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趙安然搖搖頭:“大人,且不說做不做得來,鎮上許多百姓家境不富裕,好不容易得了這麽一份工,一天十文的餐補于他們來說不算少,兩個馍馍能解決的事情,何必要花上十來文?而且,有住得近些的人戶,有家人送飯,更是不必如此。”

陸大人臉上浮起一絲笑,很快又消失不見,只吩咐:“統計一下這回生病的人數,這事去報縣衙吧。另外,工事緊急,我不想再發生這種事……”

那監視立刻點頭哈腰:“大人放心,小人立刻嚴令禁止他們……他們……”

陸大人有些許不耐煩:“從今日起,定餐食的報上來,不再發放餐補,餐食的費用部裏來出。不定餐食的,餐補提到十二文。”

他環視四周:“不過,一應的餐食由趙家供應,若發現有人采買其他家的餐食,便不必來上工了。”

陳氏懵懵的不能反應,只呆呆愣愣的。

趙安然立刻拱手謝道:“多謝大人的信任,小人等一定把控各方細節,務必做到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

不過訂餐的量一下子大了許多,等統計結束,趙安然一看,每一頓竟有兩百一十三人。這樣的數額,很顯然陳氏加上她姐姐,都是無法完成的。

趙安然往一對推着車預備走的中年夫婦走過去。

這對夫婦約莫四十上下,姓陶,男的腿腳不方便,行路不快,故而沒法子過來上工,見旁人賣飯食賣得不錯,便也過來賣。

陶伯做菜的手藝不錯,每天也能賣出十來份補貼補貼家用。

“陶伯陶媽。”

趙安然說出來意,趙家憑兩三個人,是忙不了這麽多菜品的,如果陶氏夫婦願意幫忙的話,那就不在話下了。

監視正好過來,聽到這裏皺眉問:“趙家姑娘,咱們大人可是說了,一切的餐食交給你們家……”

趙安然點點頭:“不錯,承蒙大人信任,我趙家做事絕不敢馬虎分毫。大人交代我們的任務,憑幾個人是完不成的,自然是需要幫手。不過大人放心,有我在,自然會監管好每一個步驟,今日之事,也絕不會在我趙家的餐食上發生。”

監視見她個子小小的,說話的口氣卻如同大人一般,又聽她說得有理,便也沒太在意,只叮囑了幾句就走了。

Advertisement

陶伯陶媽原本想着一個孩子邀請他們做活,怕不是真的,又見這孩子家裏頭的大人似乎不反對,方覺得高興極了,拉着陳氏謝了又謝。

也有人想來與陳氏套套近乎,但陳氏一概不應,只說人手是夠了。

那胖胖的婦人有些不高興:“姓陶的是個瘸子,你家請這麽個人,能頂什麽事兒。我們各個手腳麻利,不比他好多了?”

趙安然只冷笑一聲:“手腳麻利不麻利我是不知,不過心腸黑不黑倒是能看出些許來。”

婦人氣得瞪起眼睛怒道:“小丫頭片子胡說什麽吶?我們……”

趙安然并不多糾結,打斷她的話:“大人将這差事交給我們,是信任,我們怎能有負所托?人不夠才不能不請外援,這人選嘛,用不着多麻利,但需得一顆純正的心思,畢竟我們這做飯食的,關系着大家身體康健呢。”

這時那位陸大人的随從走過來,問了下情況,點點頭說着:“大人說了,要想幹活賣力,飯總得給吃飽。往後凡是在趙家訂餐的,每頓以大葷為準,一日兩頓。”

頓頓都有葷菜,且一日兩頓,這是多大的好處啊。聽到這裏,那些不曾訂餐的工人便蠢蠢欲動,紛紛表示不想要餐補,想要一起訂餐。

然而那随從只搖頭:“暫定現下這麽些人,此事從明日起開始,趙家可得着緊準備着。”

陳氏忙應了是。

“大人還說了,既然是入口的東西,得警醒着,可莫要黑了心,咱們的人可是會定期檢查的。”

随從看了趙安然一眼:“你過來吧。”

趙安然一路跟着他去了屋裏,見他拿出一個錢袋子。

“數一數,這是十日的飯錢。”

趙安然驚訝的張了張嘴,十日的飯錢?而不是定錢,天啊,她這是發財了嗎?不過,這銀錢為什麽交給她,按道理,不是該交給陳氏的嗎?

她擡頭看了看那随從,覺得這事兒,自然不是随從的安排,估摸着是那位陸大人指揮的。

随從并沒有多說,只擺手道:“回去準備吧。”

回去的路上,趙安然問了問陶媽家裏的情況,原來他們有一女一兒,女兒遠嫁,幾年也回不來一次。至于那個兒子,幼時患病沒有及時診治,腦子有些問題,如今二十有二了,卻如同個十歲孩童一般天真。

陶媽嘆着氣:“自己的事兒倒是能自己幹,也能幫着我們做點子事情,可這也不是長久的……日後我與他爹去了,他可怎麽辦才好啊。”

陳氏陪着她落了一回淚,到底也是想不了那麽長遠,只勸着過好當下。

有了本錢,事情就好辦了。趙進與陶伯在鶴山腳下尋了個屋舍,雖然簡陋了些,但做飯食不是問題,就當做是臨時做工的地方。

趙家人多,陶家人口簡單,陶伯是個爽利人,當場決定,往後他們一家就搬到這裏來住。

一應的廚具搬過來,需得添置的也都給添置了。

原本總舍不得銀錢的陳氏,一直催着趙進:“不要舍不得銀錢,這是大人們看中咱們,咱們辦事,一定得規規矩矩的,辦得好了,才能長久……”

趙進點點頭,猶豫着問:“就你們四個人,這……忙不忙得過來啊?”

