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果然,一接近魚市,濃重的海腥味撲面而來,三胞胎不約而同皺起小鼻子,臉都成了包子狀。

再次見到他們這副模樣,方天林笑得非常歡快,弄得好像孩子們受罪,他這個當父親的一點不心疼似的。

沈家河無語地看着笑得身體都在微顫的自家媳婦,把二兒子抱得更緊。

沈家人都是內陸人,一直住在連淡水魚都不常吃的半幹旱地區,從來沒見過大海,對海産品更是談不上任何了解。

方天林就要好多了,常吃的海味他都能認個大概。不過,那只限于他上輩子,對于靖朝有哪些海産品,他也不清楚。

碼頭魚市以批發為主,方天林他們到的時間很早,只是走了幾家海運商,又跟安家談下了一樁小生意,這個時候太陽已經挂得老高,魚市早沒之前那麽熱鬧。

這倒正合了方天林跟沈家河的意,他們帶着孩子,不方便在擁擠的人群中左沖右突。

“爹,那是什麽?”沈璋趴在沈家河肩頭,小手指着對面一個魚攤。

沈家河轉頭,瞧清楚沈璋所指後,也是一腦門官司。魚市上的東西他知道的不多,這個他就不認識,只能如實相告,心中哀嘆,當父親的威嚴何在?

沈璋在沈家河這邊得不到答案,轉過身,将目光放在方天林身上:“阿父,那個,那個。”

方天林側頭時,正好瞧見一大一小兩個如出一轍的神态,臉上笑意更甚:“不懂就去問,走,家河,咱們去那家鋪子看看。”

見有人上門,店家很是熱情地招呼:“客官要些什麽?本店貨物都是清晨才到,新鮮得很,不新鮮不收錢。”

“這是什麽?”沈家河指着帶點白色,幾乎透明的物體。

“哦,這個啊,是海蜇。”店家顯然很健談,“兩位不是本地人吧?這裏的人都認識這些。”

這事沒什麽好瞞的,沈家河直接承認。

“想來兩位也不會弄這些,我這裏有成品,兩位要不要買一些嘗嘗?這東西味道不錯。”

Advertisement

“要,要。”沈璋嚷完不忘在沈家河臉上親了一口。

方天林好笑地看着二兒子這番熟練的舉動,這小家夥是個小吃貨無疑,沒嘗過的他都想試試。

反正現在家裏也不缺那點錢,沈家河便應沈璋之意買了一些。之後,又在沈璋的指揮下,将沒吃過的成品買了個遍,至于生鮮,現在沒時間研究,兩人就沒買。

碼頭附近有個海灘,來了這裏不去沙灘上走走有些說不過去。将東西放進馬車,方天林跟沈家河便帶着三胞胎直奔海灘。

細膩的黃沙鋪滿地,海浪輕輕拍打在礁石上,放眼望去,碧海青天,好一幅美景。

沈家河愣住,這樣的風景他何曾見過?大海一望無際,水天連成一線,在這樣的地方待久了,感覺整個人心胸都能開闊不少,這跟多山地的阜陽縣極其不同。

孩子大都喜水,三胞胎見到海,眼睛都亮了,不說一貫活潑的沈璋,就連最懶散的沈璧,也仰着小腦袋,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央着要去玩水。

方天林一時竟也犯了難,孩子有三個,大人卻只有兩個,都下去的話,他跟媳婦兩人可照顧不過來。

看了眼平靜的海面,方天林還是同意了,不過要求三胞胎在一起玩,不能分開,這樣萬一出問題,他也來得及補救一下。

得到同意,孩子們當即脫下鞋子,“哇哇”叫着撲向了大海。

海灘上沙子細膩柔軟,踩在上面特別舒服,不光三個小家夥,就連沈家河也一臉享受,還沒觸碰到大海,便忘了初衷,跟兒子們一起玩起了堆沙游戲。

現在已是初夏,陽光不算烈,但氣溫不低,光着腳不至于被凍到。沙灘上人不少,都是些趕海之人,或提着筐子,或拎着籃子,撿拾着潮水退去後留在海灘上的各種海味。像方天林一家這麽閑情逸致的倒是不多,大多都在為生計奔波。

“阿父,快來。”沈璜回頭,招呼着落在後面的父親。

方天林聞言一笑,加快腳上的步伐,也參與到其中。

沙子可塑性很高,三胞胎創造力又強,在孩子們指揮下,經由兩個大人的幫助,不一會一座農家小院就漸漸成形。

“這是阿父跟爹爹。”沈璧笑眯了眼,指着院子裏的兩大三小開心地說道,“那是二弟、三弟,還有我!”

