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知道真相之後,胤禛還是放松了朝政,勻出時間陪伴弟弟,有時候是坐在一邊聽胤禩教導穆寧齊。

或許真像胤禩說的,心志堅定能掙得過命,太醫院一再驚奇于皇貴妃撐過的日子。再他們看來,六公主能生下來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誰知道那之後皇貴妃還撐了這麽多年。

宮裏佟妃默默無聞地殁了,死在康妃的位置上,沒能得貴妃的追封,也沒熬過二十四歲的命格。

在皇帝看來,這已經是格外開恩,若不是惦記着佟國維一門還有不少能吏可以生出來,他很想連這一脈都給抹了。

三阿哥在十三歲時得太後懿旨,指婚與一等伯文館編修索尼的孫女赫舍裏氏為嫡福晉。

指婚旨意下來之後,三阿哥去乾清宮與慈寧宮謝恩。

皇帝只說了一句:“成婚之後就去兵部做行走,好好辦差別讓朕失望。”就讓他跪安。

慈寧宮裏,太後倒是唏噓了幾聲孫子大了哀家也老了,好像昨日還是他小三歲的時候指着臉上的坑洞問“皇瑪嬷我臉上怎麽這麽多小坑啊二哥就沒有”的傻話,一晃眼也成家立室了。

三阿哥心底真想問問,皇瑪嬷是不是真疼孫兒,為什麽額娘會死,是不是額娘真像那些奴才說的害了五弟,是不是皇瑪嬷也放棄孫兒了?

太後卻只同他回憶了當年,又拉着他的手說:“你放心,你新開府邸的位置好得很,哀家給掌過眼的。你出了宮只管好好同福晉過日子,實心辦差才是正經。”

從始至終太後沒提康妃一句話,三阿哥是十三歲而不是三歲,最後也一字未提躬身退出。

三阿哥大婚過後,胤禩又撐了小半年,一直到重陽節将近了,才緩下給五阿哥授課的節奏,每日基本上都和皇帝在一起了。

很多事情胤禛不是不知道,但他仍當成胤禩還能做得更好,或許能再給他驚喜。

一日二人賞過菊花,胤禩忽然問:“前年四哥說寫了遺诏,可願讓我看看?”

胤禛幾乎忘了這件事,聽他提起來便讓吳良輔從乾清宮密盒裏取來遺诏,胤禩展開來看了,呵呵笑道:“四哥也是欲要讓我垂簾輔政的,怎麽那一日我這樣答了,你倒不滿意?”

胤禛也想起那時驚險無措,嘴角噙笑:“此一時彼一時,你還不是明明知道我想聽什麽,偏不開口。”這麽多年得他一句“你在我心上”真是比治理江山還不易。

Advertisement

胤禩斜眼看他:“世人都說婦人口不應心,誰知四哥更是想一套說一套,難猜得緊。”

胤禛被他眼神看得心思一動:多久了,老八沒這樣神采煥發過。

胤禩回過臉,輕輕說:“燒了吧。”

胤禛聲音有點澀:“哪能燒了,你說了禍害遺千年,我還盼着你繼續教導穆寧齊吶。你的法子比我的好。”

胤禩扯扯嘴想笑,卻有些困難了:“也許臣弟不是禍害,四哥才是……”

胤禛撲哧一聲哼出來,像是不屑又像是繃不住想笑,卻沒接嘴。

胤禩頭慢慢靠過來,倚在胤禛肩上,繼續說:“四哥,穆寧齊還太年輕了,他還擔不起這個擔子,我放心不下他。大清這三五十年風雨飄搖不得閑,四哥該歇的時候也歇歇,折子哪有批完的時候呢?歇完了再接着批也不晚什麽。”

胤禛半天才說:“就知道你想偷懶了,還盡撿好聽話哄四哥。”

胤禩聽了也輕輕笑一聲,道:“是困了,四哥讓我歇一會兒,就一會兒……”

胤禛心裏劇烈震動起來,他用急切的聲音打斷胤禩:“別睡!這還沒掌燈,晚點穆寧齊和犀丹還要來一道用膳的,今天有你愛吃的鴨舌羹和雞筍粥,你再陪我說會兒話。”

肩上的人含糊的唔了一聲,沒睜眼。

胤禛絮絮叨叨說着晚上的菜色,慢慢又說起考校穆寧齊時的不足,接着說道犀丹将來的婚事,可懷裏的人總也不參言,不答腔。

胤禛的心慢慢空了,有個黑洞洞的地方撓人心慌得很。

宮人都慢慢退下,殿外傳來淅淅瀝瀝的哭聲,很快又低了下去。

接着五阿哥與六公主都來了,跪在外殿,死死忍着只敢小聲哭。

內廷院子裏胤禛還在慢慢說:“你太詐了啊,繞這麽多圈子就是讓我一個人留下,為了穆寧齊再撐十年。你有了兒子就什麽都替他謀算,可咱們呢?你但凡能多替我想想,也能再多陪我幾年的。”

隔一會兒他又說:“都說朕心眼比女人小,我看你心眼比朕更小。你恨朕圈死你一世,就非要朕再嘗一次看你死在前面的滋味?天下為重,那我又在哪裏?”

