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快接住我!”
橋小夏簡直哼着歌出門, 別提多開心了。
一出宮門口,就看見沈黎在等着她,橋小夏小跑着道:“快接住我!”
沈黎笑的無奈,把橋小夏抱懷裏:“宮裏的事我都聽說了, 不錯。”
“會給你惹麻煩嗎?”
“咱們倆的麻煩還少嗎?”
他們夫婦倆相視一笑, 倒是一點都不在乎。
這次之後, 倒是風平浪靜了不少, 二公主不再想着嫁人, 聽說去禪院靜修, 給太後祈福。
反正不管真假, 都要搬到城郊。
不少人心裏暗暗敬佩橋小夏, 但又不敢說出來。
如今京城女子, 幾乎分為兩派, 一派覺得橋小夏這樣行事,頗有些俠氣, 若是女子都能像她這般,誰還能欺負女人。
可另一部分認為橋小夏離經叛道, 根本不是什麽好女子。
橋小夏不管別人怎麽說, 專門宴請了一位小姐上門品果酒。
萬奇國的禮儀,若是邀請人吃宴席,那是點頭之交,有利益往來。
若是請人喝茶則算是友人,閑聊聚會。
可請人喝酒,雖說喝的是果酒,也該是極為熟稔的閨中密友。畢竟酒這東西,喝多了醜态 · 百出,哪個女子敢邀請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
橋小夏卻敢, 她邀請這位便是直接到太後面前為她求情的傻姑娘齊婉閣。
Advertisement
聽她的姓氏就知道,這位跟皇家也有關系。
不然能在太後面前搭上話。
之前說過,萬奇國的皇親國戚極難封侯,其中一個侯爺也就是齊書榕的父親,在先皇在世的時候過的戰戰兢兢。
而這位齊婉閣的父親更是局外人,除了皇家家宴以外,很難看到他的身影。
齊婉閣父親名頭卻有些吓人,被先皇封為王爺,賜號靜安。
靜安一般用于皇室女子,作為公主,郡主的封號。
現在用在齊婉閣父親頭上,頗有些滑稽。
所以他這王爺的名頭有名無實,連封地都沒有,純屬先皇當初故意惡心他。
沒辦法,這要數的話關系比較亂。
靜安王爺的父親跟先皇父親一輩,同父異母,兩個母親的關系極為惡劣。
當初靜安王爺的父親還有個哥哥,那個哥哥也算驚才絕豔,可惜哥哥一家都死的早。
之後才讓先皇父親,太後的丈夫坐上皇位。
這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早就沒有人追究。
也就是先皇還記恨當年自己父親不受寵的事,故意給靜安王爺這個稱號。不過歷史上小心眼的皇上多的是,也不在乎多一個他。
但是先皇牢牢把持超綱,齊婉閣父親只能笑着接受這個稱呼,但私下卻跟齊婉閣說,你叔祖父要是在的話,咱們家必然風風光光。
可惜年代太久遠,齊婉閣當然不當回事。
他們一家人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行,但沒想到齊婉閣竟然直接去皇宮求情。
要知道她自己都不怎麽去皇宮,這麽一去可把靜安王爺吓壞了,他就這麽一個女兒,連個兒子都不敢生,就怕家裏惹出大禍。
如今可好,直接惹到太後那,也是自己閨女傻,不知道如今太後當年的心狠手辣。
好在現在是小皇帝齊迎坐在皇位上,太後懶得搭理他們,要是換做先皇,或者三皇子,那就完蛋了。
這次接到橋小夏的邀請,齊婉閣是歡歡喜喜的去了,但靜安王爺卻害怕的很,只讓她差不多就行,別真的傻乎乎喝酒。
沈家花園,這次來的客人不多,只有 · 季雅詩跟另一個大學士孫女祝萱前來。
皆是跟橋小夏關系不錯的女子。
齊婉閣到的時候,忍不住道:“早就聽聞你們的名聲,這次終于見到了。”
傻丫頭開心的很,不過其餘三個小姐妹倒是對視一眼。
普通大臣家的貴女都能彼此往來,靜安王爺那裏不同,不是逢年過節,幾乎都不出門。
就連上次的秋狩宴,皆是閉門不出。
想想就心疼十六歲的齊婉閣。
“婉閣小姐,快過來坐,咱們多聊聊,也就認識了。”祝萱朝她招手。
橋小夏也道:“咱們是小聚,不用拘謹。”
她們稱呼齊婉閣為婉閣小姐,皆因皇上并未給靜安王爺子女封號,只有這個稱呼最為穩妥。
等到太陽西下,焦急的靜安王爺在門口急的直跺腳,就見丫鬟帶着喝醉了的齊婉閣回來。
眼看她身邊還有沈家的人,靜安王爺強忍着沒生氣。
“今天婉閣小姐高興,故而多喝了兩杯。我家夫人向王爺讨個請求,還是不要罰婉閣小姐了。”沈家跟來的是橋小夏身邊大丫鬟春杏,态度真摯客氣的很,而且又避開靜安兩個字,讓王爺舒心不少。
這次聚會之後,她們四個人倒是經常聚在一塊。
郭忠看見沈黎從皇宮出來,忍不住道:“管管你家上媳婦,天天帶着我娘子喝酒踏青游玩,我回家都見不到娘子。”
沈黎淡淡看他一眼:“之前還沒找你算賬。”
郭忠啞言,橋小夏肯定把那些事都告訴沈黎,只能裝作強硬:“算賬之前先把銀子還我,當時玉佩都給你娘子了好嗎?”
