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石榴裙 一個關于長樂的夢
裴昭心思重重地回了裴府, 他摸着胡子,不知道兒媳婦從長樂公主換成嘉陽公主對于裴家來說是好是壞。
裴夫人聽到宮中傳來消息後,在家中險些跌倒, 還是裴元白的妾室秦紅葉将她扶了起來。
裴夫人拉着秦紅葉的手,說道:“紅葉,委屈你了。”
秦紅葉眼中閃着光, 說道:“夫人, 不管是誰進門,她都要好好孝順您,反正, 紅葉一輩子伺候着您。”
裴夫人想聽的就是這句話, 她看了一眼秦紅葉,心中想着,還是小門小戶的兒媳婦好。幸好,她先讓秦紅葉進了門,往後總算是有人和她一條心。
只是, 想到宮中的那位嘉陽公主,裴夫人心中更是苦澀。
嘉陽公主殷寶華,母族強勢, 母親還是許太後, 聽說在宮中嚣張跋扈, 與殷明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裴夫人拍了拍秦紅葉的手,安慰道:“宮中的親事不會這樣快定下, 當初長樂公主就來來回回反複不定,更何況嘉陽公主。”
不知是為了安慰秦紅葉,抑或是安慰她自己。
她話音剛落,就聽見婢女匆匆的腳步聲。
婢女進門, 臉上慌張又帶着些驚喜,說道:“夫人,宮裏的公公過來宣旨,您快去吧。”
裴夫人沒有想到宮中這麽急就來人,匆匆穿戴好,扶着冠,狼狽趕了出來。
裴夫人聽到太監尖利的聲音宣旨,頭腦一陣一陣地發黑,她聽到了聖旨中裴元白和殷寶華的名字,頓時心如死灰。
太監宣旨完畢,環顧一周,睥睨着說道:“裴大人,還不接旨吶?”
裴昭跪着向前進了一步,沉聲道:“臣接旨。”
慈寧宮中,許太後微微閉着眼,青煙冉冉升起,混合着一股淡淡檀香味道,張嬷嬷為許太後按着太陽穴,輕聲說道:“宣旨的太監已經去了裴府。”
Advertisement
許太後沉默片刻,問道:“寶華怎麽樣?”
張嬷嬷說道:“嘉陽公主聽說後,似乎很是歡喜。”
許太後勉強心平氣和,她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
張嬷嬷想了想,說道:“娘娘,嘉陽公主代替了長樂公主嫁給裴元白,婉娘要去胡國和親,陛下這樣做,難道是不能容忍許家?”
許太後看着袅袅青煙,說道:“兄長前些日子被人彈劾,他也是糊塗,讓左都督給他指派士兵修自家府邸,皇帝沒了顏面,忍住沒有發落兄長。就犧牲寶華和婉娘的姻緣,讓皇帝消消氣。”
張嬷嬷對許家的作為感到有些心驚膽戰,五軍都督府掌京中兵馬,五軍左都督都任憑許家差遣,仿佛許氏家奴,這未免太狂妄了些。
也不知道是許太後運籌帷幄還是過度自信。
許太後出了一會兒神,說道:“那裴元白也不差,寶華喜歡,也算是好姻緣。”
乾清宮中。
天色漸漸暗了起來,最後一絲天光也收進了群山之中,殷衢背着手,寬廣的長袖自然垂落了下來。
殷衢望着天邊,沒有回頭,問道:“慈寧宮有什麽動靜嗎?”
