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參觀了一個多時辰,及至出了收藏樓,李都勻心中仍在驚嘆之中。除了李易安和李後主之外的作品,劉绮瑤并不太留心,故她早已經平靜下來。

這陸宅的房屋雖不如官家的繁複、精美,卻打造得十分奢華,所用之物大多非金即銀,屋內玉石處處可見,院中仙葩異草、珍禽奇獸比比皆是。

劉绮瑤只想着積下如此家業,只怕需要幾代人的積累。

李都勻此一行,那陸千萬已然早将他視作兄弟,臨別前,他只道:“李兄弟日後出了作品,務必邀我觀賞。我這裏不只收藏名家,像李兄弟這樣有才華之人的作品,我亦是要留的,你那幅《賞夕》,意境實在深得我心。”他是個有前瞻性的人,又是精明的投資者,很明白畫作自會随着畫師聲譽的提升而提升。

“承蒙陸兄擡愛,他日有了作品必邀陸兄指教。”李都勻回道,爾後別了陸千萬。

雖時值隆冬,然雪後晴了兩日,氣溫升高了一些。李都勻和劉绮瑤只走路回家。

“事情演變成這樣,亦真是奇事。”李都勻回想起今日之事,還有些難以置信。

“我先前只以為他是個輕浮的人,實沒想到他是如此率性的,我看他對三郎确實頗為賞識。”劉绮瑤道。

“你是說與陸大哥麽,為何你會覺得他輕浮?”

“早前在拍賣所,他一再,價格壓制我們,結束之後嘴上卻說要将畫讓給我們,那實在是一而再,地欺負,那時我只覺得他是個輕薄之人。”

“那不過是他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富豪之人,愛攀比、喜求勝是慣常的,今日他邀請,亦不過想要知道他和大舅子誰收藏更甚。只是你我是不在意那些的,只要看到那些畫中之情、之美,便不虛此行。”李都勻看了看劉绮瑤,笑着。

“他自己說的麽?”

“雖沒有,然他弦外之音很明顯。”

“即便如此,能夠看到李易安的親筆字,實乃人生之幸!”劉绮瑤亦笑,“還有,他見識過那麽多作品,然依舊對三郎肯定有加,這點最好,可見他是個慧眼識英之人,現今我對他已有所改觀!”

李都勻聽了,反而很平靜,他并無太重的名利之心,所以選擇作畫不過是情之所至,如同寫詩作詞者有感而發那般。

劉绮瑤一語成谶,及至李都勻畫好了年畫,他那一套在同窗們幫助之下所作的以臨安十二景為主題的年畫得到了趙伯駒的贊賞。

爾後交付給趙溪恬的父親趙親王時,亦得到連連稱贊。

一日,淳熙帝傳了趙伯駒,對他說隔年要修建一座夏日行宮,令他設計草圖。

趙伯駒接了旨,從宮中回家之後,因他想趁機考一考李都勻,便将他喚去,只說聖上欲修建夏日行宮,他舉薦了他,讓他在下月元宵之前交出一幅草圖。

李都勻作那些年畫之時已耗費了許多精力,幸而請得同窗相助才及時交付趙親王,他本想元旦近了,正可歇一歇,好好玩樂一番,誰知事與願違,才隔了一日,趙伯駒便交給了他這個艱巨的任務。

起先,他猶豫了一番,最終道:“趙伯伯,設計宮殿實非我所長,且毫無經驗,只怕難以勝任的。”

“都勻,你只管去構思,及至有了想法,便大膽勾勒出來,到時我再,幫你參看,你只将李明仲的《營造法式》細看一遍,自得其要。我們只是做一個圖樣,若聖上認可,後面木質燙樣(模型)自有工匠完成。”趙伯駒道。

李都勻推脫不能,只硬着頭皮接了下來,那《營造法式》他早看過的,他所擔心的不過是時間緊迫,且聖心難測,怕最終會被怪罪。

後來趙忱得知此事,只覺得叔父遠了他,心中頗有微詞,然轉念一想,認為那只不過是在考驗李都勻而已,且此時接近年關,草圖需要明年元宵之前交出,只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要設計出一座宮殿林園的草圖,時間不可謂不緊迫,因而想着這等苦差不參與也罷。

