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節
得而知。”
雲绮看着那畫扇上的樓閣,總覺得在哪裏見過。她想了半天,才想起一個繪本上的神怪故事。秦縣君那頁的插畫與畫上的景物一模一樣,可惜故事卻不記得了。
這事也不算什麽說不得的事,雲绮直接問道:“我瞧着像是話本裏的插畫,一個名叫秦縣君的志怪話本裏便有這麽張圖。”
沒想到那二人都沒聽過這故事,還想請她說給他們聽。知道雲绮是忘了之後,衛瑜還有些失落。
雲绮安慰道:“志怪故事大多有原型,就是人是假的,小樓總在吧未必是同一個,但總得有像的東西,才好往裏添些怪力亂神的故事。”
掌故與志怪故事差得不遠,全看有沒有杜撰出來的鬼神罷了。
李修齊聞言瞪大雙眼:“在,确實有個很像的小樓在山裏。只是山裏的霧氣邪得很,小人去過一次倒将夫人給的桃木手繩丢了,再去便怎麽也找不到了。”
帳中噩夢
像志怪故事一樣,回去的路也許需要什麽東西才能打開。
“什麽樣子的手繩?”
雲绮話音剛落,衛瑜便看向李修齊,等着他回話。
隋書洞獻傳中的樵夫觀童子下棋,再下山已是數百年後。李修齊雖覺得靈霧山邪門,卻怎麽也不會想到她想問的事更離奇。
李捕快覺得怪,但還是說了:“雲姑娘,這其實也沒什麽好問的。不過是紅麻線穿桃木珠子的手繩,想來是秦夫人在哪買來願我一路平安的。細紅繩穿着顆桃木珠子,手繩編成平結,還拿小木珠子打了個活扣。”
那個款式正是手繩流行的基礎款,網購興起時期的大衆審美款、景區紀念品常用樣式之一。
雲绮還是沒死心,問李修齊那紅繩的工藝如何,是否精細。
李修齊想了片刻道:“木珠打磨得還算光滑,只是那紅繩怪了些。摸着像細麻線,織得也精細,只是拿什麽處理過才那麽結實耐磨……路上烤火時火苗燎到手繩,我竟聞到一股說不出的刺鼻味,把麻線燒着的氣味都給遮住了。”
說不出的刺鼻味……不就是仿麻線的化纖編織線,化工産品燃燒後特有的氣味嘛。現代工業産品無疑了。
她這麽想着,還真沒想通回去的路怎麽才能開。
折扇上的山水一角,其實就是雲绮跌近溪水前看到的。但是第二天她再回這裏找自己的東西,像來時一樣沒看到任何樓閣。
衛瑜只當雲绮是想得入了神,嘆氣道:“這是我的事,绮娘也不必太耗神了。立秋前便要安置不少人,你自己便有一堆事了。”
他對李修齊道:“我先送雲姑娘回去歇息,她不能再受累了。”
李捕快犯了難,身子往前傾了傾,卻也沒直接阻攔:“雲姑娘自然是得歇息。只是她家雖在桃花巷,前些天卻已不常在家中。事發時雲姑娘家中無人,自然也就沒人幫滅火了。先生不也看到她家房子塌了——”
衛瑜向巷口看了一眼,沒多久秦文達就不知在哪取了個帳篷來。
雲绮接過帳篷,抱着它回到自己幾乎只剩院牆的小宅。杠杆都有相似之處,這帳篷也一樣。沒多久,她便将帳篷鋪好平躺了進去。
帳篷布是拿粗棉縫制的,雖然不結實但柔軟輕透。火災後下的那場雨讓空氣好了不少,雲绮還聞到了苔藓的清香。
很快就能恢複吧。她這樣想着,不知什麽時候便閉上了雙眼。
疲勞時白日小憩在快活不過,只是……雲绮蹬了一下腳。很好,頂到帳篷的邊緣了。她只好往上移動了半尺,再一次找到了躺兒童帳篷的感覺。如果這是在現代,哪怕腳尖把帳篷戳出窟窿,雲绮也要在帳篷裏伸個懶腰。
睡得不熟時最容易入夢,所以她又夢到了那天晚上。來到這個時代的那個晚上。
雲绮像回憶一樣重複着之前做過的事,挂斷電話、尋找附近的居民,被動物吓到跌進溪水。她還是沒能在記憶裏找到那小樓,踩着水逃到有火光的地方。
與那天一樣,雲绮說了句“我這運氣也夠好”,幾乎是逃到了篝火旁。
那個人本該是黛黛,衣飾也沒有半分差別。可她一回頭……那竟是一具森白的骷髅,眼中還冒着幽幽鬼火。
璎珞眼睛裏還映着黛黛背對夢境之主、尚在熟睡的身影,對那骷髅道:“黛黛夫人!夫人!有人來了,您總得讓她在這裏躲躲。這天怪冷的,她身上衣服都濕了。”
