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家裏多了三個生人, 李秀琴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她終于從家務中解放了。

早上起來有人幫忙做飯,吃完飯有人洗碗,晌午有人洗衣、打掃院子, 晚上有人燒洗澡水。

家裏的柴房堆得滿滿當當, 地裏的草有人拔, 這日子過得比前世還要幸福。

除了範寡婦做飯水平不咋地,李秀琴對這三人哪哪都滿意。

不過她也能理解,範寡婦以前家庭條件不行, 做飯做菜只知道煮熟了, 并沒想過怎樣才能把菜往好吃了做。

如果想把飯菜做得好吃,就得有人專門教她。

李秀琴為了下輩子都不用進竈房,極有耐心教範寡婦做菜。

剛開始範寡婦還戰戰兢兢的,看李秀琴那麽倒油,她心疼得直哆嗦。

輪到她炒菜時,那油得放十來遍才能達到讓李秀琴滿意的量。

李秀琴看不上她這小家子氣, 再說這又不是現代,油溫太熱, 只要把開關關掉就成。

這古代燒得的是柴禾,關火可沒那麽利索。

她直接按着範寡婦的手, 油壺直接往鍋裏倒,鍋裏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響。

範寡婦捂着胸口, 激動得臉都紅了, “我……我的娘咧, 炒個菜居然要倒這麽多油。太遭禁東西了。”

李秀琴崩着一張臉, 斬釘截鐵道, “以後就這麽倒。要是飯菜做得不好吃, 我就扣你月錢。”

範寡婦瞪圓眼睛, “啊?我……我還有月錢?”

她身上穿的是李秀琴從庫房找出來的衣服,雖然上面也有補丁,可比她原先那身好多了。

Advertisement

吃得管飽,住的是磚瓦房。她女兒每天只用去坡地撿柴禾,大部分時間只是陪小姐玩。

這是她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沒想到都這麽好了,她居然還有錢拿。

李秀琴笑了,“當然有錢拿。只要你好好幹活,我肯定不會虧待你的。将來有了錢,你也能給喜鵲說門好親。”

範寡婦激動地連連鞠躬,“太太,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幹活。”

李秀琴滿意地點了下頭,讓她接着炒。

外面有響動,李秀琴叮囑幾句,自己出去查看。

來人是文娘子。

自打收了林曉這個徒弟,李秀琴和林滿堂也跟着女兒學認字,文娘子受夫君影響,喜歡讀書人,認為林滿堂一家三口都很有上進心,便時不時拿些針線到這邊來做活,間或看看林曉的學習狀況,順便回答她幾個問題。

今兒來得不湊巧,林曉練完字,就出去玩了。

李秀琴在堂屋招呼文娘子。她現在閑着也是閑着,便跟文娘子學習做針線。

她不指望自己能做外衣,但是她想給自家人做些貼身衣服,比如前世那樣的款式,外人看不到就不會大驚小怪。

這古代亵褲的款式,林滿堂一家都接受不了,款式類似于小孩的開裆褲,又因為沒有松緊帶,腰的地方不是合在一塊,而是褲子兩端各有一根帶子,系在一起固定。

李秀琴原本想買牛筋做牛皮繩,但是這古代牛筋都被官府收繳用于軍事防禦,外面根本買不到。她便只能用木頭做紐扣。前世的褲子下面都有拉鏈,她沒有,就多加一個紐扣,古人衣服都是到了大腿處,倒也不用擔心走光。

李秀琴做的亵褲深得林滿堂和林曉的喜歡,這爺倆把她誇得跟天上的織女似的。

李秀琴幹勁十足,現在正在研究胸罩的做法。這古代也沒有海綿,她就往裏面填充木棉,今兒剛穿上身,文娘子就直盯着她胸1口瞧。

這怎麽一天不見胸1口就漲得這麽高了?文娘子想問,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太失禮了,她扭捏了半天,見對方看過來,她才察覺出自己有些失禮,慌亂低下頭,活似情窦初開的小夥子。

她這樣兒倒是看得李秀琴忍俊不禁,差點樂出了聲兒。

就在這時,林曉從外面沖進來,張嘴就喊,“爹!爹!”

李秀琴起身,探頭往外看,“怎麽了?你爹去采石場定石頭了,不在家。”

林曉興奮得小臉通紅,得知親爹不在家,有些小失落,不過她還是扯着李秀琴的手,“娘,快去看看。大伯家買牛了。”

李秀琴微微一怔,“真的啊?多少錢啊?”

