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瑪麗蘇文十六

皇後再次發瘋,經過一點時間的發酵,已經到了宮中人盡皆知的地步。

姬玉衡稍微看了看,內侍女官加侍衛把坤寧宮團團圍住,讓他找着了點老家黃金周時人從衆的感覺。

這會兒賢妃也帶人匆匆趕到,如此宮中巨頭悉數到齊,姬玉衡直覺本土傲天姬文輝要開始他的表演了。

對于姬文輝而言,皇後即使瘋言瘋語他都要回應,何況皇後剛才那番話也不是毫無根據。

他平靜極了,甚至還微帶笑意,“娘娘,恕臣直言,若非入宮封後,臣都記不起您。”

姬玉衡:“……有內味兒了。”

小光團:“渣男本渣實錘了。最氣的是他話裏話外都沒有一點嘲諷之意,平鋪直敘像是本該如此!”

圍觀群衆全都驚呆了,三位皇子更是齊齊看向他們父皇,心思都寫在了臉上:承文侯你把父皇往哪兒擺?!

只有在剛看到皇後打扮時顯露一絲情緒的皇帝再次開口,“朕也是今天才正眼瞧她。”

姬文輝聞言回頭一笑。

此情此景,三位皇子表情或多或少有點崩。

姬玉衡也很好奇,其實不管是皇帝還是承文侯都有雙會說話的眼睛,“這君臣二人真的沒什麽嗎?”

小光團立即重新檢索了一遍原著,“他倆在小說後期為王夫人撕過好幾次,互相惡語相向的那種。當時皇帝病重自覺時日無多,反而什麽都看不開,但這倆人之間……男上加男的感情真的沒有。”

看着從羞惱道得意再到失魂落魄的皇後……承文侯和皇帝聯手一擊,幾乎摧毀了皇後的自信。

姬玉衡“嗯”了一聲,“這兩人是發小,共過患難的摯友,一旦成了君臣……和皇帝全無矛盾就未必是好事了。”

小光團聽懂了,“你說姬文輝是故意的?”

Advertisement

“八成是。既然是君臣,那就不存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時候。姬文輝需要留出一個恰當的把柄來方便皇帝有需要的時候發作一下。”私德不佳,罰也注定罰不重。

小光團道:“這老狐貍!”

姬玉衡笑了笑,“你以為姬文輝的心思皇帝不知道嗎?”他再次看向神情恍惚的皇後,“看懂這種君臣默契,太為難咱們的皇後娘娘了。”

小光團就問:“是不是向皇帝告狀,承文侯扶持七皇子和太子打擂臺還更靠譜點?”

“沒錯。”

太子之所以是太子,靠的是元後。而根據系統最近讀到的劇情,姬玉衡推斷皇帝與元後态度會越來越微妙,原著裏就算沒有原著慫恿,太子不能在數年裏修煉出力壓一衆兄弟的手段和見識,到時候走投無路還是要铤而走險。

如今機會都送到他眼前了,不利用一波,讓太子早點謝幕,不僅對不起原主也對不起他自己。

一場鬧劇在承文侯趕到後迅速消弭。

皇帝這次動了真怒,又讓承文侯勸了好一會兒,琢磨大半天最終還是選擇沒有廢後:若是廢掉皇後,好不容易安生了些年頭的後宮又得風起浪湧……皇帝想給草原上的金國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根本不耐煩後宮再給他找事兒。

只是皇後依舊住在坤寧宮,但她的冊寶以及和皇後身份相關的東西都讓內務府的女官帶着宮女一并抄走,份例也随之驟降,比妃差又比嫔略好些。

而坤寧宮庫房裏存着的元後舊物以及嫁妝也一并被收走,內侍們擡着這些東西從坤寧宮出來直奔東宮……

父皇又明白無誤地給了顆定心丸,太子松口氣的同時……還是好氣!而且他确實不知道該拿承恩公府上下怎麽辦了,而且父皇依舊沒有給他換個未婚妻的打算。

忽然想起父皇好像讓承文侯勸好了,他趕緊抄作業,把有日子沒召見的“狗頭軍師”姬四郎給請到了端本殿。

姬玉衡進門先行禮,人都沒坐下先樂了,“殿下這黑眼圈更深了。”

