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這下子不只是滿屋子皇親國戚,連阿绫本人都愣住了。

他對這段往事向來諱莫如深,畢竟這關乎他不可告人的身世,被有心之人抓到把柄就不好了。

可雲珩行事向來深思熟慮,選擇此時将它公之于衆一定有他的用意才對……所以不需要慌張,見機行事就對了。

阿绫忍住滿心疑惑,動也不動跪在原地。

“他救你?天碧川……”瑞和帝盯着雲珩沉吟許久,在一旁太監的提示下才終于從記憶中挖出了這一段,而後更加詫異了,“當年不是你自己走失,玉寧織造局的人救了你麽?何況他比你還要年少,十多年前,一個五六歲的孩童要怎麽救你?”

“那些人不過是事後邀走了功勞。兒臣當年根本不是走失,而是被人刻意丢在天碧川邊,又極端巧合地,被路過的人伢子抱走了。”他意有所指,望向雲璿身邊的太監,一記眼刀讓那人不禁向後趔趄了半步。雲珩收回目光懇切地仰頭看着高高在上的父皇:“葉書绫雖年幼,可他意外撞見此惡事絲毫沒有退卻,一路跟随找到了關押兒臣的柴房,又巧妙避過人伢子耳目,趁他們不備,不惜從狗洞裏出入,安然無恙帶走了兒臣。這麽多年,這份恩情沒能償還,兒臣自不敢忘。”

雲珩扭過頭,靜靜與他對視一眼,抽出了發冠中那根蛟龍簪:“當年太過慌亂,兒臣什麽都沒來得及問,只留下了這跟簪子給他。可他生性安分,從未以此攀附,這麽多年絕口不提自己的功勞。若不是之前有人誣陷這簪子是他偷竊而來,兒臣也根本不知他已入宮任職。情急之下,兒臣不得不先去刑部救了人再從長計議……父皇應該記得此事。”

“……嗯。朕記得。當初朕沒有細問,原來是為了他麽……”皇帝點點頭,“雖說檢舉奸惡之人,正宮中風紀事出有因,可你闖牢就是闖牢。”

“是,此事的确是兒臣有失分寸,罰跪與禁閉都是兒臣咎由自取。父皇英明,向來賞罰有道。”他擡起頭,“可救了皇孫這一大功勞,真正的有功之人從未受到犒賞,兒臣鬥膽,今日便替葉書绫求一個恩典。”

“的确,救了皇孫可是大功一件……哀家也記得當年之事。沒想到……竟是個孩子救了太子啊……”太後有些不敢置信。

“慢着!葉書绫……葉書绫……”雲璿眯起了眼,“他也姓葉……兒臣怎麽記得,那被流放的葉家,兒子也剛巧是書字輩啊?叫什麽來着,對了!葉書錦!”他眼珠子一翻,盯着阿绫的臉打量,“兒臣還記得,當年的織造監督葉大人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俊美,這麽看,這葉書绫與葉大人還當真有幾分相像啊!”

阿绫頭皮一麻,不禁驚異于這雲璿的好記性,竟還記得葉書錦的名字。

可此事性命攸關,決不可露怯。

他無奈苦笑:“睦王爺這便是說笑了。玉寧姓葉的人家不計其數,卑職家境貧寒出身微賤,父親早逝,母親一屆平平無奇的繡娘,所以卑職自小也得學針線,補貼家用,直至今日也依舊以此謀生,怎麽可能是什麽大人家的兒子……至于姓名,葉乃玉寧大姓,怕是巧合。”

雲璿一怔,接不上話,畢竟他句句在理,哪有大戶人家的兒子不去讀書博功名。

“父皇。當年葉府抄家一案兒臣也是在的,葉氏族譜上的人由欽差一一核查過,未曾聽說有漏網之魚。兄長您質疑欽差大人與兒臣辦事不力也罷了,可茲事體大,這整案卷宗最後都承上,是由父皇蓋棺定論……”雲珩語氣略帶驚愕,不解地看着雲璿,“皇兄這麽說……究竟是疑心兒臣還是……”

雲璿一驚:“你!兒臣斷然沒有這個意思!父皇明鑒!只是,看這葉書绫實在眼熟,又是玉寧府出身覺得巧合罷了……”

“夠了。當年之事早已定案。”皇子在殿前針鋒相對,駁的是天家顏面。瑞和帝終是不耐煩,意味深長地瞥了雲璿一眼,“今日是你們皇祖母的大壽,你盡在這裏提些無關舊事,叫人不痛快。”

從午後鬧到天黑,看似都只是雲璿單方面的“聽說”,久不做聲的皇太後終于也忍不住開了口喝了一句:“一個奴才,道聽途說,搬弄主子是非倒是勤快。嘴上說着來替哀家祝壽……結果呢,鬧得這壽宴遲遲不開……還嫌哀家不夠丢人麽。”

“皇祖母,父皇息怒。說到底是兒臣不好,日後定然謹言慎行,絕不松懈。”雲珩單膝跪地,“皇兄他,向來最是關心兒臣,對兒臣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明察秋毫,這才生出了些莫須有的疑慮……”