“璧兒真厲害!”方天林毫不吝惜誇贊。

“嗯,嗯。”沈家河也在一邊點頭附和。

“阿父,爹爹,璋兒也厲害!”沈璋大叫着彰顯自己的存在。

“是,璋兒也厲害!”方天林一臉忍俊不禁,二兒子一向很有表現欲,不過确實就像沈璋所說,他很厲害,他堆的那間小房子看着跟真的沒太大區別。

沈璜就安靜許多,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嘴角揚起一抹清淺的笑意,不過手下動作沒停,一束束低矮的花草在他小手下成形,将小院點綴得多了絲生氣,完了沖着雙親不停地瞧。

方天林将手在衣襟上蹭幹淨,輕輕摸着小兒子的頭,得到一個大大的笑容,就像初升的朝陽,柔和而美好。

見小院已經堆好,方天林站起身:“走,我們去玩水。”

孩子們立刻歡呼着一溜煙跑向大海,方天林同沈家河趕緊跟上。

這裏的大海顯然還沒受到污染,海水很清澈,海上也沒各種難以自然分解的垃圾出沒,讓人倒盡胃口,連下海的欲望都沒有。

到底還只是初夏,海水帶着絲涼意,方天林沒敢讓兒子們整個人都泡在海水中,只允許他們被海水淹沒小腿肚子。

孩子到底是孩子,盡管三胞胎很聰明,也很懂事,一碰到海就玩瘋了,才沒過多久,三兄弟就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戲,甚至偶爾還波及到方天林跟沈家河,不消一會,便弄得一身濕。

怕孩子們凍着,沈家河不顧他們的意願,強行将老大老二抱離海灘,方天林也只好抱起老三跟上,臉上盡是幸災樂禍的神色:該,誰讓小家夥們玩得忘乎所以,這下不能玩了吧?

回到馬車上,兩人三兩下将三個兒子的衣衫扒了,擦幹淨身體後,換上備用衣服,套上小襪子,把他們放在車廂裏便不再管。

這會三胞胎很是安靜,三人面對面坐着,都意識到下回不能再這樣,至少不能在天氣還涼的時候這麽幹,不然結果會跟這次類似,都玩不盡興。

這是不是叫吃一塹長一智?方天林要是知道小家夥們的想法,一定會覺得果然這是自己的娃,就是比別人家的孩子機靈。

這次換沈家河趕車,方天林在車廂中陪孩子們。

雲州港通往雲州城的道路修建得不錯,奈何馬車減震性能有待商榷,好在馬速不快,倒也沒有多颠簸,震動的幅度只讓人昏昏欲睡。剛才又跑又跳,三胞胎體力消耗得很快,沒一會就眯起了眼。方天林将他們放平,見都閉上眼睛,這才退出車廂,坐到車轅上。

初夏的陽光照在身體上暖融融的,很讓人舒服,方天林看着認真駕車的沈家河,眼底浮起一抹笑。只是動用能力讓沈家買不到原料而已,算是一種不正當競争,卻稱不得下作,還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若都是這種程度的對抗,食坊依舊被擊垮,他除了罵上幾句洩憤之外,真沒什麽好抱怨。

方天林從來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圍着他轉,食坊雖然重要,會影響到他後續的動作,卻也不是不能放棄。這次不成,下次再來便是,就算沒有乾元族傳承,以他比別人多了一輩子的經歷,怎麽也能混出一片天地。

馬車駛進東城門,穿過東區中心區,一直朝西區而去,轉眼間就到了方天林他們居住的小院。

本來方天林是想趁機做一筆倒賣的生意,後來一想時間太趕,就沒實施這個方案,第二天便跟沈家河一起,帶着三胞胎以及幾個作坊負責采買一事的雇工,乘船南下。

對此,陳二嫂跟柳橙都不同意,想留下三個侄子讓他們照顧,還是方天林力排衆議,堅持将孩子們帶在身邊才得以成行。

兒子們終究還太小,再大點就能放到學堂,他也就不用整天為他們操心,現在還是盡量由他跟媳婦照顧比較妥當。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孩子們身上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太多,即便他們聰明懂事,日夜相處久了,終有被人發現蛛絲馬跡的時候,方天林可不想冒這個險。

海上航行很是無聊,再新鮮的事物,看了一整天也變得沒了新意,要是時間再長一點,甚至可能變成厭惡。還好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傍晚時分,方天林一行人便抵達慶雲港。

