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打架
====================
跟九鄉居的買賣就這麽說定了,母女三個也就不用起早貪黑地去趕集做買賣了。
方氏聽說了這事兒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主動提出要把豆腐的價格從原來的六文錢兩塊兒降到五文,還隔三差五地過來幫忙。
冬日裏地裏活少,空閑時候她們就在家鹵豆腐幹、做腌菜,宋寧又嘗試着增減香料的用量、調整配比,力求将色香味都做到最好。
到了十一那日,宋寧和婆婆一塊兒去鎮上交貨。
朱掌櫃的鋪子比他們想象的還寬敞,臨街開着四扇門,裏面擺着形形色色的醬菜,甜的、鹹的、葷的、素的應有盡有。小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看起來生意很好。
宋寧将自家做的豆腐幹、醬菜交到朱掌櫃手裏,待他一一嘗過味道,确認無誤後,當着她們的面過了稱,登記在小冊子上,然後又按照約定付了一兩銀子定金給她們。他還來不及叫小夥計端茶給她們就被人給叫走了。
從九鄉居出來,孟氏終于忍不住道:“三娘,真想不到在咱們這樣的小鎮子上做醬菜買賣生意還能這樣紅火。”
宋寧笑道:“娘,咱們這個鎮子雖然不大,但周圍村子裏的人可真不少呢。而且方才我看了下,有酒樓裏的小夥計前來訂貨,一次就定下半個月的。”
孟氏點點頭,回頭看見街上有人賣燈籠、對聯等年貨,不禁感嘆道:“還有十來天就要過年了,不知道大郎哪一天回來?”
說起這個小相公,宋寧想到那日他身上穿的那件打了補丁的舊夾襖,又想起婆婆和小姑子平時穿的都是洗得已經泛白的舊衣裳,咬咬牙提議道:“娘,快過年了,咱們去買兩匹布做衣裳怎麽樣?”
孟氏張了張嘴巴剛想推辭,又不忍心拂了兒媳婦一片好意,不由得眼圈一紅,忙應道:“诶,好。”
婆媳兩個買完東西從鎮子上回來,剛下牛車就看見劉慧娘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嬸子,你可算回來了。快,你家樂娘跟王二家的孩子打起來了。”
“什麽?”孟氏眼皮子突突直跳,火急火燎地跟着劉慧慧往前走,走出去幾步想起身後的兒媳婦,忙回頭看向宋寧道:“三娘,你先把東西搬回去,我去看看到底怎麽回事兒。”
宋寧挎着小竹籃應道:“诶,娘,您慢點,我放好東西就來。”
孟氏匆匆跟着劉慧娘去了,宋寧回屋放好東西也急忙趕了過去,等她到的時候,就看見婆婆孟氏彎着腰、賠着笑臉,一個勁兒地道着歉,王二家的媳婦則是橫眉豎眼,氣勢洶洶地指着小姑子數落。
而她家小姑子則是耷拉着腦袋,緊抿着唇,蓬頭垢面地站在婆婆身後。
再看了看那個叫做大牛的孩子,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生得矮壯結實,跟她這個身材幹瘦、營養不良的小姑子比起來,怎麽看都不像是受欺負的那個。
宋寧微微蹙眉,耳邊傳來王二媳婦喋喋不休的嘲諷。
“說句不中聽的,這孩子就是欠管教,一個小姑娘家家的,成日裏不學好,也學人打架?說她小,這也不小了,過兩年都該說親了,就這刁鑽古怪的性子,往後啊,哪個婆婆敢要?”
說着,她一把扯過身後的兒子,指着他額頭上指甲蓋大小的一塊淤青道:“瞧瞧,瞧瞧,這死妮子可真下得去狠手,把這孩子頭都打破了。哎,我可憐的孩子,你可是老王家的獨苗苗,要是有個好歹,娘怎麽跟你奶交代喲?”
孟氏臉色煞白,拉扯着女兒道:“快,快給你嬸子、大牛哥道歉。”
偏偏杜樂娘也是個犟脾氣,死死咬着唇,任孟氏數落,就是不肯開口。
宋寧微微挑眉,看來這個王二家的是欺他們家沒個男人,不打算善了了。她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道:“那個……嬸子、娘,容我說兩句啊。”
她話一出口,衆人才注意到原來杜家那個讨人嫌的兒媳婦還在這兒,于是齊刷刷地看向她,紛紛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王二家的淡淡掃了她一眼,叉着腰輕嗤一聲道:“喲,我當是誰,原來是大郎媳婦兒。”
宋寧嫁到他們村的時間不長,但這好吃懶做的壞名聲已經鬧得人盡皆知,她倒要看看從這個草包嘴裏能說出什麽好話來。
宋寧自動忽略掉大家夥兒不太友善的目光,有些尴尬地朝他們笑了笑道:“嬸子,各位鄉親,大家夥都知道我婆婆家教嚴,樂娘這孩子平時也是很懂事的,還從來沒有……沒有主動惹是生非過。”
“主動”兩個字,她刻意加重了語氣,這言外之意就是……她家小姑子一般不跟人動手,這動手了一定是對方先招惹她的,這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人小姑娘受了欺負就不興反抗了?
衆人紛紛點頭,這個宋三娘在村裏的名聲不太好,但她婆婆孟氏在村子裏的名聲是極好的,一雙兒女也教養得好,尤其是杜蘅,平時沒少幫鄉親們讀信、寫信。
聽她這樣說,王二家的有些不樂意了,眼珠子一瞪,扯開嗓子嚷嚷道:“那照你的意思,是我家大牛錯了?”