林曉眼睛亮晶晶看着她娘,“十七吊七百文。我大伯說比年前省了兩百文。”

李秀琴暗暗咂舌,一頭牛居然這麽貴。

正說話間,外面傳來牛的叫喚聲。

文娘子拍拍臉頰上的紅暈,正色道,“不如咱們也去看看吧?”

李秀琴正有此意,點了點頭。

比起林滿堂家買下人,村民們顯然更關心買牛。這牛可是要到官府備案,相當于給家裏添了個大件兒。

劉翠花和林福全被村民們圍在中間,笑得合不攏嘴,給村民們解答各種疑問,“對,去官府備案一次要交三百文錢。”

“什麽?錢太多?那也沒辦法啊。官老爺要咔戳的。”

……

李秀琴透過人群看到健碩的黃牛,心裏也高興,“咱家也能跟着沾光了。以後耕地錢都能省一半。”

林曉:“……”

真的很難相信,這是前世她那個一身名牌老媽說的話。

那句“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真的沒錯。

就在這時,林滿堂回來了,看到村口圍這麽多人,也過來瞧熱鬧。

待看到裏面是他大哥,少不得上前恭喜。

天色漸黑,村民們看完熱鬧,林福全和劉翠花才牽着黃牛回了家。

林滿堂正想跟大哥商量蓋房子的事兒,便也跟去了老宅。

林福全前些日子就已經在院子裏搭好了牛棚,家裏孩子割了兩筐草,林福全一邊給牛喂草,一邊和林滿堂說話,“明兒張作頭過來,我要問問他定多少磚。”

林滿堂便把自己也要買磚建豬圈的打算說了。

林福全頗有些詫異,側頭看着他,“你上次蓋屋不是還剩些磚嗎?”

林滿堂擺了擺手,“那點磚哪夠啊。我得給豬搭棚子,要是用土坯,豬一拱就倒了,用磚瓦房才結實。”

林福全想想也是,只是這樣一來,花費就不低了呀。

偏偏林滿堂絲毫不覺得有什麽問題,“明天張作頭過來,你讓他到我家一趟,讓他也幫我算算蓋豬圈需要多少磚。”

林福全點頭答應。

兩人閑聊一會兒,林滿堂就回了家,将剩下的錢交給李秀琴,“你說得沒錯。普通條石只有麥飯石的三分之一。咱們豬圈要是全鋪上普通條石,只需花四吊錢。”

李秀琴暗暗松了一口氣。

第二日一早,張作頭過來,林滿堂把自己畫的豬圈圖給他看。

養十頭豬的豬圈其實用不了半畝地,只要兩分地就綽綽有餘,但是林滿堂還要蓋間竈房,專門用來煮豬食,又要把十頭豬分別隔開,中間就得再加半堵牆,這就需要不少磚,算下來也要六七吊錢。這還是西面牆不用搭才這麽少的。

得知要六七吊錢?比之前預算少了兩三吊,林滿堂大松一口氣,點頭應了,“行。”

張作頭見他為養十頭豬,還專門用磚瓦蓋豬圈,有心想勸他花錢別這麽大手大腳,可見他一口答應,自己倒不好說什麽了。

商定完,張作頭帶着林滿堂和林福全去磚窯場定磚。

半個月後,兩家拉回各自需要的磚。

現在地還凍着,一直等到進入二月,天氣回暖,大地才複蘇。

天氣一暖,田野裏長了不少野草野果,林曉就像個小倉鼠似的,帶着小夥伴到處瘋玩找吃的。

這天她帶着喜鵲和大丫二丫到河岸玩,遠遠就看到郝木匠帶着幾個男人往她家坡地方向去了,她便帶着小夥伴跟在後頭瞧熱鬧。

沒多久,四個孩子就拖着一堆樹枝回了家。喜鵲把樹枝折成柴禾堆放在牆邊,等風吹雨打後,柴禾就會腐朽,用來燒柴剛剛好。

林滿堂回來時,兩個孩子已經是第三次拖着樹枝回家了。看到她爹,林曉便把坡地樹被砍的事告訴了他。

之前十畝楊樹全賣給郝木匠,三畝去年就砍了,今年這七畝直到現在才砍。

林滿堂叫了幾個村民到坡地那邊挖樹根。

挖上來的樹根,如果造型別致可以賣了當根雕,小莊村就有一家會做根雕,制出來的成品美輪美奂,許多大戶人家都過來買。

如果對方看不上,也可以當柴燒。

村民們小心翼翼挖着樹根,盡量不破壞樹根的原有造型。可喜可賀的是有十來個被對方看中挑走,剩下的全都當柴燒了。

雖然他這是普通楊樹,但是賣來的錢可以給前來幫忙的村民做頓好的,也算回報大家的幫忙了。

等郝木匠帶人将樹木伐完,林滿堂帶着村民将樹根全部挖完,就開始栽種果樹了。

初春的陽光明媚,到處都是鳥語花香,村頭嬉戲的孩子們脫掉厚厚的棉衣到處撒歡,暖暖的春風吹到身上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撫摸每一個孩子。

