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陶利重新梳洗後,跟着貝盧斯科尼回到p房。
裏奧已經回來了,有些愧疚地朝他投來一眼,陶利朝他笑了笑,示意自己不在意後,就開始佩戴無線電設備,進入沒有自己車號的賽車座艙內,等待技師過來為他做個人座椅調節。
“戴上這個。”
陶利擡頭,貝盧斯科尼将手中的靠背遞給他,他有點呆滞地接過,往自己脖子上套。
來為他調節座椅的竟然是貝盧斯科尼。
不同于陶利的驚訝,貝盧斯科尼很平靜地為陶利細調座艙。
“這個距離還OK嗎?”貝盧斯科尼突然問。
陶利怔怔地搖頭,太近了。陶利甚至能聞到貝盧斯科尼身上淡淡的男人味道。成熟又有吸引力,就和他的聲音一樣。
貝盧斯科尼皺了皺眉,俯下身,擦着陶利的長腿往下探手,從大腿一直摸到他微屈的膝蓋,那種隔着面料都能感受得到的灼熱觸感,讓陶利緊繃身體。
“我看這個距離剛好。”貝盧斯科尼收回手,幾縷散發垂下,稍稍掩去他深邃的眼窩。“踩剎車板不至于太累,你可以先這樣開開看,不習慣再調整。”
陶利悶聲“嗯”了一句,汗從頭盔裏流出,劃過修長的脖頸,浸入賽車服中。
貝盧斯科尼指揮技師将陶利和陶利的賽車推出P房。
藍色賽車從陰暗中,被動滑到明亮的室外。
室外嘈雜聲不絕,各個車隊工作人員來回穿梭。
陶利緊張地握緊方向盤,聽見貝盧斯科尼在TR裏命令他:“去吧,17號。”
陶利摁下按鈕,賽車平穩地駛離維修站,并入賽道的那一瞬間,賽車迎着澳大利亞的驕陽闖出去,剪影銳利得猶如一道閃電。
Advertisement
·
流星車隊的車從頭到腳都是新的,需要适應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的地方很多,直到周六排位賽結束,他們才初步調試出适宜的賽車。
排位賽裏奧排第六,陶利則拿到第十名。排位賽的成績将直接決定正賽的發車位置,所以裏奧是第六個發車位,陶利是第十個發車位。
53圈的正賽即将開始,20輛賽車先來一圈暖胎。
其他工作人員也各就各位,唯有菲爾曼走到貝盧斯科尼身旁逼逼:“一樣的賽車,發車位差距這麽大,難看死了!”
在看兩臺賽車數據的貝盧斯科尼直接戴上降噪的頭戴式耳機。
“你現在心情也很糟糕吧!”菲爾曼心痛地說,“薩姆裏是第三名發車,領獎臺預備人物,22歲的他在F1的新秀是如此的亮眼。”
菲爾曼說了很久,都不見貝盧斯科尼表示一下後悔之意,他憤憤地打開直播講解節目,尋找同盟。
年輕的講解員說:“這一期有一個特大看點,就是中國選手陶利進入了F1比賽。他今年17歲,是中國影後陶月的親弟弟。聽說兩人長得非常像,不過今年F1車手的宣傳片中并沒有出現陶利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主辦方漏了,還是以此作為對貝盧斯科尼選擇一名換胎工開車的回應。”
年長的講解員看着直播鏡頭,說:“好,現在暖胎圈結束。20xx年澳大利亞大獎賽,5盞紅燈熄滅,比賽開始!”
航拍鏡頭下,20輛賽車發車,争逐着駛向1號彎。很快,直播鏡頭粘在馬庫斯車隊的3號賽車上。
年長的講解員說:“這是英國小将薩姆裏,一位非常有潛力的賽車手,如果今天他能成功守住第三名,将是拿到F1領獎臺的最年輕賽車手,和貝盧斯科尼并列。”
“聽說流星車隊最先接觸的是薩姆裏,但貝盧斯科尼堅持選擇陶利。看來陶利是貝盧斯科尼再次征戰F1的滑鐵盧啊。”年輕的講解員說完,幾個講解員一陣笑。
看直播的菲爾曼也發出欲哭無淚的慘笑。
直播鏡頭十分應景地切到P房內的貝盧斯科尼身上,他正面無表情地說着些什麽。很快鏡頭又切回到薩姆裏與第4名的攻防上。
與此同時,即将進入一號彎的陶利得到命令:“100米牌,剎車進彎,切前車內線。”
“收到。”
藍得純粹的賽車比前車晚幾秒剎車,順暢地滑進前車內線,繼而提前出彎。
賽車手實時排名榜上,代表陶利的TAO往上跳了一格,晉升到第九位。
在直播鏡頭頻頻留戀領先集團時,陶利已在10圈內晉升到第7位。
當兩輛流星賽車一前一後沖上直道時,解說員這才注意到陶利位置的變化。
“陶利什麽時候來到這裏的?!”
