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武德三年初,柏壁近郊又落了一場雪。

李世民蜷坐在帳中,就着面前火盆中跳動的光焰,靜靜地看着手中的書信。看罷之後,他慢慢地将紙頁揉成團,用力地握在掌心。許久,又脫力一般的松開,輕輕地抛進了火光裏。明豔的火光之中,紙團徐徐展開,焦糊,末了化為灰燼。

宇文士及立在一邊,本想問那書信的內容,然而見他面色沉凝,窺測不出喜怒,卻也只能三緘其口。

他本是隋右衛大将軍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的弟弟,去年二月,宇文化接連敗于淮安王李神通并窦建德之手後,氣數已盡。宇文士及自知無路,加之原本同李淵便有些故交,便納了其一紙诏書降唐。

而李世民見他心思缜密,心下賞識,便趁着大肆招攬人才之際,将他納于自己麾下,頗為重用。此時出征更是将其帶在身側,視為軍師。

實則在劉文靜死去之後,他也驀然覺得,身邊竟連一個能推心置腹的人,也不再有了。

帳內默然許久,直到李世民淡淡地開口道:“太子已平了盩厔賊寇,班師回朝。”他看着火盆的眼裏有光焰閃動,神情平靜,唇角卻似帶着輕嘲,“他遣人送信來,囑托本王,此戰……萬不能有所閃失。”

信上一筆一劃熟悉得教人心痛,教人幾乎可以想見那單薄的白色身影,于燈下端坐而書寫的情形;然而那一言一語,卻正式到近乎冰冷,不帶任何情感,亦沒有過多的一句關懷。

——大哥,你送這信來,也不過為了這李氏江山罷。

宇文士及驀地聽聞李世民說出信中內容,又見他面色之中隐約地泛着苦澀,心下已然明白了幾分。他本自聰敏,又善于察言觀色,同李世民朝夕相伴的這些是日裏,似乎已隐隐覺出,他對當今太子似乎懷着一份別樣的情愫。

然而此事,卻是萬萬不能同外人道的,甚至自己看出了什麽,亦不能讓秦王知曉。于是他沉吟片刻後,道:“殿下,我等在此同宋金剛對峙,算來已是四月有餘,卻不知何時才是進攻之機?”

李世民聞言并不立即作答,只是站起身來走到帳邊,掀起門簾朝外望了望。只見一場小雪方過,平野之上無不覆上了層層素白。視線之內空曠寂寥,杳無人煙,唯有一望無盡的銀裝素裹。

宇文士及舉步走到他身後立定,只覺寒風凜冽自門外灌入,不覺身形一抖。然而李世民卻渾然不覺一般,只是定定地望着外面。頓了頓,擡起目光朝遠處望去,自言自語般嘆道:“這應是開春之際……最後一場雪了罷。”

不解他話中何意,宇文士及便只是附和道:“是啊。再過不久,便要開春了。”

李世民關了帳門,回身看着他道:“仁人以為,我軍在此地同宋金剛對峙,可還撐得住多久?”

宇文士及思量片刻,道:“能撐許久,卻又不能太久。”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微微一挑眉,道:“此言何意?”

“我軍鋼鐵意志絕非尋常人馬能敵,便連殿下亦是身先士卒,同将士們同甘苦共患難,便連這漫漫寒冬也已然熬過,餘下時日又何愁撐不下去?”宇文士及言及此,微微一頓,道,“然而我軍雖能心志長存,在長久的缺糧少食之境,卻也禁不起小小的釜底抽薪。”

李世民聽聞此言,徐徐一笑道:“仁人所指,可是‘軍心’二字?”

“正是。”宇文士及一拱手,道,“然而這軍心如何,卻又深系于糧草。”

“仁人所言,本王自然明白。近日籌糧雖已日漸艱難,然而便只還剩的一口,便也要在此堅守下去。”李世民的目光微微投向遠方,隔着大帳卻仿佛已看到血雨腥風的戰場,“要知道,我等尚能四處籌糧,而那宋金剛孤城死守,卻已然走投無路。我等有多艱難,那宋軍只怕卻是十倍于我。”

宇文士及聞言,豁然明白,不由道:“故秦王這些時日只守不攻,便是待他彈盡糧絕的那一日?”

