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急報

楚臨秋偶聞“荒唐言”,但笑不語,然雙目卻暗含一絲,連自己都未察覺的寵溺。

二人初嘗情事,正是溫存不想分離的時候,因而用餐後,便又躲在這上房裏厮混了大半天,夜深相擁而眠。直到翌日清晨,楚臨秋才接到宮內指令,命他回衙準備“先路軍”開拔事宜。

想來聖人對此事興致缺缺,不僅吩咐“一切從簡”,便連老祖宗留下來的純均臺誓師與祝酒敬天地等至關重要的步驟都免了,只讓大軍扯着赤旌在蒙蒙霧色中,悄然離去。

“楚郎不規勸一下嗎?此舉遲早會寒了将士們與天下人的心。”

彼時楚臨秋正坐于銅鏡前,有條不紊地自绾發後,往玉冠中chajin一根簪子,聞言手上動作一頓,面色不變沉聲道,“規勸有用的話,很多事情便永遠也到不了這種地步。侯爺又說胡話了。”

“你說得對。”蕭岑的嘴角馬上就耷拉了下來,他走過去立于楚臨秋的身後,擡手按住這人的肩膀,沉默半晌後突然說道,“若他日我得幸出征,他下令斷我糧草,斷我援軍,你是否願意......”

“蕭岑!”楚臨秋厲聲喝道,随即擡手反握住他的腕子,“你在試探我?”

“當然不是!”蕭岑即刻否認,“我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楚郎何必動氣?我......我自是相信你的。可你這般反應,倒讓我覺得......”

接下來的話語,蕭岑當然沒有勇氣說出來,因為楚臨秋的臉色告訴他,事情必不會那麽好收場,可他就是忍不住嘴賤。

為了平息楚臨秋的怒氣,蕭岑想出了一個昏招,他謊稱自己那處疼痛難耐,随即後退幾步,側躺在榻上。

誰知,楚臨秋一看這個情景,竟難得有些着慌了。他想蕭岑雖武将出身,經得住折騰,但到底此前毫無經驗,第一次難免受傷重些。

于是他便提出,“我替你上完藥後,再去衙門。”

“不不不......”蕭岑這會兒卻是臊紅了一張臉,他眼神游離讓楚臨秋早去早回,勿累着了自己,說時辰到了自會上藥。

“楚郎,你回頭。”

“侯爺......”

蕭岑一個輕吻,就這麽落在他略有些發白的唇上,淺嘗辄止,并不留念,“好好的,以及......我始終信你。”

“侯爺。”楚臨秋屈腿坐在榻前軟墊上,側頭看着一臉認真的蕭岑,心情頗有些複雜與沉重,他想,自己終究是無法全身心投入這段熾烈的感情當中,所做無非是盡綿薄之力護他周全罷了。正如他先前所說,“無以回報,無以回報......”

與西川的這場苦戰,終是大大出乎衆人意料。原本朝野上下均樂觀地以為,幾個叛黨頭子,一群烏合之衆,實在是不成氣候,有金元二位将軍坐鎮平叛,當打不了兩個月就會大獲全勝,凱旋歸朝。

卻不料由元思南率領的二路軍急功冒進,在安頓下來的頭夜便吃了個大敗戰,使朝廷軍無端折損了數百人馬。

人數雖不多,于士氣卻有虧。此後雖金老将軍力挽狂瀾,兩路人馬還是屢戰屢敗。西川方賊占領的地方由原先的兩座城池變為五座,即将攻下第六座。

武安帝抖着手不停地翻看散落在案上的戰報,幾乎要将它們捏碎。他實在無法相信,強壓操練出來的兒郎們,竟一個個這般不禁打,這般......孬!!!

這其中一定有什麽地方出了差錯。

“陛下......陛下!為了咱大岐将士與百姓,您千萬要保重龍體啊!”

“保重?保重!為人将者,不能替朕分憂,留之何用?”武安帝忽然抄起手邊的一封折子,便往嚴正的面門擲去。

“楚卿何在?險關都要守不住了,他怎麽不來見朕?!”

“回禀陛下......”

“陛下!宰相大人求見。”

“......宣。”天子怒火未消,才端起桌上茶盞抿了一口,便見擰着一道粗眉的宋閣老從門外趨步上前,将手平舉過頭頂高呼,“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你有何事?速速道來。”

“陛下,臣......”

武安帝用餘光瞥見這人低着頭,還不忘拿眼瞅着四周,便明白了他的暗藏之意,遂揮手讓嚴正領着其他人退下,并帶上了門。

“說罷。何事如此緊要?可是有關前頭戰事?”

“正是。回禀陛下,老臣的手下今晨剛截下另一封加急戰報......”

“宋格致!你好大的膽子!連加急戰報都敢截!朕要、朕要治你的罪!”

“陛下!待細細聽完老臣所言之事後,再談治罪也不急。再者說,日後這天牢,若得同知樞大人相伴,臣......又有何俱?”說罷,宋閣老便又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直讓他的額頭通紅一片。

天子被他這般“猛如虎”的操作弄得萬分莫名,他後退兩步,勉強穩住身形便開口問道,“楚卿?你這究竟是何意?”

“陛下不妨親自看看,老臣截獲的這份戰報吧。想必這些時日,同知樞大人亦與同種方法,截獲數封內容一致的戰報。卻就是......不傳禦前啊!”

“......”武安帝懷揣着懷疑的心境看完了那封戰報,手已經抖得不成樣子了。他面色漲紅,胸口劇烈欺負,眼中布滿陰霾,似是在醞釀着何種風暴。片刻後,果然将桌上紙筆悉數掃落在地。

“混賬......混賬!”

宋閣老見此情景,面皮輕輕抖動了一下,随後不慌不忙道,“陛下不妨即刻傳同知樞大人觐見,也好......問個清楚。”

原來那封隐秘的戰報裏竟是寫道,兩軍交戰時,我方将士從數具屍體上均發現了飛鷹紋樣和印信,經比對後發現,這确是漠北軍所有之物。也就是說,西川叛黨之所以能屢戰屢勝,極有可能是漠北軍施以援手。

而身為樞密院副手,直接掌管出兵一切事務的楚臨秋,卻對此重要消息......隐瞞不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