“是啊,你的事,我看他知道的比朕更清楚。”瑞和帝緩緩觑起了眼。

雲璿聞言也噗通一聲跟着跪下,未等責罰先行請罪:“父皇,皇祖母,教訓的是,都是兒臣的錯,不該輕信了奴才們嚼的舌根,日後兒臣定加倍管束……奴才們死不足惜,不過眼下,還是為皇祖母過壽要緊。兒臣的外祖安國公也交托兒臣一份厚禮,剛剛才送到……”

他搬出三朝老将定邊功臣,不看僧面也看佛面,皇帝一時也不好繼續責罵。

一旁的鄭公公見狀,立即上前解圍:“皇上,膳房準備妥當了,問什麽時候開席……”

“嗯。那開始吧。”九五之尊暗暗嘆了一口氣,而後又換上一副無事發生的表情,擡一擡下巴,“太子別杵在那了,入座吧。還有這個……葉……”

“皇上,他叫葉書绫。”公公提醒道。

“葉書绫,你當年救太子有功,有何想要的,可以跟朕提。”瑞和帝不緊不慢試探道。

“回皇上,救太子是分內事,不敢邀功……何況……”他又朝太後的方向躬身,“今日太後能穿着卑職繡的鬥篷過壽,已是莫大的榮幸。”

“這是你繡的啊……”皇太後一愣,愛不釋手摸了摸那彩鳳細膩的羽翼,笑道,“原來還擔心百鳥朝鳳的花色太花俏……這孩子當真是心靈手巧……才十六七吧,便有這等手藝,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不是分內,你救了朕的兒子,朕都記在心上。”皇帝默默瞄了藏在雲璿背後那太監一眼,仿佛接下來的話是沖他們主仆,“雖說資歷尚淺,但年少有為,先晉個正七品禦用工匠,剩下的封賞,日後再說。”

正七品?阿绫一驚。

正七品可是要穿官袍的……雖說只是芝麻大點的品階,可好歹是皇上親封……不過,他這樣擡舉自己,一方面是給雲璿一個下馬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太子吧……畢竟太子身邊若是時常出入一個末等繡匠,說出去也不好聽……

見他發愣,雲珩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的,率先代他謝恩。

阿绫也回過神,立即跟着叩首:“謝皇上恩典!”

壽宴姍姍開席,氣氛看似熱絡,可每個人似乎都不那麽自在。

沒人發話,阿绫也不敢擅自離開,只得貼着根朱紅的柱子站着,看宮女們一道一道餐食往衆人桌上端。

席間總有人站起身祝酒,阿绫百無聊賴數了數,只半個時辰不到,衆人共飲七八次,單獨跑去敬皇太後的又七八杯,偶爾瑞和帝會代為喝下。

屋子裏主子們談笑對飲,穿梭其間傳菜布菜斟酒的奴才根本數不清楚。

阿绫盯着偶從面前經過的殘羹,不自覺地摸了摸空空的肚腹。今日從起床就開始忙碌,原本以為終于可以吃一口豆花,又匆匆被帶進宮裏,如今天都黑了他還水米未進,守着這滿堂的葷素鮮香卻只能眼巴巴看着,實在是煎熬……

“阿绫公子。”四喜不知何時從雲珩身邊又挪了回來,從袖籠裏掏出個小紙包遞給他。

“嗯?”阿绫看他神神秘秘的,趕忙藏起。

不想四喜卻阻他:“是殿下讓我拿來給您嘗一嘗。”

阿绫低頭展開紙包,是一塊尚有餘溫的點心,葫蘆型的龍須酥,雪白的絲絮層層包裹,攔腰一掰,裏頭的餡芯是淡淡粉紫。

他擡頭往太子的方向看過去,不知是不是刻意要避嫌,今日雲珩入座後就沒有再回頭,是怎麽猜到他餓的……

阿绫默默盯着他那還未能蓄長的馬尾尖,将龍須小點丢進口中。

綿密順滑的芋泥摻了花生芝麻碎,甜而不膩,滿口酥香。

“太子,快,過來。”太後招手喚雲珩。

阿绫悄悄擡頭,少師正在太後桌旁舉杯,身旁還帶着一男一女,姑娘看着年長些,十六七的樣子,溫婉娴靜,楚楚可人。一旁的男孩雖年少,但也看得出滿身機敏,應當是少師的一雙兒女。

雲珩應聲而動,四喜也跟上,替主子捧着酒杯酒壺。

不知太後說了句什麽,只見雲珩的背影一僵,姑娘一張粉俏的臉也倏地就失了血色。

阿绫一愣,拼命豎起耳朵,可殿內嘈雜,什麽都聽不清,只能聽到太後爽朗過了頭的笑聲和嬷嬷們夾雜其中的附和。

“母後,這是說起什麽了?讓朕也跟着聽一聽,樂一樂。”皇上也好奇探身。

阿绫眼睜睜看着太後将兩個小輩的手疊在一起,笑得慈愛:“哀家在說啊,太子與容兒如今都長得這樣好,這拖來拖去的,是時候和少師定個日子,讓兩個孩子完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