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這時,《彈劍歌》恰好播完一輪。整部劇看下來,除了心機深沉但讓人恨不起來的女主,在一幹男性角色裏,觀衆們對蕭可飾演的白衣劍客項子玉印象最深,連男主都要靠後。

這位風采卓絕的楚國後裔,在意識到夜宗的所謂光複六國實際是攪亂天下。但百姓們只要日子過得好,并不在乎誰當皇帝、也沒人緬懷昔日的六國君主後,恍若大夢初醒,決心擺脫這一切。

他本來有機會可以遠離是非,仗劍天涯。卻因為放不下師徒情誼,在朝廷禁武圍剿中為師父擋箭而死。平時鮮有笑容的項子玉,在臨死前那個如釋重負的微笑,令觀衆既心疼又唏噓。

照曾導預期,這個角色應該會比較讨女孩子喜歡。但出乎意料的是,片子播出之後,在官博和各個論壇留言讨論項子玉的男性觀衆居然占了一半左右。曾導和助理探讨了幾次,最後得出結論:這種武功高強身世坎坷冷面心熱又不幸英年早逝的角色,其實屬于男女通殺款。當然,能把角色演活讓觀衆如癡如醉,首功當屬蕭可。

早期的讨論大多以輕松為主,比如“數一數角色們總共誇了項子玉多少次”這種統計小游戲。在角色死後,觀衆們哀嚎之餘,各種解構分析小論文層出不窮,每天都在刷新,條理分明鞭辟入理。讓曾導一度懷疑,這部劇到底是不是自己導的,否則裏面怎麽會隐含了這麽多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寓意。

《彈劍歌》的收視率開盤不高,連1都不到。但随着口碑傳開,後面幾天急速上升,從此高居榜首。首播完畢統計時,平均視率破3,是春節檔裏當之無愧的視率之王。

有意思的是,許多因為諜戰劇記住蕭可的大叔大媽們,一開始不想看武俠片。後來聽說蕭可的角色死了,紛紛納悶:好人怎麽會死?不是應該活到最後嗎?奇怪之餘,趕緊到網上補前情。于是,這部劇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別的劇都是年輕人在網上追,年長的人守在電視機前看,但《彈劍歌》卻是剛好相反。

這部劇的成功,也讓許多業內人士意識到,只要劇本精彩,演員合适,哪怕沒有過多三俗情愛糾葛橋段、人物偏離傳統喜好,也能獲得觀衆認可。

借助電視效應,蕭可回s市參加比賽的消息甫一傳出,不少觀衆千方百計打聽到比賽地點,紛紛趕來圍觀。往年基本默默無聞、只有廚師界才會關注的初賽一下子變得聲名大噪。見狀,作為協辦方的烹饪協會不禁萌生了請蕭可出任賽區形象大使的念頭,決定等比賽結束後找他商量。

因為場地有限,參賽人數過多的緣故,比賽分上午、下午兩場舉行。評委們逐一給選手的菜品打分,到最後再根據分數排列評選出六名候選人,在六月時參加亞太地區的選拔賽。

這一期的指定食材是魚,按照規定,選手們要在三個小時內完成一道菜肴。

根據抽簽排位,蕭可被安排到上午。把所有水箱轉了一圈,在主辦方提供的各種鮮魚裏,他選擇了一條已經吐淨泥沙的黃河鯉,準備做一道糖醋魚片。

有別于普通糖醋魚整條燒制的做法,蕭可先将魚抽筋剔骨,片成小片,放碗加料腌制。等入味的功夫,他将新鮮蕃茄去皮,切塊放進攪拌機打成漿,倒入高壓鍋熬煮到果肉與水份徹底融合,再改為細火慢煮。

等醬汁變得足夠濃稠,顏色由粉轉豔,紅豔得像挂了糖漿的山楂果,蕭可又慢慢加進紅糖板粟粉勾成的芡水和鮮榨檸檬汁,調至均勻後,定時熬煮。

接着,他上鍋倒油,将魚片裹上一層面漿,在六成熱的油鍋裏快速過了兩次。待表面變得酥脆,瀝油起鍋。

這時,蕃茄醬也好了。蕭可沒有等晾涼,也沒用傳統澆蓋的方法,而是趁熱把魚片一片片挾進醬碗,耐心地依次挂汁,再裝入長盤,擺成波浪起伏的造型。

魚片放好後,他用燙發的木耳拼出一條小魚,加上擠成圓形的蕃茄醬、刻出細縷的筍片,一綴在邊緣。乍眼一看,就像一條魚游弋在被朝陽染紅的海面,賞心悅目。

經過工作人員的傳遞,待這道糖醋魚片端到評委面前時,溫度恰到好處。既不會燙口,醬汁也未因低溫而産生凝滞感,依舊鮮潤通透。甜酸味配合着濃馥的魚香,在衆多同樣香氣撲鼻的菜肴裏越衆而出,一下子便抓住了評委的眼球。

評委們早聽說過禦膳宮的大名,有幾個人還專程去品嘗過,再加上有心請蕭可出任形象大使,早在注意他的進度,暗中期待他來個特色菜。見端上來的只是一盤普通的糖醋魚,不免有些失望。但嗅到魚香味後,頓時又把那幾分小失落抛到腦後,争相舉箸,一嘗為快。

黃河鯉魚肉厚嫩,口感上佳。但因為燒得不好會有泥腥味,一些手藝不過關的廚子往往喜歡加重醬汁味道,掩住那幾絲異味,以免露怯。

但蕭可調出的蕃茄醬,看似濃厚,實則鮮淡。滑膩的粟粉中和了食材的厚味,強調了新鮮醬汁本身的綿柔口感。酸甜适中的醬液入口消融,與脆香鮮嫩的炸魚片結合在一起,教人胃口大開。直到下肚,口中仍留有一絲檸檬特有的醒脾清香,讓評委們忍不住挾了一塊又一塊,直到盤子見底才意猶未盡地罷手。

