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萬墨弦音通古今
肩上的背包終于可以卸下,好好地呼吸這幽幽青山中仙意飄飄的空氣了。萬墨山高聳入雲,像極了天堂與人間的通道。長鎖橋下空谷幽幽,四散飛鳥輕鳴,仿佛來自天間的清音。清脆,悅耳。彷如靡靡之音,讓人隐隐不在人間。
“如此美妙的一個地方,卻不知道通往何處。”郭襄迎着清風,四下尋望着,沿着長鎖橋走着,雲霧渺渺,仿佛伸手便可迎面一般。
幽幽心醉不知心傷,寥寥情思哀如所癡。若芳似霧,茫茫不知歸處。有幾何相思,一絲一音,如淚繞心,不流出。
不知從哪裏飄來的琴音,輕輕渺渺,萦萦繞繞。莫名的感觸讓郭襄停住了腳步。這琴音聽入了耳間,更仿佛入了心扉。
雨濛濛,随風斜擺。落雨亭中,一女子青絲流袖,眉眼若芙蓉嬌滴,卻顯清靈冷絕。即使身上穿着那俏麗的粉紅顏色,也難掩她身上的寂寥哀思,如寒風亂心。
“小姐,你的身體還沒好,不能吹風的。”站在旁邊的小丫頭溫聲勸道,這丫頭看起來不過十三四歲,長得靈目巧慧,很是可人。
聽到了小丫頭的勸解,那女子也不再堅持,玉指蔥蔥輕放在了琴弦之上,淡淡地看着近處的荷塘,此刻的荷塘岸邊的芙蓉花開得正豔,雨落欲滴。池塘中荷花嬌豔,金色的錦鯉嬉戲穿游,多是自由愉快。那女子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便站了起來,由着丫頭扶着走出了亭子。
“落雨亭,小荷花。池中錦鯉散金線。綠霓裳,細芙蓉。依立枝頭對無言。”亭中石桌上,一張淡黃色的信箋上面悠悠的兩行小楷,字體絹秀柔婉,随風飄落。
萬墨山上觀雲海,而在這高聳入雲的山頂,竟也建立着一座道觀,道觀遠離塵間,雖不離俗,卻能孤芳自已,這便是雲海觀。雲海觀比之普通的道觀要簡單許多,是由着地形的變化,建立起的座座單層的小平房。雖是平房,由着地形看起來卻是層層而上,看起來莊重聖嚴。聽着道觀的道者介紹這道觀至今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幾時建起的卻已無從考究的。如此仙境般的地方,許真是某日從天上落入人間的,因為實在讓人無法想象,依着幾百年前的科技,居然能在如此高聳的地方建立這樣一座道觀。觀前幾棵青松迎風而立,或有幾棵長與峰間,迎立在崖邊,伴随着煙雲輕繞,真不得不讓人感嘆生命之奇跡。觀內的道者都穿着着灰色的道袍,紮着發髻。觀內的小徑都是由鵝卵石鋪成的石徑。小徑是沿着每一座平房鋪成的,沿着小徑走,便能完完整整地觀賞整個道觀的前院了。走到盡頭,穿過一個小拱門,便走進了後院。剛走到後院的庭院中,正中的一棵大榕樹下,正斜躺着一位道者。這位道者眉目文秀,氣宇靈然,仿佛與天地共存一般。在如此仙境般的地方遇到這樣一位道者,仿佛也沒有什麽奇怪的。可是就在郭襄以為那人已經睡着了準備繞路不打擾之時,卻見樹上飄落的一片落葉正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慢慢伸出的右手掌心上。郭襄好奇地走了過去,那位道者依舊閉着眼睛,仿佛進入了一個他自己的世界。
郭襄就這樣靜靜地看着,看了一會兒,當她以為不應該再打擾的時候。那位道者突然開口問道:“姑娘見過在下嗎?”
