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改口口】皇帝和李餘守了……
李餘到的時候, 宮女正拿酒精給李文謙擦身,進行物理降溫。
皇帝坐在床邊的椅子上,拉着李文謙的一只手, 臉色不太好看。
能好看就怪了,李文謙和太子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皇帝看着重病在床的李文謙,簡直就像是看到了因病去世的太子, 不斷重溫曾經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 能保持冷靜已是他身為君王努力克制的結果, 要想裝作沒事人一樣,根本不可能。
李餘來的路上就聽海溪說了, 李文謙這病來得突然,太醫們的診斷結果是李文謙這段時日太過勞累, 年紀小身體撐不住, 才會突然倒下。
李餘走到床邊發現自己沒地方站,索性挽起袖子, 接手了宮女的活,用酒精給李文謙擦身。
李餘也曾替自己姐姐照顧過小外甥, 因此手法也不算太笨拙, 她快速擦拭完李文謙的身體,替他把被子蓋好。
“姑……姑姑……”
就像海溪說的那樣,昏迷中的李文謙時不時就會呢喃一句“姑姑”,跟小孩子在嚎啕大哭的時候下意識喊媽情況差不多。
李餘在床沿邊坐下,低聲哄道:“我在呢, 不要怕,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李餘耐着性子重複回應,終于讓不停呓語的李文謙安靜了下來, 也讓一旁心亂如麻的皇帝稍稍定下了心。
父女倆守着李文謙,誰都沒和對方說話,皇帝是沒心情,他現在只看得到李文謙,只想讓李文謙快點醒來,快點好起來,心中的期盼與三年前太子病重時的焦急無縫連接,導致他有些分不清眼前躺着的究竟是李文謙還是太子。
李餘是生氣,氣自己沒能早點發現李文謙學習超負荷,也氣.皇帝沒分寸把李文謙弄成這幅模樣。
父女倆就這麽沉默着,不一會兒太醫開的藥煮好送進來,皇帝親自動手扶起李文謙,李餘則捧着藥碗和湯勺,一勺一勺給李文謙喂下去。
當天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有來勸慰陛下的皇貴妃,也有來探望李文謙的諸位皇子,甚至連十公主也來問了一回。
這期間還出了段小插曲,皇貴妃是帶着幾位妃嫔一同來的,她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勸皇帝保重龍體,偏其中有一位妃子抹着眼淚提到太子,說太子當初就是這麽沒的,如今又輪到了皇長孫,說罷便泣不成聲,仿佛太子和李文謙都是她親生的,現都已經死了那般。
皇帝本就亂了心神,分不太清此刻躺在床上的是因病昏迷的李文謙,還是早已去世的太子,又聽到這麽一番話,不由地被人帶偏,心中湧起陣陣悲切,頭也疼得厲害。
Advertisement
就在皇帝開始耳鳴的時候,一道瓷器被摔的炸裂聲猛然響起,竟是李餘拿起空藥碗朝那妃子腳下的地面砸了過去。
本就憋着氣的李餘:“裝你媽裝!邀寵也給老娘看看時間場合!!再特麽哭喪就給我滾出去!!”
在場的人都被李餘吓了一跳。
心裏想着安慶公主莫不是又犯瘋病了,可她說的話不難理解,那被戳破心思的妃子也被吓得跪倒在地,淚流滿面不停解釋的模樣比方才要真情實感得多。
李餘沒法在楠木殿趕人,皇帝卻是可以的。
皇帝被李餘方才的舉止打斷了情緒,回過神後視線重新聚焦,就見李文謙雖雙眼緊閉,蓋着被子的胸口卻輕輕地起伏着,被他握在掌心的小手也格外滾燙……
還活着,只要還活着就好。
皇帝望着李文謙的眼神有多慈祥,開口說出的話語就有多冰冷,一個禦前失儀的罪名扣上去,不僅将那妃子轟出楠木殿,還将其遣送回了京城。
插曲過後,皇帝不再讓人進殿問安,因此後頭來的人紛紛止步于殿外。
十公主也被攔在外面,她不甘地跺了跺腳:“憑什麽安慶能在裏面待着,我卻連進去看看都不行?”
随行的宮女嬷嬷不敢妄言,十公主也不敢拿這個問題去問殿門口守着的海公公,只能憤然離去。
皇帝和李餘守了李文謙整整一夜。
天快亮的時候,李文謙醒來,見到了面容憔悴的皇帝和靠着床柱打盹的李餘。
皇帝趕忙讓海公公叫太醫進來,李餘被皇帝的聲音驚醒,睡眼朦胧地伸手摸了摸李文謙的額頭,随後又跑去倒了杯溫水,喂李文謙喝下。
太醫進殿看診,說李文謙已無大礙,之後好好調養,就能恢複。
皇帝将李文謙留在楠木殿養病,李餘困得渾身難受,見李文謙醒了,便放下心滾回宿雲閣補覺
一覺睡醒已是下午,李餘漱洗完吃了點東西去楠木殿,皇帝正在外殿見大臣,直接讓海公公把李餘領進了李文謙所在的內殿。
“姑姑。”躺在床上的李文謙看見李餘,立馬就朝李餘伸出了手。
李餘坐到床邊牽住李文謙的手,轉頭叫住要退出去的海公公,問他:“皇、父皇他休息了嗎?”
