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賺錢啦

======================

煮馄饨的空檔,王婆婆已經笑吟吟地上前同客人們搭話,順便把宋寧給她的那包豆腐幹擺到桌子中間,眯着眼睛笑道:“各位官爺賞臉嘗一嘗這個豆腐幹,是旁邊那位小娘子自家做的,味道好着呢。”

那幾個漢子也不客氣,紛紛拿起筷子夾那豆腐幹吃,吃完後都贊不絕口道:“嗯,不錯。”

那位姓鄭的官爺看向孟氏娘三個道:“大嫂,你這豆腐幹怎麽賣的?”

孟氏有些怔怔地看向宋寧,宋寧忙提着籃子上前道:“這位官爺,這裏還有一些筍幹和蘿蔔幹,您都嘗一嘗,先嘗過了覺得不錯,再買也不遲。”

那漢子爽朗一笑道:“你這小娘子還挺會做生意,好,都拿過來讓兄弟們幾個嘗嘗。”

宋寧含笑點頭,每樣撿了一些放進翠綠的芭蕉葉裏放到他們面前。

杜樂娘拉了拉孟氏的袖子,壓低聲音道:“娘,你看她一分錢還沒賣出去就白送那麽多,這樣做生意能成嗎?”

孟氏微微搖頭,她這心裏也沒底。

誰知那幾個人嘗過後,都覺得不錯,說衙門裏人多,買些回去晌午下飯吃,結果一下子就買去了一大半兒。

宋寧眉眼彎彎地數着錢,再三謝過,又大大方方添了些給他們。

孟氏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她道:“三娘,你怎麽知道……”

宋寧湊過去在她耳邊低聲道:“娘,你看他們都帶着刀,老太太又喚他們官爺,說明他們很有可能是縣城裏的捕快,想來是下鄉辦案來了。他們這樣的人看起來不拘小節,實際上最講規矩,不會白拿普通老百姓的東西。”

孟氏點點頭,對兒媳婦越發地改觀了。杜樂娘有些不服氣地冷哼了一聲。

集市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四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叫賣聲和讨價還價的聲音。

“冰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蘆!”

“硬面兒……饽饽……又大又香的硬面兒饽饽!”

“老板,你這魚怎麽賣?”

“十五文?方才那個才賣十文咧。”

……

偶爾還能聽見婦人的叫罵聲,“哎喲,哪個走路不長眼睛的踩了老娘的腳?”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菜市場果然是最有煙火氣的地方。宋寧也被這樣的氛圍感染了,跟着吆喝起來。

“買豆腐幹呢!白水村的豆腐幹!先嘗後買,不好吃不要錢!”

王婆婆一臉欣慰地看着她,孟氏也跟着招呼路過的買主。漸漸地,他們的生意也跟着好起來了。

杜樂娘咬咬牙,幹脆提着籃子站在路邊面帶微笑地招呼路過的衆人道:“伯伯,嬸嬸,嘗嘗這個豆腐幹、蘿蔔幹,不好吃不要錢咧。”

在三個人齊心協力下,臨近散場的時候,她們帶來的東西終于都賣光了。

宋寧數了數總共賣了一百五十五文,蘿蔔和筍都是自己家的,按市場價滿打滿算也就二十文,再除去買豆腐的成本和那些調料成本,大約賺了八十五文。

八十五文,都能夠買五六斤豬肉,七八斤細面了,雖然對于那些有錢人來說不算什麽,但對于他們這樣的鄉下人來說已經是一筆很不錯的收入了。

而且這一次她們誰都沒有做買賣的經驗,做的東西本來就不多,下次多做一些還能賺更多的錢。

宋寧掂了掂有些沉甸甸的荷包,數出五十文交給婆婆,孟氏說什麽也不肯收,就聽她笑道:“娘,你先拿着吧,明年相公要去縣城考試,用錢的地方還多真呢。”

孟氏看了看兒媳婦,見她堅持,只得答應道:“好,這錢娘先給你們存着。”

母女三個再次謝過了王婆婆,又幫着老太太一塊兒收拾好攤子,剛收拾完就看見一個面容秀麗的小婦人來接老太太回去了。

宋寧道:“娘,您看家裏還缺些啥?咱們也去買一些。”

孟氏點頭道:“好,那咱們去西市上轉轉。”

娘三個去西市買了兩斤鹽,又買了一些香料,突然看見一家店門口擠滿了等着買東西的顧客,又聞見一陣誘人的香味兒撲面而來。

“娘,這是什麽店呀?生意這麽好。”杜樂娘有些好奇地問道。

孟氏看了看挂在頭頂上的店招,一塊黃底紅邊兒的幌子上用朱筆寫着“魯記烤鴨”四個大字。她不雖認得那幾個字,但認得門口那牌子上畫得圓滾滾的兩只肥鴨子,于是笑道:“是賣鴨子的。”

宋寧踮起腳往裏面看了看,聽見店裏的夥計吆喝:“各位客官,瞧一瞧,看一看,新鮮出爐的魯記烤鴨,三十文一只,十六文半只”,于是轉頭對婆婆和小姑子道:“娘,我想買半只回去嘗一嘗,你們先去對面茶鋪裏坐坐,我買到了就過來找你們。”

孟氏點點頭,拉着女兒去街對面的樹底下等。

杜樂娘等得有些無聊,看見旁邊有個婦人賣小雞仔,又見那小雞一個個生得毛茸茸,黃燦燦的十分可愛,忍不住湊上去看。

宋寧買完鴨子回來,見小姑子還蹲在地上目不轉睛地盯着那窩小雞,于是問道:“樂娘,你想要嗎?”

