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節
擡頭一看,秦沐正把他摟在懷裏,一雙璀璨如星的眼眸滿含笑意的望着他。曲硯回憶起之前兩人的床第親昵,面紅耳赤地扭過頭去準備穿衣服。
這就不理我了?秦沐卻不放過他,湊到耳旁幽幽的吐氣問道:是不是我太孟浪弄疼了你?只是我思慕已久,情難自禁。曲硯,你可喜歡我?
曲硯垂眸不看他,紅紅的耳尖卻洩露了一絲情愫。秦沐也不再逼問他,靜靜地拿起衣服替他穿上。握慣刀劍的手指帶着薄繭,靈巧的将皺成一團的衣帶理好系上。最後又圈住曲硯的腰身,把那條淡青色腰帶系緊。
秦沐跪坐在床邊笑:我這樣可像伺候夫婿的女子?
曲硯跨下床來正要喝茶,聽他一說,一口茶差點嗆進喉嚨。
他狼狽的咳嗽了幾聲,秦沐也下來了,站在他身後替他拍背順氣。
曲硯回過頭看他,眼角微微泛紅:嘉林,我……
嗯,什麽?秦沐耐心的等着他的話。
曲硯深深地看着他,半晌才扭過頭開口:你剛才做的很好,我、我沒有不适……
越說聲音越低了,秦沐嘴角的笑越來越大,他上前一把抱住曲硯,感覺他的身子僵了一下,随即又放松下去,輕輕靠在自己的肩頭。
門外傳來輕扣,曲硯一下子從秦沐懷裏站直,走到門邊拉開一條縫隙。
紫檀的聲音傳了進來,低聲說着什麽,曲硯應了後關上門對秦沐說:茶莊上有點帳目不清楚,我得先去查看一下。嘉林可有住處?要不要跟我一道去?
秦沐搖頭:我在全悅客棧住,你別太累着,明日我再來找你。
說着又湊近了在曲硯唇上啄了一口,笑道:曲公子莫忘了奴家就是。
曲硯一愣,摸摸嘴唇也露出一個淡淡的笑來。
明日要下大雨,你出門別忘了帶傘。
秦沐好奇:你還會看天象?
曲硯笑而不答,拉開門出去了。
掐着時間,秦沐沒多久也悄悄離開承笑館,跟着一輛馬車前行。
那馬車不快不慢地往蘭麝茶莊走去,秦沐一路跟在後面,無人察覺。直到茶莊門口,秦沐看着曲硯從車裏下來,才偷偷松一口氣,繼而又有些惆悵。
若曲硯與那曲将軍沒有關系,為什麽要委托玄機樓查案呢?
秦沐躍上隔壁房子的屋頂,在月色下凝神思索。忽然茶莊後院的一個角門吱呀打開,一頂綠呢軟轎擡了出來。
秦沐直覺的跟了上去,那四個擡轎的與轎夫不同,皆是身高體壯的目露精光的男人,一路擡着轎子走的又快又穩。
秦沐跟着他們穿過白日裏和曲硯逛過的熱鬧街市,接着又走進了靠近皇城的和坊,這裏住的都是皇親國戚朝廷重臣,秦沐越跟心跳越快,他隐約察覺自己會查到一些的東西。
轎子最後拐了個彎,消失在一條偏僻巷道裏,秦沐追過去,發現是所大宅門戶。
他沿着高牆查看,走到折角處一拐,兩只威武的石獅和朱漆大門撞進眼裏來。
秦沐一擡頭,門上并無匾額,只有燈籠上寫着碩大的一個九字。
他站在那個燈籠下沉默許久,最後反身一躍,幾個起落便消失不見了。
牙還是疼,先更一點。請大家回帖給牙疼的旺財做動力吧!汪!
這一日是皇後壽辰,早朝過後皇帝的賀禮先到了朝陽宮裏,随後便是國舅爺及朝中親貴的壽禮,不僅後宮嫔妃,留在京中的皇子公主都要進宮朝賀,一時間朝陽宮內滿是花團錦簇雲鬓華裳。
皇後賞賜了前來賀壽的各宮嫔妃和命婦,勞神半日覺得有些疲乏,捏着鼻梁提神。旁邊的女官是伺候慣了的,見皇後擡手便上前來替她揉肩,輕言細語道:娘娘想是累了,好在人都到的差不多了,要不要歇會兒?
皇後搖搖頭,嵌金珍珠耳墜子也跟着搖晃,問道:太子回來了嗎?
女官答:回娘娘,今兒太廟已修繕完畢,要請祖先靈位入廟,禮法繁複,殿下一時半會兒趕不過來。晚上一定會來請安的。
嗯。皇後端起手邊的茶,華麗莊重的朝服壓的人行動不便:伺候本宮更衣吧。
女官遲疑了一下:娘娘,陛下還沒過來……
皇後漫不經心的用碗蓋撇着浮沫,淡淡說到:陛下國事繁忙,不會來的。
說着她放下茶,輕輕摸了摸自己的發鬓,那裏已有絲絲白發。深宮歲月催人老,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一颦一笑都能讓皇帝注目的女子了。
話音剛落,殿外有執事太監高聲通傳:陛下駕到!
