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舊事】

大明京師北京城,于前朝大都基礎之上修成,壯麗非凡。天子腳下,百萬人口彙聚。三百六十行當伴随着晨鐘暮鼓日勞夜休,繁華喧嚣全年不歇。

宮城居中,四方層層拱衛,胡同巷道交錯縱橫,織成一張複雜的大網。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宮城正門承天門外,千步廊西,與五軍都督府相對的地方,便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衙署所在。

衙署是辦公地,內有值房營房,可供當值官兵居住,但所容有限。未當值的官兵,則大多散居在京城內外。類似千戶百戶這類中階軍官,有些家底,大多也能在附近胡同角巷中尋個兩三進的院子租住,窮苦的則只能住得更遠,來回奔波便需要個半日之時,實屬不易。

孟家世代軍籍,祖上曾在成祖時期做到過高級參将,家中有些積蓄,于浙江寧波府奉化縣有良田三十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寇作亂,孟家亦是遭難,全家被倭寇搶掠殺害,唯獨軍中襲軍籍的長子孟裔活了下來。此後孟裔歸鄉,賣了在浙江的田産老宅,獨身北上赴錦衣衛北鎮撫司履職。不久,攢下積蓄,于北鎮撫司隔着三海的靈濟宮附近租了一個兩進的院子。這院子本是一家織染坊老板的居處,院子被東西兩頭的布庫夾住,沿着巷道,一溜的都是這家老板的房産。他與孟裔乃是同鄉,很好心地低價租給孟裔,孟裔便在此娶妻生子,安居下來。

孟裔是十裏八鄉有名的美男子,身長近六尺,壯如鐵塔,劍眉星目。尤其膚白,如何也曬不黑,蓄着美髯,再使一柄罕見的雙首螣刀,揮刀大開大合,潇灑俊逸,頗有白面關公的味道。故而入了北鎮撫司,得了個“白孟”的诨號。因着一身好本事,又為人仗義,沉穩可靠,得了錦衣衛十三太保的賞識,跻身十三太保行列,序行七,又稱“螣刀七”。

錦衣衛十三太保是嘉靖初年留下來的一個名頭,本不是什麽有效力的組織,更類似于一個綜合實力的排行榜。上榜之人都是錦衣衛中公認的翹楚,有北司也有南衙,也不乏宮城護衛親軍中的大漢将軍。這些人不是本領非凡就是功勳斐然,排行以年齡、官職、功勳、聲名、本領五項綜合排序,序行以年齡大小和官職高低為主。但好事者大多看得是功勳、聲名、本領這三項。故排行靠前的,并非當真本事就比排行靠後的強。

孟裔娶的妻子是自家胡同口子趙氏米行家的小女兒。這位姑娘時年十八歲,小字秀蓮,生得嬌美動人,還會識字讀書,打算盤記賬,是個持家的好女子。但卻因為天生體弱多病,被閑話不好生養,耽誤到了十七八歲尚未定下親事。孟裔來京中履職時二十一歲,第一次領了俸祿,去米行粜米時被趙老板一眼相中,不久後便成了趙家的乘龍快婿。

夫妻二人婚後琴瑟和鳴,日漸情濃,很快長子出生,起名孟旭。孟旭出生時孟裔正當值,報信者急匆匆趕來,告訴孟裔趙氏難産了,吓得孟裔不顧一切地往家趕,好在有驚無險,母子平安。

趙氏身子弱,生了長子後,将養了好一陣子,才算恢複了元氣。孟裔體恤妻子體弱,此後也就沒有再強求第二個孩子。長子孟旭繼承了父親的好體格,身軀強健,手腳有力,聲音洪亮,翻身爬行都比一般的孩子要快。趙氏因得了這個孩子,圍繞着她不好生養的閑言碎語也就此淡去。長久以來孤身一人的孟裔終于又感受到了血脈親情,心懷大慰,将妻、子放在心頭疼愛,極為珍視。

五年後,趙氏再度懷孕,這一次确診為龍鳳胎。孟裔請來了靈濟宮的羅道長為妻子診脈。他醫術高超,與孟裔曾在浙江抗倭戰場上相識,與自己有過命交情。後兩人幾乎同時上京,羅道長挂單督講于靈濟宮,不久在靈濟宮外開了一間醫館懸壺濟世。他號脈之後告訴孟裔,胎位不正,此胎兇險,不知是否能安産。孟裔原本狂喜的心境一下添了十二分擔憂。他悉心照料妻子,待産之日,更是請假在家全程陪伴。穩婆和趙氏娘家幾個婆姨一早就待命在孟家,孩子生了大半日,妻子的痛呼慘叫讓孟裔焦躁如困獸,終于産房內響起了兩聲啼哭,一聲嘹亮,一聲羸弱,兩個孩子都平安降生。穩婆抱出來一看,一個瘦瘦小小,一個白白胖胖。瘦小的那個是男孩兒,白胖的那個是女孩兒。

