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又是一年三月初三,今年的生辰和上巳節是她自來東啓後過得最簡單的一次了,早早的吃了一碗烏嬷嬷她們準備的長壽面,又收了房裏侍女們的禮物,都是些手工品,繡帕,荷包,珞子,有很多。青隐還笑着和艾葉打趣,當她們女郎很幸福,生辰一次把一年到頭的飾品都攢足了。

然後溫氏也送了禮物過來,大房确然是沒有的。

姚青苗的禮物是随着她的人一起過來的,一個大壽桃,足有椰子那麽大。她端進來時那壽桃擋住了她整個頭部,看得人驚訝不已。

別看那壽桃那麽大,可架不住姚青苗手巧,那外型做的是栩栩如生,在壽桃粉

嫩嫩的底部還特意做了幾片碧綠的葉子稱托呢。

姚青苗硬要妹妹當着她的面切開壽桃,無可奈何之下,青隐拿着一片削薄的竹刀頗有種前世切蛋糕的心情,最後在大家的注視下切開了壽桃。

姚青苗滿意一笑,寵溺的拍拍妹妹腦袋。“這桃裏我塞了許多種餡兒,有魚肉雞肉鴨肉豕肉,還有韭菜,雞蛋等等。我不但把這些都加了進去,關鍵是還沒有混在一起,可難了。因此,妹妹可別辜負阿姊一番心意,一定要吃完啊。”

青隐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籃球大的巨大壽桃包子,咽了咽口水,遲疑的指指壽桃再指指自己,道:“我一個人吃完它?”

“對啊,這可是阿姊的心意。”

青隐再次艱難的咽下一口口水,問。“我能不能和大家一起吃,好東西要分享的。”

姚青苗驚呼一聲,一把抓過青隐握住肩膀慎重說道。“妹妹,你這想法可是不行的,我的妹妹怎能做那斷袖分桃的事。”

雖然已經對姚青苗的成語應用感到絕望,可也從沒有今日這般尴尬過,瞧着屋裏人都用一種你有病的眼神擔憂的盯着,青隐不甚自然的抽着嘴角把竹刀放下。

“那我還是一個人吃,吃吧。”

姚青苗回去了後,青隐與兄長兩人一起用了早膳,然後一起出門。

妙智庵她早有耳聞,今日确然是第一次來見識這有名的佛家聖地。

她帶着艾葉蘇葉坐在馬車裏,思衍親自駕車,在馬車上颠簸了半日終于到了。

Advertisement

“六娘子,您別急。”在車上差點屁股都被颠成了兩半,疼得很,等馬車一停她迫不及待的撩開車簾打算跳出馬車,哪知剛伸出個頭眼前就伸出一雙修長白皙的手。

“謝謝阿兄。”她搭着那手跳下馬車,舉目一看,目之所及烏壓壓一片人,他們這幾人簡直猶如滄海一粟。

“你們寺裏平常都這麽香火旺盛嗎?”她擡了擡下巴,問身邊人。

“不是,禪院周圍風景甚好,所以很多人喜歡來這裏附庸風雅,尤其像今天的上巳節。”思衍看小丫頭站穩才松開手,環視周圍人群淡淡回道。

青隐聞言撇撇嘴,咕嚨道:“這麽多人,再美的風景也不美了吧。”

思衍怎麽可能在小丫頭生辰之日就帶她出來與一群人擠來擠去,他好笑的搖了搖頭。“禪院後山景色才真是一絕,那裏沒有人。”

青隐雙眼一亮,默默決定自己也要去後山看看,她附庸風雅不行看看美景還是很行的。

去之前,她還是清醒的記得要打聽下自己能不能進去的,于是問思衍。“我可以去嗎?”

“有我在,你想去哪裏都可以。”思衍停下腳步,扭頭認真的說。

青隐兩輩子終于體會到有一個寵妹的哥哥是種什麽體驗了!此刻終于不用再羨慕別人家的哥哥了。

蘇葉留下看馬車,只有艾葉能陪着進去,青隐遺憾的看了看蘇葉,對于不能帶她一起進去有些抱歉。

本來嘛大家都難得出門一趟,這來都來了她卻只能守着馬車。

思衍再次伸手過去牽青隐,道。“阿隐,跟着我走。”

有些人真的自帶氣場,不管他身處多麽擁擠的人群,都能自成一片安然自若的空間。

一路都有人讓路,偶爾還有不認識的人對思衍打招呼,稱呼都是聖僧!

“聖僧,許久不見!”又一個中年婦女過來打招呼。

青隐認得她,是長洲知州陳夫人。陳大人連任長洲知州,所以他們一家依然還在長洲住着。

她發現這位阿兄好像在和尚界的逼格挺高的,人家堂堂知州夫人打招呼呢,他也只是微點頭就過去了!

而她還得福了福身,正式問安。“陳夫人好。”

陳夫人端莊的笑了笑,點頭道。“女郎好。”

碰見認識的陳夫人只是一個插曲,見過之後就各自分開了。

青隐被兄長帶着和蘇葉一路走過不停留的向禪院後院走,前面是人山人海的熱鬧,到了後院就只偶爾路過兩個僧人了。

跟着兄長走到了後面,已經看不見一個俗家人了,她用力握了握兄長的手。“阿兄,你帶我去哪裏?”

思衍答道:“先去我的禪房,讓你歇息會兒。”

“師父,小師叔,你們來了。”心遠笑着從禪房裏跑出來,雙手合掌施禮。

思衍回到寺裏也是心情頗好,微微點頭跨步前走,青隐對着心遠小師父笑了笑跟上。

阿兄住藏經閣?青隐張着嘴,仰頭又看一眼那大殿上的牌匾,沒錯就是,藏經閣。

她不自覺小聲驚嘆。“我的天吶,阿兄不會就是傳說中的掃地僧吧!”