張福山說道:“慈寧宮沒有派人出宮。”
殷衢冷冷笑了一笑。
會昌侯許晖謹慎,但是他的兒子許紹良卻是個纨绔。許晖修葺宅院,讓許紹良督辦,許紹良卻沉迷賭博,輸了工費,便偷偷找上了左都督魏叢,托他派兵卒來修屋子。
魏叢以為是許晖的意思,不敢不從,當即調撥了一隊衛兵去給許晖修宅子。
這事被一個頭硬的禦史捅了出來,許太後在許多事上接連理虧,這才收斂一番,在殷寶華這件事上不多說什麽。
殷衢轉動了拇指上的玉扳指,說道:“裴大人心思活泛,你去賞裴大人些金銀珠寶,讓裴大人明白,朕還看重他。敲打敲打他,讓他明白,他的主子只有朕。”
張福山聽仔細了,立刻帶着賞賜去了裴家。
殷衢想着許家這根心頭之刺,心情有些沉郁,他獨自走出了乾清宮,走到一處靜谧湖畔,撥開繁茂的草叢,走到一方小舟上,劃去了湖心的小亭中。
這亭子平日裏鮮有人來,殷衢有時回來這裏小憩一番。亭子裏擺着一張軟塌,對着湖水粼粼,可以看見月亮的清輝灑在水波上。
殷衢卧在軟塌上,有些許的放松,沒有過多久,他漸漸地睡去了,夢中,他一直聞到一股甜膩的香味。
模糊之間,他似乎看到一個女子的身影。榴花點點開在衫裙上,花冠墜墜,殷衢睡眼迷瞪着喊道:“長樂?”
他不知是夢是醒,只看見那榴花裙的女子軟軟地靠在他的身上,他想要推,卻推不開。
那人期期艾艾地喊道:“皇兄。”
殷衢猛地從夢中醒來,他眼中帶着些微血絲,眼神卻像寒劍出鞘,他的臉色黑得吓人。
殷衢一把将靠近他的女子一推,寒着臉站起來,怒意勃發。
那女子見殷衢醒來已經是一驚,再看到了殷衢的神色,忍住跌倒在地的痛苦,急忙磕頭道:“陛下,臣妾是張嫔,不是歹人啊。”
殷衢根本不記得什麽張嫔,他看着張嫔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個死人,他擡高聲音喊道:“來人!”
這亭子雖然位于湖中央,但樹木掩映的一側離岸不遠,若是殷衢有吩咐,那邊等候的侍衛随時就可以過來。
岸上的侍衛聽到了殷衢的聲音,忙劃來一只船,數十個侍衛上了岸,按着腰上的刀,快步走到殷衢身邊。
殷衢冷冷地說:“張嫔居心叵測,處死。”
已經快到六月天,殷衢回到乾清宮的時候卻帶着一身的寒氣。剛從裴府回來的張福山聽說了亭子發生的事,加倍了小心。
殷衢走進書齋,吩咐張福山:“誰都不要進來。”
殷衢坐在書案後面,面色陰郁,桌上只點了一盞燈,豆大的焰火随着風微微搖顫。
張嫔衣服上的榴花開得灼灼,幾乎刺痛了殷衢的眼。
穿着榴花裙衫的殷明鸾似乎出現在他的眼前,對他柔柔地笑着。
殷衢張開了手,就着燈火,有些出神地看着自己的掌心,羊脂玉泛着暖色的光。
那日他從湖中抱起殷明鸾,氤氲的水汽像是從殷明鸾的衣裙上浸透他的手,然後從四肢浸入肺腑。
濃得化不開的潮濕,将本是清淨無塵的心變得斑駁黴綠起來。
殷衢緩緩握住了手。
他鋪開了紙,緩慢地寫了幾個字,一筆一劃都有些遲疑,等到墨晾幹,他将紙折起來,用信封封好,在上面寫下幾個字。
貴太妃親啓。
張嫔的消息雖然被殷衢嚴令不許外傳,但慈寧宮眼線密布,這事兒很難瞞過許太後。
許太後握着手中的佛珠,表情凝重地站了起來:“張嫔死了?”
張嬷嬷說道:“是,死前穿着的榴花裙子,是同那日長樂公主一樣的。”
許太後欲言又止:“難道……”
她慎重地沒有說下去,吩咐道:“讓盯着乾清宮的人小心一些。你出去吧。”
張嬷嬷依言走了出去。
許太後對着佛像拜了又拜,坐起來後,她口中喃喃道:“張嫔是看出了什麽,才兵行險着,穿着同長樂一樣的衣服去勾引皇帝?