陳氏說着:“沒問題的,安然和竹林也大了,能幹着呢。”

陶媽緊跟着回答:“我家那小子雖然笨,但力氣大,讓他跟着幹些粗活,沒問題的。”

剩下的自然是分工協作,陳氏陳姨媽與陶媽負責采買,陶大哥與趙竹林砍柴撿柴,趙安然與陶伯則煮飯清洗。

往常做十來人幾十人的飯菜,上山砍砍柴也就夠了,如今自然是不夠。不過這賣柴的多,趙竹林很快就聯系了幾個孩子,每天固定收他們的柴,便宜又量大。

趙安然拍拍趙竹林的胳膊:“你小子不錯啊,辦事兒迅速得很。”

趙竹林搖搖頭:“不是我,是陶大哥。”

陶大哥聽到這裏,嘿嘿傻笑:“以前跟他們一起砍柴,認識。”

趙安然知他雖然是個成年人,心性卻是孩子,便着意誇贊幾句。

試了兩天,将不合理的地方都改進了,大家也都習慣了。

至于賬目,全都由趙安然來打理。她算了算除去租房等固定的一次性開銷,又算了算每日的成本,便召集大家一起開了個會。

“這是這幾日的賬目,你們且都看看。”

陶媽忙不疊點點頭:“不必不必,你們做事,我們怎麽會信不過?”

陶伯與陳姨媽也急忙附和着。

趙安然見他們不看,只拿起賬冊念起來:“租賃屋舍三個月二兩,修繕屋舍二百五十文,采買廚具四百文,碗筷三百文,車輛三兩,其他費用二百文。這些是我們前期投入的銀錢,一共花銷六兩多。然後是每日成本的記錄,我也算過平均數,平均制作一碗盒飯的成本比之前要低一點,約莫十文錢一碗,也就是我們的毛利在五文錢的樣子。”

陳氏等人完全聽不懂,只懵懵的看着她。

趙安然繼續說着:“這些是沒算租賃耗損等等的,算進去的話,約莫得扣掉一至兩文,所以我們的淨利潤,一碗能有三文錢,現下便來算算該分的錢。”

陳姨媽愣了愣:“現下就算錢?是不是不合适啊?”

趙安然說着:“哪有白白幹活不拿銀錢的?咱們這麽辛苦做事兒,還不是為了這一點身外物?”

陳氏點點頭:“安然說得對,何況這怎麽個分法,也得讨論讨論。”

趙安然點點頭:“我們這裏一共是四個大人三個孩子……”

陶伯立刻搖頭:“不不不,軍軍不能算數,他啥也不會……”

趙安然笑道:“我覺得陶大哥很能幹啊,竹林說陶大哥比他都厲害呢。”

陶伯紅着臉擺擺手:“他哪能跟你們趙家的孩子比?趙夫子從前是何等的人物,他的子孫哪裏差的了?”

他不怎麽會說話,這些話自然是發自肺腑的。

趙家從前很厲害嗎?書裏頭并沒有細說。

趙安然若有所思,面上只說:“書裏頭都說了,好漢不提當年勇,現如今我們都是一樣的。陶大哥原本已經是大人了,因為身體狀況,我只算他與我們一樣,又如何能不算數?”

陶伯感激涕零,謝了又謝。

趙安然繼續說着:“按照一碗三文錢來算,一餐飯食能掙六百三十九文,舅母姨母,陶伯陶媽,每人分得一百文,我,竹林還有陶大哥,每人分得四十文。餘下的銀錢,則統一由我收起來,記在賬上,若有其他支出則優先使用這些多餘的銀錢。若無,則年底統計後再行決定。”

陳姨媽瞪圓了眼:“你是說……我一天能掙一百文?”

陶媽也驚訝道:“我們兩口子有兩百文?還加軍軍的,兩百四十文?”

趙安然笑着搖搖頭:“不是,一餐飯食是這麽多,一日做兩餐,雙倍。”

在場的幾位大人,不由得都捂住嘴巴。

陳氏咋舌:“我滴個乖乖,你舅父一日掙那樣多,也不過八十文,我們……我們這……”

趙安然搖搖頭:“預想總是好的,我們前期的銀錢壓力不小,雖然有大人的十日定錢,但既然要做好口碑,花錢的地方還是比較多。所以我的計劃是這十日,每個人的銀錢且只發一半,十日後我們基本能穩定下來,再分期發放給大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