“小師叔,您在說什麽僧?”心遠隐約聽見什麽,好奇的湊上前。

“掃地僧。”她重複一遍那個神一樣的身份。

“怎麽可能,師父可是大家公認的聖僧,而且他又沒有犯錯為什麽要被罰掃地?”心遠一直把師父當神一樣看待的,他覺得師父是不會犯錯的,更不會成掃地僧。

“你不懂,我說的掃地僧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不管是佛法還是武功,那簡直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哎,對和一個沒有看過金庸伯伯《天龍八部》的人提起掃地僧,簡直如同雞同鴨講。她擺着手,揮開他铮亮的光腦袋進入殿內。

青隐絲毫不知道自己這番話對這個單純的小和尚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以至于很多年後被自己兒子批判時啞口無言。

思衍住在藏經閣一個獨立小禪房,屋裏很幹淨整齊,看得出時常有人打理。

心遠小師父提前準備了茶水,還有素齋,所以他們一到直接就有飯吃。

吃過齋飯心遠收拾碗筷離去,屋裏就剩下兄妹兩人,青隐坐在蒲團上稍歇了會兒,又惦記起後山的美景,眼睛就不由自主的看向門外。

思衍聽見院裏腳步聲時,才放下手裏的經書對青隐道。“阿隐,你先去後山看看,我處理些事情,處理好了過來尋你。”

青隐簡直喜出望外,跳起來就往門外跑。

“咦,蘇葉你來了,咱們馬車呢?”

“回六娘子,馬車心遠師父請寺裏其他師父看着了。”

“如此最好不過,快走,正好一起去後山。”這最後的一點愧疚也沒有了,她帶着兩人就往外走。

思衍和心遠去處理事情,給她另外安排了一個小和尚帶去後山。

帶路的小和尚看上去只有五六歲,藍色小僧袍,長得頂可愛,說話也好玩兒,可萌可萌了。一路上幾個女孩子就逗他說話,話題就圍繞着小家夥的偶像,思衍聖僧。

提及來帶路,他一聽說是偶像需要找人帶路,立馬放下抄到一半的經書,找師兄用洗衣服作為交換來帶路!

聽着小家夥左一句将來長大了要像思衍師叔祖一樣當聖僧,右一句他現在在很努力的背佛經,雖然比不上師叔祖過目不忘,但是他勤能補拙,巴拉巴拉!

小家夥簡直是一部思衍聖僧成長史的移動科普書,還自帶語音功能的。

青隐有些憂傷的發現,古代好像真的好多天才啊!

秋先生雖然騙了她年齡,可也不能否定人家是個天才的事實,現在又來一個阿兄,年少就聞名于世。想想她兩輩子的人生,簡直淚目。兩世年齡加起來都快不惑之年的她,依舊一事無成。

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後山景色果然就像兄長說的,堪稱一絕。

漫山桃花盛開,懸泉飛瀑,真的是人間仙境。

時有落花至,遠随流水香。說的就是眼前的盛景,桃林中一茅亭獨立,亭上書‘甚寒’,她猜測可能是告誡高處不勝寒的意思。

蘇葉自己去走走了,艾葉在亭中坐下歇腳,青隐坐在亭中探出手壓低一根桃枝去嗅一朵桃花。只聽風吟細細,花落飄香,正陶醉在這樣唯美的氛圍中,忽然聽見有輕微響聲傳來。

睜眼就瞧見一黑衣僧人站在林中小案前,桌上一只粘紅墨毛筆在桌上滾動,青隐站起身便跑過去看他在做什麽。

思衍低着頭,輕點數筆揮毫潑墨,一片灼灼桃林躍然紙上。

青隐探過半邊身子,驚嘆着誇贊。“原來阿兄一個出家人還會丹青呀,這畫的是誰?這動作怎的有些眼熟的樣子?”

她眼睛瞄在紙上,覺得畫中那涼亭更加眼熟,擡頭一看,可不就是前方那個嗎!那畫中的黃衫姑娘自然不言而喻!

思衍含笑提筆為畫上的人描上五官,道:“再仔細看看能不能認出。”

青隐再看畫,臉色瞬間湧上一股熱氣,那強壓的郝然再壓不住,紅了臉頰吶吶。“啊,那什麽,原來我長的還挺清秀哈!”

畫中黃衫女孩兒慵懶的趴在欄杆上,伸出的指尖仿佛羽毛輕落在枝頭,閉上眼鼻尖兒湊近一朵盛開的桃花。

她靜靜站着等兄長畫好,才發現有哪裏不對,又看了看亭子發現問題,然後指着畫中的亭子,問道。“艾葉怎麽不在畫中?”

思衍頭也不太,道。“送來的顏料用完了,畫不出綠衣,所以幹脆沒畫。”

艾葉腳下一個蹶挒,差點摔倒,她複雜的看了看她家女郎與郎君,最後默默走到女郎身後。

那幅畫便是思衍送給妹妹的生辰禮,他畫好後還應景的提了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青隐笑着打趣他提的字。“阿兄是不是打算以後我出嫁,直接把下半句補上當做新婚禮再送一次?”

“丫頭,小小年紀不可太刁鑽。”

思衍低頭看着青隐的臉,那張臉雖然小,但五官精致,雙眼明亮黑白分明,腦子裏又想起剛才心遠在禪房裏說的話。

兄長聊着天都能走神,青隐幹脆轉身自己再去逛逛,逛着逛着越來越驚嘆這禪院景色卓絕,也感嘆這一群光棍居然坐擁如此美景,簡直暴殄天物,然後不知不覺就哼唱起了一首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