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鄭海洋腦袋被開瓢

這年的夏天其實非常熱,每到了中午,大馬路上一個人都沒有,遠遠的就能看到熱氣蒸騰的地表,好像一個碩大的蒸爐。

鄭平和韓治軍在研究所大院兒開了一場介紹會,到場的工廠領導多到坐都坐不下,滿滿堂堂貼着牆邊站了一屋子人,大教室頭頂的電風扇呼啦啦吹着,搭建的講臺上韓治軍扯着嗓子說得激情豪邁,他說“我們要賺錢!要發展!”“我們要改變觀念,摒棄過去的舊思想,我們要走出去!!”“我們不能讓技術成為阻礙!”……

這場介紹會最後倒成了韓治軍一人在臺上的激情演講,說得臺下一片兒的廠長、主任各種激動,韓治軍就好像在迷途中給他們描繪了一方綠水青山,在如今各種政策和發展都不明朗的行事之下給予了他們膨脹的信心,就是鄭平在臺下都聽得分外激動,好像不用幾年他也能成個大廠領導分分鐘十萬百萬千萬朝家賺一樣。

韓治軍他們還請了之前已經簽過合同的幾家廠的領導來做演講,告訴下面人“技術”在如今是多麽重要,告訴他們自從請了更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廠面臨的諸多困境迎刃而解。

這場介紹會無疑是成功的,韓治軍鄭平抓住了當時小廠、鄉鎮工廠企業想要謀求發展的心理,用一場介紹會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介紹會過後,鄭平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每天瘋了一樣響起,無數人來詢問甚至預定技術工人,鄭平接電話接到手軟,韓治軍接待廠領導也接待到口幹舌燥,茶壺水、茶葉甚至都不夠用,越來越多的人往介紹班跑,鄭平和韓治軍兩個人開始忙都忙不過來,每天早上七點半就要去介紹班,晚上九十點才能回來。

合同單子簽了一個又一個,沒多久,鄭平皮本子上的那些技術工人竟然一個不差全部都簽了出去!

然後,沒工人了!!

一家人晚上坐在院子乘涼的時候說起這事兒哭笑不得,鄭海洋一邊架着韓一往席子中間拖,一邊在旁邊用“一張天真”的小臉道:“爸爸,為什麽沒有工人去找你們呢!?”

一句話,韓治軍和鄭平立刻不笑了,兩人對看了一眼,同時拍巴掌道:“對對!我們可以開始招工人!讓他們來找我們。”

于是,省城的大街小巷和各種工廠門口開始出現“一洋介紹班”招技術工人的小紙片兒,上面隐晦地寫着工資高且不影響本職工作。

而悄悄的,“周末技術工”成了當年省城頗為時髦的一個詞語,陳舊的觀念似乎在朝夕之間就改變了,原先塵封在國有工廠裏的技術工人走出來了,而嘗到了甜頭那些小工廠也在吸收了技術之後得以迅速發展。

鄭平從一個小城鎮的技術工人變成了如今夾着公文包穿白襯衫的“小領導”,這種蛻變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和人接觸多了,他現在的眼力見識也不是過去能比的了,心變大了膽子也大了,待人接物和過去也不同了。對此鄭爺爺鄭奶奶都十分唏噓,家裏老二成了如今這樣,可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見環境是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至于程寶麗,在離開了老家之後倒是沒什麽大變化,勤勤懇懇幹事兒幹活兒,煮飯帶孩子洗衣服,似乎和過去的生活沒什麽不一樣的;如果真說有什麽改變的話,就是人變得開朗變得自信了。

想想也确實是這樣,沒有娘家的煩心事了,男人又和以前大不同了,現在的生活每天都有奔頭,一日日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奔去。

不過,這生活總不是時時刻刻都叫人如意的,一帆風順的那不叫生活,叫做夢。

鄭爺爺現在待的這個油廠是廠長承包制,什麽意思一目了然,但國有工廠在當時想要尋去發展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在權責問題上,還有一個“書記”。

廠長負責,卻還有能和他平起平坐的“書記”,這就好像十幾年之後一個大公司有兩個平起平坐共同管理的總經理一樣,總是矛盾重重、要出事的。

鄭爺爺的老戰友如今的廠長胡成顯然和廠裏的“書記”有些不太對付,兩人年紀相差不多,觀念卻相差太多。

胡成想要發展想要工廠賺錢,“賺錢”是如今的當務之急;可書記劉國農卻覺得胡成把工廠搞得亂七八糟,把一個“國有工廠”生生改造成了“不上路子的私人小作坊”。

鄭爺爺剛來的時候,跟着胡成後面開領導會議,劉國農拍着桌子數落胡成,後來鄭爺爺和胡成把效益搞上去了,劉國農就端着茶杯冷嘲熱諷;劉國農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端着個領導架子在廠裏巡視,要麽就是讓職工寫思想彙報,要麽就是去城中開領導會議,總之在鄭爺爺這撥人看來,這人除了開會拿領導架子,就沒幹過什麽事實,工人們也不怎麽喜歡他。

胡成并不是本地人,全家都在老家,他一個人在廠裏住個職工宿舍,和普通員工沒什麽兩樣;劉國成也住在廠裏,是個獨門獨戶的二層小院子,祖孫三代都住在這裏,孫子已經五歲了,是個喜歡搗亂的小胖子。

鄭爺爺一開始住過來的時候也是普通的職工宿舍,後來說兒子朋友都要來,還有兩個女人兩個孩子,胡成覺得不方便,就給了鄭爺爺一個獨門小院子,沒有二層,就是個普通平房,只是有個圍牆圍了獨立院子,也方便女人孩子住。

住進來之後,劉國農就不高興了,說胡成是“官倒”,所謂“官倒”也是“倒爺”一種,就是把國有資源輸出到體制之外。

胡成以前不和劉國農一般見識,那次之後就開始拍着桌子對罵:“嘴巴放幹淨一點!!那破院子在工廠最邊上,破得稀巴爛,一到夏天蚊子多得要死,冬天還冷得要死,請你去住你住?”

