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 惆悵 朱彥策立在原地,低頭看了看自己……
元初十九年十月, 四皇子李溯帶兵前去荒北,行軍兩月餘,抵達荒北邊城。
同年, 十一月底, 南蠻王接到五公主李清娂, 與南蠻暫停休戰,同時姬将軍帶領其子與五萬精兵啓程回京, 元初二十年二月, 才順利抵達京城。
姬将軍早在南蠻邊城送走李清娂的護駕時,便聽聞了姬貴妃觸怒龍威一事, 姬府有此結果,他別無怨言,然景帝為了體現自己的賞罰分明, 還是不忘姬将軍幾年的奉獻, 賞賜了一些物件,但并無實質性的官銜與勢力的提拔,不僅如此,還削弱了一番姬将軍的靡下兵力。
元初二十年三月, 景帝本想讓姬将軍帶兵再行去荒北, 卻接到了李溯連連取勝的戰報,且揚言無需援兵,他自可應對荒北悍匪。
景帝于京中接到戰報後連連稱贊, 對李溯又是一番刮目相看, 連同朝中衆人都有些敬佩于四皇子, 誰也想不到那幼時囊包一般的人,現下竟能帶兵屢次擊退荒北騎兵的侵犯,都道自己當年看走了眼。
如今就連李淇黨派中的人, 都有些隐隐動搖,若是李溯能夠大勝而歸,這朝中的局勢,怕是又要有了重大變化。
三月初,京城年味剛過,積雪也都已融化,初春微微幹澀的土地中尚萌發出嫩芽。
這是常之茸第一個沒有與李溯一同過的年,雖然是帶了小虎,一同去了京城別院,與纖月姑姑和李清婉一起亦頗為熱鬧,可常之茸心中仍是空落落的,好似少了李溯,她便如何也做不到真正的歡欣。
為了少一些憂慮的時間,常之茸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月心堂和小虎身上,白日裏早早的便前去月心堂坐診,晚上回去再檢查一番小虎的功課,哄着他入睡,這一日也便算是忙碌度過。
如今月心堂越發的紅火起來,一個是因為沾了月氏店鋪的光,一個是因為常之茸是真的為百姓着想,從不多收取任何一分錢,若是家中有難,來此賒賬都可,如此口口相傳,京中不管貧窮富有的百姓,有個頭疼腦熱便都喜好來月心堂就診拿藥。
平日裏,還與常之茸走動過多的,便是她的老摯友,丞相府大公子,朱彥策了。
二人時常相約酒樓中,品茶聊些家常,說的最多的自然是朱菁,但凡丞相府收到了朱菁的信件,朱彥策必當約常之茸出來與之談論說笑一番。
“家妹自從離京後,實乃頑皮,你瞧她信中所言,哪裏還有半分在京中做貴女時的模樣。”
說着朱彥策便把那厚厚一封信件,遞給了常之茸,言語間頗為無奈。
常之茸笑着接過信,細細翻看,時不時都要被其中的內容逗笑出聲,她擡頭揶揄笑道:“菁姑娘是放開了性子,朱公子這個做兄長的,便莫要過于憂心了,何況在地處偏遠的揚州城,誰人也不知她是丞相嫡女,那些京中貴女的規矩,不守也罷,全當随心所欲才是。”
朱彥策聞言覺得有些道理,便點頭溫聲道:“如今父親也早已看開,只要菁兒過的開心,身體發病次數少,能夠愈來愈好,他便已做好養菁兒一輩子的打算。”
Advertisement
常之茸微驚,後又覺得合乎情理,朱丞相愛女心切,想讓她嫁的好是真,但更想讓她身體安康活的開心,若不嫁人,以丞相府的勢力,養她護她一輩子又有何難。
常之茸不禁都有些豔羨道:“菁姑娘能有朱丞相和朱公子如此愛她的家人,當真是讓人羨煞。”
朱彥策失笑,看着常之茸低頭喝茶的容顏有些出神。
常之茸忽然擡頭說道:“朱公子,還有一個月餘便到殿試之時,你可有把握?”
朱彥策展顏一笑:“有些把握,雖不是十成,亦有八-九成吧。”
聞言常之茸瞪圓了眼睛,這可是她第一次見朱彥策毫不謙虛的模樣,可想而知他得多麽的胸有成竹,常之茸忙舉起茶杯道:“那便提前恭賀朱公子,能夠一舉拿下榜首狀元之位。”
朱彥策舉杯受了她的祝賀,轉言道:“若我當真拿下榜首,王妃可有何表示?”