穩婆說,哥哥先出來的,臍帶纏着差點被勒死,出來後氣若游絲,好不容易才哭出來。妹妹後出來的,出來後也不用人拍,一聲啼哭,聲線嘹亮,十分健康。

孟裔抱着兩個孩兒哭笑不得,心說這妹妹霸道,打娘胎裏就要奪哥哥的食,長大了可不得了。

趙氏這一胎被折磨得昏了過去,足足昏睡了兩天才恢複過來,醒來後就找孩兒。孟裔把兩個孩兒抱到床頭,兩個孩兒的可愛模樣讓娘親趙氏的心化成了一灘水,她央着丈夫這就給孩子起名。孟裔想了想,道:

“哥哥叫曠,妹妹叫晴。”

自此孟家再添兩口人,二哥孟曠與小妹孟晴。孟曠因着先天體弱,成長過程中三天兩頭生病,成了父母親最牽挂擔憂的孩兒。而大哥孟旭與小妹孟晴都是天生的好體格,在孟家好飯食的哺育下茁壯成長,好動貪玩,皮猴子一般。小妹最是崇拜大哥,大哥長了她五歲,孟晴三歲時,大哥孟旭已經開始随父親孟裔習武,小妹對習武非常感興趣,但父親不教,她便偷偷地跟着大哥學。大哥最寵妹妹,對妹妹言聽計從,變着法子偷偷教妹妹功夫。

但是兄妹倆骨子裏很懂事,玩鬧過後,就會趴在老二孟曠的床頭,陪孟曠聊天玩鬧。孟曠總是生病卧床,下地走動的時間不多,孟裔專門把家裏日照最好的東屋騰出來,給孟曠在窗邊做了卧榻,讓他即便卧床也能曬一曬太陽。

Advertisement

自趙家龍鳳胎出生之後又五年,趙氏第三次懷孕,這一次降下一個女兒,起名暧。這一胎比龍鳳胎還兇險,徹底傷了趙氏的元氣,小女兒孟暧也完全承襲了母親虛弱的體質,自小便有喘疾。羅道長說趙氏此後不可再生育,否則會有性命之憂,孟裔自此再不敢讓妻子冒風險。

時光飛逝,家中四個孩兒們日漸大了。

大哥孟旭六歲發蒙,起初是孟裔帶着讀書。但孟裔雖讀過幾年私塾,文化水平确實有限。十歲時,孟旭被送去了書院讀書。書院名喚“精衛”,是上京十二衛籌辦的給官軍子弟讀書的官辦武學。

次子孟曠雖然體弱,但天資聰穎,孟裔和趙氏娘家商量着,專門請了一位教習先生來家中教導孟曠讀書。先生姓梁,名季語,字德言,是國子監的博士,是有功名在身的舉人,只是太好喝酒,無所積蓄,出外教書是為了賺點外快,以赀酒錢。他看上去為人有些古怪,據說好像是那位鼎鼎有名的“狂人”李卓吾【注】還在國子監時的好友,也是他的信徒。孟裔也不大明白學問裏的門道,只是看這位教習很是喜愛孟曠,孟曠也很喜歡這位老師,便讓他一直教了下去。

孟旭不喜讀書,讀了五年書便不讀了,倒是武藝日漸精湛,終日裏習武,籌備參加武舉。孟曠則在梁先生的教導下學問日益精進,梁先生對他贊不絕口,稱他乃是與張太岳一般的神童,等過幾年參加科舉,便可一舉高中。

大哥習武,二哥學文,不甘寂寞的三姐孟晴則開啓了她的“蹭學”之路。生而為女,三從四德,合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這個丫頭偏偏要邁出去,不僅如此,還自作主張随大哥習武,随二哥學文,學得不亦樂乎,本領竟然絲毫不比兩位哥哥差。起初孟裔、趙氏夫妻倆還不讓她打攪哥哥們,但漸漸發覺這丫頭天賦異禀,孟裔不由起了心思。

若這丫頭能習得些本事,倒也不是甚壞事。這世道越來越不太平,技多不壓身,能保命。早年間經歷的諸多生死磨難,讓孟裔沒有被理學那一套倫理觀念所束縛,他決心讓女兒也開始學文習武。不過,畢竟是女孩子,讓人看到了閑言碎語到底不好,幹脆,就讓女兒打扮成男孩,等她大了再改回女兒裝扮亦不遲。

