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乞巧兒 ……

乞巧節抓蜘蛛, 也是老傳統。

殷衢料到殷明鸾不敢動手,于是貼心地為皇後帶來一只蜘蛛,沒想到, 不僅沒有換得美人的垂憐,反倒換到了一聲尖叫和十足的嫌棄。

“噓——噓——”殷衢一邊輕聲哄着,一邊試圖要捂住她的嘴。他攔腰從後面抱住殷明鸾, 卻被殷明鸾掙脫開了。

“快去洗手!不然不準碰我!”

面對殷明鸾的淫威, 和震懾十足的威脅,殷衢只好去沐浴了。

沐浴回來的殷衢,見殷明鸾對着他的手依舊有些嫌棄和躲避, 一“怒”之下, 按住了殷明鸾,讓她整晚求饒不已。

第二日早起,殷衢感到神清氣爽,回頭看看他的皇後,正因為他的起身而醒了, 躲在被窩裏,想到昨夜的事情,氣鼓鼓地看着他。

殷衢失笑。

他從床上下來, 起身看了看擺在案幾上的錦盒, 說道:“朕要打開錦盒了。”

殷明鸾叫道:“拿走拿走。”

殷衢嘆了一口氣, 耐心說道:“開盒驗蛛網,若是蛛網複雜密實, 那就是你得巧,織女娘娘保佑你心願如意。”

殷明鸾眼珠子轉了轉,她目前心裏的确藏着一個願望的,于是她猶猶豫豫:“好、好吧, 只是打開之後,你要把蜘蛛捉出去,然後不要再來碰我。”

殷衢無不應允。

錦盒一開,殷衢眼疾手快,在殷明鸾還沒有尖叫出聲的時候,就将蜘蛛捉在手中,然後抛到了窗子後去。

殷明鸾仰頭望了一眼窗子,卻還不是太放心,心裏暗暗打定主意,稍後就讓玉秋檀冬糊上一層紗,再不打開。

殷衢将錦盒拿到殷明鸾邊上:“看。”

Advertisement

這蛛網結得實在好,一片雪白,密密實實,殷衢笑:“恭喜娘娘心願順遂。”

殷明鸾不由得也悄悄笑了。

正在笑的時候,她忽然發現,密密的白色蛛網之中探頭探腦出幾支黑黑的肢節。

殷明鸾來不及叫喊,忽然覺得惡心至極。

她捂着嘴,幹嘔一聲。

殷衢連将錦盒也抛了出去,暗自決定要在宮中廢除捉蜘蛛這一風俗。

見殷明鸾不舒服,殷衢關切問道:“怎麽了?”

殷明鸾搖搖頭,她怎麽知道,只怪那幾只蜘蛛太過惡心吧。

門外,張福山開始催殷衢起身上朝,殷衢充耳不聞。

殷明鸾頓了頓,忽然間又幹嘔起來。

殷衢這才想到什麽,慌忙說道:“叫太醫!”

太醫一大清早趕到後宮來,他細細為殷明鸾把脈,然後眉梢眼角都是喜氣。

“恭喜娘娘,是喜脈。”

太醫喜不自禁,上次他在殷衢這裏查驗了必孕湯的藥材之後,殷衢面色不好看,讓太醫戰戰兢兢了許久。

陛下終于一雪前恥了。

太醫簡直要落淚。

喜不自禁的自然不止太醫一人,眼下,坤寧宮的宮人都激動起來,玉秋和檀冬喜得拍了拍手。

連最為持重的皇帝都不顧衆人在眼前,往簾子後進去,将皇後娘娘抱住了。

倒是讓其他的人有些手足無措。

“明鸾,聽見沒有,朕有孩子了。”

殷明鸾也被這個消息弄得傻愣愣的,然後她看向更加傻愣愣的殷衢,悄悄推了推他:“陛下。”

殷衢回過神來,摸了摸鼻子,站了起來,沉穩說道:“都有賞。”

殷衢賞完了宮人,又打發張福山去長春宮向趙太後報信,接着将裏頭伺候的人都趕了出去。

他輕輕抱住殷明鸾,像是害怕動作重一點就會驚擾了她肚中的胎兒。

殷衢笑着說:“這孩子來得巧,朕想要為他取一個小名,就叫乞巧兒。”

殷明鸾嗔笑着推了推他:“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取什麽小名。”

說到是男是女,殷明鸾又有些忐忑,她知道前朝後宮都盼着她能夠誕下一個皇兒來穩固社稷。

她害怕辜負這種期待。

她也期望着一個乖巧的女兒。

殷衢說:“不管是男是女,都叫乞巧兒。”

說着他摸了摸殷明鸾的小腹:“小皇子也好,小公主也好,朕都喜歡,”他看着殷明鸾,“你擔心什麽。”

殷明鸾将手臂伸開,靜靜環住了殷衢的腰身。

長春宮趙太後聽說了坤寧宮的喜事,高興不已,給坤寧宮的賞賜也停不下來,更是早早地就開始讓司禮監準備着去民間選穩婆奶婆。

她顧忌着許太後那邊借口請安一事出招,于是明面上說了,一切為子嗣考慮,免了殷明鸾的晨昏定省。

而慈寧宮沉寂已久,就是聽說了這樣的大事,也紋絲不動,倒是讓人格外有些不安。

以至于一月後,許太後派來送來醫婆,說是照看皇後的胎的時候,殷明鸾竟然是覺得心中高高懸起的石頭終于落地。

殷衢替她回絕了許太後,那醫婆自然是趕回了慈寧宮。

坤寧宮被殷衢照看得連一只蒼蠅都飛不進來,許太後想要搞事情,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夜間,夫妻二人閑話,殷明鸾說:“醫婆趕走之後,我卻依舊不放心,我總覺得慈寧宮似乎在謀劃着什麽。”