自接了這任務之後,李都勻一心只覺得那是聖意,時刻不敢掉以輕心,劉绮瑤見他連日神色沉重,一問才知道他接了重大任務,她只對他說:“重壓之下必出良品。三郎,如今這既是一件無可推脫的差事,我們便只能全力以赴。”

李都勻正苦無思緒,聽劉绮瑤如此安慰亦好似充耳不聞,只繼續苦苦思索着該如何立意,如此茶飯不思了好幾日。

這時距離元旦已越來越近,劉绮瑤一邊忙于準備過節之事,一邊擔心着李都勻,她見他寝食難安,自己亦無心再,到笑春風。

一天清晨,劉绮瑤見李都勻并未上畫院,她便坐到他身旁,道:“三郎,昨晚我做了一個的夢,你要聽麽?”

李都勻不置可否。

于是她便兀自繼續講:“嫦娥邀我到月宮中,然到了月宮中,起先并無人接待我,只見那月宮之中全是水,那些宮樓便如同荷花一般長在水中,那水中不只有閣樓、宮殿,亦有山石飛泉,那月宮卻不是方的,只連接成望月一般的圓……

“我正想着該如何在水上建如此的一座宮殿,忽見嫦娥飄然而至,她好似知道我心裏的疑惑,只笑着說,建這水中宮殿亦非難事,只需要在平地之上先起宮殿,再,掘水池,爾後填充花草,沒有不成的。說着她拂塵一揮,只見宮殿和水全部褪去,眼前成了平地,接着拂塵又一揮,只見平地上先長出宮殿閣樓,爾後空地之土凹陷,轉眼之間清水填充,一會兒之後草木和飛禽、游魚都自然而然地有了……”

李都勻只聽着劉绮瑤講,并未打岔,在她講到嫦娥為她演示水中宮殿的由來時,他忽然有了靈感,既這夏宮選址于水邊,有水則需要船只,如此,可将宮殿閣樓與船型結合起來,他只大叫一聲:“娘子做的是一個好夢!我上畫院去了。”一說完立刻風一般地跑了出去。

劉绮瑤望着他飛奔離去的背影,只覺茫然。

爾後,李都勻連續忙碌了幾天,及至将草圖畫出,便急忙帶着它去尋趙伯駒。

趙伯駒看了李都勻的設計,看出他乃結合了夏宮的選址,配合地形,令宮殿的布局連線成圓,渾然一體,且但凡湖濱的建築都畫成福船形狀,算是別出心裁。

“都勻,你且去将草圖完善,元旦過後我再,帶你的設計前去面聖。”

李都勻見趙伯駒并未否定,心裏很是高興,帶着草圖回了家。

這時李都泰已經休假在家,舉國官吏元旦前三日和後三日是為假。李都泰帶着家仆已開始除舊歲掃塵埃準備迎接新年,及至除夕前一天午後,又給衆人分發了元旦的禮品,令欲回家之人帶回家去。

只李都勻,在衆人忙碌之時他一直待在書房,俨然把即将到來的元旦全忘記了。

劉绮瑤不得不兩頭跑,一會兒陪着哥嫂,一會兒又要到書房看望李都勻。

這一次新年,對劉绮瑤而言甚無趣味,因李都勻一直忙于作畫,及至新年結束,他才從書房中走出來,因而可謂是過了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新年。

劉绮瑤見他憔悴了許多,亦不忍再,作抱怨。

“三郎,畫好了麽?”劉绮瑤只淡淡地問他。

李都勻點點頭,伸了一個大懶腰,道:“大功告成!”

然此時,新年已經接近尾聲。

李都勻帶着劉绮瑤到趙伯駒家拜年,這是一個晴朗天氣,亦是新年中他們首次出門。

說是拜年,其實亦有事在身。李都勻帶了自己設計的夏宮圖,劉绮瑤只空着手跟在他身後,拜年的禮物由小桂他們帶着。

及至到了趙伯駒府上,他那裏相對李都泰家要熱鬧得多。說來巧,這一天趙忱兄妹亦在趙伯駒家中。

此前趙憫特意去笑春風,本來是想要見李都勻夫婦,結果卻只見到了劉绮瑤。

今日忽意外地見到了畫中另外的一個人,看到他二人果是琴瑟和諧的模樣,忽然,她對自己的親事又開始有一點點期待了。

趙伯駒帶着李都勻和趙忱到書房看夏宮的設計圖之時,趙憫對劉绮瑤道:“绮瑤妹妹,這會兒日光暖暖的,我叔父家園裏有一片白梅,已開了的,我們賞梅去,如何?”