李世民颔首道:“嚴冬之際,大雪冰封,實不利于強攻。這般死守雖是苦了些,待到宋軍氣數殆盡之時,卻能以最小的代價一舉将其擊潰。”

宇文士及心中愕然。誠然李世民所言不假,然而一支人馬,能在糧草不足的情形之下熬過這漫漫長冬。不僅是全軍将士,便縱李世民本人,若非又異乎常人的心志毅力,又怎敢下這般賭注?

縱然平日裏在朝中便聽聞秦王年少有為,天縱英才,然而此時此刻,宇文士及才當真覺得,此人當真是非比尋常。

不僅非比尋常,更竟有些高深莫測。這一冬以來,他将如此算盤按壓在心中,直到今日才終是吐露出來。然而即便如此,他仍能憑借着魄力與威信,無數次壓下軍中将士們請戰的意圖,強令他們苦守,卻也不得不教人佩服。

正沉吟之際,又聽李世民道:“眼看着寒冬江過,我料這落雪消融後不久……宋金剛必将有所動向。倒時無論他是戰是逃,兵來将擋,水來土掩,本王都自當奉陪。”微微一頓,“你速吩咐下去,這幾日軍事操練,不得有半分怠惰!”

宇文士及一怔,卻也很快會意,拱手道:“臣遵旨。”

————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時至四月,天地冰雪消融,方有春暖花開之勢,宋金剛便因糧草不濟,而率軍從柏壁向北撤退。

李世民聽聞此消息,當即調動全軍火速追擊。然而趕至柏壁時,宋軍已然離城。心知宋軍撤離極快,若帶着糧草辎重,定然追趕不上,李世民未有耽擱,留下糧草辎重并軍中老弱病殘,帶着餘下人馬,以一晝夜兩百餘裏的速度強行,馬不停蹄地追趕而去。

由于行軍過快,辎重越落越遠,一日之後,全軍上下俱是滴水未進。小憩之時,宇文士及心中憂慮,對李世民道:“殿下,此番擊潰宋金剛,已可謂是大功一件。此時糧草已斷,若再追擊下去,只怕……”

“還未交戰,何來擊潰之說?”李世民冷笑一聲,打斷道,“本王待了整整一個長冬才有了如此良機,怎可輕易放過?”說罷已然翻身上馬,道,“再追!”

帳中人馬雖已疲累不堪,然而見身為秦王的李世民尚且如此不顧身,心內深受鼓舞,便也匆匆上馬随他而去,不敢有絲毫怠惰。

如此這般,唐軍緊緊地咬着宋軍,日夜兼程,兩日之後,終是在雀鼠谷追上了亦是疲敝不堪的宋金剛人馬。李世民指揮若定,同宋軍一日八戰,每戰皆勝,宋金剛損兵數萬,入夜之後終是不敢再迎,帶着殘兵敗将倉皇往介休而去。

“報!”前鋒小校飛速趕回,對李世民道,“殿下,宋金趁着夜色逃走,是否追擊?”

李世民方經歷了八場苦戰,衣發之上盡是血跡。他聞言默然片刻,将手中血跡斑斑的長劍收入劍鞘,慢慢道:“不追了,今夜大家歇息歇息罷。”

宇文士及在一旁,聽聞他聲音有些嘶啞,不由轉頭望去。然而李世民面容隐沒在夜色之中,模糊不堪,教人看不分明。

“殿下?”見對方久未開口,他不由低低地喚了一聲。

“今夜……便駐軍雀鼠谷,明日一早,強攻介休。”李世民慢慢道,說罷已然率先打馬,回身而走。

然而還未及提一提馬缰,眼前一黑,人已經栽了下去。

————

李世民醒來的時候,人已經躺在了營帳之中。他稍稍動了動,只覺得周身軟綿得近乎脫力。掙紮着坐起身來,伸手按了按前額,才恍然記起自己栽下馬的情形。

覺出有些熬不住的時候,本想堵着一口氣撐到營帳裏,不想還是……

念及此,不由自嘲地笑了笑。

正此時,宇文士及掀帳而入,手中還端着一個大碗,見了李世民喜道:“殿下醒了?”

李世民看着他低低地“嗯”,卻驀地被他碗中的香氣奪取了所有的注意,不由得道:“這是……羊肉?”