雲绮吓得一個鯉魚打挺,伴随着嘶地一聲,她從睡夢中醒了過來。因為一個噩夢,嶄新的帳篷就那麽被蹬破了。雲绮驚魂未定,總覺得帳篷外有鬼盯着,或一掀開帳篷布便有人探頭看自己。
她做了半天心理建設,終于爬出帳篷,準備去尋針線好的娘子幫忙。
帳篷外日光西斜,已是申時了。夏日快過去了,白日自然也越來短,沒幾個時辰天都要黑了。
正在這時,之前有一面之緣的劉五辛在外面敲門,邊敲門邊道:“雲姑娘,我是之前來送東西的劉五辛——長公主殿下那的人都忙,我便來跑腿請你去殿下府上了。再不去天黑了,在斷壁殘垣中歇息也怪吓人的。”
想起自己之前做的噩夢,雲绮沒怎麽猶豫便應下,與劉五辛一道乘車去了長公主府。劉五辛以為她是個膽大的,調笑了幾句才打開車上的食盒,塞給雲绮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
民女心事
食盒裏除了姜湯、兩碗桂花飯,還有些炙肉、河鮮為底熬的筍幹湯之類。
“唉,這手藝也算不得多好。若是當年……哪裏輪得到我當廚娘呢。也就吃飽飯沒幾年的吃過我的菜,還能把我認成大家的廚娘了。”劉五辛唏噓幾句後将飯菜擺好,“本想拿幹貝、青筍與大骨湯等物好好炖鍋嫩豆腐,不失豆香與滑嫩才好,可思來想去還是怕賣弄不成反倒弄巧成拙,只做些尋常菜肴便罷了。”
雲绮見劉五辛只吃那碗桂花飯,忍不住問道:“劉嬸怎麽幹吃飯,都不夾一筷子菜的?”
劉五辛詫異地擡眼看了她一眼:“還能為了什麽呢。不說長公主府上貴人多,便是在自家公子府上也得少食葷腥,不能沖撞了主家。”
聽了她這話,雲绮一下就想起了常住長公主府的江月影。某人休假時可是用泡椒鳳爪提神的,希望她能挺住,希望她開心。
雲绮在心裏留了滴鱷魚淚,吃些炙肉後便拿湯裏的筍幹下飯。到底還是聽進了劉五辛的話。
到長公主府時已入夜了。
劉五辛引路時道:“長公主府收留了不少民女,她們住得離門房、粗使仆役們近,火災後管事也不敢給這些人太多蠟燭,這樣一來外人只得天色一晚便睡下,反倒省去不少口舌之争。”
雲绮在穿過花園時又看着那片蔓金苔,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險些沒聽見劉五辛的話。不過……
她有些不解:“口舌之争?長公主手下的人怎麽也會先将人挑過一遍,要争執也不會挑在此時此地吧。”
多沒眼色的人才會在金枝玉葉、恩人的府中報昔日舊怨抑或是挑肥揀瘦呢。
前面的人嘆氣道:“唉,還不是長公主殿□□恤民女。男丁那邊修路、修築房屋本就能養活不少沒生計的,倒是女子這邊麻煩不少。嫁給窮漢的婦人、貧家的女兒倒也不懼抛頭露面,總歸在哪也都是讨生活。貴女們暫住在內院,也不愁生計。倒是這些不上不下、識文斷字的小家女……”
雲绮明白了:“高不成低不就?”
劉五辛想得多,頭都不回地繼續說道:“唉,可不是嘛。這樣一來,長公主的苦心能有多少人明白?縣令大人已經請冰人為她們說親,嫁出去也是安置了。有意婚嫁的姑娘家,一及笄便不是定親便是出嫁了,這些姑娘大多是家中長輩疼愛想多留幾年的。”
雲绮哪能不明白她話裏的意思:“就是這些姑娘家想為她們尋如意郎君,現在也不會随口應了哪家的求親。之前都沒尋着看上的,急着嫁女兒更尋不到良人。這樣一來,長公主殿下确實為難。安陽縣無妻之人衆多,縣令大人不過是盡一地父母官之責,殿下總不能替她們說不嫁。”
劉五辛接過話頭道:“可不是,連長公主殿下也只能說在裏面選女工,先給她們時間緩緩了。織個頭巾、打個絡子,縫衣做飯,誰不會呢?都是不值錢的活計。像李娘子那樣手巧,織的縫的編的能叫人心甘情願掏錢買的娘子,能有幾個了?便是有婦人不想做,嫌累想尋人代勞,夫家也會斥責她,總會省下那幾文錢的。”
不知哪顆樹上的蟬在鳴叫,月光下的小路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