難道,皇帝對長樂……
皇帝知道長樂的身世?”
許太後想起來十幾年前的那個深夜。
李氏生産那日,還是皇後的許太後坐在坤寧宮,內心并不平靜。
世宗發了病,卧在乾清宮裏走動不得,恰巧這個時候,李氏發動了。
其實也算不上是湊巧,一切不過是許太後的恰到好處的安排罷了。
世宗看重李氏的這一胎,名義上将李氏這一胎全權交給許太後,實際上,自己派了人看護,小心的很。
許太後知道,這對母子的性命,是一定要留住的。
但是許太後絕對不能容許李氏誕下一個皇子。
聽到來人禀報李氏開始發動,許太後扶着宮女的手,走到了李氏宮中。
李氏真的生下了一個皇子。
許太後嫉妒得發狂,但是她心中慶幸,還好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李氏生出皇子後,匆匆看了一眼,就暈了過去,許太後抱着小皇子,揭開看見他胸口一點紅痣。
她将小皇子遞給身邊的黑衣人,又從宮女手中接過一個剛出生的女嬰。
許太後看了這女嬰一眼,從頭上拔下一只金釵,刺在她的胸口,一點血珠浸了出來,女嬰發出一陣小貓似的嗚咽。
許太後冷淡地說道:“這是李貴妃生下的公主,抱過去讓陛下瞧瞧。”
“咕咚”一聲攪亂了許太後的回憶,許太後回頭一看,是她養的一只黑貓從架子上跳了下來,撞倒了桌上的一只瓷瓶。
許太後不再沉溺于舊事,開始思考。
聯想到殷衢今日對許家的動作,許太後突然有些擔心起來。
若是當年的事被揭開來,許氏一族就有禍事臨門了。
***
殷明鸾洗漱完畢,穿着薄薄一層細綢衣坐在榻上。她的頭發快要幹了,玉秋坐在床邊的小墩子上給她的烏發抹上一層香膏。
殿外響起細細碎碎的說話聲。
殷明鸾在深宮中呆了十幾年,對宮中氣氛很是敏銳,外間壓低的聲音,透着繃緊一根弦似的緊張。
殷明鸾看了一眼玉秋,玉秋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拿帕子擦了擦手,就站了起來,神色帶着些不安。
沒等她出門,檀冬跑了進來,臉上帶着些惶惶不安。
殷明鸾輕聲問道:“出什麽事了?”
檀冬還帶着一分難以置信,她說:“公主,儲秀宮裏的張嫔娘娘沒了。”
殷明鸾皺着眉:“沒了?”
檀冬解釋:“就是……死了,這消息遮遮掩掩,他們都說張嫔冒犯了陛下,被處死的。可是張嫔的死狀……實在慘烈。”
殷明鸾沒有想明白,張嫔在宮中一向默默無聞,張父不過是一個五品小官,宮中宮外的争鬥,再怎麽樣,也波及不到張嫔啊。
難道真的是單純惹到了皇兄,沒有深層的含義?
可是,皇兄對後宮雖然不在意,也不嚴苛,怎麽會突然如此暴戾?
殷明鸾想不明白,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殷明鸾第二天偷偷去了湖心的亭子,這裏依舊風景如畫,看不出張嫔昨夜就慘死在這裏。
檀冬扯着殷明鸾的袖子,說:“公主還是不要過去吧,怪瘆人的。”
殷明鸾安撫地拍了拍檀冬的手,繼續往前走。
殷明鸾轉了兩圈,沒有發現什麽線索,她沉思着,忽然看見一塊石頭。
這石頭上面帶着泥土和青苔,殷明鸾覺得有些奇怪,邊上其它的石頭經歷着風吹日曬,表面光潔如玉,這塊石頭卻不同。
殷明鸾翻開石頭。
地下那面才是平日裏露在外面的。
殷明鸾從石頭下撿起了一片東西。
玉秋趕了上來:“公主,你看什麽呢?”