“正是。”宇文士及笑道,“有人在山下捉到一只山羊,今日大夥兒可算是開了葷。”

李世民笑了笑,道:“這幾日也算是苦了大家,待到回京之後,定當犒賞三軍。”

宇文士及将羊肉湯放在他面前,道:“殿下金玉之軀,這幾日亦是顆米未進,衣不解甲,臣心下着實佩服!”

李世民垂眼看着那碗湯,腦中隐約浮現出這兩日種種,親身經歷時并不覺如何,回憶起來,卻當真有些拿命在賭的意思。

然而卻又是什麽,支撐或者說是逼迫着自己發瘋一般地強行?

答案于自己,是不言而喻的。縱然并非有心為之,實則為了那般緣故,卻已是近乎本能地,以性命相賭。

——大哥,為了你的一句囑托,世民可以連命都不要。

——你若得知,怕是只會覺得我傻罷。

——然而明知如此,我卻還……

李世民垂下眼,看着湯碗裏自己模糊的投影,輕輕笑了笑。然後他端起碗,卻是忽然站起身來。

周身的力道還未曾恢複,起身時不由微微一晃。宇文士及見狀急忙上前攙扶,道:“殿下,這是要去何處?”

“仁人,替我把貂裘拿來。”李世民站定了身子,道,“本王要去帳外同将士們一同用膳。”

宇文士及微微一怔,卻也明白他此舉一來是為了安定人心,彌補方才墜馬可能引發的軍心動蕩。二來亦是為了鼓舞士氣,為了明日攻取介休之戰。

即便分明知道他仍在硬撐,卻也只能速速取來貂裘,同他一道出了帳。

————

一月之後,宋金剛自介休打敗于李世民,突圍而逃的消息傳回馬邑,咄苾聞訊當即收拾行囊,返回突厥。

劉武周親自相送,極盡谄媚之能事,懇求突厥派兵相援。咄苾不動聲色地點點頭,笑道:“本王自當轉告可汗。”

離了馬邑之後,一路策馬驅馳,返回突厥。咄苾未作停頓,當即便來到處羅可汗帳外求見。

處羅可汗斜倚在帳中的矮桌邊,身上裹着厚厚的毛毯。見了咄苾,道:“聽說劉武周敗了?”

“正是。”咄苾颔首道,“宋金剛人馬已敗于秦王李世民手中,劉武周主力人馬盡在于此,宋金剛一敗,他便已然回天乏術了。”

“如此看來,唐軍果真不可小觑。”處羅可汗低低地咳嗽了幾聲,道,“那劉武周大敗之下,只怕仍會前來求援,你看……我等卻要如何處置?”

“那劉武周于我等而言,不過是一試唐軍鋒芒的頑石,如今頑石已無用,自然沒有留下的必要。”咄苾一字一句道,頓了頓,聲音放低放緩了幾分,“只是這李世民……卻不可小觑……”

處羅可汗聞言擡起頭看他,沉吟道:“唐朝有強将如此,那我等日後,卻當如何?”

“大哥務必放心,”咄苾聞言卻哈哈笑了,道,“李世民再強,我卻不會有半分懼怕!”

唯一遺憾的是,此番南下,卻竟不曾見到那人。唯一憂心的是,李世民已遠非昨日,建成,你又當如何?

處羅可汗的面容之上以顯現出分明的老邁,他聽聞此言終是寬慰地笑了笑,道:“咄苾這般豪氣幹雲,這可汗之位日後交予你手,大哥便也放得下心了。”

“大哥……”咄苾走到他面前,單膝跪下。

處羅可汗伸手止住他的話,笑道:“這病已挨了數月,情形如何沒有人比我更明白。生死有命,只是能看你接手這可汗之位,便死而無憾了。”說罷又是一陣低咳。

咄苾緊握了自己大哥的手,慢慢道:“無需大哥開口,咄苾必将完成大哥心願!”

他咄苾不會安于北面的蠻荒之地,終有一日,突厥的鐵騎将跨過長城,踏着黃土高原,直至那關中的千裏沃野。

這也是每一代突厥可汗,所懷有的同樣的心願。

——建成,只盼望那一日,我的對手,不會是別人。

作者有話要說:嗷嗷嗷一想到咄苾當了可汗和大哥對決就激動死了!!!"o((>ω< ))o"

二呆:(ˉ▽ˉ;)喂喂喂我才是男一啊……存在感何在啊……

大哥:(﹁ ﹁ )你……劇透了……

樓:Σ(⊙▽⊙"a…

同類推薦