休息了一晚,翌日一早,衆人便分頭行動。一人租了數目不等的馬車,前往碼頭所在風岚縣各個村莊收購土豆。

方天林則帶着三胞胎去陶瓷作坊另談生意。原料被截,其他方面也就不再安全,方天林盡可能想得更全面,争取不出任何一點纰漏。

沈家食坊陶罐都是定制,規格很是統一,都是十斤裝,這些都是自家用來儲存或是批發用,零賣的包裝更加精細,陶罐還不夠上檔次。

這次時間非常趕,方天林沒有工夫定制,只能走訪各家現買,大小已經顧不得,唯有一點,那就是密封性能要好。反正是過渡器具,最終零售時肯定會另外包裝,倒沒必要那麽講究。

當天晚上,沈家河就着油燈神情專注地對着賬目。

“怎麽樣?”方天林将孩子們哄睡,起身走到桌邊。

“成果不錯,今天一天就收了一萬多斤,最多兩天後就能啓程返家。”沈家河聞言擡起頭,先是一臉笑意,随後又皺起眉頭,“天林,刨開采買原料和路上花費的時間,就只剩十天,這點時間能做出那麽多薯片嗎?”

“沒事,我另有安排。”方天林笑着安撫。

沈家河清楚自個媳婦的能耐,只要方天林這麽說,那定然是有法子應對,他斂起愁容,重新綻開笑意,一臉高興地說道:“那就好。這裏糧食比雲州城附近便宜,算上船資,價格甚至都還要低上一些。”

“嗯,以後可以考慮派人沿着海岸線收購。”方天林覺得這個想法不錯,等錢財人手足夠,就自己組建一支船隊,不走外海,只在沿海附近行駛的話,風險應該不高,實施可能性相當大。

沈家河贊同地直點頭。

“家河,明天還要忙,算好了就早點睡。”方天林洗漱的同時,還不忘提醒一番。

“馬上就好,你先睡。”沈家河又埋頭同一堆賬目作鬥争。以前這都是方天林負責,他是做賬新手,盡管要對的帳不多,也費了不少時間,一行行條目算了又算,就怕哪裏出了錯,造成最後對不上賬。

方天林沒多說什麽,收拾幹淨自己,便上了床,點上蠟燭,拿起一本他自己裝訂的書仔細研讀。上面記載了他從乾元族傳承中找出來,最有可能以現在靖朝的資源技術實現産品的理論知識。

乾元族科技傳承灌輸給方天林的是理論和各種具體生産方案,若只想得到成品,而不系統學習,那只能是空中樓閣,稍有差池,便會轟然崩塌,這樣的發展無疑是畸形的,只知道結果,不懂過程,跟拔苗助長沒什麽區別。

方天林打算找一條科技線,從最基礎的理論開始學起,然後不斷向上攀升,能到達什麽程度,就要看靖朝人的接受程度,最起碼他不能禍害自家人不是嗎?等以後有了安全保障,那發展就能随意,不用再顧忌這顧忌那。

“……”手上空空如也,方天林愣了一會方才擡起頭。

“媳婦,時間晚了。”沈家河将書放到床頭,用控訴的眼神看着他,眼裏明明白白寫着:不是你提醒我早點睡嗎,怎麽你自己不照着做?

方天林按了按額頭,三兩下脫下衣衫,用行動表示遵從媳婦的旨意。

沈家河見狀,也爬上床,躺在媳婦跟孩子之間。

不一會燭火熄滅,一室黑暗,只餘幾個清淺的呼吸。

一夜無話。

北方被旱情籠罩,南方卻是一片和樂,災民南下,被沿路城鎮吸收,能到達雲州城的少之又少,再往南就更是連他們的蹤跡都見不到。風岚縣這邊治安不錯,這也是方天林為何放心讓沈家河一人出門的原因。

跟昨晚沈家河預計的差不多,接連收了三天土豆,數量已經超出顧家訂單所需,多出的那部分足夠食坊撐上一段日子,短時間內不用擔心會出現斷貨現象。

後兩天中,方天林也沒有閑着。買好陶罐後,他就開始購買各種輔料,豆油、調味料大批量購入,把他所能想到的都買了,漏下的相信在雲州城就能搞定。未知對手能把雲州城周遭土豆收幹淨,卻沒那個能耐限制商家賣東西給他們,只是價格高,不劃算罷了,量小的話,方天林完全不介意。