吳良輔在簾子外面也不停地拭眼睛。

天快亮的時候,皇帝突然問:“今兒是九月初幾啦?”

吳良輔小心答道:“回皇上,今日正是九月初八。”

皇貴妃的喪儀皇帝親自過問主持,之後乾清宮并未發生太後所擔憂的皇帝不理朝政哀毀傷身一類的事情。除了辍朝三日的榮哀之外,皇帝很快一切如常上朝與議政。

不過仿佛也不是那麽回事,皇帝把差一點十歲的五阿哥親自帶在身邊教養了,就在乾清宮的東配殿裏住着。據說皇帝讓五阿哥一下學就跟着他聽政。

當然,是真真切切地旁聽,不準出聲。

太後在皇帝請安時出聲勸阻:“五阿哥也大了,再兩三年出了孝也該議親。乾清宮東西配殿都是給皇帝或者皇後妃嫔侍寝時留着的,一個阿哥住在那裏像什麽樣子?還是讓弘瑞住阿哥所吧,和二阿哥四阿哥他們也做個伴兒,把西二所按着承乾宮的樣子規整翻修,皇帝看可使的?”

胤禛想想這事還真是樹大招風得很,于是道:“這是兒子體恤五阿哥失母,是做得有失妥當。不如這樣,四阿哥也十歲了,尚書房之後也到乾清宮來一起聽政。”

太後噎了,為了四阿哥她也不得不退一步啊。

于是太後轉而勸說皇帝還是讓五阿哥獨居一宮,五阿哥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這樣父子同寝傳出去可不好聽。

皇帝想了想說:“朕打算在乾清宮與奉先殿中間的空地上再起一間小殿閣,修好了讓五阿哥住過去。或者養心殿也是現成的,收拾起來也快。”

太後打住了,看來皇帝這是鐵了心。再說下去兒子脾氣上來了可不好。

因為裁撤三藩的備戰軍費問題,毓慶宮終究沒搭建起來,五阿哥搬去了養心殿暫住,當然一暫住就是兩年有餘。不過皇帝後來也默許了四阿哥可以随意出入乾清宮,願意留下來同五阿哥一起讀書也成。

太後終于默認了這種格局。

皇貴妃薨後,皇帝整整兩年沒招幸過宮人。太後看了滿宮嬌顏色對鏡空嘆息,嘆一口氣再度主持了一次大選,這一次留牌子給皇帝的都比對着董鄂氏的形貌,居然沒有一個蒙古秀女入選。

皇帝時常大半年不招人侍寝,全副身心都撲在教養五阿哥上頭。

四阿哥比五阿哥只大一歲多一點,一直過着養優處尊優渥的生活,很是不大能吃苦。因此他跟随自己皇阿瑪和五弟聽了幾天政,就有點吃不消了。畢竟整個聽政過程中皇帝不休息,就沒人能喝茶,更不用說用點點心舒活筋骨什麽的。

再加上政見上四阿哥有那麽一點揚滿抑漢,漢文造詣這幾年進益有限,胤禛在乾清宮奏對時他聽得很吃力,收獲也就有限。

皇後心疼兒子,已經給四阿哥安排了屋裏人,初嘗情事的四阿哥哪裏願意陪着弟弟吃苦做和尚呢?于是半個月之後四阿哥還是找借口回阿哥所了,只隔幾日去一趟承乾宮做樣子。

太後招了四阿哥去敲打,結果四阿哥很是抱怨了一通五弟苦逼的生活: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耗子晚,皇阿瑪一直吃素,五弟孝期裏也不碰一點點葷腥,才半個月他都快要拉不開弓了。咱們滿人馬背上出來的,當然該大口吃肉大口喝奶,孫兒不要回去!

太後聽了長嘆一聲,終究還是輸給那個女人的兒子了。

還不能怪那個女人狡詐,只能怪四阿哥吃不得苦,怪皇後溺愛兒子不知大局為重。

五阿哥十八歲之後,胤禛放手讓他監國,這個旨意并未激起多大反對聲潮,宗室與漢官都默默接受了。連武官都沒什麽說的,誰叫五阿哥已經代天去直隸剿過匪了?雖然是小打小鬧,皇子裏面也只有二阿哥和五阿哥混過軍營,提過刀砍過人。

胤禛還是無法放心,他又撐着多活了兩年,一直到認為穆寧齊已經完全懂得在危機的時刻沉穩地發布政令了,才徹底放任身體垮掉。

這一次他沒有再放不下的事,因此太醫們親眼見證了皇帝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消瘦着老去。

皇帝最後的日子裏,只愛在承乾宮的天井裏看花看樹看天空的飛鳥。

穆寧齊會去陪伴,有時候他會聽見皇帝唠唠叨叨地說:“你的杯子那麽輕易地就讓你随手砸了,留給朕做念想也好啊。朕這裏還有一大匣子沒摔的杯子吶,你也不來幫幫朕……”

順治三十六年,皇帝駕崩,榮親王登基,分封兄弟各自為王。

皇貴妃追封孝獻皇後,谥號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與皇帝合葬孝陵。皇帝遺命,孝獻皇後之後,宮中女子不可幹政。

(順治朝完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