常之茸微愣,她想了想,心中有絲羞赧,她還真的沒想過要給朱彥策什麽慶賀之禮,若是朱彥策此番不問,她或許祝賀一句便罷了……但思及兩人多年的交情,堪稱摯友,确實應當在人生重要之時,有所表示。
常之茸思索了一番,最終笑道:“那我便要好好想一想才可,現下不便告知。”
朱彥策眸中微亮,笑意溫柔:“那我便更要拿下榜首才可,為了不辜負王妃的厚禮。”
常之茸忙擺擺手,讪笑道:“你千萬莫要太過期待,我這人向來不會投其所好,若是所贈之物你不喜,千萬擔待。”
朱彥策笑着搖頭,認真道:“只要是你所贈,我必會珍藏。”
這話更是給了常之茸壓力,她只能回府後冥思苦想朱彥策喜好什麽,然後實在想不出,便讓念雙出去打探了……
常之茸這才發覺,除了李溯,她對身邊的任何人,都不甚了解。
三月底,宮中迎來了六皇子李淇的成年典禮,景帝賜其封號元禛王,并下旨許配了禦史大夫楊府庶女楊菡為王妃,側妃乃是九卿宗正齊府庶女。
兩個皆為庶女,讓人有所驚訝,但李淇娶了楊府女子是在常之茸預料之中的,上一世他的正妃也是楊府庶女,只是并非楊菡,如今楊盈已成廢人,楊菡一舉上位,堪比楊府嫡女,而瑜貴妃又與楊大人是表兄妹關系,遂幫襯楊府在所難免。
李淇大婚後,與瑜貴妃在宮中動作不斷,從前他們沒将李溯放在眼裏,以為李溯慫包一個,自請去荒北也是送命罷了,如今卻發覺事情竟并非如此,李溯屢屢得勝,讓瑜貴妃和李淇都驚了,終于開始正視李溯的存在,想趁着李溯不在京之際,将能拉攏之人,都拉攏到六皇子靡下。
一時京中看着平和繁盛,實際暗潮洶湧。
四月初,迎來了三年一次的科舉殿試。
丞相府嫡長子朱彥策大放異彩,景帝甚為高興大元有如此博學多才之人,當即在殿試中誇贊朱彥策,比之朱丞相亦不遑多讓。
最終榜首是誰大家都毋庸置疑,十日後,放榜的當天,朱彥策并未去看,他已在月重樓定下了雅閣,約常之茸前去。
另一邊的常之茸,也已經匆匆忙忙的買好了給朱彥策的賀禮——紙墨筆硯:湖筆,徽墨,宣紙,歙硯。
亦是下了大價錢的,但實際朱彥策到底喜好什麽,常之茸仍然不知,念雙所打聽來的,便是丞相府大公子才富五車,溫文爾雅,玉樹臨風,那他到底喜歡什麽?好像他對什麽都表現的挺喜歡的……
月重樓的雅閣內,朱彥策果然笑的春風拂面,将這一套珍貴的筆墨紙硯收下了,并且對常之茸說道:“多謝王妃贈禮,我必當珍藏。”
常之茸抿嘴笑道:“你是不是對誰都是這番做派?喜歡與不喜歡,面上都表現的歡喜?”
朱彥策聞言一愣,思慮了片刻,不禁失笑,也不作回答。
他這番默認,讓常之茸好奇了起來,問道:“不若你向我透露一番你的喜好,便說這桌上的菜吧,你愛吃哪個?”
兩人同時掃眼看向了一桌的珍稀菜肴,皆是月重樓的特色,燒魚烤鴨醉蝦亦都是京城之最,味道自是不用說,贊不絕口。
朱彥策卻笑着擡起眼,輕搖頭道:“這裏沒有。”
常之茸一驚,指着桌上的八珍玉食,出聲提醒道:“朱公子,這些便是放到宮裏,比之禦膳房亦是不差了,這些你都不愛,那你到底喜好什麽呢?”
朱彥策笑意不減,抿唇說道:“我,愛食辣。”
聞言,常之茸愣住了。
朱彥策給她續了杯茶水,又道:“然京中多數人口味清淡,我便盡量與之相同,且京中的酒樓,近乎不做辛辣刺激之物。”
常之茸看着他仍然是一幅風輕雲淡的模樣,實在是難以想象,溫潤如玉的朱彥策,口味竟是如此刁鑽,确實如他所言,京中大部分人都是不吃辣的,若要頓頓無辣不歡,怕是朱彥策難以在飯桌上與人交到朋友,也無怪乎他好像不挑食,什麽都喜好。
實際上,原是什麽都不喜好啊。
常之茸不禁有些同情于他,亦是欽佩道:“朱公子當真是深藏不露,若是別人不讓我吃肉,只許吃青菜葉子,我怕是會覺得生不如死。”
朱彥策被她這番形容逗笑了,沒再多說。
酒足飯飽後,常之茸還許諾他道:“看在你我相識多年,待下次用飯時,我便與清婉說一聲,讓月重樓的膳夫幫忙做一桌辣菜,一定讓你吃的盡興。”
朱彥策笑意漸濃:“那我便翹首以待。”
臨行前,常之茸與朱彥策揮手作別,轉身上了自家馬車。
卻不料腳下矮凳沒有踩穩,身子一傾,眼見便要摔在地上。
念雙趕緊上前欲要扶穩常之茸,卻見眼前有一道影子,比她還快的伸了手。
朱彥策的指尖剛剛觸到常之茸的手腕處,便見常之茸另一只手牢牢抓住了馬車一側門框,自己便穩住了險些摔倒的身子。
她虛驚一場的笑了笑,回過頭時,朱彥策已經收回了手,笑着叮囑她當心。
而後常之茸乘着馬車離去。
朱彥策立在原地,眼前的馬車漸行漸遠,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掌心,心中有絲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