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兩個版本
談及感情私事湯鳳便沒有止住了話頭, 知道他無意在這場争鬥中扯上自己的婚姻倒是看清了他的底線,相交起來也算更安心一些。
“小皇帝既然把算盤打到你婚事上來,你又該如何拒絕呢?”如果以他的角度去拒絕, 難免讓小皇帝對他更不放心。可若是為了拒絕一門婚事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 他又斷然做不出來。湯鳳倒是想看看他有什麽好辦法可以躲過這一劫。
怎知,他厲眉一揚, 拱手一拜:“所以我才來拜訪娘娘啊,由你出面是最妥帖的了。”
湯鳳端茶的手一頓:“……”
“下個月便是新年, 陛下定然會迎你回宮過節, 到時候我想辦法讓清河侯夫人帶着女兒進宮,宴席上你只要對李姑娘多加贊賞表示親厚, 陛下就不會再放心把她嫁給我了。”
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盤,利用她與陛下之間的矛盾來挑黃這門婚事。果然是高手, 殺人都不見血的。
“你就不怕激化我與他的矛盾會害了我的性命?他現在可是天子,找個理由殺我未嘗不可。”湯鳳重重地放下茶盞, 冷下了臉。
她向來不喜歡替人當靶子,也容不得別人來算計他。
馮弦機道:“他殺不了你。有我在, 你可以安安穩穩地當一輩子的皇貴太妃。”
湯鳳心中一跳,面上卻還是那般冷淡, 輕笑一聲:“我如何信你?”
“以後那些争權奪利的事情你大可以離得遠遠的, 我保證血不會濺到你身上來。”說這話的時候,他看着她的眼睛, 篤定又自信,“從你出宮後的那一天起,你便可以做回自己,不用再是那個戴着冷冰冰面具的寵妃了。”
“你說這些我就能信你了?”她有點找不回自己的聲音,像是陷入了一個岩洞裏面, 四周都是回響,卻不知聲音從哪裏出來的。
“若我并非真心,就不會讓雷暮守在你周圍了。”
“可他說的是受你府中溫先生的指派。”湯鳳還記得那晚雷暮現身保護她的時候,她問了。
馮弦機道:“他是我麾下最受器重的小将,你以為誰都可以派得動嗎?”
“這麽說,是你讓他騙我的?”
Advertisement
他忽然不自在地薅了薅自己的胡子,有些支吾地道:“我擔心你會不接受,提前給自己找個臺階下比較好。”
論心機城府,自保能力,她算是不讓須眉。這樣的多此一舉他并不能保證會不會被她接受,會不會帶來誤會,以為他是在監督她的舉動。可是出發平叛前,他還是找來了雷暮,鄭重地将她的安全托付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小将。雖然知道他咋咋呼呼,但一旦給他下了命令,他一定會豁出命去保護她。
湯鳳放在膝蓋上的手緩緩地蜷縮了起來,指尖收緊,整個人都沉默了下來。
“為什麽要這樣幫我?”她喃喃地道,“我是聲名狼藉的壞人,人人都想我趕緊消失,你為什麽會跟他們不一樣?”
為什麽不跟別人一樣?這個問題,馮弦機在西南的時候也問過自己。為什麽獨獨對她有別樣的感情?看不見她做的那些陰狠歹毒的事情,無視因她而帶給別人抄家滅族的慘禍……在他的印象裏,她好像就應該是那個高高在上俯視衆生的女人,不必為衆生的苦痛而背負責任,不必走下神壇與民共苦。
養心殿外,他喊出“宋旖旎”這三個字的時候的确是在試探她。可她當時是什麽反應?驚訝、詫異、不可置信,然後給了他一個無所顧忌的笑容,絲毫沒有被戳破往事的窘迫,反而昂着頭顱迎接他的刁難。
馮弦機不太喜歡跟女人打交道,也不擅長跟女人争鬥。可面對她的時候,心底就是有一股怎麽都按捺不下去的沖動,他享受跟她的刀來劍往,樂此不疲。
“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你張狂,而我卻覺得你脆弱?”他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不像是回答她倒像是回答了自己。
湯鳳以為自己幻聽了,脆弱?他竟然覺得她是脆弱的?
