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探望
=====================
至于王家那邊,王二媳婦小張氏一看見她們婆媳就想起自家兒子被她家閨女揍的事兒,偏偏她是個斤斤計較的人,誰要是得罪了她,她這人能記一輩子。
婆媳兩個都快走到眼皮子底下了,她才漫不經心地擡頭盯着她們冷笑道:“喲,真是稀客,什麽風把你們婆媳兩個吹到我家來了?”
孟氏心平氣和地朝她笑笑,客客氣氣地問道:“大妹子,張大娘在家嗎?”
小張氏撇撇嘴角,正要敷衍兩句說不在,誰知這話偏偏被縮在屋子裏烤火的老婆子聽見了。
老張氏拄着拐棍兒顫顫巍巍地從屋子裏出來,“誰呀?找我老婆子什麽事兒啊?”
孟氏帶着宋寧上前,走到老婆子跟前,擡高聲音道:“張大娘,是我,我們來找您有事兒商量。”
老張氏眯起眼睛盯着孟氏仔細端詳,費了好大的勁才終于把人給對上號了。
“哦,原來是杜家媳婦兒過來了,你們找我老婆子什麽事兒呀?”
孟氏笑着把兒媳婦想買他們家河灘上的那塊地的事兒說了一遍。
小張氏一聽還沒等婆婆開口,便忍不住插嘴道:“這事兒你們想都別想,我家那塊地還要留着種菜呢。”
宋寧在心裏默默朝她翻了個白眼兒,她們又不瞎,王家要是真打算種菜,那地裏雜草又是怎麽回事?
孟氏也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耐着性子等老太太發話。
老太太眯了眯眼睛,慢慢吞吞地道:“你們是說,要花銀子買我家河灘上的那塊兒地?”
宋寧點點頭,伸出五個手指頭,一字一頓地道:“張婆婆,我們打算按五兩銀子一畝地的價格買您家的那塊兒地,您看成嗎?”
聽到銀子兩個字,老太太眼前一亮,腦子一下子就活泛起來了。
“五兩銀子?你們該不會是在我哄老婆子上了年紀眼盲耳瞎吧?”
宋寧忙解釋道:“張婆婆,我和娘絕對不敢诓您,只要您點了頭,量了地,我們兩家人就一塊兒去裏正面前過契書,一手交銀子一手交地。”
小張氏見婆婆有些動搖了,忙湊過去在老婆子耳朵邊上嘀咕道:“娘,您別聽她們的。天底下哪有掉餡餅的好事?我看這婆媳兩個就是合起夥來诓您呢。”
誰知老婆子聽了冷笑一聲,手裏的拐棍兒重重拄在地上。
“你真當我老婆子是老糊塗了嗎?我和你杜家媳婦兒說話,哪裏輪得上你這個婆娘來插嘴?去,把你男人叫回來,讓他跟着走一趟。”
小張氏悻悻地閉了嘴,免不了又去自家男人面前搬弄是非。
等到王二扛着鋤頭從地裏回來,他聽了自家婆娘的話本來還不怎麽想答應,但聽到聽杜家出的價錢,又忍不住動了心。
畢竟那樣一塊地能賣到這樣好的價錢,憑誰都不會覺得虧。
他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下來。
等到事情談妥了,三家人歡歡喜喜地到裏正面前過契書,只有小張氏全程垮着一張臉,跟誰搶了她家地似的。
羅裏正當着三家人的面兒念完契書上的文字,還忍不住好意提醒道:“你們可都想清楚了?這手印兒一按下去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了。”
宋寧有些無奈地笑了笑,總覺得羅裏正這話主要是對她們婆媳兩個說的,畢竟五兩銀子在他們村裏都能買上一塊兒上好的良田了,是個人都會覺得是她們家比較吃虧。
按手印前,宋寧又回頭看了一眼婆婆孟氏。
孟氏朝她點了點頭,宋寧十分肯定地道:“羅叔,謝謝您的好意,日後是賺是虧我們家都認,不後悔。”
方氏見丈夫劉全愣頭愣腦地杵在原地,忍不住用胳膊肘捅了一下他道:“人家三娘都按了手印了,你個大男人還磨叽什麽?”
劉全撓撓頭,嘿嘿笑道:“我這不是等你發話嗎?”