許是官方也覺不可思議,回放了陶利超車鏡頭。其中就有車隊與車手之間的無線電記錄。
觀看直播視頻的大家聽到了貝盧斯科尼冷漠散漫的聲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引擎3,場景5。”
“收到。”
“在第十圈前,維持場景5設置。”
“收到。”
“看到DRS按鈕了嗎?”
“看到了。”
“摁一下,超掉前面的慢車,唉,他實在太慢了。”
貝盧斯科尼的這聲嘆氣,聽得衆人一陣沉默,年長的解說員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聲音:“貝盧斯科尼在正賽教陶利開車?陶利還過掉了三臺車?”
“世界冠軍手把手教導,傻瓜式賽車方式,陶利能過掉三臺車不足為奇吧。”
此時,賽事方已經緊盯陶利這輛賽車,并實時播放貝盧斯科尼與陶利的無線電內容。前方領先集團已被鏡頭忽略。
第15圈,貝盧斯科尼的聲音被播出:“你現在落後第3名30秒,你必須在30圈內追平差距。”
此時陶利駕駛的藍色賽車,還吸不到第6位裏奧賽車的尾流。
年長的解說員下意識道:“他們的目标是第3名?”
年輕的解說員忍不住吐槽:“貝盧斯科尼太異想天開了!”
解說員瘋狂吐槽,執行者陶利也遲遲沒有回答貝盧斯科尼。
“估計陶利也覺得貝盧斯科尼瘋了。”年輕的解說員說,“陶利要追平差距,必須每圈比薩姆裏快一秒,這期間他還必須過掉裏奧、阿佩麗、貝克特,沒有高超的車技是不可能做到的。陶利還是老老實實保住第七名吧。”
解說員話音剛落,陶利三個記時段刷紫,在幹淨空氣中拿下最快圈速,一下追平了1.5秒,進入裏奧的DRS區!
賽事方還沒找到合适視角,賽車手實時排行榜上,TAO已經越到了第六位。
貝盧斯科尼簡短地叮囑:“記得保護你的輪胎。”
陶利超裏奧的回放從不同視角播放了兩遍,這輛沒有車號的藍色賽車在1號彎過掉前車,過彎角度、速度幾乎與他第一次超車一樣。
再回到實時,陶利如此回應貝盧斯科尼:“我的輪胎很好。”
此時已是第18圈,陶利每圈持續追平第3名至少1秒的差距。并且因為前車進站換胎,他順利晉升到第五位。
“這樣瘋狂推進,輪胎哪裏好得了。”年輕的解說員特意去盯陶利的輪胎,雖然沒看到什麽顆粒化痕跡,但在練習賽時,賽車手們用紅胎普遍只有十五、六圈的壽命。“不管陶利再怎麽努力,他都無法追平與薩姆裏的距離,從第10名到第3名的跨越,可不是他能實現的。”
結果陶利的紅胎撐過第23圈!
年輕的講解員呢喃:“不愧是換胎工,天然會保胎。”
此時用黃胎的賽車相繼進站換胎,陶利也跟着進站,沒有丢失位置。
“下一次進站就能毀掉他前面搶來的位置。”年長的解說員搖頭道,“白費心機,還是老老實實保住自己積分為妙吧。薩姆裏的攻防可是業界有名的。”
第40圈,陶利與薩姆裏相差4秒,但他陷于與第4名阿佩麗的糾纏中,根本無法躍進。
賽事方直接近距離跟拍貝盧斯科尼。這位曾經的F1四冠王紮起半長的頭發,光潔的面容上沒有一絲絲焦慮,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中。
貝盧斯科尼查看了薩姆裏與後車的時間差,冷淡地對陶利說:“可以進站了。”
陶利說:“我感覺我的輪胎還很好。”
“進站。這是命令。”
藍色賽車進站減速,後面的流星賽車、克羅爾賽車毫不費力地超過藍色賽車。
解說員幸災樂禍地說:“我們來看看,陶利進站損失了兩個位置,掉回第7位……”
藍色賽車在維修區換完胎,并入賽道,排名已經掉到第八。
“這離薩姆裏越來越遠了,兩人的時間差34秒,現在距離比賽結束只有13圈。看來貝盧斯科尼是想讓陶利換胎刷最快圈速,掙多一個積分啊。”年輕的解說員說完,認為陶利的結局也就那樣了,他找了新的講解視角,“說回馬庫斯,這場比賽的新秀薩姆裏目前狀态很好,用的紅胎,很有可能為馬庫斯帶來第三名的好成績——”
“等等。”年長的解說員突然叫道,“陶利在薩姆裏的換胎時間內!”
每一臺賽車都不可能用一套輪胎從頭跑到底,必須進幾次站換胎,進一次站,需要花費30-40秒不等的時間。
陶利與薩姆裏的時間差是34秒,意味着薩姆裏一旦進站,名次很有可能會掉到陶利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