杜樂娘聞聲回頭看了她一眼,垂下眼睛,搖搖頭。

孟氏察覺到女兒臉上一閃而過的失落神情也跟着輕輕嘆了口氣,從前他們家裏也養了兩只母雞,一只公雞,都是樂娘捉田螺、捉蟲子從小喂大的。

後來為了給哥哥攢束脩就把兩只母雞賣了,小丫頭雖然沒說,但心裏還是有些舍不得。

宋寧也沒再說什麽,打開手裏的油紙包,笑吟吟道:“娘,你們都餓了吧?快嘗嘗這個味道怎麽樣。”

她們母女幾個從早上忙到晌午,的确有些餓了,聞見那股子冒着油氣兒的肉香味兒勾得肚子裏愈發地饑腸辘辘起來,再吃那鴨肉,只覺得油滋滋、香噴噴的,滋味好極了。

宋寧自己吃過覺得也還不錯,不過跟她家老爺子從前做的比起來還是差遠了。

老爺子愛吃,更愛帶着小孫女研究各種各樣的美食。

有一回她只是說了句想吃烤鴨了,老爺子嫌外面買到的鴨子味道不好,還專門跨省拜訪了當地最有名的烤鴨師傅。

老爺子回來後還真琢磨出自己的一套烤鴨配方,專門找人做了烤爐。做出來的烤鴨外焦裏嫩,肥而不膩,連農場裏做菜的老師傅嘗過都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娘,你們覺得這烤鴨子味道怎麽樣?”宋寧忍不住問道。

孟氏點點頭,“我覺着很不錯了,難怪有那麽多人排隊去買。”

宋寧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既然這家“魯記烤鴨”都能賣得這麽好,那她完全可以如法炮制開一家自己的烤鴨店或是炸雞店。只要味道好,價格親民,再請個能說會道的小夥計做做宣傳,就不愁生意不好。

但眼下最大的問題是她手裏的本錢還遠遠不夠,好吧,開店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了。

不過既然“魯記烤鴨”這麽受歡迎,那就說明雞鴨在他們這個地方還是很有市場的,那麽搞搞養殖業也是很有前景的。

想到這裏,她忽然覺得眼前一亮,抓着孟氏的胳膊道:“娘,要不咱們買幾只雞回去養吧?”

杜樂娘有些心情複雜地看一眼宋寧,再看向母親,眼中也生出一絲期待。

孟氏想了想,這錢是兒媳婦賺來的,兒媳婦都說要買了,那就買。

宋寧走過去看了那些小雞覺得都挺精神的,那賣雞的婦人忙熱心介紹道:“大妹子,我這些雞都好着呢,你要是能把這些都買了,我給你算四文一只。”

宋寧數了數還剩下十一只,又覺得這價格也還算公道,便道:“好,大嫂,您把這籠子也送我吧。”

那婦人爽快答應下來。

孟氏有些不解地問道:“三娘,怎麽忽然想起要買這麽多只雞?”

宋寧笑了笑,只道:“娘,雞養大了能生蛋,咱們就不用花錢買雞蛋了。”

而且小雞可以搭個棚子養在院子裏,這十一只就先養着,權當積累經驗了。鴨子的話,就等明年開春河裏的水變暖和了再買,那個時候更好養活。

在她心裏,一個富足的農家生活就應該是雞鴨成群,黃狗繞籬,倉裏有餘糧。

但她怕說出自己還想搞個養殖場,甚至想開家自己的店,孟氏會覺得她太異想天開了,雞蛋這個理由聽起來就合理多了。

她們一回家,方氏就過來了,她一整天都在琢磨宋寧做的那些豆腐幹到底賣出去沒有。

一聽說全都賣光了,方氏心中大喜,倒真有些對她刮目相看了,拍着孟氏的手笑道:“哎喲,我說大妹子,還是你有福氣,如今孩子們都有出息了,你家這好日子還在後頭。”

孟氏含笑看了看兒媳婦,眼裏滿是欣慰。

宋寧又向她家定了三十塊豆腐,準備這兩天做好了再拿出去買。

方氏見自家豆腐出門拐個彎就賣出去了,錢也賺到了,還省去了許多功夫,心裏越發地歡喜了。

這日宋寧正在院子裏架着爐子熬鹵水,香味兒飄到了牆外。

住她家對門的曹氏一連兩日聞見這香味,心裏直犯嘀咕,忍不住踩着梯子爬上自己家牆頭往那邊看了一眼,結果就看見方氏、孟氏兩個正坐在屋檐下有說有笑的,就是看不見那香味兒是從哪兒來的。

“娘,你爬那麽高做什麽呢?”

曹氏正做着不光彩的事情本就戰戰兢兢,猛然聽見背後有人喚自己,吓得險些從梯子上跌下去,回頭一看是自己閨女,忍不住罵道:“哎喲,你這個死丫頭,是想吓死老娘嗎?”

劉慧娘撇了撇嘴角,淡淡道:“再不去做飯,等老頭子回來了又要發酒瘋。”

曹氏沒好氣地白了她一眼,“沒看我正忙着嗎?沒了老娘,這飯還燒不熟了?”

劉慧娘指了指趴在地上撅着屁股撿小石頭玩兒的小男娃道:“你又要我看着他,又要我燒飯,回頭他磕着碰着可別又怪到我頭上。”

曹氏冷哼一聲從梯子上下來,拉起趴在地上的鐵蛋兒,拍了拍他身上灰塵道:“你先去燒飯,我帶你弟弟出去串串門兒。”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