郭襄一驚,以為是自己唐突了,連忙打算道歉。但卻見道者沒有絲毫不悅之色,反而好像是正在詢問一個久不見的故人一樣。
郭襄有點莫名地搖了搖頭答道:“沒有。”
那位道者聽到回答仿佛有些小失望,只一瞬間的閃過。“那為何姑娘一直盯着我看了。”
郭襄答道:“看見道長在這榕樹下靜坐很是悠閑自在的,剛剛又看見一片落葉飄落,而你眼睛都不睜開的,伸出手就接住了那片落葉。有些好奇,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道長的聽力竟然連落葉的聲音都可以聽到。”
“姑娘覺得是哪一種了?”道者反問道。
郭襄搖了搖頭,要說是巧合,可是看那道者在接到樹葉後也并沒有半點的異色,仿佛理所當然一般。
“姑娘可想知道,到底是哪一種?”道者問道。
郭襄沒有回答,她有點疑惑,但是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必須解開的謎題。這世間奇人奇事本就很多,本來就沒辦法全部弄清。
道者見郭襄沒有回答,繼續說道:“其實不管是巧合,還是我真能聽到這落葉的聲音。這落葉現就已經在我的手上了。假如這落葉現在不在我的手上,即使我能聽見落葉的聲音,有可能是因為剛剛刮起了一陣風。讓落葉掉落在了地上,或者別的地方。”
郭襄若有所思,似懂非懂,又好像完全沒有聽懂。
郭襄依舊沒有回答,道者繼續說道:“若是你坐于此地,在葉落的一刻伸出了手,這落葉也必定會停留在你的手上。”
郭襄奇怪地看着他,她的腦子有限實在不太能明白他話裏的意思。“會嗎?”
道者見她滿臉的疑惑,繼續說道:“會與不會,你為何不自己坐下來看看了。”
郭襄将信将疑地坐在了道者的旁邊,閉上了眼睛。慢慢地四周若有若無地好似在變化着,可是卻看不清。只是耀眼的亮光,一片的白,閉上眼睛本應該是一片漆黑,可是卻是一片的白,如同一片漆黑一般。什麽也看不見,什麽也感受不到。突然好像一道影子從某一個地方慢慢地,越靠越近,越靠越近。郭襄伸出了左手,影子落下的一瞬将她睜開了眼睛。她不可思議地看着自己的左手掌心,上面居然真有一片葉子不偏不倚地停留在了上面。她好奇地看向了那名道者,然而不知幾時那名道者已不知去向。而在他曾經的位置上,放着一串黑珠手鏈。
郭襄撿起了手鏈,只見上面串着的十粒黑色珠子,似木非木,精致的镂刻,每一顆上所刻的都不一樣,雕工極為細膩生動,可是怎麽端詳,卻始終無法看出上面所刻的是什麽東西。
雲海觀的客房在後院左邊的一排小平房裏,共有春芳,夏桑,秋落三大客院。每個小院裏有着三間小客房,分別依着入門的順序用上,中,下識別。道觀所住的人本來就不是很多,所以客院也都是空着的。郭襄住的是春芳院的下間,這裏的布置簡單清雅。只一桌一椅一床。若數特別的就是每個房門打開迎面便可以看見一幅水墨畫。畫上畫的全是香花美景。這個房間裏挂着的便是一幅《芙蓉花開》。
七點剛過,天色幽幽有點亮光,但是整座寺院卻已經寂靜無聲了。若不是在這仙境般的地方,還真有幾分讓人感覺到恐怖。郭襄還從沒有這麽早睡覺的習慣,今晚是十五月圓之夜,月色迷人,讓人不知不覺地走出了房間。清明的月光,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裏面的玉兔和嫦娥。郭襄拿出了手鏈,本以為可以詢問觀裏的道者歸還手鏈。可是卻都沒有人知道這位道者,更別說是這黑珠手鏈了。不知道這位道者是從哪裏來的,也許也只是慕名而來。天色雖還早,但是一個人的時候,總歸還是睡覺來得實在,明天還得早起下山。
月色正明,清夜無人。只有樹葉被風吹動沙沙響了幾聲。卻不知從何處突然飄來了淡淡的琴聲,聞者欲淚,傷心斷腸。尋着琴音,郭襄仿佛被牽引着慢慢地走了過去,一步步地越靠越近,來到了彈琴者的身邊。
“天黑了,小姐早點睡吧。”還是亭子裏的那個丫頭,她柔聲地将之前彈琴的女子扶到了床邊。那女子勉強微笑地拍了拍她的手,可是手中的冰冷卻反而讓人心疼。
“荷葉,你也早點休息吧。”彈琴的女子輕聲說道。
就這樣入夜了,仿佛一切都寧靜了。安然而憩,不再傷心斷腸夢,無欣無苦。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