殷明鸾将手中的一片布料遞給玉秋,玉秋一見,說道:“這倒是很像公主那件榴花裙的料子。”
應該是昨日慌忙之間,有人踢翻了這石頭,不小心将衣服扯破,落下痕跡。
殷明鸾沉思一刻,不由得皺了眉頭。
殷明鸾離開湖中亭,就要趕着去見殷衢,到了乾清宮門口,卻被多善攔了下來:“公主,陛下不見人。”
殷明鸾有些急了,說道:“多善,你讓開。”
多善苦着臉,哀嚎着:“哎呦,我的公主,您別為難奴婢們了。”
殷明鸾冷着臉道:“多善!”
張福山走了出來,殷明鸾眼睛一亮,以為張福山不會攔她,忙叫他:“張公公。”
張福山卻是同樣的說辭:“公主,你有什麽事兒下次再說,陛下忙着呢。”
聽了張福山這樣說,殷明鸾才有些死了心,她感到一陣難言的沮喪。
張福山悄聲提點殷明鸾:“公主,雖然陛下疼愛您,可陛下畢竟是天子啊,您不能把他當做尋常人家的哥哥那般有求必應。往日裏,陛下由着公主,可是公主要明白,陛下是天子。”
張公公從行宮到乾清宮,一直陪在殷衢左右。
他看着殷衢漸漸從小小少年成長成今日的帝王,他看在眼裏,與有榮焉。
親密無間的感情,對于一個帝王來說,是終歸要漸漸舍去的東西。
張福山希望天真的長樂公主能夠欣然接受這一點。
殷明鸾低聲道:“上次薛美人那件事後,我以為皇兄和我再沒有隔閡。”
殷明鸾再往裏看了看乾清宮。
她在外面看不清裏面的情景,只看到一片模糊的幽暗。
殷明鸾從乾清宮離開,回到了醴泉宮。
她說服自己,殷衢是在忙,等過幾天他閑下來,自然有時間見她。
可是等來等去,殷明鸾從乾清宮那邊等來的消息只有——沒空。
殷明鸾想找殷衢,本來是想要弄清楚和張嫔的死自己有沒有關系,其實她心裏并不覺得這事與她真的有什麽關系,她不認識張嫔,根本就沒有打過交道。
但眼看殷衢故意不見她,殷明鸾心中的擔憂越來越重。
她想來想去,又想到了自己身世這一回事上。
殷明鸾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
她吩咐玉秋:“把我畫的那張百花圖拿過來,咱們去長春宮。”
殷明鸾學畫,雖然名義上是為許太後畫畫,但她對許太後哪裏有什麽感情,每次為許太後畫一兩筆,她就撂下筆,去畫別的。
她知道趙太後喜歡侍弄花草,閑下來便畫了百花圖。
這副畫,殷明鸾自己比較滿意,卻總覺得沒有好時機送過去。
如今,她是等不了好時機了。
殷明鸾聽說今日晌午,殷衢要去長春宮用膳,便帶着畫兒和幾盆費心搜羅的花草,急急去了長春宮。
哪知殷明鸾來得太急了,殷衢還沒有動身過來。
徐嬷嬷迎着殷明鸾進來,殷明鸾邊走邊小心地問:“徐嬷嬷,我突然來,沒有打擾到太後娘娘吧?”