“便聽憫姐姐的。”劉绮瑤回道,随在她身後,一同去了。

這京城天子皇城四周,果真是多王公貴族。劉绮瑤只在心中暗嘆,前見了參知政事府、趙親王府以及陸千萬的宅院,包括今日這趙伯駒的庭院,無一不是峻宇雕牆、富貴逼人,庭院全都非同凡響、美輪美奂。

她們一衆逶迤前行,姑娘們一路說說笑笑,猶若流動的泉聲。

那一邊的書房裏,趙伯駒看了李都勻的成圖,心中只暗暗驚嘆,果真是江水後浪推前浪,英雄自古出少年,比起自己中規中矩的設計,他所設計的的圖案,果真充滿創意,從平面圖上看,宮殿樓宇的分布并非傳統的方方正正,而是呈花瓣一般輻射,最外圍由長廊連接成圓形,竟如同一座完整的圓宮,且福船形的樓閣,不可謂不獨特……

一旁的趙忱亦覺得這設計圖十分出彩,然他見他叔父尚未開口,因而他亦只沉默着,且想,這圖能不能被皇叔看到還另說。

“都勻,這圖是很好的,在短短的十幾天裏能作出此等設計,了不起!”趙伯駒很少這樣誇人,然此時卻是肺腑之言。

随後趙忱亦附和了幾句。

李都勻只謙虛地應道:“我只盡力而為,想必宮裏能工巧匠更多,他們自能作出更好的來,此次承蒙趙伯伯向聖上舉薦,徒兒獻醜了。”

趙伯駒亦不道出實情,只說:“你且等我消息罷,過幾日我将進宮面聖。”

趙忱聽了暗暗驚訝,亦不知他叔父在敷衍李都勻還是當真。

原本趙伯駒只想考驗他,然此時他已是改變了初衷。過完年,他果帶着自己的設計圖,以及李都勻的設計圖進了宮。面聖之時,他先向淳熙帝展示了自己的設計,那時在場的還有主工匠、主木匠和測繪等官員。

淳熙帝只令大家看趙伯駒的設計圖,大家見淳熙帝無異議,亦都紛紛說好。

這時,趙伯駒又道:“陛下,日前我得了一個徒弟,此次我乃欲考他能力,亦令他作了一份設計,請陛下過目。”說着令人打開了李都勻的設計圖。

淳熙帝看了,只覺的那設計圖在視覺上要出彩得多,雖嚴謹度不夠,那宮宇其狀如蓮卻別有一番特色,且将宮殿、閣樓通過長廊相連,使之一體确實獨特,因而他不住點頭,爾後喚其餘人等過來觀看。

大家看了,因顧及趙伯駒的顏面,都只道:“比起趙親王的,這設計不免輕浮,皇家宮殿自然端莊、嚴正更好。”

淳熙帝卻問趙伯駒:“千裏兄意下如何?”

趙伯駒将李都勻的畫呈上之前,已考量了一番,他心中自是肯定了李都勻的設計有過人之處,且想着自己年紀大了,亦該給後輩機會,故而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陛下,那設計雖然嚴謹度欠缺,然在立意上頗有可取之處,他能推陳出新、不拘傳統甚是可取,請陛下定奪。”趙伯駒回道。

“既如此,木質燙樣便做兩份罷,到時再定奪用哪一個?”

主木匠領了旨。

待大家散去,淳熙帝留下趙伯駒,問道:“千裏兄徒弟姓甚名誰?”

“回陛下,他名喚李都勻,是市舶司提舉李都泰的弟弟。”

“哦,那他父親豈不是早前的戶部尚書?”

“正是。”

“李都勻,他日前是不是作了《天街夜色》?”

“亦正是他。”

“此人可用,千裏兄好好培養他罷。”

“臣遵旨。”

……

趙伯駒此次面聖之後,李都勻的畫師生涯迅速地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先是夏宮主設計師的頭銜令他名聲大噪;其次是聖上下令破格封他為禦前畫師;再,次是淳熙帝再,提起那一幅《天街夜色》時,趙伯駒無意多說了一句“畫中的男女乃李都勻夫婦”,淳熙帝因好奇心起,故特地下令傳李都勻夫婦進宮面聖……

接連的這些事件,一時之間将李都勻推上了封口浪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