再次見證父皇和承文侯交情如何的太子笑着搖頭,“孤能不愁?都不知道該拿皇後怎麽辦了。”

姬玉衡收起笑容,“殿下存心難為人。”

昨天他回府就找上四姐姬穎,把在宮中所見所聞仔細敘述了一遍。姬穎第一反應就是,“太子沒戲了。”

原因非常簡單,皇帝正集中精力對付關外的心腹之患,不會在這個當口廢後廢太子自找麻煩。

太子明顯不如姬穎敏銳,現在還在苦惱怎麽跟皇後這個親姨母做切割,意識不到危機已然到來。

姬玉衡現在需要太子越陷越深,他可還記得便宜四姐偷跑出去的奶嬷嬷,“按說皇後之前就鬧過一回,這次怎麽還這麽能折騰?”

這可真是個好問題!

皇後之前對姬四郎出手,他和承恩公深為失望,坤寧宮內外人手讓父皇換過一茬,宮裏老人要麽讓承恩公接了出去榮養,要麽就來了他的東宮,太子可還記得先帝時期老人還有不少……

就是他父皇都不敢保證能使喚得動宮裏所有人,太子立時頭疼上了:他猜到背後是哪些人在使力了。

姬玉衡自顧自道:“殿下,陛下當年乘風破浪,時至今日前浪未必甘于沉寂……有了機會他們大概不想錯過。家父有幸陪着陛下經歷過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那群人大多在茍延殘喘,殿下也切不可掉以輕心。”

原著裏太子也是聯合了宮中“餘孽”——其中包括早年謀害先太子的落網之魚,再加上老承恩公死忠,內外勾結,剛好精銳大多在前線,大內侍衛多是新兵,才打了皇帝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逼宮拼的是實力,不能靠僥幸,所以原著裏的太子毫無意外地涼了。

現在換他來了,只要讓皇帝發現太子和那位“陰溝裏的臭蟲”有來往,絕對會促使皇帝把廢太子一事擺上日程,越是要集中精力對付外敵,就越不能容忍“後院起火”的可能。

見太子若有所思,姬玉衡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便轉而勸起太子再和承恩公商量一下,“元後放心不下殿下,又何嘗不挂念娘家。”

太子好歹有點自知之明,感覺自己不比老五老七強多少。所以他深信自己地位穩固,八成是生母遺澤,他可以對付皇後,但不能跟承恩公府徹底割裂。

兩個人又聊了一會兒,姬玉衡适時告退,回詹事府的路上就跟小光團說,“他只要去找皇後背後的牽線人,這事兒就成了一半。”

宿主第一次忽悠太子,太子真跟承恩公府綁上了;第二次忽悠,太子再跟皇帝“好兄弟們給他留下的驚喜”鎖死,小光團估計輪不到五姑娘進東宮,太子就完了,“是的呢。”

姬玉衡接着道:“太子倉促行事,影響肯定會比原著裏描寫得更小。”

小光團又閃了閃,才應了一聲,“嗯。”

準時下班回到侯府,姬玉衡收拾了一下,約上四姐姬穎,一起去拜見老夫人,路上剛好遇見姬文輝和李夫人前後腳從老太太院中出來。

姬玉衡基本不能從段數不低于他的姬文輝臉上讀出情緒,但李夫人實在是……繃着張臉不說還特地瞪了他一眼。李夫人旋即意識到自己失态,又趕忙低下頭。

有一說一,李夫人生得很美。

姬玉衡明知李夫人對他沒什麽善意,依舊覺得對方甩臉色都甩得賞心悅目。他完全能理解姬文輝為什麽明知道第三任妻子腦子不好使,還一連生了三個孩子。然而皇帝面對同款美而蠢的繼妻,卻能硬下心腸。

姬玉衡有感而發,“姬文輝比皇帝心大多了。”