劉國農瞪眼:“那也是廠裏的東西!是廠裏的房子,就不應該給外面人住!”

當過兵的髒話都多,胡成沒忍住就開始飙髒話:“媽個逼巴子的!我住工人宿舍,就算那破院子是給我住的,我讓出來給他們的行了吧?你全家住二層小樓你逼逼啥子?嫌住得不舒服你去給我住哪個破平方?還有我全家都在老家,你全家都在廠裏,你兒子媳婦孫子哪個在廠裏工作??你逼逼完了??”

劉國農臉一唬,不吭聲了,之後還去過鄭海洋家的那個小院子,當時男人都不在,只有陳靈靈帶着一大一小兩個孩子。

劉國農站在院門口,手背在身後,一副大領導來巡視的樣子,擡眼掃了一眼院子,對陳靈靈道:“你們這樣不對,畢竟工廠是國家的,院子也是國家的。”

陳靈靈拿個小板凳坐在房門口,冷笑:“喲,廠外面大紅轉頭圍牆上不寫着‘工人是工廠的主人’麽?”

一句話噎得劉國農臉都青了。

後來劉國農時不時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還都是男人不在只有女人帶着孩子的白天。其實那時候韓治軍和鄭平已經想着搬出去了,一方面覺得女人孩子會不方便,畢竟廠裏還是男職工多,另外一方面也考慮鄭爺爺在廠裏不好做人。

但是搬走總要個過渡期,劉國農總是時不時跑來,對女人們來說着實不方便,鄭爺爺就去和胡成講,解釋孩子們快要搬走了稍微通融一段時間,胡成就去和劉國農說,結果一說劉國農去得更勤快,像是天天催着他們趕緊搬走一樣。

鄭平和韓治軍火了,也沒去介紹班,兩人襯衫一脫,橫刀闊馬院子裏一坐,撈着袖子拿石頭磨刀,磨得霍霍直響;劉國農站在院子門口一看,看兩個大男人坐在樹蔭底下磨刀,吓得當時腿一抖就趕緊退了一步。

男人們這段時間曬得一臉小麥色,外加磨刀流了一臉汗,拿着刀起身冷臉一轉頭,那絕對一副“兇神惡煞”樣,鄭平握着刀柄朝門口一轉,一挑眉喝道:“幹嘛?!”

吓得劉國農腳下一個趔趄,一頭冷汗撒丫子跑了。

韓治軍把手裏的刀朝水盆裏冷冷一扔,濺了一腳的水花,拿布擦擦手,跟這種人就不用講理,鄭爺爺胡成這樣明理的人都和他講不來理,可見這人平日的做派有多自我多自私。

想要他們搬走不能和他們這些大老爺們兒說?趁着男人都不在的時候跑來院子為難女人是個什麽惡心的做派?韓治軍和鄭平想想都覺得難以忍受,磨個刀吓吓他都算輕的。

程寶麗從屋裏出來,懷裏抱着韓一小寶寶,哈哈哈哈大笑:“吓死你個大壞蛋。”

韓一在懷裏扭:“大壞蛋大壞蛋!”

可有些人的人品總能差到超乎想象,劉國農自己不來了,卻讓他那個大胖孫子劉偉過來搗亂,小孩子才五歲,對這個世界半懂半懵,不怕生膽子大對什麽都好奇,直接就晃進他們這個小院子,探着腦袋東看西看。

鄭海洋所有感,跑出去,警惕看着他:“你幹嘛?”他當然認識這大胖小子,不就是劉國農的那個小孫子麽。

大胖小子尖着嗓子呼喊一聲跑了出去,可沒多久又跑了回來,陳靈靈讨厭劉國農,對着小胖子也喜歡不起來,但做大人的總不至于和小孩子計較什麽,于是拿糖拿健力寶給他,把他當成普通孩子。

一轉頭,小胖子抱着東西興奮地跑了。

沒幾天,鄭海洋就發現這小胖子手腳有些不幹淨,他偷偷拿了樹蔭底下桌子上的幾個水果,還拿走了廚房門口水缸邊上他随手放的“不倒翁”。

鄭海洋發現之後可沒把這種事兒當成小問題,在他看來小孩子手腳不幹淨,年紀小不懂事拿了兩次沒被發現膽子會越來越大,一開始拿水果拿糖果,後來就什麽都敢拿了,做出的事情可能比成年人還要過分。

他把事情告訴陳靈靈,陳靈靈冷着臉就把院子門合上了,因為沒門鎖,就搬幾把椅子把門頂着。

開始兩天相安無事,鄭海洋也心想小胖子應該不會來了。

可有一天下午五六點多,太陽落山之後,陳靈靈把韓一抱進院子裏的大水盆裏洗澡,轉頭進房間拿東西。

一塊石頭突然從院子外頭飛了進來,無巧不巧就朝着水盆裏韓一的腦袋上砸去,坐在水盆邊小板凳上的鄭海洋看到了,連忙去抱盆子裏還在玩水的韓一,卻因為力氣不夠只抱住了孩子,結果那一石頭将将好落在鄭海洋發際線上。

腦袋成功被開了瓢,見紅了。

院子裏小寶寶受了驚哇哇大哭,鄭海洋一手抓着孩子一手捂着流血的腦袋,心裏無語地寬面條淚——血流成河是什麽意思,他終于真切感受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鄭海洋【昂首挺胸】:我為劇情立過功,我為韓一流過血!!

兔子【挖鼻】:流再多,你還是受。

鄭海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