于是八歲的孟晴收了女兒家的打扮,換上了哥哥的舊裋褐,開始成日裏跟在哥哥身後跑。白日裏随大哥習武,出沒于校場、作訓場。夜裏便在二哥屋中點燈習字,陪二哥讀書。學問本領日漸精湛,更是出落得越發标致漂亮。

孟晴孟曠雖不是長相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但眉目五官卻也十分相像,四方鄰裏總分不清她和孟曠誰是誰,也并不知曉孟曠體弱極少出門,故總把跟在老大孟旭身後的“虎小子”當做老二孟曠,孟晴因此十分得意,孟家夫妻也樂見如此。

此後幺女小暧也加入了随兄姊讀書的行列。她身子弱,實是不能習武,但卻天生愛讀書,冰雪聰明。小暧尤其喜歡姐姐,總是跟在姐姐身後,她幼年那段時間,趙氏總是生病卧床,不能照顧她,她幾乎是晴姐姐一手帶大的。

十一歲那一年,打好功夫基礎的孟晴開始随父親和長兄習練螣刀刀法。這特殊的武器以及其演變出來的犀利奇詭的刀法,乃是孟家的獨門秘術。

孟家先祖是太/祖時期從滇南走出來,參加反元戰役的哈尼族勇士。後成祖時期,靖難之役中也立過功勳。這套刀法,是寨子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刀法。在林木茂密的煙瘴濕熱之地,蛇蟲泛濫,這刀法就是仿蛇出擊時瞬間爆發的姿态,将兩柄彎刀連接,上刃、長柄與下刃組成逶迤的蛇身狀,以快速抽劈旋斬的方式揮舞,動作大開大合,迅疾無匹,要訣就在一個猛字,需要極強的腰腹和腿部力量。

這套刀法對女子來說習練十分困難,父兄本以為孟晴是女孩子,可能練個皮毛就練不下去了,要練成此刀法,吃的苦實在是連男子漢都無法忍受。然而孟晴卻咬牙堅持了下來,不僅完成父兄安排的功課,還自己給自己加練,終日裏戴着負重在身上,熬煉筋骨。瞧着她如此認真刻苦,又當真有天賦,孟裔不由更加堅定要培養女兒的決心。似她這般年紀的女子,都已然開始纏腳纖足,學掌家、織女紅,籌備着要出嫁了,可她卻坦蕩蕩一雙天足,從來也不碰那勞什子針線,一雙手盡是磨出來的粗糙繭子。功夫日進,她這身子也愈發長成,高挑強健不輸男子,步步生風可追車馬,舉止間毫無女兒家做張做致的姿态,肆性灑然,朗朗如日。趙氏不由憂心忡忡起來,怕這孩子将來沒人敢娶。

萬歷十年,孟晴十四歲,即将及笄。大哥孟旭已年滿十九,即将及冠,并已參加順天府武舉鄉試,奪頭名,補錦衣衛缺,任從七品小旗,分在巡城衛所,專司宮城城防。這差事不似北司南衙渾水一灘,更穩定更清閑,只要小心謹慎,便一輩子不愁吃穿。孟裔十分滿意兒子闖出來的成績。同年孟旭告訴父母親自己相中了一個女子,是同僚家的妹妹,雖然只是遠遠望了幾眼,但卻陷入情網,非她不娶。雙喜臨門,孟家夫妻不由十分開懷,開始籌辦着為兒子提親。

孟氏本是哈尼族裔,但出滇入漢已愈百年。長久以來,諸多生活習慣均已漢化。不過孟家素來秉承一夫一妻白首終老的規矩,家中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之後讓父母長輩過眼同意,便可成親,這是寨子裏帶出來的習俗,一直在孟家延續。

如今,孟旭大了,就要成家立業了。孟曠孟晴這龍鳳兄妹,也快要十五歲了。就連幺女孟暧也快十歲了。真是歲月如梭,孩子們都大了。孟裔這些年也深感年歲漸長,體力下降,大大不如從前了。或許,再苦個三五年,等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他便也退了,錦衣衛的差事朝不保夕,面對的是太多的人間黑暗,時間長了,會腐蝕人心。饒是他心念堅忍,也深感疲憊不堪。

萬歷十一年的張居正清算案,是孟裔參加的最後一次行動,上頭已答應讓他此後退居二線,任衛所教官。只是孟裔怎麽也想不到,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所珍視的這一切,就在這一年走到了關鍵的轉折點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