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拜拜菩薩 好庇護長寧一二

初時, 見林貴妃吃癟,皇後笑得可歡了,可笑完後, 方才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那名宮女, 雖是坤寧宮灑掃的侍女,呆了一年多, 卻不是皇後的人。

隔天, 衆位嫔妃來向坤寧宮主位請安, 皇後細細瞧了新晉的夏婕妤,越看越覺得眼熟。

五官輪廓,竟是有幾分神似當年的沈貴妃!

比之沈貴妃少了幾分倨傲, 多了年輕女子的嬌豔。

皇後哪裏不知道自己成為有心人的腳踏石,想要她與林貴妃先鬥個你死我活, 而後鹬蚌相争, 漁翁得利。

偏巧, 這時林貴妃那雙漂亮的狐貍眼掃來,皮笑肉不笑的狐媚樣子,皇後就知道林貴妃這個蠢貨肯定想岔了, 把事情全部扣到自己頭上。

皇後有苦說不出,窩着火。

“好算計,好謀劃。”打發走了衆位妃嫔, 皇後掀了手邊的茶盞點心, 陰謀論地将所有競争對手猜測了一遍:“是大皇子,是八皇子, 還是公主府?”

凝秀想了想,道“依奴婢看來,這種手段不像是公主府。”

皇後深以為然, 自顧自道:“楚若英君子端方,不屑于使這種手段,難道是大皇子和寧遠侯府?”

皇宮內爾虞我詐,朝堂關于豫州洪澇的災情争論不休,百官各抒己見,卻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落不到實處。

據快馬傳回豫州的消息,南安王與八皇子等人于半月前到了豫州,由于彙集越來越多的災民,豫州周邊的米糧價一路水漲船高。

比原先一石倉米價貴了一兩的銀子,普通百姓們都快買不起米糧,盡管有朝廷嚴格控制糧價,将價格壓下,但很快世面上同等價位根本買不到米糧。

豫州缺糧,又鬧起了瘟疫,卻在這時有商戶大肆囤積糧食,想要發國難財,關于如何處置這些商戶,八皇子與南安王意見相左,出現了分歧。

這還是半月前的消息,眼下的盛京,百姓們尚能填飽肚子之于,能給家中稚童添上一件春衣,或飯後閑談豫州之事……

Advertisement

豫州大難,皇宮縮減開支,民間百姓們紛紛效仿,公主府的膳食也縮減了,不再鋪張浪費,楚長寧并未受到影響,早膳還多用了一碗粳米粥。

門房的人過來知會,說是府門前有人送來一匣子藥材。

用完膳,公主驸馬出到前廳去面前。

那小厮風塵仆仆,見了公主驸馬,很是客氣:“這是許大人派小的送來的當地特産,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公主驸馬收下。”

兩年了,遠在淮南的許知縣三不五時便會差遣下人送些當地産的藥材來,每年都不落下。

“許大人有心了。”驸馬說着,派小厮打賞了幾吊銀錢。

用完早膳,楚長寧如往常一般進宮給太後請安,不期而遇地撞上元珍公主。

見到楚長寧,元珍心裏一咯噔,上前一步攔在楚長寧面前:“又來向皇祖母請安,清平縣主可真會獻殷勤。”

自從兩年前楚長寧當着皇帝太後的面把元珍推入荷花池,卻沒有受到責罰後,元珍每每見到她恨不得躲得遠遠,再也不敢那從前哭鬧那套陷害楚長寧。

今兒元珍主動挑釁在先,眼神慌慌張張躲躲閃閃,其中肯定有貓膩,楚長寧詐了詐:“方才好像聽到有人在這邊說話,是誰啊!”

果然,元珍面色慌了:“什麽人,哪裏有人,一定是你聽岔了。”

楚長寧緊盯着元珍,就差沒把心虛寫在腦門上:“公主身邊都會帶着宮女,今兒怎麽一個人來禦花園裏逛?”

元珍拿眼角往假山的方向瞄了瞄,舒了一口氣,道:“本公主願意,你管得着嗎?”

說完,拂袖而去。

楚長寧往假山後走去,夏竹蹲下去探了探,很快有了結果:“腳印不深,按尺寸寬度,因是男子,且還會些內家功夫。”

楚長寧颔首,腦海裏突然浮現兩年前禦林軍統領将元珍公主從荷花池救下,事後被內庭杖責二十……

莫非是他。

不過,這只是楚長寧的猜測。

從皇宮出來,外面夜色濃重,回了公主府,楚長寧聽到楚若英剛從宮裏帶回的消息,如晴天霹靂。

糧食問題,雖得到解決,但南安王與八皇子同時染上了瘟疫!

最緊要的是,現在豫州緊缺各類藥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藥材,城內被隔離的百姓們只能活活等死。

“這次瘧疾發作得又急又快,極易感染,一旦發作,便會高燒不退陷入昏迷,四五日,人就沒了。偏巧這次負責押送藥材的官員因不熟地形,被流竄的匪徒給劫了,有兩只船隊停靠在泊口,根本運送不進城內。”楚若英頓了頓,:所以我向皇帝請命,帶兵去豫州平亂。”

派去的欽差大臣,南安王和八皇子都染上時疫……長公主害怕極了,可張了張口,到底沒有阻攔,只是問道:“什麽時候走?”

楚若英回:“軍務緊急,回來收拾東西就走。”

長公主又道:“大丈夫應當忠君報國,我知你心有天地,不管你做什麽決定,多想想我們在公主府等你回來。”

楚長寧一言不發,直到目送楚若英快速收拾了幾件衣衫,騎着高頭大馬遠去。

記憶裏,爹爹是因為被流放寧古塔,在山野裏一個小山村歇腳,恰好染上了時疫……

難道,命運真的逃不過?

不,她可以改變的!

她沒有如前世一樣被褫奪封號,被誣陷唆人行兇……

回了拂月閣,楚長寧支開其它人,只留下夏竹商議事情。

聽楚長寧說要去豫州,夏竹自是拍着胸脯保證:“縣主,奴婢一定護你周全。”

天色還未完全黑透,在梳妝臺留下一封書信,夏竹運着輕功偷偷将楚長寧帶出公主府,二人找販子買了馬,出了城門,回身一望,楚長寧轉過頭去,雙腿一夾馬肚,噠噠噠地馬蹄聲,往豫州的方向遠去。

翌日一早,驿站裏走出兩位面如冠玉的少年,此二人正是楚長寧與夏竹。

夏竹還托堂叔找了可靠的镖行,楚長寧就是他們的镖,只要暗中保護她的安全即可。

吃過早飯,一行十幾人又開始趕路。

與此同時,長公主去求太後問皇兄要一隊人馬去豫州,被太後禁足在慈寧宮,哪裏也不能去。

太後派了禦林軍看守長公主,搖頭嘆息:“一個兩個做事只憑喜好,不叫人省心。哀家當年吃了許多苦頭,對女兒外孫兒便格外驕縱了些,說來說去,都是哀家的錯。”

驚絮寬慰道:“縣主身邊的小婢女武藝高強,想必定能護住縣主周全。”

太後心裏平複些許,撚了撚佛珠:“但願如此。哀家這便去拜拜菩薩,好庇護長寧一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