沈家河一行人只在風岚縣逗留了三天,第四天衆人如預估那般踏上了返鄉航程。

貨運船随着海浪不停起伏,搖晃程度比馬車要大許多,卻沒有馬車那麽颠簸。三胞胎很興奮,醒着的時候就愛在船艙內活動。

沈璧東摸摸西摸摸,對船的構造很好奇,還試探着用手去摳地板,被沈家河阻止後才停下這個不當的舉動,轉而觀察起其他物品。

船晃動幅度大,船上很多東西都是固定的,這點跟陸地上有很大不同。沈璧便是發現了這個問題,才對船如此感興趣。

沈璋跟沈璜倒是沒什麽異常,只是出于對新壞境的好奇,格外激動罷了,這是孩子的天性,沒什麽可說道的。方天林并不約束他們,只要不跑到甲板上,就任由他們四處撒歡。

海上航行并不是時時刻刻都一帆風順,為了抵禦可能到來的危險,船只都是成群結隊出海。

來的時候方天林他們雇的貨運船就跟着一支船隊同行,返航時,一樣有同行船只,只是規模要小上許多,總共也就七八艘。這還是在靠近雲州港的海域才能幾乎每天都有船只出航,再遠一些,就得提前商量好,出航風險也随之增大。

方天林把玩着手中的勁弩,這是他利用生物力場能做的防身武器,威力要比靖朝現有弓弩大上好幾倍,射程比長弓還要遠,有效殺傷距離至少五百步以上。

方天林剛玩一會,就感覺到被人用灼熱的目光注視着,一擡頭便看到一大三小正目不轉睛地盯着他,不,是他手上的勁弩瞧,那眼神,就跟餓狼盯着肉骨頭似的,讓他渾身一顫。

方天林抖了抖身上的雞皮疙瘩,把勁弩遞給沈家河,随即孩子們的視線也跟着方天林的動作,轉向沈家河手中的勁弩。

方天林托着下巴,心想,小家夥們跟抓周時表現得幾乎一模一樣,就小兒子那點不同,也很好理解,在沒有手槍的情況下,弩便是最好的備選物件。

真沒有手槍嗎?其實不然,同等制作水平下,槍總要比弓和弩威力更大。別的方天林或許無法制造,畢竟乾元族科技跟人類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槍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武器,之前他做不出來,只因沒有相應的零件制作技藝,但對槍的構造,他不說了如指掌也差不離。

金屬礦不好弄,量少的話,還是能買到成品。有了原料,之後就好辦了,先将其用生物力場能改進一下性狀,再經過多功能煅燒爐煉制,一把小巧的手槍便出爐。

只是這東西現在還不宜曝光,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不動用生物力場能的情況下,要想達到方天林收在水空間中那把手槍的性能,以現有工藝壓根就做不到。就算降低要求,只要槍能具備現代槍支的功效,也一樣不可行。方天林可沒這等手藝,交給工匠去做,那不是拿一家人的性命冒險嗎?他哪會願意。

沈家河愛不釋手地摸着勁弩,眼睛簡直能放光。弓在一般靠山的村莊中還挺常見,獵戶手上基本人手一張,弩就不是,這東西是管制物品,能光明正大使用的不多,手弩是唯一一種,那也不是人人都能在衆人眼皮子底下使用,沈家河就只聽說過,從來沒見過。

沈家河知道自己的缺陷,武器在他手上發揮不出最大功用,近身武器只能偷襲,借着出其不意之舉,才能有它們的用武之地,除此之外,跟人打鬥,那只能硬碰硬,想要靈活應對完全不可能。遠程武器就要好上許多,在被人殺到面前之前,怎麽也能射出幾支箭,先不管射得準不準,至少武器能被充分利用起來。

這把勁弩就是手弩的一種,沈家河之前曾看媳婦用過,那威力比獵弓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勁弩沒有上弦,沒有絲毫危險,沈家河看過後,就把它交給孩子們。三個小家夥蹲在地上,圍成一圈,仔細打量這把造型極具美感的勁弩,沈璧更是使出了拆撥浪鼓的勁頭,對着它上下其手,無奈手勁不夠,勁弩每一個部件他都拆不動。

見到大兒子的動作,方天林深感無語。有拆卸的欲望這點其實非常好,能拆,往往也能再重新組合起來,甚至親手制作。只是這麽一來,家裏的東西就遭了秧。也虧得沈璧不是一般小孩,不然家當早被他拆得七零八落,那就不是欣喜,而是驚怒了。換成一般人家,有這麽個兒子,誰受得了?

為了不讓大兒子興致一來,控制不住自己,将家給拆了,方天林跟沈家河準備了衆多玩具任他耍弄,很多還是特意找工匠做的實物模型,總算轉移了他的興趣,家當算是保住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