“你——”她豎起手指指着他,眉毛擰成了一個結,話都說不利索了。
她一臉怒容地盯着他,雙頰飛上了兩片紅暈。從旁人的角度看就是她生氣了,恨不得逮住他的胳膊咬下一塊肉來。可在馮弦機的眼底一切又不一樣了,她瞪得銅鈴般大的眼睛裏明明一絲怒意也沒有,到讓他看出了幾分笑意和窘迫。
看吧,他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與常人背道而馳了。
最後,馮弦機是被湯鳳趕出去的。滾出去之前,他還不忘提醒她,記得幫她料理一下李家姑娘的事。
湯鳳随手抓起了一本書,不由分說地就朝他砸去。
他是槍林箭雨裏闖不來的猛将,輕而易舉便抓住了橫空飛來的書,拿在手裏晃了晃示威,大笑着闊步離去。
湯鳳坐在榻上,愣得半天都回不了神。等過了一會兒,卻突然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下子,連眉梢染了笑意。
蓮藕收着用過的茶盞,回頭朝西南王離去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由暗自敬佩。
——
年關将至,京城各大戲班都排了新戲吸引票友,待一開鑼,才發現是一出映射前朝寵妃陷害忠臣最終導致其女兒嫁給了地痞流氓的故事。
百姓都有獵奇之心,有人敢把這樣的故事搬到臺面上來講,正好戳中了衆人窺視皇家秘辛的心,一時間戲院人潮湧動,一票難求。
沒過幾天,大街小巷的話題就集中在了這場戲上面,走到哪裏都能聽見有人探讨争論的聲音。有朝臣聽說了,也換了裝進了戲院,一進去才發現似乎同僚還不少。大人們都默契地沒有打招呼,悄悄落了座,準備看這戲到底是怎麽演出來的。
大多數的戲院排的是宋仁出手的本子,裏面将奸妃刻畫成了一個每日以淩虐宮人為樂的殘暴形象,不僅如此,她還尤其喜歡幹涉朝政,皇帝在她的影響下做了不少坑害百姓之事。忠臣上書直谏,要求懲處奸妃,怎奈皇帝維護,痛斥了忠臣一頓。消息傳到了奸妃耳中,她記恨在心,設計讓皇帝賜婚,逼迫忠臣的女兒嫁給一地痞流氓。從此之後,其女兒一直生活在婆家的淩虐慢待當中,沒過兩年,被婆家活活餓死在病床上。
演到此處,戲院裏群情激憤,有人開始罵罵咧咧。
下半場,忠臣得知女兒去世的消息,激動異常,上書為女兒求取公道。沒想到折子又被奸妃攔了下來,無法上達天聽。有冤無門訴,忠臣走投無路,某一日素服上朝,在皇帝面前痛哭陳情之後,一頭撞死在了大殿的梁柱上。
悲劇,永遠是最戳中人心的,它會讓人心緒難平、久久不能忘懷。宋仁打的便是賣慘的主意,不必在戲中為自己安排一個百姓們喜聞樂見的伸冤成功的劇情,就是要這樣留白,引得衆人發散聯想,再将故事裏的感情移到現實人物上,轉嫁他們的悲憤。
這一招,稱之為“以退為進”。
沒過兩天,經過刻意的引導,衆人已經将戲中的奸妃與皇貴太妃聯系了起來,私底下咒罵她的不在少數。當然,宋仁的女兒當年嫁給一無名之輩的事情百姓們更是忘不了,經過有心人的一番打聽,發現果然如戲本所言,宋家小姐竟然被一青樓女子給欺負回了娘家,如今整日以淚洗面呢。
“作孽啊,好好一姑娘就這麽被毀了。”
“是啊,這等壞人姻緣的事要做,真是不怕遭報應。”
“這已經算好的了!我聽說服侍她的奴才有被活活打死的,還有被做成人彘的,下場何等慘烈!”
“不僅如此,當年先帝為了她修建的鳳凰臺花費之巨,可以供整個京城的人嚼用兩年有餘了。足以想見其日常奢靡程度!”
“據說,徐家被抄家滅門也是她的緣故,徐相不知怎麽得罪了她,被她記恨在心,一個通敵賣國的帽子就扣過去了!”
種種言論,不一而足。
這樣的輿論發酵了兩天,消息都傳到宮裏面去了。
“陛下,此種不切實際的言論有辱皇室尊嚴體面,更辱沒了先帝聖名,臣認為應該捉拿戲院等人,殺雞儆猴,斷了悠悠之口。”周遂之向皇帝進言。
小皇帝心裏正爽呢,終于也輪到有人站出來罵湯鳳了,且都是他平日裏不敢罵出口的,他怎會下旨制止?高興還來不及呢。
小皇帝裝模作樣地表示為難:“堵不如疏,朕雖然是天子但是也難以管住天下人的口舌,若禁言了事,免不得讓百姓以為朕不是能納谏之人。再說了,戲院不過是排了一出戲,沒有點名道姓,若是拿了人,豈不是在對號入座不打自招?”
