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做為死黨,鄧再榮自然了解韓熙林的習慣。知道只有入了他韓大董事法眼的人,才有資格享受他既花時間又花精力的親力親為。

以前有幸享受這份殊榮的基本都是韓熙林的親戚,辦的事總不脫求醫就學這類。現在聽他問起電影圈的事,鄧再榮馬上猜測,一定和上次那個自家被老弟坑過一回的小明星有關。

也不等韓熙林回答,他又追問道:“我記得他姓蕭,對嗎?”

被他看破,韓熙林略一遲疑,随即大大方方點頭承認,“嗯,是他。”

鄧再榮知道韓熙林不像自己,他和韓父雖然表面看上去性格天差地別,骨子裏卻是一樣的癡情執拗。想起睡前的感傷,觸景生情,他不免有些擔心,“那人今年才二十吧。這麽年輕,又在娛樂圈混,心思能定得下來嗎?你覺得你們能長久嗎?”

韓熙林沒想到老朋友第一反應竟不是拿自己開涮,而是認真地擔心将來,不禁詫異地看着他,“沒想到你會說種話。”

鄧再榮這才意識到失語,取出香煙掩飾般地點上,“這不是關心你麽。我經驗比你豐富,正好給你提提建議。”

“那都是以後的事。”韓熙林說,“就像當年我爺爺說的:項目還沒到手,就算計收益能有幾年,不覺得可笑麽?既然覺得有發展潛力,那就争取過來,用心經營,才是正途。”

鄧再榮舉手做投降狀,“得得得,早該想到以你這坐起而行,一旦看中誓必拿下的性子,我這些話說了也白說。随你高興吧。這兩年大環境不好,電影消費相對低廉,勢頭反而還不錯。你既有心栽培他,趁這股東風,回頭我介紹幾個好本子給你。”

“資源他不愁,我只想讓他今後走得更順利些,不要再吃苦。”

說到這裏,見鄧再榮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韓熙林才發覺,一不留神竟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端起精致的紫砂功夫茶杯淺啜一口,他及時轉移話題,“你呢?曲征上次發度假照片給我時,還問你是不是又換人了。”

曲征是他們的發小,初中時全家移民去了美利堅,如今在矽谷有了自己的軟件公司,在業內排得上號,事業有成。雖然和他們已經幾年沒見了,但依舊保持聯絡。

但不知為何,他平常只和韓熙林聯系,只有在重要節日時,才會給鄧再榮發份祝福,聊上幾句。

鄧大公子認為這是因為生性嚴謹自律的曲征看不慣自己的作派,所以不願搭理。相對的,他也懶得理會這個據說忙起來可以一個星期都待在計算機室的死宅。

他懶洋洋地說道:“不和我聯系又問我的事,估計是攢着黑料當談資吧——諸位員工,你們要向我學習,勤奮努力,潔身自好,不要像我某個朋友一樣如何如何。”

Advertisement

“你想多了,曲征是真關心你。他說今年端午準備回來一趟,屆時我們聚聚。”

鄧再榮不以為意道:“來就來吧,到時候再說。”

又聊了一會兒,看看時間差不多,韓熙林道了再見,前往機場。

抵達k市住處時,已經是淩晨三點多。

為免平時早起驚動老人,蕭可住在一樓。韓熙林怕吵醒了他,連開門都像作賊似的,擰了兩三分鐘才慢慢轉開了鎖芯。

不想剛剛進屋,便發現客廳燈火通明,只見老爹對着一桌子菜,無精打采地扒飯。

如果不是屋外還黑着,韓熙林一定認為這是幻覺。

定了定神,他問道:“爸,你怎麽半夜才吃飯?”

他晚飯照例喝了咖啡,現在胃裏有點難受。但看到這一桌子飯菜,卻依舊沒有半點食欲。

這不應該啊,蕭可做的菜,怎麽會吸引不了自己?

韓熙林疑惑地放下公文包過去一看,更奇怪了:桌上的菜式都是蕭可以前做過的,擺盤色澤都和記憶中差不多,但莫名的又有幾分陌生,香味也不大對勁,讓他一看就沒有動筷的欲望。

看到兒子的反應,韓父說道:“別琢磨了,都是老丁做的。最近山上一直下雨,劇組每天只能拍一會兒,小可還得等幾天才能回來。我本來不想吃,但實在餓得睡不着,只好爬起來随便填填肚子。”

“……”

見兒子默然無語,韓父又問道:“要吃嗎?老丁手藝其實還行,大概有小可六七成功力吧。”

“不了。”韓熙林決定早點睡覺,早點上班,早點把這幾天挨過去,等蕭可早點回來。

兩天沒休息好,韓熙林一直睡到中午才醒。感覺胃實在空得受不了,勉強吃了一點丁海立做的東西,便去上班。

結果他郁悶發現,自己的進度條又卡住了。

原本預定是回來之後立即對蕭可坦白自己的身份,然後再進行下一步試探。現在蕭可延長歸期,計劃未能如願完成,韓熙林不免心煩意亂。原本半個小時就能處理完的事,生生拖出了一個多小時。

在清明期間留下來坐鎮的何倫以為他是熬夜累了,以致效率不高,便說道:“韓董,昨天您才集中處理過急事,今天沒什麽大事,不如先休息一會兒?”