別的菜肴,評委們都是嘗上一兩口就做罷,唯有蕭可這盤被瓜分幹淨,甚至連配菜也被醮着醬汁統統吃完。整個比賽自始至終,只有蕭可的菜有這個待遇。某種角度來看,也足夠說明評委的态度了。

待到晚上七點比賽結果出來,蕭可不負衆望獲得冠軍。消息傳到場外,堅守了一整天的粉絲們頓時齊聲歡呼。

唯一的遺憾是,從第二名的周孚到第六名的選手,都有獲獎菜品展示。唯獨第一名的蕭可,卻只能用一位工作人員提供的偷拍照片來當新聞稿配圖。

當畫風與後幾名完全不一樣的照片發布之後,沒法去現場助陣的迷妹們立即強烈抗議,指責主辦方搞區別對待。等數日後蕭可成為博古斯比賽中國賽區形象大使的新聞出來,粉絲們更覺奇怪:難道形象大使的菜肴照片注定是角度捉急兼手抖花屏類型的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還不如不當這個大使。

在現場從頭跟到尾的範春鳴搜到這些評論,簡直哭笑不得。馬上給他們科普,這個比賽相當于飲食界的奧斯卡,創辦者是一位傳奇人物,客戶以首相政要、富豪名人為主。粉絲們聽罷,這才恍然大悟,趕緊删掉有得了便宜還賣乖嫌疑的評論。

因為和主辦方商議形象大使細節的緣故,蕭可原本打算用一天時間來陪伴父親的計劃不得不縮減成幾個小時。比賽結束的第二天,談完公事後他才去了父親和鄧一博暫住的公寓,就着範春鳴送來的料理品茗閑聊。

不過,時間雖短,蕭可獲得的信息還真不少。除了蕭輝光學習順利、鄧一博在旁聽期間撬牆角挖了個人材回公司等等日常之外,最讓他驚訝的莫過于蕭輝光态度的轉變。

當蕭輝光第三次表情自然、仿佛閑話家常一般說起“除了那兩對小夥兒和姑娘之外,有一對女孩也會定期來餐廳。聽說她們相處已經十幾年了”,蕭可的疑惑頓時達到了頂點:這才半個月而已,父親怎麽就從最初的諱莫如深,變成了現在的坦然接受?雖然言語間還是透出不贊同自己和韓熙林的意思,但就接受度來講,這變化速度也未免太快了。

見他一臉難以置信,陪聊的鄧一博借口轉交東西,把蕭可拉到自己的房間,得意地邀功,“小可,你是不是奇怪蕭叔叔怎麽變得開明了?嘿嘿嘿,都是我的功勞啊!”

“你做了什麽?”蕭可想,該不會是像韓熙林對韓父那樣,每天找着借口變着花樣給他洗腦吧?

鄧一博不知道蕭可把他猜成了安。利高手,徑自炫耀道:“韓叔叔聽說我也在s市,還和蕭叔叔同住以後,讓我多找幾對同性戀人去餐廳坐坐。說見得多了,蕭叔叔漸漸也就習慣了。我一聽關系到你和韓哥的終身幸福,哪裏敢推辭。為了你們,我特地聯系了我哥以前包過——哦不,是處過的小男生,讓他帶着新男友過來。還打點了店裏的服務員,讓他們有事沒事就對蕭叔叔吹吹風,說如今社會多元化,不管選擇什麽樣的伴侶,只要自己過得舒坦就好。小可,主意雖然是韓叔叔出的,但具體執行都是我在跑腿。回頭你爸肯把韓哥當自家人時,一定要請我吃謝媒宴啊,今天那個糖醋魚片記得來個大份,以後的比賽菜品我也要。”

蕭可這才釋然:原來父親是受環境影響,耳濡目染,知道在當下社會,取向不同已經不再是什麽驚世駭俗的大事。

雖然從思想轉變,到認同晚輩選擇這條道路還有一段距離,但能有現在的進展,蕭可已十分滿意。他保證道:“小鄧,到那個時候,不管你想吃什麽我都給你做。”

鄧一博喜笑顏開,“那我再加把勁兒,争取在你下回來s市參加比賽前搞定蕭叔叔。”

雖然這趟沒見到韓熙林,但有意外收獲的蕭可依舊心情大好。和監制聯系過後,他直接趕往另一個省份的特種兵訓練營。随身帶上周孚特地搜集的往年比賽視頻,準備拍戲間隙補齊。

抵達營隊時,例行陪同的老雲,以及另外幾名同樣過來體驗生活的配角也到了。頂替蕭可原本角色的演員叫做熊剛,名字雖然陽剛,性格卻是斯文腼腆,與男二的性格頗有相似之處。

男二和另外幾名文職軍官的扮演者不必全程跟随體能練習,重點在于了解部隊的文職日常工作。在老雲的斡旋下,部隊給他們外調了一位文職八級的士官,進行講解陪同。

蕭可過來的第二天,這位士官也到了。正好是午休時間,老雲說先請他過來和大夥認識認識,結果走出宿舍後卻半天沒有回來。

住在三樓的蕭可透過窗戶,注意到遠處的老雲和一名陌生青年交談許久,最後單獨回來,說新來的士官不合适,會另換一位,讓演員們今天先去觀摩特種兵訓練。

這事有些蹊跷,私下沒人時,蕭可忍不住問起原因。老雲猶豫片刻,才說道:“這是小林外公家的一個小輩,因為某些緣故,老韓從不搭理岳父一家。要是知道我和他們有來往,非和我絕交不可。老朋友和一個只見過兩次的士官,你說我能選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