方氏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劉全抓了抓腦袋,也樂呵呵地按了手印。
王家的人倒是将那契書捧在手裏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別的他們也看不懂,只知道上面寫的銀子數目對得上,便也點頭按了手印。
羅裏正見他們都沒意見也就無話可說了,他之所以這麽謹慎也是有原因的。
按照本朝的律法,土地轉讓經過買賣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契書還只是第一步,須得他這個裏正拿着契書到官府去辦理轉讓手續,加蓋公章,登記在冊才能正式生效。
三日後,宋寧終于拿到了加蓋官府公章的契書。
初六宋寧和婆婆要去鎮上送醬菜,随便把鴨子和高粱種子買回來,杜樂娘主動留下來看家。
孟氏記挂兒子,一早起來蒸了米糕準備給他帶過去。
婆媳兩個先去九香居交完醬菜,免不了又聽朱掌櫃唠叨了幾句。
“三娘,你是不知道,那個知味居和老蒲記為了拉客,竟然把價格生生壓下去兩成。哼,你說他們這樣不是胡搞嗎?誰不知道咱們這醬菜買賣本就是薄利多銷,這麽搞下去遲早要完。”
宋寧想了想,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我贊成您的看法,他們越是這樣就越說明他們沒有自己的特色,只能靠打價格戰來搶占市場。這時候,咱們就需要沉得住氣,讓他們争他們的去,咱們守好自己的本心,在品質和味道上把好關。雖然短時間內,咱們看起來會吃虧,會損失一部分貪便宜的客源……”
朱掌櫃身子往前湊了湊,等着她說出那個但是。
宋寧蜷起手指敲了敲桌面,清了清嗓子道:“但咱們都心知肚明,若是想要低價售出,要麽倒貼錢賣出去,要麽就得壓縮花在原料和工費上的成本。若是前者,他們撐不了多久;若是後者,他們做出的醬菜只會越來越差……”
朱掌櫃盤着手腕上的珠子,哈哈笑道:“人都說我朱某是只老狐貍,我看三娘你更勝一籌,你能這麽想正合我意。”
宋寧有些赧然地笑道:“您過譽了。不瞞您說,我還打算等天氣回暖,地裏的菜長出來了,再做些新的品種。”
朱掌櫃一聽登時也來了興趣,不知不覺又聊了一個多時辰。
婆媳兩個從九香居出來已經快臨近晌午了,匆匆趕去集市上挑了二十只鴨子,又買了高粱種子,正要往回走才突然想起給杜蘅的米糕還在包袱裏。
孟氏望着手裏的兩筐小鴨子,不由得苦笑道:“瞧我,都忙糊塗了。三娘,要不你去一趟書院街把米糕給大郎帶過去,娘在這兒等你。”
宋寧有些窘迫地抓了抓頭發。
“娘,都怪我跟朱掌櫃一聊起來就忘了時辰。那好,您去那邊茶攤兒上坐着等我,我去去就回。”
孟氏點點頭,宋寧背着小包袱徑直去了書院。
她趕到書院門口時,正好碰見一群穿着學子服的少年從裏面出來了。
想到杜蘅有可能就在這些人裏面,她心裏莫名地升起一絲緊張,還夾雜着一絲小小的期待。
不過她立站門口的樹下等了許久并沒有看到杜蘅從裏面出來,轉念一想,又覺得學院裏應該有夥房,他大概是不會出來了。
可惜此時學生們都走光了,書院門口只剩下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伯佝偻着腰在打掃地上的樹葉。
宋寧整了整身上的衣裳,走過去對那老伯道:“請問這位老伯伯,能否幫我帶個東西進去。”
老伯擡頭瞥了她一眼,繼續低下頭去掃地,“帶個東西?給誰呀?”
宋寧想了想道:“杜蘅,天字甲班的杜蘅。”
老伯好似沒有聽清,豎起耳朵又問了一遍,“誰?”
宋寧有些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擡高聲音道:“杜……蘅,我找杜蘅!”
“請問姑娘是何人?找杜師兄有何事?”
宋寧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着杏色绫襖、模樣秀麗的姑娘立在身後,那姑娘也在不動聲色地打量着她。
宋寧十分客氣地朝她笑了笑,“姑娘,你認識杜蘅嗎?”
掃地的老伯看到那姑娘卻是停下掃帚,和藹可親地笑道:“玉茹姑娘,今日又是來找陳夫子讨教學問的嗎?”
陳玉茹帶着婢女上前,也微微颔首同他打過招呼,然後看向宋寧道:“姑娘是杜師兄的妹妹?”
宋寧沒有解釋,只道:“那個,我有東西要交給他。姑娘若是能進去,可否為我将東西遞進去,就說是家母親手做的米糕,趁早吃。”
陳玉茹點了點頭,示意身後的芸香接過宋寧的包袱。
“姑娘既然是杜師兄的妹妹,何不跟我一同進去把東西當面交給他。”
宋寧忙搖頭道:“不用,哦……我是說書院裏都是男子,我一個姑娘家進去不大方便。”
陳玉茹自覺失語,笑道:“姑娘說得對,是玉茹考慮不周了。”
宋寧擔心婆婆等太久,再次同她道過謝也沒再逗留。
陳玉茹目送着她離開,然後帶着芸香進了書院,找到杜蘅。
“杜師兄,這是舍妹托我交給你的東西,說是令堂親手做的米糕……”
杜蘅眸光微動,接過東西同她道了謝,心中有些疑惑,就聽江澄在身後笑嘻嘻地湊上前問道:“樂娘來啦?在哪兒呢?伯母沒有一起來嗎?”
陳玉茹搖頭笑道:“她是一個人來的,方才還在書院門口,我本想邀請她一起進來的,可……”
“诶,子瀾,你要去哪兒?”
這頭宋寧離開書院,沿着小河邊上往回走,走到半路上忽然聽見身後一道熟悉的聲音響起。
“什麽時候來的?”
宋寧有些詫異地回頭,果然就看見杜蘅正站在她身後的不遠處,一身儒雅的學子服,目光沉沉地望向她。
宋寧被他看得有些心虛,笑道:“那個……相公,你怎麽出來了?”
杜蘅走近幾步,站到她面前,垂頭盯着她微微發紅的臉頰道:“你怎麽一個人來了?娘呢?”
宋寧垂頭盯着自己的腳尖道:“娘在草市街路邊等我。”
“嗯,回去告訴娘,不用送東西過來了,我過兩日就回來了。”
“好,那我走了。”
“嗯,路上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