韓熙林拉了一遍備案,發現今天确實都是日常事務,思忖片刻,覺得自己再等下去只會越來越煩躁,便寫了個地址遞給他,“你來開車,我要去找蕭可。”

何倫頓時愣住了,“您是有急事找蕭先生嗎,為什麽不通過電話說?”

這種事怎麽能在電話裏說。韓熙林不耐煩地用手頭的文件敲了敲助理的肩膀,“別啰嗦,讓你去就去。”

“好……”何倫苦兮兮地想,不知老大又要玩什麽花樣了。

老天保佑他可千萬別像上次那樣,聲稱要不定期到果廠視察,要求提前架設好網絡。結果自己盯着下面的人跑了無數趟鄉政府,耗費大量物力精力,好不容易把原本規劃在三年以後開工的基站給提前建起來了,結果老大只在蕭可拍電影時去過一次,住過一周都不到。

不過,今天要去的地方似乎沒那麽偏僻,離省會大概三四個小時的車程。就算老大突發其想,應該也不至于再讓他設法建一座基站……吧?

韓熙林趕往山寨之際,蕭可所在的山寨又下起了雨。

劇組趁太陽短暫露臉的功夫,過了兩條戲。眼看天又陰了,無所事事,蕭可便到劇組租下的民居廚房,研究昨晚在老鄉家吃的汽鍋雞。

汽鍋雞配料不多,關鍵在于選用的汽鍋。這雞想熟全靠蒸氣,除了一個氣孔之外,其他部分都要密封。如果用的鍋質量不過關,做出的雞便半生不熟。

聽老鄉介紹完裏面的門道,蕭可正抱着鍋翻看。一不留神,尹覺意的dv鏡頭又湊到了他面前。

這人說是随行改劇本,但卻只在晚上動筆。白天就追着蕭可拍攝,聲稱是做記錄片時留下的習慣。蕭可阻止無果,只得随他去了。

被大雨困住的這兩天蕭可除了拍戲,就是和老鄉學做菜。嘗過幾次甜頭之後,尹覺意不但身上的肉多了幾兩,閉塞已久的靈感也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源源不絕。

他怎麽也想不到,困擾自己大半年的頑症,居然被蕭可的美食給治愈了。這消息在朋友圈裏一擴,整個圈子都轟動了。

吃文化飯的最怕沒靈感,尹覺意認識的各大總編名記、影視學校的各大導演,當下都對蕭可來了興趣,摩拳擦掌地準備等餐廳開業那天,前去捧場。

當下見蕭可準備開夥,尹覺意先給了個大特寫,又問道:“今天吃什麽?”

“老鄉說采了最後一波荠菜,今晚做個汽鍋雞,來個東風荠,再炒點臘味和時蔬。”

食物的至高要求就是一個鮮字,背靠資源豐富的深山,無需調料,便能做出上等美味。蕭可不想再做什麽複雜的菜式,決定簡單一點就好。

只是,他所謂的簡單,在別人眼裏卻不簡單。尹覺意玩攝影時天南海北到處跑,自認也是見多識廣,但東風荠這道菜卻聞所未聞,不禁異想天開地問道:“難道這荠菜和諸葛亮借東風有關?”

最近在為餐廳想菜單時,受韓熙林名人營銷效應說法的影響,蕭可對拉大旗作虎皮的命名方式也來了興趣,當即說道:“這個主意不錯,回頭我把這道菜加上餐牌,就說典故來源于赤壁東風。”

尹覺意不管這些,繼續架着dv追随蕭可的一舉一動,鏡頭一邊在他的臉和手之間切換,一邊琢磨哪個角度最出彩。想了又想,覺得不管怎麽拍都上鏡,又見蕭可已經開始做菜了,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晚飯上。

只見蕭可先準備好一口大湯鍋,盛滿水燒起,又将老鄉送來的新鮮仔雞斬塊,和鹽、草果等配料一起放入中間有個空心圓柱的汽鍋,蓋好蓋子放進湯鍋裏。

無需另外加湯,雞塊便會被透過空心汽嘴騰上來的蒸氣慢慢蒸熟,最大限度保證了仔雞的原汁原味。但這是個慢活兒,得炖上好一陣子才能熟透。趁這空檔,蕭可去料理荠菜。

見他不但洗出一大籮荠菜,又準備了滿滿一盆淘米水,尹覺意好奇地把鏡頭搖了過去,“蕭可,這菜還要用淘米水洗嗎?”

“不,那是留着另用的——你小心!”

老鄉家的廚房鋪的地磚有些年頭了,不是很幹淨。尹覺意一不留神踩到一塊積年的油漬,腳下打滑,差點兒摔在旁邊的水缸裏。幸好蕭可眼明手快,穩穩扶住了他。

“謝謝。”

發現自己老是在蕭可面前現眼,尹覺意不好意思地道了聲謝,剛要站穩,卻發現忙亂間dv上的金屬扣鈎扯到了他的頭發,一時間居然還解不下來。

見蕭可被自己拽得露出吃痛的表情,他趕緊放輕動作,“你先不要動,我馬上解開。”

剛才冷不丁猛疼了一下,蕭可有種頭發要被整把扯下來的錯覺,不用尹覺意講,也不敢再動,“你慢慢解,不用着急。”

兩人姿勢別扭地拉扯在一起,正和那扣鈎奮戰,這時,卻聽門外傳來一個隐蘊怒氣的聲音:“你們在幹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