周遂之皺眉,這絕對不是意外事件,定然是有人在後面着力策劃。觀小皇帝的神色,他絕不會插手此事了。
周遂之心下嘆息,回家便對夫人道:“陛下的品性,決不能勝任這個位置。皇室內部如何争鬥都不能擺在明面上來,一旦讓百姓認為皇室中人都是勾心鬥角、貪圖享樂之人,百姓對皇室還有何敬畏?陛下作為天子,還有何尊嚴可維護?我今天向他谏言,并非只是想保護公主,也有維護局面穩定的意圖。可惜他看不懂也聽不進,全然迷失在了私人恩怨裏面。”
周夫人抱着胳膊冷笑不已:“豎子不堪重任,也妄想與公主一較高下。”王室當年遭遇傾覆之禍,可公主卻能隐忍這麽多年,豈是皇帝小兒能比較的?
“輿論能殺人于無形,此事我們必須得插手了。若這樣放任下去,公主的名聲更是不堪,于複國也是百害無一利。”周遂之沉重地道。
“你說怎麽做,我都聽你的。”
周遂之眼眸一暗,道:“宋仁,不能留了。”
西南王府,溫如易如實的将外面的動靜報給了馮弦機。
“也不知是誰在後面操作,竟然搞出這麽大動靜來了。”溫如易感嘆道。本來就薄薄的一層名聲,如今更是千瘡百孔了。
馮弦機正在看西南傳來的事報,擡頭掃了他一眼:“你猜不出來?”
“宋仁?他願意這樣糟蹋自己女兒的名聲?”
“不割點肉下來,怎麽能賣這苦情戲碼呢。”
溫如易見他似乎不着急不擔心,忍不住湊上前問道:“外面都罵成那樣了,王爺當真不插手?”按理說應該心疼了啊。
“你們不是不讓我管太多?”馮弦機将之前他們勸阻他的話丢了回去。
溫如易:“……”
“她已經給宋仁準備了大禮,用不着本王操心。”
“……皇貴太妃娘娘真乃奇女子。”不僅長得不似凡人,就連腦子也比一般人好使太多。
“嗯?”馮弦機擡頭看他。
“在下今日還有些瑣事未了,先告退了。”溫如易忙不疊地離開,生怕又引起了另一個讓他語塞的話題。
馮弦機卻停住了目光,奇女子嗎?他摸了摸大胡子,倒是很貼切。
在輿論慢慢散開的時候,京城裏另外兩家戲院開演了,打着的自然是同一個旗號,只是戲本子稍稍有些不同。
這是被湯鳳修改過的故事:戲裏的貴妃娘娘同樣的嚣張跋扈,只是剔除了淩虐宮人等手段殘忍的戲段,轉而交代了一下貴妃的成長路程。原來,她是宮裏的一名宮女,幼時曾受盡宮人的百般刁難,因此心理比常人要陰暗。在她成為皇帝的女人之前,她與“忠臣”的女兒是有一段交集的,兩人同時喜歡上了一位宮裏的侍衛,而這侍衛偏偏不愛出身好的“忠臣”之女,轉而對貴妃一往情深。“忠臣”之女得知自己被一個宮女比了下去,心生怨恨,便找人使計将宮女送上了龍床,以此徹底斬斷了她與侍衛的可能。果然,皇帝迷戀宮女的容貌,寵愛有加,可侍衛卻因為最愛的女人成了皇帝的女兒而痛苦不堪,萬般悲痛之下,竟然報了名去前線作戰,不料遇上強敵,不過半年就沒了性命。因此,貴妃記恨“忠臣”的女兒毀了她與侍衛的良緣,“忠臣”的女兒又嫉妒貴妃得了侍衛的癡心,兩個女人就這樣陷入了無休止的鬥争之中……
湯鳳做的最絕的不在此,而是在末尾給“忠臣”的女兒安排了一段“色香俱全”的出牆戲,說“忠臣”之女因為下嫁給了地痞流氓而心生不忿,竟然當着自己丈夫的面與其他男人巫山雲雨。丈夫因為家世不如妻子的娘家而選擇忍氣吞聲,又擔心別人知道自己被戴了綠帽而指指點點,只有将妻子與他人茍合的事情捂得嚴嚴實實。怎料,他的不作為加劇了妻子的放浪形骸,漸漸地,與妻子有染的男子越來越多,直到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
百姓們的确想看獵奇的東西,比起宋仁那版只會挑起衆人怒火的戲本,湯鳳這個版本顯然更豐富多彩。有百姓們愛的才子佳人故事,也有争風吃醋的戲碼,更引起熱議的是那一段“出牆戲”。因為選角到位,女子的放蕩和多情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仿佛此人就在自家的隔壁的錯覺,尤其是那偷偷摸摸的戲段,更是讓無數人感到興奮刺激。