晨起後,吃完早飯,林滿堂帶着張順星去了趟集市。

三十裏外有個員外郎,他們家種了一百多畝的果園,就專門派家裏的管事帶着下人到集市兜售果苗。

幾乎本地能生長的果樹,他這兒都有,價格也是各不相同。

林滿堂決定種他最熟悉的幾種果樹,之所以要那麽多,為的還是他媳婦說的那個一鳴驚人。

林滿堂要了一畝沙果樹,半畝梨樹,半畝桃樹,半畝李子,一畝石榴樹,一畝柿子樹,一畝葡萄,一畝山楂,一畝棗樹和半畝杏樹。

俗話說:桃三李四梨五年,核桃柿子六七年,桑樹七年能喂蠶,棗樹栽上能賣錢。

果樹苗越粗,價格越貴。一年生的果苗才幾文錢一棵,三年生的果苗一棵價格都在三十文左右。

為了控制成本,更為了早點結果,林滿堂選擇的都是三年生的果苗。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果樹種植成功,桃樹、石榴樹、葡萄、山楂、棗樹和杏樹今年就可以挂果,而其他就不行了。

不過林滿堂也不擔心,想要其他果樹早點挂果,只需要嫁接果苗就可以縮短挂果期。

定完果樹,林滿堂還打算在外圍種上一圈花椒,便問管事,“你們家有花椒樹嗎?”

一次就要了這麽多果苗,絕對是個大主顧,那管事态度相當好,見對方要花椒樹,眼睛一亮,忙不疊點頭,“有啊。花椒樹可不便宜。”

林滿堂猜到花椒樹貴,畢竟香料就不便宜,心中一凜問,“多少錢一棵?”

“三年的花椒苗是兩百文一棵。”

林滿堂暗暗咂舌,這也太貴了吧?他十畝地要是全用花椒當籬笆,豈不是要上百吊錢,他可沒那麽多錢。

知錯就改,林滿堂立刻向管事讨經驗,“你們那果園用什麽當籬笆牆?”

“外面是竹子紮的籬笆,裏面再種三行枸杞,兩三年後就長得很茂密了。”

本地盛産竹子,就連月沙河旁邊那座山上面就長了不少竹子,不過那山上的竹子只有軍戶村才可以砍伐,他們不可以。

他記得劉家村那邊的坡地就有人家專門種竹子,倒是可以買些紮籬笆。

林滿堂又定了枸杞苗,要的全是兩年生的苗,價格并不貴。

至于花椒苗價格太貴,林滿堂只要了五棵三年生的花椒苗,今年就可以挂果,可以留着家裏吃,就不用再花錢買了。

不過林滿堂也不是沒有收獲。花椒價格如此之貴就是一大商機。他完全可以培育花椒苗賺錢。他特地買了五斤花椒種。這些種子可以撒在果樹中間的空地,等它們長成了,再移栽到旁處或者直接賣出去。

這八畝果苗一共花了八吊多錢。

交了定金,半個月後,管事将果苗全部送到他家坡地。

這剛挖上來的果苗越早栽成活率越高,林滿堂便叫了幾個村民幫忙。

八畝地的果樹苗只花了三天就全部種完了,接下來又得清理裏面的雜草。

這種細致活,林滿堂沒有找村民幫忙而是帶着下人,女兒和媳婦早出晚歸割草,林福全帶着一大家子前來幫忙。

林滿堂則給之前從山上移栽過來的野果樹嫁接。

因為是高接換頭,所以采用的是插皮接。

林滿堂把野果樹攔腰截斷,從斷口劈開。然後從之前移栽過來的老樹截取一段帶牙的枝條,将底部削尖扡插到劈開的部分,然後用油紙包裹,外圍再用麻繩裹緊。

而最早移栽過來的十幾棵果樹,林滿堂采用芽接法。

林滿堂這一做法讓林福全和劉翠花驚訝萬分,“你這能行嗎?”

林滿堂笑了,“試試看呗。”

劉翠花覺得他是異想天開,把果樹紮進去,用油紙裹裹就能長出新枝了?這不是糊弄人嗎?