徐嬷嬷笑着說:“不打擾,太後娘娘喜歡公主,盼着公主來說話呢。”
殷明鸾有些受寵若驚,然後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厚臉皮,讓徐嬷嬷不得不對自己客氣。
趙太後在長春宮的小花園裏歇息,殷明鸾走進去,就看見百花灼灼地開着,這裏比慈寧宮多了些活色生香的氣息,讓人覺得生機勃勃的。
趙太後笑着看殷明鸾道:“你來了。”
殷明鸾有些緊張,不知道自己這樣冒冒失失地過來,是否會對趙太後造成困擾。
她讓小太監搬來幾盆花草,說道:“太後娘娘,這些花草都是我搜羅的,但是我是個粗心的人,害怕照料不好,想着太後娘娘也許會喜歡,所以厚着臉皮過來了。”
她手中握着一卷畫,展開對趙太後笑道:“這畫兒雖然畫得不好,捎帶着給娘娘湊個趣兒。”
趙太後接過了,卻很仔細地看了,然後誇道:“畫得很好,你費心了。”
殷明鸾有些臉紅。
她在長春宮裏和趙太後閑聊了好一會兒,終于磨磨蹭蹭到了午膳的時間。
趙太後帶着殷明鸾進花廳用膳,兩人圍坐下來,卻還空着一個位置,殷明鸾一看就知道這是殷衢的位子,她自己今天沒有來錯。
她和趙太後等了一會兒,卻還不見殷衢蹤影,趙太後問徐嬷嬷:“張福山不是說過來了嗎?”
徐嬷嬷出去了一會兒,回來時說:“張福山說陛下有事耽擱了。”
殷明鸾突然感到一絲窘迫,她幾乎要懷疑是因為她的到來,殷衢才遲遲不來。
殷明鸾站了起來,說:“太後娘娘,我……我突然有點事。”
趙太後目光洞若觀火,她按着殷明鸾的手坐下,說:“你有什麽事,坐下。”
趙太後對徐嬷嬷說:“派人去催催。”
徐嬷嬷出門去,趙太後對殷明鸾說:“不等他了,來。”
宮娥在一旁看了趙太後的示意,開始為殷明鸾布菜。殷明鸾拿起了筷子,有些心不在焉地夾起了一塊豆腐。
徐嬷嬷去了片刻後,臉上帶着難色,回來答話:“娘娘,陛下說有政事處理,今兒這午膳,就不過來了。”
殷明鸾捏着筷子的手指微微用力,她怕趙太後看出她的沮喪,面上立刻挂滿了笑。
這一頓飯,殷明鸾吃得心事重重,飯後,殷明鸾又陪着趙太後走了走,始終沒有等到殷衢過來。
殷明鸾從長春宮走出來,面色凝重,她輕聲說道:“一定發生了什麽我不知道的事,我該找誰呢……”她突然想到什麽,抓着玉秋的手說,“你去找衛陵,他一定能打聽出來些什麽。”
到了晚上,醴泉宮點上了宮燈,這時候衛陵才悄悄地來了。
殷明鸾正在對着燈發呆,忽然發現身邊站了一個人,她吓得站了起來,發現是衛陵。
衛陵以為殷明鸾要跌倒,伸出手打算扶她一把,但是殷明鸾已經站住了,衛陵緩緩地收回了自己的手。
殷明鸾并沒有注意到衛陵的小動作。
殷明鸾問道:“怎麽樣?”
衛陵坐了下來,自顧自倒了一盞茶,說道:“我為了你跑來跑去,結果你一口茶水都不打算給我喝?”
殷明鸾多餘地将衛陵喝了一半放下的茶盞注滿了。
她又問道:“怎麽樣?”
衛陵看上去真的很渴,他又端起茶盞,一飲而盡才慢慢說道:“陛下給靈覺寺送去了一封信。”
殷明鸾拿着茶壺的手微微一松,茶壺在桌子上滾了半圈,打濕了桌面上鋪着的錦緞。
衛陵看了一眼桌上的水漬,慢慢擡眼打量着殷明鸾的神色。
殷明鸾自言自語:“難道他知道了?”
衛陵突然盯緊了殷明鸾:“知道了什麽?”
殷明鸾猛地回過神來,她發覺衛陵态度有些奇怪,她問道:“你說什麽?”