看了這一出戲的人,跨出戲院的門口大多不是讨論貴妃有多歹毒陰險,有的人在議論旦角有多風騷多情,還有的人在遺憾宮女和侍衛的良緣被拆散,反正說來說去,故事的重點被轉移了,大家對貴妃反而恨不起來,倒是覺得有些可憐。
“本來可以做個好人的,只可惜被人算計啊……”
“可惜了那侍衛和宮女,本來能有個好結局的,多感人啊。”
“就是……這戲也寫得太好了,侍衛死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哭了。”
“……”
女子大多都在感慨姻緣不易,男子都在回味那段活色生香的出牆戲,關注點各有不同。
宋仁本以為自己這回定然是探囊取物了,沒想到風向竟然還有被扭轉的一天。等到他知道還有另一個版本子在演繹的時候,差點兒沒把手裏的全套青花瓷茶具給摔了。
大約過了半個月,老百姓用腳給這兩個本子投了票。那兩家戲院的營收竟然高出了其他幾個戲院之和,即使天天演,兩班人馬換着演,竟然還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
熱點被輕易地轉移,宋仁這一步棋被湯鳳給堵死了。
等待他的遠不止此,新年之前,朝堂上突然風向一致地參起了宋仁。
“宋仁授意府中師爺以先帝與皇貴太妃的原型寫了戲本子,并買通戲院排戲散播。其中對皇貴太妃極盡侮辱,扭曲事實,更最無可恕的是他竟然诋毀先帝識人不清,是只知美色不務朝政的昏君!”禦史大夫站出來參了第一本。
“先帝駕崩尚不足一年,宋仁竟敢不顧先帝體面,污蔑先帝聖名,實在是其心可誅!”第二個站出來的人是禮部侍郎,“先帝在時,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方有我大夏如今的局面。可宋仁此人,竟然因為兒女親事一直對先帝懷恨在心,以此報複。陛下,若不懲治這般肆無忌憚的人,恐難以服衆!”
陸陸續續地有人站出來,均表達的同一意見。宋仁對先帝不敬,理應革去官職,發往刑部受審。
小皇帝本來想看一出好戲,沒想到卻惹火上身,衆臣這一次竟出奇地一致,都要他處置宋仁以儆效尤。不然,便是對先帝的不孝。
不孝的名頭太大,小皇帝不敢背。可他也不願意就這樣處置了宋仁,明明他也幫自己出了一口惡氣,要是真的處置了他,豈不是讓湯鳳那個女人得意?
小皇帝還想用那一招拖延大法,可這次似乎不奏效了。他已經溜回了養心殿,可臣子們卻跪在了太極殿,大有不處置宋仁便不離去的架勢。
宋仁看着這滿朝文武要他命的架勢,第一次覺得自己徹徹底底的栽了。
小皇帝不敢和滿朝文武叫板,只能順着他們的心意,革去宋仁的官職,将他下獄。
跪在隊首的周遂之緩緩起身,掃了一眼被押下去的人,冷笑一聲。到底還是判錯了形勢,以為皇帝厭惡皇貴太妃,衆臣對她也沒有好印象,便無人為她說話了。可惜,他愚蠢地将先帝牽扯進來,為了體現皇貴太妃的猖狂而将先帝寫成了一個沉溺于美色的昏君,這樣的設定豈能讓臣子們作壁上觀?先帝雖有獨斷專行的一面,可到底在他的治理下大夏朝才有了今日,臣子們對他豈會沒有敬仰佩服?
周遂之撣了撣官服上的灰,與身旁的大人們打過招呼,雲淡風輕地走出殿門。
作者有話要說: 湯鳳,一個大夏朝的”公關鬼才“。
周六愉快呀各位,突然想起十二年前的今天,北京奧運會,真的是時光飛逝~
為了慶祝這一盛事過去十二年,來,紅包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