林滿堂見他們不信,也沒有多解釋,只叮囑道,“大哥大嫂,我就是想試試。你們也別往外傳,要是失敗了,村裏人就該傳我糟蹋地了。那我們老林家的名聲又不好了。”

劉翠花果然被他吓住,嫌棄一撇嘴,“你讓我說,我也不說。”

她孩子馬上就要說親了,她吃飽了撐的,說這個不着調的二叔啊。

她不僅自己不說,還勒令孩子們也不許往外傳,“你們二叔要面子。要是傳出去,他得多丢臉啊。不許說出去啊。”

大吉大利正是要面子的年紀,很理解二叔的心情,忙點頭應是。

大丫二丫吃了二嬸那麽多好東西,自然也知道輕重,忙不疊點頭。

種完果樹,林滿堂又開始給花椒育苗。

給花椒育苗就少不了新鮮的牛糞。只靠大哥家的牛糞根本不夠,林滿堂就帶着張順星一塊去了大伯家。

林昌盛不在,倒是林廣源在家,林滿堂問家裏有沒有牛糞。

林廣源便給他鏟了一糞筐,大方道,“如果不夠,盡量再來拉。”

林滿堂道了謝,帶着張順星回家。

新鮮的牛糞和花椒種要按照六比一的比例攪拌在一起,然後放到廊檐底下曬幹。

曬幹以後,掰成兩個拳頭大的方塊,将這些方塊放進空屋。等到花椒種外層的油質沒了,打碎方塊,取出花椒種就可以播種。

将果園中間的土地深耕,土塊要全部捏碎,然後灌水,再加入已經發酵好的豬糞。

這豬糞是林滿堂向村裏養豬的人家買的,施完肥後,将地重新翻整一遍,将撒好的豬糞拌勻。

接下來就是開廂溝,廂溝的深度要有六七寸,寬度要有七八寸,廂面的寬度要有三尺,做好廂溝,再用耙子将廂面耙平。

再撒上花椒種,用土蓋上。蓋完土稍微壓一下種子上面的土壤,這樣種子可以充分吸收到水分,提升出苗速度。

花椒出苗速度很慢,要30-45天方能出齊,上面還要覆蓋一層膜。林滿堂特地買了十幾塊油布。

因為坡地存不住水,林滿堂囑咐張順星每天早上都要過來看一次,要是缺水,就揭開油布,噴一次水。噴好後再重新蓋上油布,防止風吹。

張順星點頭記下,問林滿堂要不要在果園裏養雞。

為了保證果樹的營養,除了有五畝地果樹中間要種花椒苗,剩下五畝地中間根本不種任何作物,張順星覺得地方空着太浪費,就有些可惜。

林滿堂摸摸下巴,“可以少養些。明兒我就去逮一百只,不過你得注意些,等咱們的果子長好了,你最好用張網圈一塊地方,不要讓它們亂跑。”

張順星點頭應是。

果園這邊處理好了,林滿堂琢磨蓋豬圈。

上次他們家飯菜就不錯,林滿堂在村裏喊了一嗓子,就有不少村民過來幫忙。只七天功夫,豬圈就搭好了。

這次因為有範寡婦幫忙,李秀琴省心不少。

蓋完豬圈,李秀琴去集市定了一套劁豬刀和一套手術刀。

她根據前世的記憶在白紙上粗略畫一遍,曉曉幫她重新畫好,又精确了尺寸。

這手術刀倒是沒什麽稀奇,瞧着就是小刀片,造型怪是怪了點,鐵匠只以為她做這個是為了片豬肉。

可這劁豬刀做出來,鐵匠打量李秀琴她好幾眼,又将她拿的證明信翻看兩遍,确認無誤後,卻怎麽都不放心将刀交給她。

這刀,他以前只打過一次,是打給馬場,用來煽馬的。聽那人說也可以煽人。

這馬可不是普通人養得起的,鐵匠就誤以為李秀琴打這些刀具是用來煽人的。

等李秀琴将錢塞到他手裏,鐵匠掙紮半天,千叮咛萬叮囑,“這刀不可用到人身上。”

李秀琴呆愣好一陣兒,方哭笑不得道,“你放心吧。我真不會用到人身上。用到人身上,我自己也得倒黴,我還沒那麽蠢,我家狗老是發春,我這也是沒辦法。”

鐵匠鬧了個大紅臉,他剛剛就在猶豫要不要講得太透呢,沒想到人家什麽都懂。

※※※※※※※※※※※※※※※※※※※※

感謝在2020-08-25 11:01:17~2020-08-26 13:56: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栀西 30瓶;海笛 20瓶;新桐初引、每天都要看小說、果梅丹 5瓶;打雜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