衛陵避開她的目光,站了起來,說道:“時間不早,你早些休息。”
接下來的幾天,殷明鸾依舊沒有能夠私下見到殷衢。
就連許婉娘和伽羅布等胡國諸人離開時,殷明鸾也只是跟着衆位公主,遠遠地看着華蓋中面容模糊的殷衢。
許婉娘盛裝打扮,施朱傅粉,但是掩飾不住的憔悴,她站在伽羅布身邊,像是一個沉默的影子,只有偶爾間向殷明鸾投來的怨毒的目光,讓殷明鸾知道,她還是個活生生的人。
許太後因為頭風沒有出面,許皇後和殷寶華站在一起,和許婉娘說話。
雖然許皇後對這個庶妹一直不太看得上,但是眼看庶妹遠嫁和親,她心裏突然生出了一分姐妹情。
她遙遙向殷明鸾望過來,神色不明。
殷明鸾看到了許皇後的打量,微微抿了抿嘴唇。
胡國使節走後,宮中過了一段平靜日子,殷明鸾卻平靜不了。
她偷偷将自己宮裏值錢的東西往外頭錢莊裏搬,做好了準備随時跑路。
這些天裏,殷衢似乎将她視若無物,殷明鸾憂心不已卻也沒有辦法。她只能從多善那裏聽一些消息。
比如說,順天府舉辦禦馬監勇士跑馬走解,殷衢叫上了五陵貴勳子弟,還有京中的武官們一同展示馬術。
京中的世家子弟們在讀書上,很少能比得過那些十年寒窗的學子們,這就顯得前一個裴元白,後一個陸桓格外鶴立雞群。
所以貴族子弟們便走武将的路子,這一次跑馬比賽他們摩拳擦掌,沒有想到殷衢竟然叫來了裴元白和陸桓。
于是他們打算給裴、陸兩人一個教訓。
殷衢沒有給他們機會,他點了裴元白和陸桓一場。
結果出乎意料,裴元白慘敗。
檀冬聽着裴元白的慘敗,連呼:“不可思議。”
陸桓當得起一聲陸郎清瘦不勝衣,他年齡還小,誰能想到他贏了裴元白。
殷明鸾想了想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畢竟陸桓被殷衢用馬術狠狠折磨過的,聽說前段日子殷衢有事沒事就差人把愁眉苦臉的陸桓叫去馬場,害得殷明鸾常常見不到陸桓。
不過讓殷明鸾有些在意的是,難道殷衢“教導”陸桓還有這樣一層用意,為了在幾個月後讓裴元白丢臉?
想了一想,殷明鸾又覺得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殷衢沒有這麽閑,籌謀許久,就為了教訓一個小小裴元白?
多善接着繪聲繪色地說:“這還不算最讓人吃驚的事,公主您猜怎麽着?會昌侯的長子許紹良竟然贏了左都督魏大人。”
魏叢是都督府的長官,掌兵馬大權,這樣的人會輸給許紹良一個纨绔?
殷明鸾表情嚴肅起來,恐怕是左都督和許家有私交。文武勾結,還是京中重臣,簡直是可怕至極。
殷明鸾問:“皇兄什麽反應?”
多善道:“陛下只是笑着站起來,拍了拍魏大人的肩,說‘卿竟不如許家子弟’。”
想着殷衢含笑而起,不知為何,殷明鸾感到有些寒意。
她多操心什麽,殷衢自然是知道的。
轉眼到了乞巧節,殷明鸾在醴泉宮中擺上了瓜果酒宴,讓錦樓在一旁唱小曲,準備和玉秋檀冬好好玩笑一回。
天沒黑的時候,衛陵偷偷溜了過來。
“和我出宮。”
殷明鸾拒絕:“不想去。”
衛陵說道:“我打聽到了陛下的行蹤,你不好奇?”
殷明鸾驚訝:“皇兄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