着她做買賣,真不想帶他們。一個比一個摳,嘴一個比一個笨,帶不動啊。再說,也沒那個情份。

他們跟蘇玉梅可比不了。

“也是。光遭罪還不說,這買賣也不是誰都能幹的。二嫂有兄弟幫襯着,人又利索,能說會道,是掙這份兒錢的料子。俺們這些個老土,也就只能在地裏刨食兒了。”李三媳婦兒感慨,她就是有心,也舍不得拿本錢出來。萬一進了貨賣不出去呢?不是全賠上了。誰能保證啥東西都能賣出去的?還不如守家在地的種點兒糧食,最起碼收入穩定。

其他人顯然也是那麽想的。都讓雪雁說得,覺着自己幹不了。也就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了。改問起雪雁省城的樣子。這家裏除了李立海,就再沒有進過省城的,到縣上的機會都少。可不就對大城市好奇嘛。

這個話題是安全的,可以聊,雪雁就給他們講省城裏的建築,公園啦,大學啦,各種娛樂場所,各大廠區啦,還有城裏人的生活什麽的。散講呗,反正大人孩子的,都聽得很認真。一邊手都不停,四百多個餃子,人多手快,天剛黑也就包完了。

晚上要祭祖,這邊叫發紙,帶個發字,都搶着早點發,星星出全了就開始行動。再加上李五吃完飯還要回廠子裏上班,李家行動的就更快。

也就是晚上七點多半吧,就開始祭祖。并沒有什麽大儀式,就是在院子裏生一堆火,放着桌子,擺上幾樣貢品,燒上香,點上酒,再燒上一些黃紙,一家子老小對着火堆三拜九磕完再放上幾個鞭炮,有個動靜,就完事兒。

男人們在院子裏發紙,女人們在屋子裏煮餃子。發完紙進屋吃飯,就是年夜飯了。

一家填一個菜,再加上有年前雪雁帶回來的年貨,今年李家的年夜飯,那是相當的豐盛。八個菜,有葷有素,兩樣餃子,同樣有葷有素。很有幾分樣子。炕上一桌,地上一桌,老人孩子的湊到一起,吃得都挺高興。

沒有一個人那麽沒眼色的在這時候提李立海來破壞氣氛,全都當他不存在。

雪雁喂完了小雪,給小風小言把餃子盛到飯裏,照看着他們吃完了飯。自己才拿起碗,吃了兩個素餃子。

就聽到開門聲,人沒進屋呢,聲先到了。“X你媽的丁雪雁,你敢給老子戴綠帽子……”

李立海回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