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錦落雨敘相思

初春的小雨,細細灑灑。仿佛一個頑皮的小姑娘,伴着輕快的歌兒,優雅地拂過。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因為感染了美麗的心情,好奇地睜開了眼睛。紅暈霏霏,更勝朝暮的彩霞。

雨停了,日頭漸漸地上了樹梢,陽光斜斜地射進窗戶,讓人感覺暖洋洋的。幾聲清脆鳥鳴聲,到是讓人有了起床的沖動。

“小姐,你醒了。”荷葉輕輕地推開了房門,端着臉盆走了進來。

床上的人不自覺地伸了個懶腰,聽到聲音突然定格住了,下一秒她立刻坐了起來。只見一個小丫頭,嬌俏可愛。穿着一身的小碧羅裙,正放下手中的臉盆,微笑地朝着自己走了過來。而這個人是誰,她打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見到過。

“小姐,剛剛管家來傳話了,說是王爺後天就會從河南查訪回來了。”荷葉一欣喜地說道,一邊細心地将衣裙準備好,完全沒有注意到坐在床上的人,此刻是多麽的驚奇,驚訝。自顧地念叨着:“自從成親的第二天,王爺就被皇上派去了河南,一去就是半個月。這皇上也不知體諒一下你們兩個剛剛新婚,好在王爺明天就回來了,也是小別勝新婚了。”荷葉邊說着打心裏欣喜地微笑地看向了床上,小姐本來話就不多,一直都是自己在一邊說個不停,這她倒是早就習慣了。可是奇怪的是床上的人竟然連一點欣喜的感覺都沒有。荷葉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關心道:“小姐,你怎麽了?你不是天天盼着王爺回來嗎?”

床上的人聽着她絮絮叨叨地念叨着,仿佛已經暈了,不知道此刻該做何反應了。只是傻傻地看着眼前這個小丫頭。

“小姐。”荷葉看着床上的人好像失了魂一般,關心地喚道。

“這,這是什麽地方啊?”床上的人好不容易擠出了這樣一句話。

“小姐你沒事吧。這裏是狄王府,這裏是你的房間啊。”

郭襄慢慢地環顧着四周,白紗帷帳,妝臺銅鏡,折疊屏風,琴座,文房四寶…俨然身處在了古代女子的閨房中。郭襄懵了,是徹底地懵了。她原以為自己是因為那美麗的琴聲被引入了一個美麗的夢中,可是聽着眼前這個丫頭絮絮叨叨地聲音,還有剛剛自己捏着大腿,試圖讓自己醒來,留下的疼痛感。她現在是徹底确定了,她,穿越了。來到了古代,當古人了。

“小姐你怎麽了?”荷葉見她有些驚魂未定,以為是病情複發,擔心地問道。

妝臺前,荷葉輕輕地梳着那一頭長長的發絲,烏黑柔亮。郭襄驚訝着銅鏡裏的人無論是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可是鏡中的人清秀嬌麗,确是比自己更高華端雅。然而這眉宇間卻總隐着淡淡的哀愁,即使換了靈魂依然無法釋懷嗎,這愁到了骨子裏的傷感到底是為何。經過荷葉簡單的梳妝,婉發柔髻,流絲随擺,說不出的高雅脫俗。

落雨亭,立于荷塘上。孤亭小座,與閨房間緊連着一座小橋。亭子上擺在一座古琴,一個張圓形的石桌,兩張圓形的石凳。亭子的頂蓋是尖頂八寶型的,上面由上而下一條條的小渠溝,落雨的時候,水滴順流而下,落在荷塘裏,滴滴答答的響聲,正如一曲雨天獨奏。荷塘的對面長着一棵芙蓉樹,樹上朵朵鮮花豔麗芬芳,可看去卻是孤芳自賞。

“小姐,您先坐着,我去把早膳端來。”

不一會兒,郭襄就發現這亭子四周一片寂靜,可以清清楚楚地聽清游魚的水聲,小鳥的叫聲,和清風拂過的聲音。想來這落雨亭之所以會有此名,也正是因為寂靜無聲,落雨才響。就連躺在一邊的古琴,北風拂過也仿佛發出了幾絲的音律。郭襄上前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那音律清瑩流轉,正如那日在萬墨山上聽到的琴音一般。

“小姐,早膳準備好了。”荷葉端着托盤走了過來,端端正正地擺放在了石桌上。雖然是清粥小菜,可是看着裏面的色彩簡單精致,就連盛放的碗和盤子都是雕花瓷具,真不愧是王爺府邸。

“你叫什麽名字啊?”郭襄正想開口問道,荷葉許是被什麽絆到了差點将手中的菜盤跌落。郭襄才意識到,這樣問勢必會穿幫。便轉了念頭,想着古代電視劇裏的丫鬟好像回答問題都需要先自報家門的,便試探道:“你跟了我幾年了?”

“小姐,荷葉從小就跟着小姐已經有六年了。”荷葉答道,郭襄輕輕地點了點頭,開始了今天的早膳。雖然她還沒有理清頭緒,自己到底是如何來到這裏的,到底還能不能回去。可是人是鐵飯是鋼,凡是還得先挑重點的辦。

吃完了早飯,郭襄整個人也恢複了幾分精氣神。眼前如此的美景,可惜卻是無心可賞。郭襄靜靜地看着對面的芙蓉樹,芙蓉樹,斜枝映水,葉落無聲,只是輕輕地激起了淡淡的漣漪。樹下,落葉,突然腦中靈光一閃,郭襄想到了剛才出門前在書案邊看到的一副畫,畫上輕煙缭繞,仿佛是在一山頂,一個女子宛若仙姿獨立于一棵榕樹下,似在和誰對望,只是眼神的另一頭卻是空的。上書:山林碧墨如滄海,浮雲缭繞似波來。題詞“萬墨觀海。”落款:歐陽蓉。難道現在自己就是歐陽蓉,萬墨觀海,難道就是萬墨山,雲海觀。看來今日的事情跟之前在雲海觀相遇的那位道者脫不了關系了。

“荷葉,你還記得我們是什麽時候去的雲海觀嗎?”郭襄試探道。

荷葉凝神想了一會兒答道:“就在上個月十五,還記得那日您和花少爺一起高高興興地去了,可卻是各自回來的。”

聽荷葉這麽說,這萬墨觀海,确定是萬墨山上了。可是這花少爺又是何許人也,會不會是那天的那位道者。看來只有去一趟萬墨山才能知道回不回得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