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舊時容(一)

幽長的街道響過三聲更漏,更夫吆喝着“天幹勿燥,小心火燭”,護城河的堤岸有水花拍打的聲音,寂靜空蕩地在王都城的夜下重生。

更夫走過一條狹窄的小巷,昏暗的燈籠掉進了水裏,他聽到身後傳來細若游絲的呼救。

“救我,救我,我是你們王城傅家的千金,救我可得萬銀。”略帶了□□的呢喃,在午夜聽着,毛骨悚然。

似乎還有皮肉撕碎的聲音,碾成了粉末,硌進長了蒼苔的古老青石板路,血液順着縫隙,像蜿蜒的小蛇,逶迤前行,所過之處,鮮血遍地。

在漆黑的夜裏,瞧不見,但聞得清,濃烈的血腥味充斥着冷峻的空氣,氛圍恐怖到了極致。

更夫不敢轉身,他的手心裏捏出了冷汗,他清楚地聽到了血珠滴落的聲音,一滴,兩滴,趨近幹涸。斷斷續續的呼救在爬行,恐懼籠罩住他,像一張無形的網,巨大的涼意貼着他的脊梁骨,一寸寸地往上蹿,遍歷全身。

他忽然僵住了背脊,動彈不得,猶似被人拿着雪亮的刀刃抵住了後頸,鋒利的刀身似乎就要在即将到來的下一個瞬間,猛然撕裂他的身體。

愈來愈近,愈來愈近。他仿佛感受到了冰涼刺骨的河水沿着他的腳,升上他的頭頂。莫名的恐慌讓他繃緊了神經。

近了,近了,在驚覺腥味刺鼻着從耳後蹿入鼻尖時,更夫瘋了似地向後揮手揚棄了打更的器械,像亡命徒般跋腿便跑,朝着那只有些許光亮的巷口,仿佛看到了光明,也就望見了生的希望。有索魂的厲鬼在逼近他,陰寒緊随,裹着恐懼的外衣。

那一年,顏聽榮封景侯;那一月,顏府下聘傅家;那一日,王都城的官街上出現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屍,不見其皮,只見血肉。

十三年前,王都城禦醫坊。

顏家世代為醫,祖祖輩輩兢兢業業,傳至顏聽父親這一代時,因牽涉一樁誤診人命疑案,貶職數級,為家族招損,自覺愧對先人,有違祖志。其同僚蕭大夫獲罪不得幸免,全家流放邊寒之地,此生禁止踏入王土。

顏聽父親聞得惡耗,冒着戴罪之身,在先王禦前苦苦哀求,終是保下了蕭家幼兒,撫養于顏府,待如親子。

同年,顏聽父親自缢。櫻花飄落了山野,天青色凝着煙雨,梅雨季節就這般悄悄地來了。

十一歲的顏聽在桃花蓄滿枝頭的時節,見到了九歲的蕭暮。那時,蕭暮還是一個怪癖的孩子。

顏聽詢問他的名字,他只是冷冷地回以一瞥,目光怨恨,仿似淬了毒——如水般透徹的敵意。

Advertisement

他冷冰冰地說了兩個字——蕭暮,他的名字。

潇湘暮雨,花開黃昏。

很好聽的名字,可是,當含在口中時,卻赫然發現,這兩個好看的字所組成的名,帶着數不盡的涼意和悲傷。

他在顏聽殷切期盼的眼神裏,再無任何言說,緩慢而憂傷地垂下了好看的眼睛,緊緊抿着唇角,像一尊漂亮的瓷娃娃,可是一滴淚滑過了他的手背,打濕了泛黃的書卷。他手裏拿着的,是蕭大夫死前的遺物,是一本醫書。

顏聽認得,那也是他父親死時工工整整擱在案前的一本書,書裏還夾着一首他看不懂的詩。題詩的人,不是父親,而是父親緬懷的那個人。他在落款的那塊小地方,看到了俊逸的“蕭敬年”——蕭暮的父親。

顏聽和蕭暮一起跟着年邁的爺爺學習醫術,蕭暮天資聰穎,許多顏聽難以弄懂的藥理,他都能快速領悟。然而,顏爺爺總是語重心長地教導顏聽,一定要好生照顧蕭暮。

“蕭暮雖然醫學了得,但他有嚴重的自閉之症。他患的病症,會使他的生命提早衰竭。縱然有一身過人的本領,那也是惘然。”每及此,顏爺爺總會唉聲嘆氣,他撫着顏聽的頭,憐愛的目光卻是像在透過他,看另一個人。

