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幾天連裏沉浸着離別傷感的氣氛,我們這些新兵也不敢大聲說笑,都收斂着。老兵們的告別方式各種各樣,有的把流過血汗的障礙場最後跑了一遍,有的去抱了抱家屬區的小孩,每天在軍區巡邏,逗這些孩子玩兒,都有感情了,家屬們教這些小孩奶聲奶氣地喊叔叔好,我們連的人都很疼愛這些孩子。
有幾件事讓我印象很深。一是連裏照顧退伍的老兵不排崗哨了,但在走的前一天,老兵們要求再站最後一班崗。那天的崗都是他們站的。向我們交崗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偷偷抹眼淚。這個崗哨他們站了三年,有的不止三年,他們用最後一班哨向守衛了三年的軍區告別。我不知道在那兩個小時他們的心裏想着什麽,是第一次站崗的興奮自豪,是酷暑隆冬裏在哨位上日曬雨淋的辛苦,還是無數次地敬禮,無數次地指揮車輛,和無數次抱着槍——這個最忠誠最親密戰友的滋味……
二是老兵們走的那天,在炊事班吃了最後一頓飯,餃子。上車餃子下車面,每個新兵來到軍營的第一頓飯是面條,退伍前的最後一頓是餃子,吃到這頓餃子的時候,意味着不管有多少不舍,多少留戀,你都該離開了。他們吃餃子,我們吃飯,那頓飯是我到警衛連後吃得最壓抑的一頓,整個飯堂鴉雀無聲,老兵們埋頭默默地吃,有一個老兵端着搪瓷缸把他的餃子都給了我們新兵這桌,我們趕緊說,班長我們不吃,他啞着嗓子說吃吧,我吃不下。
楊東輝從隔壁過來,把他的餃子塞進那個老兵手裏,他說“吃了。以後再想這個味道,要走大半個中國了。”老兵聽了把餃子狼吞虎咽地劃到嘴裏,邊用力嚼邊抹眼睛,楊東輝沉默地拍拍他,他把楊東輝一把抱住就在他的肩膀裏嗚咽,食堂裏的人都強忍着,我的鼻子也一陣發酸……
吃過飯,我們拎着老兵的行李,隊伍集合在營房前的空地上,連長給每個老兵系上大紅花,上面寫着“光榮退伍”,鞭炮和送戰友的歌曲同時響起,喜慶的鞭炮聲在這個場合下聽起來卻格外心酸,一個入伍七年将複員的老士官向連長說:“報告連長,退伍老兵集合完畢,請指示!”連長擺了擺手,背過了身去,這樣一個硬漢子,見過了很多次這個場面,我想他此時的心中也是難受的。指導員宣讀《致退伍老兵的一封信》時,很多人在忍,但還是有人默默流下了眼淚。部隊關于離別有一句話,是個軍人就沒有眼淚,今日的離別就是往日的相逢。可是此時此刻的眼淚,不代表懦弱,只有沉甸甸的分量。
當楊東輝親手為他們摘下領花肩章的時候,一個老兵向楊東輝敬了最後一個軍禮,撕心裂肺地喊了聲“排長!”就一頭紮進楊東輝懷裏痛哭起來,他是楊東輝當班長時手把手帶出來的兵,我看到楊東輝緊緊摟着他,擡起臉,硬把眼淚咽回肚子裏,我還是看到了他嘴角的抽動……走的這批老兵,大部分是他帶出來的兵,還有和他同年入伍一起摸爬滾打過的志願兵,他一直控制着自己,因為這時候他的失控會帶來一群人的失控,他不能失控,但是我看得到他強忍的淚水。
這聲“排長”像開啓了洪水的閘門,那些被下了軍銜的老兵們将楊東輝團團抱在中間,他們都是他的兵,一聲聲哭喊排長,他們的哭喊聲狠狠劃過我的心上,讓我的心也忍不住在顫抖。我流淚了,指導員也流淚了,全體戰友和退伍老兵都哭了……
“緊握槍、軍威壯、警衛戰士多榮光! 預備,唱!”是楊東輝的聲音,他帶着哭音的嘶啞的吼聲,突然響了起來。老兵們哭着跟着大聲唱起來:“……警衛戰士覺悟高、不怕烈日曬、不怕雨水澆、寒風洌冽無所懼、戰鷹高飛我站崗……”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支《警衛連之歌》,卻是最震撼的一次,幾年後當我也哭吼着唱這首歌的時候,我才明白,警衛連這三個字,已經深深刻進了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每個人的骨頭。
楊東輝把警衛連的連旗遞到老兵們手裏,他們抱着鮮紅的連旗嚎啕大哭……我們全體都默默掉了眼淚……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此時此刻,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殘酷。到今天我還記得楊東輝對老兵們最後說的這句話:“一天穿軍裝,一生是軍人!”
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也一定銘記在他們的心頭。不管我們是否還穿着軍裝,不管我們将來走到天涯海角,是富貴發達還是面朝黃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是一個兵。我們把青春留給了部隊,沒有辜負過這身綠色,也是部隊教會了我們這幫毛頭小子,怎麽做個真正的爺們。
送走老兵後,我到處都找不到楊東輝,直到晚上才在訓練場上看見他。
他一個人坐在操場的臺階上,面向着空曠的訓練場,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