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後記
寫完了。畢業論文不能沒有後記,照樣來一篇。
我也沒想到後半部分會寫成這樣。之前和你們說過,雙白肯定不能在一起,但雙李怎麽在一起,基本沒有想法。
你們家作者勇氣驚人,連個大綱都沒有,照樣寫連載。沒寫的太崩就是萬幸,但遺憾多多(這句好像每次都有)。
至目前為止,寫了三本。《不愛之後》和《只因當時太年輕》其實是同一時期寫的。《不愛之後》是一氣寫到諸一珩知道那個孩子是自己的的時候開始連載的。《只因當時太年輕》原來也就寫到他們在暴風雪中下來。差別在于,《不愛之後》寫完的部分基本沒改。《只因當時太年輕》則改過很多次,一直覺得有問題。
這麽一說,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吧?一氣呵成和每天寫連載,還是很不一樣的。《如果我能告訴你》是不折不扣的連載文,屬于既無存稿也無大綱的。寫出什麽樣子完全看當天的想法。感覺一氣呵成的更齊整嚴密,連載的相對有些參差不齊。
在寫《只因當時太年輕》時,一開始是肖天明面貌模糊,後來他好點兒了,又覺得李向樵面貌不清晰,總覺得人物單薄。也曾設想過要不要加一點職業情節,又覺得實在太假。一帶一路也好、遠東的天然氣管道也罷,現實中,基本只有央企是真正的參與者,臆造那些懸浮的職業情節也沒有意思。
感情線上,我找了下這本原來的結尾(我寫文是一般會有個預設的END,一般就是兩三千字),原來應該雙李為一紙婚書而達不成一致,最後是朱顏出場,解了小白的心咒。當然,向樵哥哥和朱顏的那段往事也是這次新加,原來就是單純的向樵哥哥是個不婚族——你瞧,預想與實際偏差多大。
偏離是自李白正式向李向樵提分手的樓頂談話。其實你們不說,我也一直覺得不是特別順。改來改去,就改了後面的路數。越寫越飄。我本來也是不擅長寫結尾的人。
好在寫完了,沒有比這個更讓人開心的。happy~~~~
如之前所說的,新文全無計劃,未來還會不會再寫都不知道。本來也是半自娛自樂的事兒。一是創造是件有意思的事。二是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比較理性,拿寫狗血文當個平衡。三是如果有一個副業,最好不過,畢竟職業風險人人都有。
現在三個文完結,《不愛之後》蒙有人向推薦文的公號還是微博的推薦,看的人多一些。後兩個越寫越慘不忍睹,心氣兒也淡了許多。也許就讓這三個文淹沒在網絡中,也許過些日子我又冒了上來,也許我會改換路數去寫別的。女人都是善變的,誰知道呢。
謝謝你們的支持和熱心。這本的評論比《如果我能告訴你》多多了,很感謝。有時都懷疑你們是不是盡力沒話找話的捧場,難為大家了。感謝你們溫暖了我在晉江時的旅程。誠心致謝。
山高水長,各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