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35)
兩人又在黑市逛了圈,買了二十顆雞蛋。
現在雞蛋也漲價了,特別是黑市不要票的,已經四分錢一個了,差不多翻了一番。
不過也能理解,糧食漲的更多,而且還買不到。
有些遺憾,沒能買到布票。
不過柳宵哥買了樣好東西。
是個花溜溜的有些豔麗挂的碗。
就是比普通的碗好看點,宋紅米反正沒看出哪稀奇。
居然要十塊錢,還說從清宮出來的,扯的沒邊沒沿的。
柳宵哥更是一頓壓價猛于虎,花了三毛錢拿下。
兩人離了黑市,東西也都收進空間了,“柳宵哥,真是古董?”
柳宵搖頭,“我不懂這邊的古董。”
宋紅米有些傻眼,那為何要買。
三毛錢一個碗絕對是虧了啊。
粗陶的碗也就幾分錢。
這個碗能貴點,也就是八分九分的事兒。
“挺好看的,回頭當個擺設。”宋紅米替柳宵哥寬心,她不能說買貴了,柳宵哥會有壓力的,反正已經買了。
Advertisement
柳宵翹翹嘴角,顯然他的領會了紅米的心意,“但是有宮裏那個味道。”
宋紅米瞪圓了眼睛小心肝撲騰撲騰的跳,“…真噠?”
“有款,但…是不是不好說。”柳宵也不是太肯定。
畢竟宮廷和宮廷也是不一樣的。
“留着,留着,萬一是呢,咱們就發了。”宋紅米搓搓手指,她還想再摸一摸。“那個人怎麽就便宜賣了?”
雖然現在古董賣不上價,也不至于這麽低。
“估計他也不知道吧。”或者根本就是來路不正,誰知道呢。
宋紅米跟撿了大漏似的,控制不住的眉飛色舞。
又怕太喜形于色,讓柳宵哥有壓力,畢竟那個碗真假有待驗證。
所以表情有些滑稽。
果斷深呼吸一口,轉移話題,“柳宵哥,接下來去哪?”
柳宵沉吟了下,“去商店吧。咱們往北方走,從商店出來就去找牛車。”
“好。”宋紅米沒意見,這樣正好順路。
兩人邊說邊聊天,一點也不會覺得走路累。
“柳宵哥,你們老師借你書沒有?”宋紅米仿佛看到了柳宵哥那個愛書成癡的老師,有點想笑。
“借了,不過總念叨,讓我對那些書好點輕點,我恨不得戴手套看。”柳宵做出一副無奈的表情。
宋紅米還是沒忍住,笑了,“那下次幹脆讓他列書單吧,咱們去書店買。”
柳宵搖頭,“很多都買不到,有些書籍是他們自己翻譯的,俄文和英文的。”
宋紅米聽到原文書,有些沉默,“以後留着那些書會很麻煩。”
柳宵是知道紅米的意思的,她說的是那個十年。
他有些不能理解,學生不是應該尊師重道麽,為什麽要批~判自己的老師。
“紅米,有沒有辦法,算了。”他知道個人力量的渺小,是他妄想了。
“我好像聽說過軍隊一直挺穩的。”具體的她就不知道了。
這邊可是有個大軍區呢。
看到柳宵有些意動的表情,她趕緊警告,“你可別瞎參合。”
“放心,我不會讓自己置身險地。”柳宵保證道。
宋紅米對于柳宵一向信任,也就沒扒着這個事情不放,畢竟那也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柳宵哥,你覺得我是不是該考慮第二專業啊?”她最近有些閑。
怎麽說呢,一年級的基礎課程太簡單了。
她有和老師借閱下半年的課程,可有時候她就在想,都學完了呢。
之後她再重複一遍,那沒什麽意義。
她這個學科又不像柳宵哥那個機械,可以深挖。
當然她不是認為會計淺顯,她還知道注會可難考了呢。
但是現在教的就是做賬、算賬,非常實用,但涉及面有些窄。
“那有感興趣的麽?”柳宵一時也沒什麽好建議。
宋紅米來了句牛馬不相及的話,“我挺喜歡看小人書的。”
“你想學畫畫?”柳宵顯然是誤會了。
“沒那個天賦,當年美術考試勉強及格。我是想學兒童文學。”以後就有借口看小人書了。
“咱們學校好像沒有這個學科吧?”柳宵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沒有,但是白冰學姐說過,她有個老師就是專門寫兒童作品的,出版好幾本了,下次托白冰學姐牽個線認識認識,取取經。”主要是問清楚出版這方面的事兒。
至于怎麽寫,她腦子裏的點子可不少。
各種成語、寓言小故事,她就知道很多。
再不寫幾個少年小英雄,不重樣她都能來七個八個的。
至于她堅決選擇兒童文學,固然因為喜歡,但是更多的則是因為——安全。
“那要是寫出來,我要當第一個讀者。我現在在學畫圖,也涉及一些繪畫技巧,說不定以後可以你編故事我畫畫呢。”柳宵越發覺得這是件趣事。
宋紅米笑眯眯點頭,“這個可以有。”
事情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兩人想的都挺美。
兩人順路終于看到一家商店。
買了幾個本子,買了瓶墨水,又把幾張票除了棉花票都給用了。
其他的東西小,可以塞進空間。
棉花太膨脹了,還是下回。
而且天頭還沒那麽冷呢,不着急。
“怎麽連糕點都沒了?”柳宵習慣性的要給宋紅米買糕點。
結果糕點櫃臺空空如也。
“柳宵哥,我不吃了。”她現在沒那麽饞了。
今年糧食歉收,做糕點的原料緊缺,供不上很正常。
“咱們還買了更好吃的罐頭了呢。”可以啦,很奢侈了。
“走吧,趕緊去找牛車,也不知道它具體停靠在哪,幾點發車啊。”宋紅米嘴巴嘟嘟囔囔的,拉着柳宵快步出了商店。
找牛車的确廢了一番功夫。
現在牛車一天就一趟,上午來,下午回。
每次就停在北站口附近。
趕車師傅看到她倆很是熱情,一口答應幫忙捎帶信件和禮物。
因為東西不多,收了五分錢。
柳宵還是送了兩根煙給他,趕車師傅拍着胸脯保證,保管給送村裏去,親手交給宋爹宋母手裏。
至于柳宵哥的信,只能拜托宋爹給轉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