沈黎不理他,只留了一句:“會還的,還個大的。”
回到家中,沈黎發現自己遇到跟郭忠一樣的困境,那就是娘子不見了。
沈黎頗有些頭疼,只能去看孩子們,誰知道兩個孩子也被帶走。
沈黎下意識皺眉:“夫人去什麽地方?”
管家趕緊答:“聽說今天有海外來的客商,夫人帶着孩子去買東西了。”
海外來的客商約莫三四年來一次,是比較稀奇。
沈黎直接去集市上找人,橋小夏見他來了,立刻道:“快,把這些都買完。”
橋小夏指的東西很奇怪,看着圓滾滾的,但橋小夏卻驚喜的很。
雖然出門的時候的她帶錢了,但賣光這些東西,卻根本 · 不夠。
是的,橋小夏要買光幾乎半個船的東西。
這讓客商幾乎吓得不行,一個女子而已,哪有那麽多錢。
橋小夏剛想讓人回去取錢,正好就碰上沈黎。
看着這些東西幾乎都不認識,沈黎問道:“你買這些東西要做什麽。”
“自然有用。”橋小夏幾乎欣喜般抱住眼前的紅薯跟土豆,“這些東西可以讓百姓在災年不會鬧饑荒。”
這個話讓沈黎不敢置信的看過去。
災年還不鬧饑荒,怎麽可能?
“我們必須全部買下來,培育好種子,不然這些東西直接吃掉就太浪費了。”
雖然橋小夏也很想吃,天知道她多想念烤紅薯跟薯片的味道。
這些東西不能浪費,約莫四五百斤的紅薯跟土豆,必須全都培育成種苗。
他們說話聲音極低,倒不是怕百姓們聽見,只是沒有好的育苗手段,這些東西放在他們手裏只是一時的食物而已。
沈黎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立刻跟橋小夏一起,把海外客商船上能買的東西都買了。
海外客商人都傻了,他們三四年來一次,帶來的貨物多半沒人喜歡,到最後才能賣出去。
他們過來主要是用黃金購買萬奇國的絲綢跟瓷器,這些東西在他們那邊大受歡迎。
這還是他出海五次以來,第一次賣東西這麽快。
瞧着橋小夏跟沈黎都的都是食物,海外客商又把自己家鄉一包種子遞過來:“你們看看這些有需要的話,可以送你們。”
這種別扭的萬奇國官話,還是橋小夏聽了好久才辨認出來。
總覺得他們的話像是葡萄牙語,當然了橋小夏也不确定。
暫時不用管他們是哪裏來的,有種子是好事的,想想海外高産的土豆,紅薯,辣椒,西紅樹。
最好再引進一點海外的奶牛過來,那也是好東西。
等東西拉到城郊的別莊,橋小夏興奮的不行,拉着沈黎道:“你知道這些東西多高産多好養嗎?只要苗苗出來,随便種到地裏,明年等着收獲就行。”
沈黎還沒見過如此神奇的農作物,他之前在鄉下雖然不種田,也是看過別人勞作的,哪有橋小夏說的這麽簡單。
可是橋小夏身上的奇跡他還看的少嗎?
橋小夏終于知道為什麽所有種 · 田文,基建文,都會選擇種這兩個農作物,實在是太好養活了。
只有經歷過古代,才能知道這裏的食物有多貧瘠。
靠天吃飯都是好的,有時候就一個伺候不好,一年的收成就沒了。
簡直太可怕了。
沈家夫婦在碼頭的大肆采購,引來不少人關注。
京城府尹在家裏忍不住冷笑:“果然是沒見識的鄉下人,不過是幾個海外來的客商,值得他們買那麽多東西?咱們京城人士,誰沒見過海外的商人?”
之前京城府尹跟沈家就不對付,只要是因為這府尹是三皇子的人。
三皇子出事的時候,這位府尹沒有摻和,也就不能被換下來。
事發之後,這位府尹知道小皇帝那邊不會接納他,轉而投靠了太後。
跟沈家自然更加不和。
上次橋小夏故意在太後面前提什麽京城府尹,也是因為這事。
京城府尹想到太後娘娘的命令,自然也起了報複之心。
只要沈家不好過,那他就好過。
府尹的小妾跟着嘲笑:“是啊,就是沒見識,聽說他們買了一堆堆土疙瘩回去,這是沒見過吃的嗎?”
“既然他們沒見過好東西,本官就讓他們開開眼。”府尹推開小妾,直接往主屋走,他要讓自己夫人辦個宴會,最好能羞辱一下橋小夏跟沈黎。
看他們在京城還敢這樣張狂?他們劉家五代為官,不比這個沒底蘊的沈家強?
小妾看着府尹又去找夫人,氣的直跺腳。
可惜自己只是個妾室,辦宴會的事自然輪不到她,不然哪有那個老女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