無福無壽,說的約摸就是蕭暮這般的人兒。

于是,年紀尚幼的顏聽便每天像個活寶似地想着法子逗蕭暮,他想要蕭暮快樂起來。讓這個成日只會冷着一張漂亮臉蛋的蕭暮知曉——即使身邊沒有了親人,但仍舊有愛着他,希望他過得平安喜樂的他們。

顏聽那時年少,揣在懷裏的那顆熱心也便如他人那般渺小。當他到了一定的年紀,方才明白唯有兒時的願望最是容易滿足。爾後,顏聽所期望的,俱都如鏡中水月中花,現實不得,因為有違倫常。

自古不都是說,男男相親,背德逆倫麽?前有古人之鑒,後人則萬萬不可步其後塵。

“蕭暮,師兄給你捉蜈蚣。”

顏爺爺帶着他們在藥庫裏認識藥材,講到“蜈蚣”的時候,顏爺爺慢吞吞地拉開抽屜,準備将幹癟癟的蜈蚣拿出來一只,欲把蜈蚣的藥性着重分析一番。然,跟在他後面的顏聽卻是已經提起了一只猙獰扭動着的活蜈蚣。

顏聽捏着蜈蚣靠近蕭暮,邀功似的說道:“蕭暮,你看,師兄給你捉的蜈蚣。”

顏爺爺驚得臉都綠了,握在手心的戒尺蠢蠢欲動。而顏聽想要逗樂的那個人,卻是一副看“傻逼”的表情,然後鄙夷地和他們保持了距離,他冷漠的神色像是在催促顏爺爺趕緊講課。

蕭暮還是不願和任何人說話,他就像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裏,沒有喜樂,只有憂傷。

顏聽總是會看到綠樹窗前的蕭暮埋首桌案,用功看書,偶爾會擡起袖子,蹭着面頰。他起身離去後,顏聽來到他的書案前,翻開他的書卷,便見裏頭墨跡暈開,濡濕一片。發着黃邊的水澤,暈過一圈又一圈,模糊的字跡,修修添添,都忘了次數。

蕭暮想着過去,想着歡聲笑語的蕭府一夕之間血流成河,想着哀聲遍布每一個角落時,銀白的月色輸給了沖天的火光,為醫幾代的莊穆蕭府在一場猛烈的大火裏,燒了一天一夜。

再見時,黑焦焦的灰燼,布滿視野,。風吹起,揚起無盡的塵埃,撲在面上,粘濕,花了半張臉。此後,繁榮的王都城內,沒了蕭府,沒了蕭家,有的只是随風飄散的思念和灰塵。

蕭暮澄澈的瞳眸裏,自那天起,便只看到了鋪天蓋地的血紅,聞不到腥味的顏色占據着他的眼,他仿佛又看到了父親母親在鬧市的街頭身首離異,鮮血噴灑了劊子手的雙手。他記得,他當時的右臉頰流滿了溫熱的血液。他難受地憋氣,因為刺鼻的血腥味,而不是伴随着他成長的熟悉藥香。

生活重歸安寧,他依舊在每個人平靜無瀾的眼睛裏,看到了偌大的家族被粗魯的官兵像趕着牲畜那般押到了嚴寒荒地。他們被下了禁令,今生不得踏進王城。

他們的生命無法在王城延續,只能衰敗在那個冷寂的地方。他唯一的奢望也就成了暮春枝頭最後點綴春意的一朵即将面臨凋零的殘花,終将歸于塵土,一去不返,就像春江的水,雖奔騰不息,卻逝水不回。

清露濕花燈,微風消蠟燭。

蕭暮像往常一樣,安靜地坐在月夜下看着一本本晦澀難懂的醫書。只有他自己明白,并非天資聰穎,而是他比那個總是在他跟前自稱為“師兄”的人更用功。

顏聽成天在他耳邊唧唧喳喳,第一眼見到顏聽,給他的印象可不是這樣。在他的心目中,顏聽應是那種沉穩老成,和人保持着一定間隔的高冷少年,而不是現在這個瓜兮兮,就只知道逗着他玩兒的輕浮幼稚孩童。