宋寧回頭看向她,臉上露出一個禮貌的微笑,“您別誤會,這小孩子打架拌嘴也是常有的事兒,咱們做大人的犯不着計較誰對誰錯。”
王二家的眼珠子轉了轉,哼,這小妮子裝得倒是大度,小嘴巴巴,被她這麽一說,這事兒就這麽算了?自己要是再計較,倒顯得多小氣似的。
她咬咬牙,有些不服氣地冷聲道:“哼,那她把我家孩子打成這樣,就這麽算了?”
宋寧将王大牛上下打量一番,這不好好的嗎?什麽叫打成這樣了?就他頭上那個小包,再晚點只怕都要好了。
她收回目光,笑呵呵地道:“瞧您說的,哪能就這麽算了啊?”
說着,她回頭朝杜樂娘眨了眨眼睛,“樂娘,方才我看你連站都站不穩了,可是哪裏傷着了?哎,你這孩子就是這樣,受了委屈也不知道吭一聲。”
杜樂娘正在跟她娘置氣,本來不太想搭理她,方才打架,她可沒吃虧,非要說哪裏不舒服的話,那就是打架費力氣,還真有些餓了。
她看了一眼不停朝她使眼色的宋寧,十分敷衍地捂了捂肚子道:“我……肚子疼。”
孟氏臉色一白,忙扶住女兒的胳膊,詢問她哪裏不舒服。方才自己只顧着息事寧人,都沒怎麽注意到閨女,她心裏有些自責了。
宋寧驚呼一聲,看向婆婆道:“哎喲,娘,您看看樂娘,她這臉色怎麽這麽蒼白?您快扶她回去休息吧。我這就去村東頭把請大夫,這小姑娘家家的要是留下病根兒,往後怎麽辦才好?”
孟氏看了看女兒蒼白的小臉兒,心跟着揪了起來,有些怔怔地道:“诶,你快去快回。”
王二家的見他們要走,還有些不甘心地道:“诶,她就……就這麽走了,這事兒我跟誰說去?”
宋寧朝她笑了笑,“嬸子,您別着急啊,咱們一塊兒去請大夫,給兩個孩子都看看……”
王二家的眼珠子轉了轉,這請大夫開方子、抓藥,哪一樣不是錢呢。
她家小子看起來就擦破點皮,想來沒什麽的。杜家那丫頭看起來臉色是不怎麽好,萬一真有個好歹,賴上他們老王家可怎麽辦?
宋寧見她不說話,臉上神色古怪,故意催促道:“嬸子,快走吧,這事兒可耽誤不得。”
王二家的忙擺擺手道:“唉,我突然想起……大牛他奶泡了一壇子藥酒專治跌打損傷,這次就算了,我娘倆就先回去了。”
說罷,她便扯着自家兒子風也似的走了,生怕走慢一步,杜家人賴上她似的。
再說孟氏母女兩個回到家裏,杜樂娘一進門兒就把自己關進了屋子裏。孟氏煮了粥,敲門讓她出來吃,她也只是隔着門在裏面說了一聲,“娘,我累了,想先躺一會兒。”
宋寧帶着村子裏的胡大夫回來時,就看見婆婆孟氏一個人坐在堂屋裏長籲短嘆,走過去一問才知道小姑子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生悶氣呢。
宋寧安慰了婆婆幾句,走到小姑子房門外,叩門道:“樂娘,你先開開門,大夫來了,讓他幫你看看。”
半晌,才聽她答道:“你讓他回去吧,我沒事兒。”
宋寧把臉貼在窗戶紙上朝裏望了望,提高聲音道:“那可不行,診金我都付了,你總不能讓人家白跑一趟吧。”
裏面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只聽得嘩啦一聲,杜樂娘将門打開從裏面走了出來,對那大夫道:“我沒什麽事兒,難得您跑一趟,不如幫我娘瞧瞧,她一到陰雨天就腰腿痛,夜裏翻來覆去睡不着。”
宋寧微微一怔,成日裏見婆婆忙裏忙外的,還幫着自己一塊兒做買賣,連她都沒看出婆婆哪裏不舒服,要不怎麽說閨女是貼心小棉襖呢?往後她也得注意點,不能再讓婆婆幹重活了。
孟氏眼眶一酸,她還以為女兒還在為自己沒有向着她的事兒置氣呢,沒承想女兒還是關心自己的,忙不疊地應下。
胡大夫給孟氏看完診,開了幾副滋補身子的湯藥,又給了宋寧幾貼膏藥,囑咐道:“少碰涼水,少操勞,這個膏藥疼的時候就貼上。”
孟氏有些局促地揉了揉膝蓋道:“哎喲,哪裏就這麽精貴?過兩日就好了。”
杜樂娘皺眉,“娘,聽大夫的準沒錯。”
宋寧忙點頭,“是呀,娘,往後這家裏還有我呢。”
她公公走了這麽多年,婆婆一個人拉扯着兩個孩子也是不容易,想來這一身的痛處都是積勞成疾導致的。
在這個孝字大過天的時代,孟氏從未擺過婆婆的款兒,打壓磋磨她這個兒媳婦,即使是在她不懂事兒時候,婆婆也不曾苛待過她,反而是什麽髒活累活都搶着自己做,有一口好的都想着留給幾個小輩吃。
等她們往後攢下更多的錢,一定要帶婆婆去城裏的醫館再好好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