皇後微微吃驚,很快又恢複了儀态萬方的姿态,女官扶起皇後行至朝陽宮門外迎駕。
穿着明黃衣袍的皇帝從龍辇上下來,皇後及身後宮人齊齊拜倒山呼萬歲。
平身吧。皇帝向後招了招手,龍辇後方停着一輛轎子,侍從掀開簾子請裏面的人下來。
皇後不動聲色的看着那青年男子,他慢慢走近了,穿着親王服飾,佩玉系冠面容俊逸,行到皇後五步外恭敬跪下行皇子大禮。
皇帝子嗣雖多,但留在京城內的不過三位這一日是皇後壽辰,早朝過後皇帝的賀禮先到了朝陽宮裏,随後便是國舅爺及朝中親貴的壽禮,不僅後宮嫔妃,留在京中的皇子公主都要進宮朝賀,一時間朝陽宮內滿是花團錦簇雲鬓華裳。
皇後賞賜了前來賀壽的各宮嫔妃和命婦,勞神半日覺得有些疲乏,捏着鼻梁提神。旁邊的女官是伺候慣了的,見皇後擡手便上前來替她揉肩,輕言細語道:娘娘想是累了,好在人都到的差不多了,要不要歇會兒?
皇後搖搖頭,嵌金珍珠耳墜子也跟着搖晃,問道:太子回來了嗎?
女官答:回娘娘,今兒太廟已修繕完畢,要請祖先靈位入廟,禮法繁複,殿下一時半會兒趕不過來。晚上一定會來請安的。
嗯。皇後端起手邊的茶,華麗莊重的朝服壓的人行動不便:伺候本宮更衣吧。
女官遲疑了一下:娘娘,陛下還沒過來……
皇後漫不經心的用碗蓋撇着浮沫,淡淡說到:陛下國事繁忙,不會來的。
說着她放下茶,輕輕摸了摸自己的發鬓,那裏已有絲絲白發。深宮歲月催人老,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一颦一笑都能讓皇帝注目的女子了。
話音剛落,殿外有執事太監高聲通傳:陛下駕到!
皇後微微吃驚,很快又恢複了儀态萬方的姿态,女官扶起皇後行至朝陽宮門外迎駕。
穿着明黃衣袍的皇帝從龍辇上下來,皇後及身後宮人齊齊拜倒山呼萬歲。
平身吧。皇帝向後招了招手,龍辇後方停着一輛轎子,侍從掀開簾子請裏面的人下來。
皇後不動聲色的看着那青年男子,他慢慢走近了,穿着親王服飾,佩玉系冠面容俊逸,行到皇後五步外恭敬跪下行皇子大禮。
皇帝子嗣雖多,但留在京城內的不過三位公主,幾位親王均在封地,無诏不得入京。這人身着親王服飾又會是誰?
炎兒恭請母後金安。男子俯首低眉将大禮行完後站起身。皇後終于恍然大悟。
這是那個體弱多病一年見不了兩三次的老九。除了太子,皇帝只留了這個皇子在身邊,對外稱方便養病。
可皇帝真有這麽心疼這個九子嗎?二十多歲的人了,未賜婚不說,連親王封號都沒下旨禦定,衆人只好把個九王爺挂在嘴邊稱呼,不尴不尬。
雖然他從不涉政深居簡出,但皇後每每想起他總要多琢磨一陣子。
她從豆蔻少女變成心有城府的一國之母,早已習慣凡事推算再三。君威難測,她要确保她的太子無任何後顧之憂。
九王爺向皇後奉上壽禮,又破天荒在朝陽宮內陪着父皇母後喝了會兒茶,這才告退回王府。
看着九王爺出了宮,皇後才試探着問道:陛下,臣妾聽聞劉老将軍已回京,可是北遼戰事吃緊?
皇帝拈了顆墨玉棋子往棋枰上一放:是有點,據探子回報這次他們聚集了二十萬人馬陸續進入邊境,野心不小。
皇後有些憂心:如此說來的确緊迫,劉老将軍年事已高,大戰用人之際不如啓用幾個新人,也好替陛下分憂。
朕已派了朔風與劉将軍一同出征。如果你要說的是國舅家那兩個孩子,就算了。戰場無情,瞬息萬變,贻誤軍情可不是鬧着玩的。皇帝淡淡的看了她一眼,皇後心中如冰錐刺入,寒涼徹骨,她不敢再多說,垂眸親自替皇帝把茶加滿。
見皇後不再吭聲,皇帝輕嘆了口氣,低聲說到:你不用擔心,朔風是朕留給太子的寶刀,劉将軍老了,尚将軍不夠機智,以後總要有個人替朕守着太子,守着天下。
入夜時分,載着九王爺的車架停在了王府裏,九王爺下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