他想,既然顏聽那麽想聽他叫一聲師兄,那他就偏要将這聲“師兄”藏到海底,永遠沉淪在深不見底的深海,見不到日光,只能随着時間消磨。

顏聽說,你我師承顏老爺,我不僅在年齡上大你兩歲,也比你拜在他門下的時間要前,你理應叫我一聲師兄。

顏聽說得很是誠懇,他幾乎差點就硬着頭皮、心懷怨恨地依從喚他一聲師兄。“師兄”兩個字,哽着喉嚨,顯得沉重。但他至今沒有叫出口,這讓想聽上一聲師兄的顏聽怨念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顏聽抓着一大袋散發着微弱光亮的螢火蟲在他的窗前露出半顆腦袋,因為怕顏老爺聽得動靜,顏聽壓低着嗓音,小聲說:“蕭暮,走,我們一起去放螢火蟲。”

成群的螢火蟲聚焦着綠螢螢的“火苗”,照亮了顏聽躲在樹葉後的臉,稚氣未脫,卻已有了英挺的眉目。假以時日,注定是這王都城中風靡一時的美男子。

蕭暮不冷不熱地看他一眼,“那是女孩兒愛幹的事,我不去。”十歲的蕭暮第一次從嘴裏蹦噠出這麽多字,趴在綠樹粗枝上的顏聽生生愣住,他其實已經做好只聽他面無表情說一個字的準備了。

很多時候,不管顏聽在蕭暮跟前說得是如何的眉飛色舞,蕭暮基本上只回一個字,“哦”字是經常性的字眼,或者一個看“傻逼”的表情。

而扭頭盯着書卷的蕭暮亦是後知後覺,霍然擡頭,卻看到一張笑臉,那明目張膽的笑容中帶着幾分戲谑,顏聽說:“待字閨中也是女孩兒幹的事。”

“你——”蕭暮在昏黃的燭光裏瞪着顏聽,秀麗的臉瞬間紅成蘋果。

顏聽掩嘴偷笑,又一次問他:“那蕭閨女到底是去呢,還是繼續待字閨中?”

蕭暮恨恨地扔下書,向着樓下走去。

萱草滿庭芳。顏府的後院是一塊空地,半身高的雜草混合着不知名的野花,在月下散發着清香,茫茫夜色裏,兩個少年攜手同行。蕭暮甩開顏聽貼上來的手掌,明顯不悅。

顏聽仿佛沒有察覺,依舊将蕭暮的手拉得更緊,他說:“這樣才不會摔倒。”

蕭暮不信,硬是拼着力氣從顏聽掌心掙脫了被他握得發疼的手,然後直接摔倒進草叢,驚起無數栖身草尖的螢火蟲,星星點點,在他的頭頂飛越,像升起的星辰。

顏聽看着睡倒在草叢中的蕭暮,哈哈大笑,“叫你不聽老人言!”伸手将蕭暮拉起,只到他眉目的蕭暮借力站起的時候,直直撞了他的肩,順道在顏聽的右肩咬了一口,痛得顏聽怪叫,手一松,囚禁了螢火蟲的袋子掉在地上,湧出更多的螢火蟲飛向天際,有的繞着他們的周身前行,有的停駐在他們的頭上、肩上,将他們裝扮得瑩瑩發亮,他們仰着頭,靜靜看着眼前易逝的美景,有冰蟾臨空的冷然,也有風吹草動的溫和。

那一刻,蕭暮一慣面無表情的臉突然變得柔和,他的目光追随着起伏飛舞的螢火蟲,在抿得難插針的嘴角輕輕綻開了一個笑容。

瑰麗的桃花從遠方吹來,落進他的眼裏,洋洋灑灑在他身後鋪了一地落英。

顏聽側頭看他,欣喜他那不易令人察覺的小動作,顏聽朗朗的聲音揚起在無邊的夜景裏,他緩慢地敘說着,轉而換了低沉的音調:“世間其實有很多美好,只要用心,你就會看到。那些過去了的傷心往事,好比對待這些螢火蟲一樣,放任它們自由,讓它們去到一個屬于它們的地方。人就應該活在當下。蕭暮,你也可以做一個快樂無憂的孩子。你還有我、有爺爺,我們都能成為你今後的親人。不要抗拒我們對你的好,我們都是真心愛你的。如果你願意,你能成為我唯一的小師弟嗎?讓我能成為保護你的師兄?”

那年,蕭暮十歲,顏聽十二歲。

小小年紀,因為那一晚的月色,起舞不倦的螢火蟲,終于可以并肩而立,終于可以相依相偎。

像顏聽說的那般,他成為能護他的師兄,而他,便是那個可以被他捧起來,攏起手指小心對待的師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