海公公見李餘關心皇帝的身體,笑着回道:“殿下放心,早晨皇長孫喝了藥睡着後,皇上就去休息了,睡到正午才醒的。”
那就行,這把年紀了還連軸轉,不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嗎。
海公公離開後,李餘看向李文謙。
李文謙的臉還是紅撲撲的,被子蓋到下巴,大大的眼睛裏帶着瑩潤的水氣,看起來特別可憐。
李餘擡起另一只手,不客氣地往他額頭上彈了一下,訓道:“以後累了就說,難受就哭,不高興就鬧,不許再勉強自己了,知道嗎?”
李文謙被彈地“唔”了一聲,從被子裏伸出雙手捂着額頭哼哼唧唧:“知道了。”
李文謙因病在楠木殿住了好些天,期間雖然把體溫降了下去,但卻一直在發低燒,李餘焦急,皇帝比李餘更焦急。
太醫那邊試了許多法子,可病去如抽絲,就是需要時間慢慢養着,皇帝越等越焦慮,因為太子當初便是如此,生了病稍微好些,卻怎麽也好不徹底,最後突然就沒了。
生怕歷史重演的皇帝沖太醫發了火,說出了治不好便讓太醫陪葬的經典語錄。
李餘當時正好也在,有點煩皇帝的醫鬧行為,就很不怕死地怼了句:“你和太醫發火有什麽用,真關心他平時就少給他這麽大的壓力,他才八歲,又不是十八,急什麽嘛?”
殿內的太醫和宮人都替這位公主殿下捏一把汗,生怕她火上澆油,惹得皇帝大怒。奇怪的是,皇帝并沒有訓她罰她,只轟了她進內殿陪皇長孫。
皇帝轟人的語氣雖然嚴厲吓人,但不難看出,皇帝待這位公主的态度,和對待其他兒女的态度有明顯的區別。
又過了幾日,李文謙病愈,他的康複讓皇帝徹底走出了太子病逝的陰霾。
此後皇帝沒再讓李文謙回他原來的地方居住,而是讓他住進了偏殿。
李餘怕皇帝又像之前那樣過分嚴厲地要求李文謙,時不時就會來看看,發現皇帝确實是沒再壓榨小學生,她才放下心,不再随便往楠木殿跑。
不過偶爾,她還是會去楠木殿,找李文謙抄功課。
有次運氣不好,抄功課被皇帝發現,讓皇帝罵了個狗血淋頭。
李餘已經不記得自己上次被罵這麽慘是什麽時候了,加上是自己理虧,她也不敢辯駁,還被皇帝罰了三篇命題作文。
李餘不會寫,也不敢再叫李文謙幫自己,就拖着,硬拖。
大約是知道了李餘被皇帝罵的消息,沉寂許久的十公主又一次冒頭,在李餘上完課離開書齋的路上,攔住了李餘。
“我當你有多能耐呢,還不是惹了父皇厭棄。”十公主上來就是這麽一句,弄得李餘險些以為她們倆不是皇帝的女兒,而是皇帝的妃子,不然這臺詞怎麽聽着這麽奇怪。
李餘懶得和十公主吵,不耐煩道:“讓開。”
十公主以為自己戳了李餘的痛點,正要再接再厲,身後突然傳來海公公的聲音:“奴婢見過兩位殿下。”
十公主被吓了一跳,轉身發現海公公身邊還帶着神武軍,正覺奇怪,就見那幾個神武軍上前攔住了想要逃跑的李餘。
海公公對李餘說:“奴婢奉命,來請安慶公主到楠木殿,把之前欠下的三篇策論補上。”
李餘裝傻:“什麽策論,策什麽論?有這回事嗎?”
海公公微笑着,一副李餘不走,他也不動的模樣。
然而這會兒正是下課的時候,陸續有皇子從書齋裏出來,李餘丢不起那個人,只能認命,跟着海公公離開。
十公主身邊的宮女見十公主臉色不對,上前勸慰:“殿下您看,皇上都被氣的專門叫人來抓安慶公主了,這下安慶公主鐵定沒有好果子吃。”
十公主面沉如水,感覺自己就是個笑話:“你懂什麽!你見過哪個公主、不!你見過哪個皇子,因為不寫功課就被父皇派人抓去親自盯着寫的!”
十公主撕爛了自己的手帕,咬着牙惡狠狠道:“只有她!就只有她!為什麽她瘋了以後,父皇反而更加喜歡她了!”
李餘并不知道自己也被人羨慕嫉妒恨了一把,被帶着神武軍的海公公押去了楠木殿。
皇帝早先便在楠木殿的外殿給李文謙安排了桌椅,曾經太子年幼時,皇帝也在紫宸殿為太子設置過桌椅,讓太子沒事待那,聽聽大臣們是如何禀報事務,皇帝又是如何去處理的。
如今皇帝又叫人在李文謙的座位旁加了一副桌椅,專門給李餘。
把李餘放到眼皮子底下,防着李文謙幫她也就算了,有大臣入殿見到李餘感到意外,皇帝也不給她留臉,直接就說她是因為抄了侄子的功課才被叫來受罰的,把李餘臊得滿臉通紅,險些把筆杆捏斷。
李餘絞盡腦汁地跩文言文寫策論,想快點寫完快點跑,突然海公公入殿通報,說東平侯求見。
東平侯?男主?!!
還沒見過男主的李餘一個激靈,毛筆上的墨汁啪嗒一聲落在宣紙上,污了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