“皇帝的确比姬文輝要有原則。”小光團道,“所以皇帝知道你的身世,可能會很在意你。”

“他八成不會為我正名,但會盡量補償我。完成兩個任務,拿到種田外挂,剛好找他要塊地要點人,試試你提到的外挂究竟有多好用。”

小光團一聽這話立時閃爍起來,“不會讓你失望噠。”

和姬文輝李夫人打過招呼,姬玉衡就和四姐姬穎一起踏入老太太日常待客的堂屋。

老太太目前最偏愛這一對孫兒孫女,不等他倆行完禮就一手一個拉到身邊。寒暄幾句後,老太太便步入正題,“秋天你四姐就要大婚了,你的婚事也該準備起來。”

因為太後去世皇子們守孝,姬穎的婚事耽擱了兩年。原主二十仍舊未婚,則是因為他的未婚妻在太後去世後不久因為一場重感冒轉成肺炎,掙紮了一個多月最後還是香消玉殒。

太後和皇帝感情很深,像樣點的人家都很有眼色,在太後去世的一年時間裏停了嫁娶,承文侯府自然也不例外。

老太太此刻心情不錯,“他家姑娘我瞧着好,回頭你們也見一見……”

老人家絮絮叨叨,姬穎趁機給姬玉衡比了個手勢。

姬玉衡秒懂,等老太太說完一段話就問,“父親怎麽看?”

老太太一聽這話瞬時冷靜了下來:這孫子骨子裏還是跟他娘一樣!

她想說給孫兒的人家跟她沾親帶故,挺會讨她歡心。想必之後女孩子嫁過來,也要奉承着她這個老祖宗……但是剛才她和兒子提起的時候,兒子不置可否,兒媳婦就差說她偏心了。

所以她究竟圖什麽!

姬玉衡看着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小光團此刻提醒道:“老太太對你的好感已經跌破三十。另外,老太太提起的這戶人家在太子被廢之後讓男主七皇子清算了呢。”

不過老太太之所以算是聰明人,不是她不犯糊塗,而是她犯糊塗之後改得挺快,不會一條路走到黑。

所以當老太太聽到姬穎勸他說如今皇後惹出的事情還未平息,那家子似乎跟承恩公府一直交情不錯,且等等再看……她越聽越覺有道理:現在這個當口慎重些好。

從老太太這兒出來,姬玉衡就向四姐姬穎道謝。

姬穎并不居功,“老太太八成是收了人家好處才積極促成這門婚事。不過父親不點頭,老太太再情願也不成。再說,”她笑得燦爛,“我也不想找個我看着不順眼的弟媳婦啊。”

姬玉衡比了個大拇指,“四姐最厲害了。”

姬穎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弟弟誇她,她受用得很。

他跟四姐說說笑笑一起吃了頓晚飯,回到書房小光團才開口,“姬穎對你好感已經有四十八點了。我感覺她的五十點好感基本穩了。”

姬玉衡認同小光團這番話,“身世曝光,姬文輝對我的好感肯定保不住,皇帝的好感又難以捉摸,三十就是一大關。不過通過四姐示好七皇子,我感覺有門。”

“七皇子要是知道你坑了太子,謝意應該能轉化為好感。”小光圖忽然“诶”了一聲,“太子對你的好感跌沒了!”

姬玉衡一點也不意外,“他應該知道我的身世了。”

确實如此。

太子聽了姬四郎的話感覺很有必要追查慫恿甚至是擺布皇後的幕後黑手,便立時安排了人手下去。

他的心腹效率不錯,當天就順着對方留下的線索找到了被推出來和他聯系的“接頭人”。

“接頭人”毫不含糊,上來就送了大禮:姬四郎可能是皇帝的親生兒子。

虧我把他當軍師!太子當時就把桌子掀了。

當值的老嬷嬷恍惚了一下,迎着怒火中燒的太子道,“殿下莫惱。他們那邊有些秘藥,以此控制住姬四郎不就是了,若他不肯為殿下所用,就像當年……”

就像當年先帝廢後對待先太子那樣……太子怒意頓時消散了不少,“你說得很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