殷衢道:“水來土掩,兵來将擋就是。”

他看着沉沉的夜色,心中隐約有些預感。

北地遼王府。

深夜,從南邊遠道而來的客人受到了遼王的接見。

這客人面皮白皙,聲音尖細,穩穩坐在遼王下首,看着遼王顯而易見地急躁起來。

“這……皇後已有身孕,天子百年之後,自有繼承人,本王這裏,是鬧了一場笑話。”

遼王自顧自地在蕃地招兵買馬,雖然有了反心,卻依舊定不下主意,一邊暗自謀劃着,一邊寄希望于許太後在宮中起事,一旦發生宮變,遼王兵馬充足,當然能夠搶占先機,如若天子駕崩,後繼無人,遼王之子血緣較近,有望登臨帝位。

而如今,宮裏傳出的好消息就是他的噩耗。

見遼王隐約有退縮之意,姓王的太監依舊沉穩:“王爺,沒什麽可急的。”

遼王問道:“此話怎講?”

王太監說:“宮中自然有太後娘娘,皇後這一胎……”

遼王隐約有點激動。

王太監接着說:“最壞的情況,皇後誕下皇子,許家獲罪,王爺您因造反遭到讨伐……”

王太監說着說着,看到遼王臉色一變,他笑了笑,“王爺,您已經私藏甲胄,招兵買馬,是沒有回頭路的了。”

遼王臉色鐵青:“要本王造反?”

王太監嘆息:“被逼無奈,不可不為啊。”

王太監交代了許太後的話之後,見遼王猶在沉思之中,便退了下去。

***

殷明鸾在宮裏安靜地養胎,每日殷衢都會抽出時間來陪着殷明鸾,格外緊張她的身體。

朝臣默許這一段時間皇帝的心不在焉,好心腸地不再動不動拿出要命的勸谏樣式來吓唬君主。

至于後宮中,除了開始趙太後企圖賜給殷衢幾個宮女,後被殷衢堅決回絕之外,殷明鸾就沒有什麽煩心事了。

趙太後不再折騰,專心致志期盼着孫兒,這腹中的胎兒也很是溫順,沒有讓殷明鸾吃什麽苦頭。

正是風平浪靜的時候,忽然出了一件奇事。

聽聞京郊往西的一個村子裏,某日黑霧環繞,黑霧過後,雞鴨全都死了。

夜裏,夫妻二人枕邊閑聊,談起了這樣一件怪事。

殷明鸾敏.感問道:“會不會是有心人做的。”

殷衢眯眼說道:“刻意玩弄谶諱之學,倒讓朕想起來去年立皇後時候的事。”

殷明鸾從殷衢身上翻了起來:“是沖着我來的?”

殷衢将她按進懷裏:“只是猜測,不要着急。”

但是猜測果然成真了。

不過兩日後,上京開始傳起流言來。

原來那京郊村莊正在皇城以西,這位置比照起來正好是平涼府和上京。

有心人立刻聯想到當初為立皇後鬧出的那一場祥瑞。

更有甚者則是将這不詳怪在當初在平涼府就藩的天子。

當這傳言甚嚣塵上之時,慈寧宮忽然傳出消息。

許太後病了。

據說許太後的病來得突然,好好的人一下子病倒不起,禦醫們仔細查看,看不出個究竟,然後慈寧宮找了些和尚道士進宮。

和尚道士們難得達成一致意見:皇後所懷胎兒克許太後。

就這消息一傳出去,合上了近日裏上京傳得熱鬧的不祥之兆,許多人都信了,皇後所懷之子不詳,是妖孽投胎。

正值炎夏苦日,慈寧宮掌事姑姑張嬷嬷突然來到了坤寧宮。

殷明鸾身子漸漸臃腫起來,因為天氣熱,這些時候有些沒有胃口,總是恹恹的。

聽聞張嬷嬷過來,殷明鸾有些措手不及,勉強自己起身換了衣裳,讓張嬷嬷進來說話。

張嬷嬷來勢洶洶:“皇後娘娘,太後娘娘近日惡病纏身,正是因為皇後娘娘腹中胎兒,奴婢特來請皇後娘娘盡一份孝心,為太後娘娘祈福,消除自身罪孽,如此,太後娘娘才能康健。”

殷明鸾皺起了眉頭:“大膽,你在胡言亂語什麽,竟然敢編排皇嗣,從哪裏聽來這些胡話。”

張嬷嬷被殷明鸾這樣迎面呵斥,又驚又怒。

怎麽說她也是許太後的人,長輩許太後的嬷嬷在坤寧宮,代表的就是許太後的臉面,殷明鸾當然要客客氣氣的,她今日這個樣子,着實在張嬷嬷的意料之外。

張嬷嬷沉下臉。

她本來打算用長輩的威勢來逼着殷明鸾去慈寧宮祈福,卻沒有想到氣勢上被殷明鸾壓了下去。

她轉頭看了看坤寧宮的宮人,一個個嚴陣以待。

張嬷嬷明白,今日,許太後和她都料錯了殷明鸾的反應。

張嬷嬷冷笑:“皇後,這就是你母儀天下的表率嗎,不孝不悌,不堪為婦!”

殷明鸾感到胸口悶得發慌,她頭有些暈,閉了閉眼,沉聲吩咐:“請張嬷嬷出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